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装机经历,光污染游戏小钢炮诞生记
追加修改(2016-05-08 19:58:32):
用了半年,机箱上的发光LOGO灯突然挂了,开机灯不亮,网上搜索了一圈,貌似这个情况还不是个例。
前言
中塔机箱用了好几年,虽然已经习惯将主机放在地板上,但我其实一直希望有一台可以放在桌面上,看着赏心悦目的小主机。今年年初的时候曾经装过一台i3-4130+H97主板的ITX小主机,但装不了高性能独显玩不了游戏始终是ITX小机箱的硬伤,所以这台ITX小主机并没使用多久就被处理掉了,但主板最后却留了下来,于是乎,在今年双11各种硬件打折的诱惑下就有了这次一波三折的装机经历。
开始折腾
CPU选择上一代的i7-4790K而不是最新的i7-6700K,除了因为主板有现成的原因,6700K从上市到现在除了缺货还是缺货,即使是有货的商家标价也是高得离谱,关键是性能也没提高多少,所以综合各方因素后决定还是不跳这个坑。
年初装ITX小主机时一起入手的华硕H97I-PLUS主板。选择H97而不是B85,纯粹是考虑到H97支持原生M.2接口。而Z97相比H97主要多了超频和双显卡支持,当时装小主机也没考虑过超频,而双显卡对于ITX主板而言根本就无法实现,因此便宜200多块的H97显然更有性价比,不过到最后我发现M.2接口还是没用上,所以当时入手B85也许是更合适的选择。
默频4.0G的4790K即使不超频性能都已经比4790和E3-1231 V3高,不过发热量同样比较高,所以花在散热器上的钱也不能少,在入手前不能忽略散热器的开销。
华硕H97I-PLUS这块板子支持mSATA同时也支持M.2接口,装ITX小主机时可以减少走线,不过到最后我是一次都没用过,原因是mSATA和M.2接口的SSD没找到性能和价格同时让我满意的,残念。
除了不支持WiFi,该有的接口都有了。因为之前的机箱限高所以装了Intel的原装散热器,最后导致8层PCB也逃不过主板被压弯的命运。现在这款主板貌似已经停产,新的H170I-PLUS取代了它的位置,所以我就不放链接了。
内存方面,Epicgear(中文叫异极)这个品牌可能没有多少人认识,但这其实就是当年金邦黑龙条的马甲,从内存PCB再到CPU-Z里面检测的内存品牌全都显示金邦,由于H97不能超内存,所以内存选1600MHz就够了,多了也是浪费。
内存颗粒已打磨成Epicgear的LOGO,颗粒来自哪个品牌就无从考究了。这对条子最大的特色是PCB上龙眼的位置各有一颗蓝色的LED灯,正好符合我的光污染方案,但最后出来的效果未如预期,原因留到下面再说了。
![一波三折的装机经历,光污染游戏小钢炮诞生记](https://am.zdmimg.com/201512/20/567637bb377f5.jpg_e1080.jpg)
这次装机毕竟是为了玩游戏,显卡直接一步到位上GTX 980Ti,微星这块GTX 980Ti GAMING 6G出厂预设频率高,就是塑料整流罩看着比较掉档次,但我发现微星这全系列从一千多块到四千多块的显卡全是这个造型,用高端卡的优越感一下全没了,不过倒可以骗老婆说这卡才一千多,哇哈哈。
其实微星这一代显卡的散热器外观看着相似,但用料还是有区别的,980Ti用了两根L型和两根S型热管,顶部可以看到三根,而LOGO信仰灯就是全部都有的。
三个DP加一个HDMI和DVI,多屏应用不在话下,不过对我而言目前一个DP口就足够了。
作为信仰的产物,金属背板已经成为很多显卡的标配,而且在宣传上大多打着PCB防弯曲和加强散热的噱头,但实际上背板完全没有和PCB上的元件接触,加强散热一说根本纯属虚构,你说加固PCB和外观更漂亮我倒不反对。
![一波三折的装机经历,光污染游戏小钢炮诞生记](https://am.zdmimg.com/201512/20/567640a3e664b.jpg_e1080.jpg)
机箱选择了刚上市不久的乔思伯RM3。相比前两代的RM1和RM2,RM3新加入了双侧钢化玻璃大侧透设计,这个很适合我做光污染的主题,虽然用料猛了不少,但价格相比前两代几乎一下子翻了一倍,也许还有降价的空间。
![一波三折的装机经历,光污染游戏小钢炮诞生记](https://am.zdmimg.com/201512/20/567643bbeb840.jpg_e1080.jpg)
机箱顶部和背面已经预装了风扇,但风扇不带灯,对我来说没用。
机箱内部结构,支持M-ATX和ITX主板,电源位置完全围起来,上面有一块可以发光的铭牌。
除了机箱顶部和背部,电源保护罩(姑且这样叫吧)上面也预装了一把12cm风扇。这种包围电源的分离式风道设计目前有很多厂家都在用,据说可以让风道更加畅通。
机箱与侧板玻璃贴合的地方全部贴上了软胶条,可以避免刮花玻璃和共振,但这胶条边缘残留的胶水处理不干净,摸上去黏黏的,偏偏装机的时候又会经常摸到,所以我在装机时旁边放了一块湿布用来插手 。
一加X手机厚6.9mm,跟RM3侧板玻璃厚度对比一下,目测RM3使用的玻璃厚度在5mm左右。
RM3取消了传统机箱的硬盘笼设计,所以可以装下尺寸更长的显卡,而硬盘也只能选择吊装的形式,在电源罩以及前面板内部和背板上都预留了硬盘挂装的安装孔位。
