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李善注 (昭明文选)
此次,我想和大家聊下《文选》这本古籍。(突然感觉自己高大上了)谈到书,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愿意瞅瞅。不过,点进来的童鞋就不要轻易关掉了,看看再走。
到手价格:90元(凑单买回,大约估计占比算来)
购买地址:

到手时间:11月7日
一、首先普及下文选:(摘自百度百科)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现存的最早一部汉族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可以简单看出,这是一本官修书,而且这本书的作者可能是萧统,可能是萧统的臣子。内容是诗、文总集。
然而,《文选》真的只是这些吗?当然不是!
首先,《文选》是善本。(善本,简单而言就是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现在基本侧重于内容)
其次,《文选》作者名义上是萧统做的,但是贡献最大的,据考证,刘孝绰贡献最大。
再次,《文选》所收文类标准为: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以“文为本”(《文选序》)。因此,凡“姬公之籍,孔父之书”,“老庄之作,管孟之流”,“谋夫之话,辩士之端”,“记事之史,系年之书”,这几类即后来习称为经、史、子的著作一律不选。(说通俗点儿,我认为内容基本为现在的作文大全)。
最后,《文选》是唐宋士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适当的范本,甚至与经传并列,甚至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陆游《老学菴笔记》)。
二、我们谈下《文选》的普遍认同的注本:
注本有很多,但是最好的注本是李善本,在此之后又有五臣注(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由于五臣的学术思想不及李善,所以其中错误较多,被后人诟病较多。之后,南宋将李善本和五臣本合刊,出版为六臣注。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见三个注本。然而六臣注又因为六人注释顺序的不同,分为六家本(先五臣后李善)和六臣本(先李善后五臣)。
李善本重学术考证,而五臣重学术推广,所以李善本学术价值要大于五臣本,但是五臣本更通俗易懂。二者,自己对号入座吧。
根据现在所看到的刻本,发现很有可能流传的李善本并非原李善注,而是从六臣注中摘录而出。原因可能是李善注的原本在流传中亡佚,或者部分亡佚,所以只能从六臣注中摘录。
三、说完了注本,我们说下刊本:
现在我们所见最早的刊本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尤袤所刻李善之注本(尤袤刻本)。而现在影响较大的是清嘉庆年间,胡克家据尤袤本刊刻的胡本。通行本为胡克家本,中华书局在1977年曾把胡刻本缩印,并附《文选考异》于卷末。
而版本远不止于这些,还有从海外回流版本:如日本足利学校藏明州六家注本,高丽正德本等~(唐朝文化对周边文化辐射效应,唐书广泛流传到海外,由于国内的种种原因,很多古籍已经亡佚,所以需要从国外寻找,然后重新翻印回国)。
四、欣赏1977年中华书局印本:
仿丝绸的外套,摸起来丝丝顺滑啊~
编者语,交代了为胡刻本。
文字很漂亮,字迹清晰,印刷精美。
后为索引。查书方便
就说这么多吧,第一次写,错误肯定会有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govoal
校验提示文案
大河蟹
校验提示文案
大河蟹
校验提示文案
govoal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