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子里挑高:东芝、PNY、创见、闪迪 SD卡评测
本次测试的SD卡品牌有东芝、PNY、创见、闪迪,最惊喜的是东芝,最失望的是PNY!
首先分享一下相关知识,抛砖引玉:
我们现在用的闪存类存储器(各类闪存卡、U盘、SSD等),都是用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所以Nand Flash很大程度决定存储器性能好坏!
而可以生产Nand Flash的厂家就三星(Sumsung),美光(Micron),现代(Hynix),东芝(Toshiba),Intel等寥寥几个,原厂生产出来的Nand Flash我看网上分几种:正片、白片、黑片、残片!正片就是经过电压、稳定性、ECC效验等一系列测试合格的正品;白片,就是不正常流出去的正片;黑片(也叫Down grade Flash,当归片! )就是电压、容量或者稳定性存在一定问题的;残片就是边角废料通过技术手段搞到可用(我称之为人品探测器,龟速+不定时提醒格式化),一般就在火车站上面卖的无名存储器上使用。但其实根本分不了这么清,FLASH原厂要求出货量要非常大,导致很多存储器生产商无法向原厂采购,这就出现FLASH代理商,代理商很有能力,甚至能做原厂不能做的事,其他我就不多说了。所以存储器用哪一类的材料实际上不用太操心,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家用什么你根本查不出来(颗粒上的喷码都可以做假的),作为普通消费者只能选口碑好一点的产品。
再就是SLCMLCTLC,他们区别大家就百度吧,我的态度是:TLC做大容量存储器是很理想的。相对另外两种颗粒,TLC速度慢寿命短没错,但这都是相对的!目前一般主控的算法足够你10年正常使用,我的SSD做系统盘,所有软件安装在系统盘,使用1年多也就写入700G(240G的SSD可以认为擦写不到5次),这样算1000次擦写可以用200年!至于速度,三星850EVO就是用TLC的,速度比很多MLC的SSD都快,存储器的速度瓶颈还没在颗粒上!而且宁为鸡头莫为凤尾,品质好的TLC绝对比劣质MLC更有价值,重点是大容量的存储器,TLC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当然这都是屌丝的看法,土豪建议定制SLC颗粒的,为什么要定制?因为市面貌似没大容量的SLC固态硬盘吧…..
(本人不是Flash行业的人,不过有直接接触,以上观点若有误FLASH业内人士请不吝赐教)
以下是实测数据:
PNY 64G,标称读写速度90M/S(到手即测,没做任何格式化处理),实际看下图(11月3日108购买)
东芝EXCERIA TypeⅠ型,标称读写95/90,差点吧,但还是满意,2013年299购买
朋友淘汰下来的闪迪16G,标称30M读取速度,写入速度官方标的是较低…
东芝极致迅速32GB,到手即测,标称读写90/60MB,居然超了!东芝良心啊。此卡和创见32G一同下单最终成交价227,相当于100出头一张,相当白菜!
创见32G,到手即测,标称读写95/85,基本达标!
5张卡是在同电脑、同读卡器、同USB接口测试的,首先测PNY的,5张卡测过一遍以后觉得PNY不应该这么差,又测了一遍,还是如此!
好了那么一点点,但还是那个水平,彻底失望
洞察能力强的朋友估计也看到一个点:每张存储卡容量不尽相同,三张32G卡的容量都不一样!我知道哪怕是一样容量的FLASH,不同主控识别到的实际FLASH容量都有可能不同,目前市面上很多都是识别为29.7,就是银灿的主控,但64G只能识别58.2G,32G识别29.1G实在是不知道哪家主控,不过应该也是正常的。
题外话,对于SD卡测试,主要是测速度和稳定性,稳定性就看会不会掉速,所以就上一个软件就可以了,ATTO Disk Benchmark和MyDiskTest都可以的,有些人还上ASSSDBenchmark、ChipGenius、CrystalDiskmark、HDTunePro之类一堆软件,特别是还测4K速度的,非常浪费时间!难道你想在SD卡上装系统和软件?至于说掉数据那些,还真不知道有什么软件能测试,望大神赐教
总结:PNY在我眼里一直是物美价廉的存在,但这次有点失望,的确很便宜,但在单反里拍视频都不行(亲测),再便宜也没用;反而东芝有点惊喜,居然高于标称速度,这算很有良心了,雷克沙出了名贵也没有这一出!
