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Lightcycle Morph落地灯
花将近6000块钱买“光”,真的值吗?
虽然存在一些疑问,但我还是第一时间下单了戴森这个新出的落地灯。因为平时对光的要求比较高,使用场景也非常多变,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灯具在市面上是很难找的,而这款产品恰好能做到(至少宣称是这样的)。名字挺长,叫“Dyson Lightcycle Morph Floor”。
物流效率很高,下单隔天到货,刚来时外面包了两层牛皮纸箱,比较扎实。去除之后的包装箱沉重,而且尺寸恰好长于一些A级轿车的宽度,自己运输比较困难,因此建议直接下单到家。
我们抓紧拆箱,一睹为快。
拆箱安装
打开盖子后第一时间可以看到的是操作指引。橙色的①是安装指引,有点拧巴,待会儿讲;②则是要求下载Dyson App,用来支援个性化光源输出;之后列举了三种使用场景:氛围照明——直射照明——反射照明;③是橙色的,在灯轴的固定带上,大概是为了让我们在安装好后再阅读这一步,内容是是引导关注公众号。
包材设计符合Dyason的一贯特点——面相不错但略显简陋。
灯的底座占据了整个包装箱中极大的份量。为了防止顶部机械结构完全伸展开后失去重心,底座不得不做得非常沉重,这同样也避免了使用时人为撞倒的情况。
灯杆和底座特写——面积较大的阳极氧化部分和灯头塑料部分被硫酸纸保护。
灯杆底部即是电源插口——不是直接插,而是等安装好底座后再从底座下方插。
与桌面版不同的是,落地版必须把灯杆插入底座,并且使用附赠的扳手将一颗螺丝固定。
小彩蛋:灯杆提供一个USB-C充电接口,可以给手机等设备充电,nice。
固定之后才能把整机横过来(必须先固定螺丝,否则侧过来时有底座砸到脚的危险),从底部插上电源。这个过程最好应该在印有③的橙色固定带取掉之前进行,否则灯头的灯臂会甩来甩去,被砸到地面或者其他地方。比较郁闷的是,我的③固定带在刚刚取出机身时就自己脱落了下来,造成横向插电源时灯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
橙色的纸绑带最好在安装完底座、插完电后再拆
在底部插上电源线并沿凹槽收纳
复习一下:安装逻辑是灯杆插底座——螺丝固定——底部插电源——取掉印有③的成色固定带,只有这个顺序才能保证安装过程是安全的,而安装指引中的①仅仅说明了几个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没有标明先后,在安装时容易使人产生疑惑。
我用黑字在图中标明了安全的安装顺序,如果反了会很拧巴
安装完毕。
一些值得讲的细节设计
灯头背面是开关和亮度、色温调节滑条。
电子产品做增减调节时,通常会采用模拟旋钮式的转动动作,例如Yeelight床头灯、米家台灯、巴慕达“大酒坛子”加湿器、三星Gear S手表等等。相比之下,Dyson的横向滑动操作显得不太舒适:经常容易搞混,或者本来要调「亮度」却碰到了「色温」。而且,两个滑条行程太短,总是很难捕捉到一个最合适的亮度或色温。
灯头一侧是三枚按钮,分别是智能日光追踪(根据当地的日出日落节律自动变化亮度)、人物感应、自动明暗调节(根据环境明暗自动调节亮度和色温)每个功能开启时都有对应的LED灯点亮,即使照明关闭时也如此。
灯头特写:一枚冷光灯珠和一枚暖光灯珠为一组,共三组,呈环形排列。最高850流明。
一些细部特写:
开灯!
虽然产品本身用料很好,但整个安装过程带来了阵阵粗糙感,与它的价位有些不相配。直到光一点亮时,这种感觉立即被颠覆了,5990块钱对我来说绝对值回票价:
Dyson Lightcycle Morph Floor在结构设计上下的功夫更甚于光学部分。下灯臂上有一个带橡胶圈的磁铁,它被顶部的弹簧紧紧地顶在最前端,目的是在转轴转到凹槽处时能够卡住位置,使灯头能够准确的对准下方氛围灯管,干净利落地切换到氛围光模式。同时上下两颗磁铁会相互吸引,进一步提高氛围光模式时灯臂固定的可靠性。
当即将切换到氛围光时,灯头会吸引灯杆顶部的机关升起,使全部光线悉数照射到灯杆内部,丝毫不会有光从外部泄漏出来。无论当下是何种色温,切换到氛围光时都将自动变为暖光。当然也可以手动将氛围光调回冷光,但这样通常没有合适的使用场景。
事实上,氛围光模式并非灯杆本身发光,而是完全靠灯杆中的类似透明亚克力物质折射灯头的光线形成,因此亮度会自上而下逐渐衰减,但整体上亮度适中,像咖啡厅户外常用的燃气暖炉一样,暖亮而不刺眼。
落地灯的电源在底部,发光位置却在另一端的灯头上。为了能够让电能通过长长的镂空区域而不影响视觉,设计师将正负两根细线悬在镂空区域中央,远处看去几乎不会被发现,设计非常精妙。
从顶端向下看去的两根悬空细线,将电能从底部引到顶部,很难在氛围灯模式中
得益于特殊的灯臂设计,落地灯的光能够射向空间中的任何角度,使单一产品能够满足氛围光(营造气氛)、反射光(增加环境层次)、直射光(阅读)三个最主要的家庭使用场景。精妙的结构背后,一定隐藏着设计团队艰苦的研发精神和清晰的目标意识。
极暖光
极冷光
照射书籍
照射书籍
书籍的阅读效果
反射光模式:使室光均匀且物体层次明显
桌面版vs落地版
落地版Dyson Lightcycle Morph相比台灯版要贵出1500块钱,但以我个人的理解,这个1500元是非常超值的。落地版置于地面上时,高度与桌面版几乎相同。因此当我们需要桌面照明时,落地版能够完全覆盖桌面版的功能。而桌面版被固定在办公桌上,很难在客厅等起居空间使用。而氛围灯、反射光在客厅才更有实用价值,因此落地版的优势非常明显。这就跟星巴克差不多:大杯30、超大杯33,你只需要多支付相对(嗯。。相对。。)较少的钱,就可以获得看得见的提升。
