胶卷相机怎样使用

胶卷相机使用方法

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胶卷是用来记录光的,因此它们是见不得光的!而 相机 本身,就是一个“暗盒”。胶卷在其中是一点光都见不到的。当我们需要拍东西时,我让胶卷去见光,这就是“拍照”最基本的原理。


  因此,相机就是“捕捉光的机器”。(无论数码还是胶卷,都是如此)


  那么相机要如何捕捉光呢?这就需要两个东西:镜头和快门。这也涉及到传统相机的两大核心技术:光学和机械。


  镜头把我们需要捕捉的光,投射到机器里,这个过程就叫做“对焦”,这涉及很复杂的光学知识,以后再说。简单来说,镜头让图像呈现到相机里。


  接下来就是捕捉了,相机打开快门,让胶卷感受到光,然后关上。由镜头捕捉到的光就在电光火石之间,记录在胶卷上了。


  这样,一张照片就拍好了。


  曝光,快门速度与光圈


  我们上面说的这一系列过程,就叫做“曝光”,也就是让胶片感受光,记录光。


  数码相机也是一样,只不过他们用来感受光,记录光的东西换成了传感器,而不再是胶卷。


  但是,并不是曝光我们就能得到满意的照片,因为光是有数量的,有多少的。如果我们捕捉得太多,那么照片就亮了,而如果我们捕捉得太少,照片又会变暗。我们如何控制“光的捕捉量”呢?


  这里就涉及两个部件:镜头上的光圈和机身上的快门。


  任何相机镜头的原理都是“小孔成像”,但是这个孔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孔越大,能够获得的光就越多,反之越少。然而孔又和清晰度有关,孔越小,越清晰,景深越大,孔越大,越模糊,景深越小。


  而快门的速度是可以调节的,快门越慢,也就是说打开的时间越长,胶卷捕捉光的时间就越长,那么自然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光,反之亦然。


  于是,光圈和快门形成一种合适的比例时,我们就能够得到最合适的“光捕捉量”。


  光圈大小示意图


  快门转盘示意图(自动相机的快门由电子控制,大多没有这个转盘)


  测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拍照,我们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是合适的“光捕捉量”呢?我们要怎么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呢?人眼能不能测?能,但是需要长期的经验,而且肯定不准。因此,我们需要“测光”。


  有的胶卷相机自带测光功能,而有些则没有这个功能,比如徕卡 M3 之类的。这时,就需要测光表来辅助测光了。当然,你也可以用数码相机,或者有测光功能的相机来测光。


  机械相机和自动相机


  有了上面那些基础,我们可以聊聊机械相机和自动相机了。


  照相机一开始都是机械的,快门是一个机械部件,不需要电池的,因此,机械相机拍照,是不需要电的,是纯粹的“光学 + 化学反应”。


  人类都是懒惰的,那么能不能通过电子技术把相机搞得自动一点呢?当然可以!这就是所谓的“相机自动化”。


  相机的自动化和数码化是两回事,在胶卷时代,就已经有各种全自动的相机了,包括佳能的 EOS 系列。


  机械相机的光圈,快门速度需要自己调节,全手动。


  自动相机则分成三种。最基本的是 A 档相机,这种相机的快门速度是电子控制的,可以和机器测光联动完成“自动快门速度”,但这种相机的光圈还需要手动控制,而且一般没有自动对焦功能。


  第二种是有 A 档,而且有自动对焦功能的 相机 。日本相机在 1980 年代末已经开发出了成熟的自动对焦系统。但是这种相机的光圈还是机关式的,很多时候仍然需要手动调节,比如尼康的 D 头系列。


  第三种就是全自动相机,镜头对焦和光圈开合由超声波马达控制,和现在的数码相机操纵起来别无二致,主要就是佳能的 EOS 胶卷机。


  SMAP


  smap 是自动相机的 4 种模式,也是 4 种专业模式。


  M 档,完全自己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A 档(佳能为 AV 档),自己控制光圈大小,机器自动控制快门速度。


  S 档(佳能为 TV 档),自己控制快门速度,机器自动控制光圈大小。


  P 档,相机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但自己可以选择数据比率。(比如光圈 4 ,快门 125 和光圈 8 ,快门 60 都能获得同样的曝光时,自己可以选择要哪组)


  尼康的功能转盘(来自数码机)


  佳能的功能转盘(来自数码机)


  装片,过片,倒片


  胶卷相机需要装胶卷,然后拍完一张,需要拉一下,让下一段没有曝光过的胶片来感光,这叫做“过片”,一卷全部拍完,要把胶卷倒回暗盒里(这里说的是 135 ),这叫做“倒片”。自动相机的这三个过程都是自动的,但是机械相机都是手动的。


  胶卷冲洗和底片扫描


  一卷胶卷拍完以后,我们把它们倒回那个圆形盒子里,那个圆形盒子叫做“胶卷暗盒”,只有 135 胶卷有, 120 胶卷是没有的。


  这时候,胶卷上的图像还是潜伏的,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需要去冲洗店,让胶卷上的图像显现出来。


  显现出来后,他们就不叫胶卷了,叫做“底片”。可是底片很小,我们需要放大,才能成为照片。在过去,这个过程叫做“放大”和“彩扩”。现在中国几乎没有彩扩了。我们需要使用扫描仪,把模拟信号重新转变为数字信号。


  但是这个转变过程和直接拍数码照片不同,因为扫描仪可以得到更大的色彩范围。


  (大型胶卷冲洗机)


  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不 同


  胶卷相机,特别是自动胶卷相机在操作上和数码相机几乎没有差别,最大的不同在于胶卷和传感器的不同。


  数码相机最大的好处是拍完一张就能看,但胶卷不行,得把 36 张(或 24 张)全部拍完,送去冲洗,让胶卷上的图像显现,再扫描,才能看到图像。


  但是即使如此,胶卷仍然能够呈现比数码更加丰富的颜色和动态效果。但在像素上,画面细腻度上,胶卷不及数码。


展开阅读全文

怎么装胶卷

一、装胶卷前的准备:


  首先我们要做到如何去开机背,对于一些传统的开机背方式就是利用倒片钮教他接起,腐败就自然弹开了,而在一些比较专业的小机子上,在刀片留的位置会有一个开机锁,大家加开机锁开之后再提起来,它后背自会打开,还有一些比较老的相机他的开机背在后面或者在下面,大家也可以将它扭开开,它也会自动弹开。


  二、胶卷安装过程:


  在安装交卷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到图片的按钮是否弹起,如果没有抬起的话,大家可以自行教它弹起,之后大家在将胶卷拿出来,看到有突出的位置,大家叫它朝下放置,然后我们慢慢的去学着刀片扭,将它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之上,就可以了,在上交接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手去触摸到胶卷上,或者是将胶卷折弯,把小鸡比较突出的位置将它放置在两个轴的外轴承,将胶片的齿轴与相片在齿轴去完全重合之后,大家就可以可以合上后背,之后大家用倒片钮和其他的一些方式来调整胶卷,到时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刀片扭会随着它的倒片钮而自动运行,这时候已经安装好了。


 


  三、胶片安装的注意事项:


  在胶片安装过程当中大家一定要仔细耐心,同时要注意自己的手,要佩戴一些 手套 ,其他之类的东西,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手去触碰到胶片,否则胶片就会出现失真的现象,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也会有一些质量下滑。


  关于胶卷相机的胶片怎么安装的方法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在过去那个年代,可以说胶卷相机将那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了,同时胶卷照相也是当时最为先进的照相技术,可以将人的技艺与设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很有学习的必要,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操作的时候比较困难和麻烦,需要大家仔细认真的去对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