炽羽
TLC SSD真的不好做,选择前请考虑清楚
三星的第一代TLC SSD 840系列是21nm TLC的颗粒,SLC Cache架构没释放开,性能表现为人诟病。之后推出了改进版的840 Evo系列,采用19nm TLC,优化了SLC Cache架构,大容量下的性能终于能看了。到了如今的850 Evo系列,结合3D-VNAND的TLC颗粒,成熟度已经不差,但是依然玩不转。经过测试,最新固件的850 Evo在读取超过自身5倍左右容量的持续数据后,读取会跌速到10%以下(怀疑是TLC的读取干扰造成),不管重启还是关机,都无法恢复性能,除非继续读取下去或者做Secure Erase才行
三星的TLC颗粒结合固件优化绝对是业界领先了。2年过去了,现在各大厂商均开始推出TLC产品线了,道路异常坎坷。我说的直白点,如今的TLC SSD只是为了积累经验,用户均是小白鼠,厂商们的投入要得到回报(固件开发,硬件规格,品质挑选等),势必拉不开TLC和MLC之间的价格差距,因此聪明的做法是对性能、寿命比较在意的玩家请回避一切TLC的SSD,即使选择TLC SSD也请选择大容量的型号。
如果一定要选择TLC SSD,除了三星的TLC SSD外,另一个可以选择的是闪迪至尊高速二代,闪迪利用自身颗粒厂的优势,特挑颗粒加上这些年Marvell主控固件的根基,调教出了nCache 2.0(SLC Cache,XOR)来改善TLC SSD的劣势,再加上优质的产品保修,480GB及以上容量保证了一定的写入速度,不会影响用户体验,480GB以下容量的请自觉闪迪加强版
至于别的方案,不外乎SM2256 + 原厂海力士16nm TLC(P/E为500~700,LDPC能力全开可接近1500)、江波龙封装的三星TLC(非原厂测试那么严格,具体P/E要看人品)、 Micron 16nm TLC(由于颗粒太烂,除美光自己的BX200外,别家用Micron 16nm B95 TLC颗粒的千万别买,P/E在100 ~500左右) 。 PS3110-S10 + 东芝A19nm TLC(东芝和OCZ的为特挑体质eTLC,估计有1000 ~1500 P/E,别的均为第三方封装能有500 P/E不错了)。 总体来说SM2256由于支持 LDPC,能够活的稍微长点,这点上赢了PS3110-S10不少,不过大家的性能表现都比较让人捉急,限速保命的做法非常影响用户体验就是了。
校验提示文案
大漠星辰
校验提示文案
肉肉的包子
校验提示文案
woshishui---
校验提示文案
Alniyata
校验提示文案
FaithF
校验提示文案
做梦De章鱼
校验提示文案
微光城市
校验提示文案
李小狗2018
校验提示文案
打地鼠
校验提示文案
微光牧者
校验提示文案
hugo_mk2
校验提示文案
11zai
Test finished without errors.
You can now delete the test files *.h2w or verify them again.
Writing speed: 53.0 MByte/s
Reading speed: 69.7 MByte/s
H2testw v1.4
实际拷相片歌曲USB2.0下都能维持在22m/s左右,USB3.0+金士顿3.0读卡器能达50/ms。不知道楼主这个所谓的12m/s哪来的…看得我莫名其妙,难道是卡出了问题,顺带吧PNY黑一把?