更何况,桌面版氛围光的面积不足落地版的1/2,效果相比落地版有不小落差。
这会儿你该说了,“我有钱,我全都买啊”。。。
那打扰了
简单总结
总体上说,Dyson Lightcycle Morph Floor依然是非常超预期的一款产品。好的产品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在别人做不到的1或2个点上聚焦突破,超越买家预期,戴森深谙此道。这款灯以泛用性为核心诉求点,不惜一切研发资源来达致目的,以至于让其他方面的平庸瑕不掩瑜,戴森在产品上的过人之处再度显现。
关于购买,Dyson Lightcycle Morph注定是一款小众产品。如果不是设计师、制图师,普通人一般很难在“光”上产生如此细腻的需求,即使它的功能目前还难以被替代。但一旦有机会接触到它,一般人也很容易被种草。充满仪式感的氛围灯模式切换、大面积阳极氧化的优秀质感,每一个细节都挑动着你的神经和钱包。但不可否认的是,价格确实非常彪,有的是闲钱的同鞋可以试试,否则就看个开心好啦。
戴森落地灯开箱
偶尔刷到戴森的广告,一下就被打动了。当初台灯因为没地儿放只好放弃了,这次决定先买了再说。
平台选了🐶家的,因为是北京发货,第二天就到,🐱家是上海,实在不想等,价格,售后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只需要考虑物流和支付方式更倾向哪个。
箱子还是有点分量的,一方面是底座的重量,另一方面盒子自重不轻。对于现在没法送货上门来说,稍微有点麻烦。
结构非常简单,盒身上就是安装说明,更复杂的需要下载app之后才会发现。
里面就三个部分,底座,灯身和电源。
只有一个螺丝,连接底座和灯身,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对齐安装点。
冷暖光还是很明显的,触摸式调节的部分触感很好。
冷暖光边上就是明暗度调节。
灯的整体设计保持了戴森一贯的工业风,调至auto可根据日出日落,以及周围是否有人自动变化。目前看唯一需要考虑是否要购买的应该是使用环境,因为灯身高低不可调节,开关在顶端,所以如果作为床头灯需要考虑一下高度问题,当然,如果手机在床边用手机操作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戴森落地灯开箱
创作立场声明:本产品自费够买,所有体验均是真实的。
购买理由
戴森生产灯具这件事听起来还挺新奇的,但如有人说戴森其实一直在做灯,这句话倒也没什么错。因为戴森创始人James Dyson的大儿子Jake Dyson从2004年开始,就做起了人造光的生意。只不过在2015年,Jake Dyson的公司完成了认祖归宗的工作,被父亲的戴森公司收购在了旗下。自此,灯具也变成了戴森旗下唯一与马达无关的产品。
外观展示
产品干货
相比戴森第一代的灯光产品Lightcycle CSYS而言,新款Lightcycle Morph的设计感更强,折叠式的机械臂结构使得它可以巧妙地转换普通外部照明模式与灯管照明模式,蜂窝状的透光灯杆也是这一代产品设计的点睛之笔。
功能
使用感受
广色温区间令戴森Lightcycle Morph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恰到好处的光源;大于90的CRI参数,更是让它具备了强光之下物体颜色还原的能力。假设我们每天让戴森Lightcycle Morph工作8个小时,18.1万小时照明寿命可以让它工作60多年之久,可谓是一款一经购买终身受益的产品;但是功能性上却有过度包装的嫌疑。
经过两天的使用,戴森Lightcycle Morph逐渐暴露出一些设计与功能上的不足之处。例如缺乏高度调节能力的机械悬臂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场景;悬臂阻尼过小,也令灯头显得略有些松散;众多所谓的智能功能实际使用起来华而不实。在智能时代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网络连接功能,偏偏没有装配在戴森Lightcycle Morph上,这也使得它不能很好地融入我们现有的智能家居生态。试想,每天晚上我们通过“小爱同学”一键进入睡眠模式后,唯独戴森Lightcycle Morph还在闪着耀眼的光,还需单独通过蓝牙连接到它并操控其熄灭,这是件多么繁琐的事情。
总结
戴森的品牌价值以及戴森Lightcycle Morph在设计与功能性上的创新是这款产品的绝对优势,人民币5990元的定价确实不低,但是如果我们从60年使用寿命的角度来考虑,这款终身受益的产品价值也不算离谱。但是其功能性还存在缺陷,不能连入互联网是在使用时最大的痛点。
优点:良好的外观设计、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自适应高质量光源、高格调的品牌价值
缺点:缺乏灵活度、悬臂阻尼有待提升、灯管科技感不足、智能功能使用体验差、非网络时代产物、难以融入现有智能生态、价格高昂
总的来讲,戴森Lightcycle Morph不算完美,但依旧在可购买的行列中。当然,我们也可选择观望戴森下一代灯具产品,看它能不能够融入我们的智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