校验提示文案
的确良少
校验提示文案
youer
创见+东芝的是:去看看
PNY的是:去看看(我爆的时候说已经有人爆了)
东芝的type1停产了,这个不算便宜
校验提示文案
andylo
校验提示文案
andylo
校验提示文案
末世黑天使
校验提示文案
牛子三斤半
校验提示文案
天津站副站长余则成
校验提示文案
奇迹小子
校验提示文案
rona83
校验提示文案
FaithF
校验提示文案
11zai
Test finished without errors.
You can now delete the test files *.h2w or verify them again.
Writing speed: 53.0 MByte/s
Reading speed: 69.7 MByte/s
H2testw v1.4
实际拷相片歌曲USB2.0下都能维持在22m/s左右,USB3.0+金士顿3.0读卡器能达50/ms。不知道楼主这个所谓的12m/s哪来的…看得我莫名其妙,难道是卡出了问题,顺带吧PNY黑一把?
校验提示文案
Alniyata
校验提示文案
ccwd
校验提示文案
炽羽
TLC SSD真的不好做,选择前请考虑清楚
三星的第一代TLC SSD 840系列是21nm TLC的颗粒,SLC Cache架构没释放开,性能表现为人诟病。之后推出了改进版的840 Evo系列,采用19nm TLC,优化了SLC Cache架构,大容量下的性能终于能看了。到了如今的850 Evo系列,结合3D-VNAND的TLC颗粒,成熟度已经不差,但是依然玩不转。经过测试,最新固件的850 Evo在读取超过自身5倍左右容量的持续数据后,读取会跌速到10%以下(怀疑是TLC的读取干扰造成),不管重启还是关机,都无法恢复性能,除非继续读取下去或者做Secure Erase才行
三星的TLC颗粒结合固件优化绝对是业界领先了。2年过去了,现在各大厂商均开始推出TLC产品线了,道路异常坎坷。我说的直白点,如今的TLC SSD只是为了积累经验,用户均是小白鼠,厂商们的投入要得到回报(固件开发,硬件规格,品质挑选等),势必拉不开TLC和MLC之间的价格差距,因此聪明的做法是对性能、寿命比较在意的玩家请回避一切TLC的SSD,即使选择TLC SSD也请选择大容量的型号。
如果一定要选择TLC SSD,除了三星的TLC SSD外,另一个可以选择的是闪迪至尊高速二代,闪迪利用自身颗粒厂的优势,特挑颗粒加上这些年Marvell主控固件的根基,调教出了nCache 2.0(SLC Cache,XOR)来改善TLC SSD的劣势,再加上优质的产品保修,480GB及以上容量保证了一定的写入速度,不会影响用户体验,480GB以下容量的请自觉闪迪加强版
至于别的方案,不外乎SM2256 + 原厂海力士16nm TLC(P/E为500~700,LDPC能力全开可接近1500)、江波龙封装的三星TLC(非原厂测试那么严格,具体P/E要看人品)、 Micron 16nm TLC(由于颗粒太烂,除美光自己的BX200外,别家用Micron 16nm B95 TLC颗粒的千万别买,P/E在100 ~500左右) 。 PS3110-S10 + 东芝A19nm TLC(东芝和OCZ的为特挑体质eTLC,估计有1000 ~1500 P/E,别的均为第三方封装能有500 P/E不错了)。 总体来说SM2256由于支持 LDPC,能够活的稍微长点,这点上赢了PS3110-S10不少,不过大家的性能表现都比较让人捉急,限速保命的做法非常影响用户体验就是了。
校验提示文案
hugo_mk2
校验提示文案
做梦De章鱼
校验提示文案
薄荷叶子
校验提示文案
肉肉的包子
校验提示文案
WatabataW
校验提示文案
Safin
校验提示文案
微光牧者
校验提示文案
TJ_Liu
校验提示文案
hh7856
校验提示文案
大漠星辰
校验提示文案
kang_dg
校验提示文案
Uoyfotsohg
校验提示文案
郫县谢天笑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