背线空间只有1.5cm左右,不算十分充裕,如果电源的线材比较粗的话走线起来会有点困难,然而要把线走漂亮就是难上加难。
基于RM3走背线并不轻松的缘故,这次装机只能用全模组电源去应付,XFX XTR 750W电源与海韵X750 KM3同方案,但价格要便宜一点,总功率同样是750W,12V单路输出744W,80PLUS金牌认证。
电源上面有个开关可以控制风扇的转速策略,一个是常规模式,风扇一直转,另一种是低负载风扇停转实现零噪音。
XFX XTR 750W自带的模组线很硬,应付一般中塔机箱的走线问题还不大,但用在RM3上面简直是个灾难。第一次试走线时用的原装模组线,后侧板的玻璃很难合上,走线也不美观,实在没办法,只能上定制模组线。
![一波三折的装机经历,光污染游戏小钢炮诞生记](https://am.zdmimg.com/201512/20/567656284cbaa.jpg_e1080.jpg)
根据自己的走线计划量了长度之后开始找人做定制线,等了大概一周,线到了,装机继续。一般定制的模组线有镀银线和硅胶线两种,镀银线较硬,但线体比较纤细,而硅胶线线体柔软,但线材较粗,所以我这次做了镀银线。
由于RM3的电源位是完全封闭的,因此电源只能从机箱背面插入,在插入前要先安装好转接板,还有就是,安装电源前要先将模组线全部插好,因为一旦装好电源后,机箱背板上的小洞根本不够空间让你折腾模组线,我不会告诉大家之前我就是漏插了一根线,最后不得不把所有线拆了再把电源取出来重新插一根线
话说前面因为走线的问题已经让我吐血三升,后来把水冷装上去之后更加让我崩溃,选择这款SOPLAY的反应堆一体式水冷是考虑到冷头可调光的设计装在大侧透机箱里面会很炫,但装上去才发现这水冷的冷排太厚了,装上风扇之后还把冷头的五分之一左右给挡住了,冷头出入水口也挡住了第一根内存插槽,如果把出入水口方向调整到下方,水冷管又会挡住水冷头的灯光效果,这完全违背了当时为了提高颜值而选用这套水冷的初衷,所以最后这套水冷还是没有装到这台机器上,有缘再见吧。
手上能用的散热器,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体式水冷就剩下我另一台电脑上的利民银箭IB-E Extreme,话说我是万般不愿意将这个大块头塞到RM3里面,因为我知道接下来的走线会让我抓狂的。但纠结了很久以后,我还是把银箭装了上去,然而问题也接着来了,由于银箭的体积实在太巨大,要装下它就不得不把机箱顶部的14cm风扇拆掉,然而机箱顶部的防尘网是跟风扇一起安装的,如果拆掉风扇意味着防尘网也无法装上去。
关于防尘网的问题一度让装机进程搁置,最后我竟然无意中发现机箱配件中的硬盘挂装垫圈内径与风扇安装螺丝的口径相当,最后就是与大家想的那样,这垫圈成为了螺母,机箱顶的防尘网总算是固定下来了。
散热风扇方面,我没有使用银箭自带的TY-143,一来是因为颜色不搭,另外就是TY-143的噪音实在太大,毕竟这台机器就放在桌面,我想安静一点。最后风扇统一使用了乔思伯的日食。拆掉顶置风扇后的风道变成上进风后出风的形式,跟机箱预设的后进风上出风的方式刚好倒过来,但这样风道会更加合理,充其量就是更容易进灰而已。
乔思伯日食风扇当时随RM3免费赠送了一个,装起来发现灯效还挺有特色,也比较安静,于是又买了三个。这款风扇第一眼就让我想起了Tt的Riing风扇,几乎一样的LED光圈设计,但价格只要Tt Riing的一半多点,然而让我不满意的就是风扇的接口是3pin串联大4pin的设计,在这种小机箱里面无疑是增加了走线的难度,此外这风扇只有蓝红绿三色可选,相比Tt Riing而言可选颜色还是太少了。
说个题外话,Tt Riing的外观设计貌似是申请了专利的,乔思伯你这样赤裸裸地抄不怕被人家告吗?
![一波三折的装机经历,光污染游戏小钢炮诞生记](https://am.zdmimg.com/201512/20/56765ee1ca6df.jpg_e1080.jpg)
成果初现
话说前面因为走线和换散热器的问题已经把我折腾得够呛,到了现在终于可以show一下成果。微星GTX 980Ti GAMING 6G装到机箱里面还有一点点空间,在显卡与前面板之间的空隙里再塞个3.5寸硬盘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家里已经有NAS,所以这台主机我只上一个SSD就够了。
现在背面唯一不和谐的就是那根SATA数据线,改天把它也换成镀银线就完美了。
接下来show一下菊花,大家有没有发现少了点什么?
答案揭晓,就是这个PCI插槽挡片正好被显卡的PCB加固散热片顶住导致最后没办法装上去,留下了一个不太美观的窟窿,残念。
虽说RM3这是侧透设计,但因为玻璃是黑色的,所以跟一般侧透机箱那种一眼就能看到底的还是有点不同,关机的时候,这侧板更像是一面镜子,所以如果不打算搞光污染,这侧透的效果并不明显。
怀着忐忑的心情按下了电源按键,谢天谢地,一次点亮。最后给机器装好系统还跑了一大堆测试软件,这次装机算是通过验收了,接下来就等待黑夜降临,体验一下光污染的味道。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最后这组照片使用了较长的曝光时间,而肉眼看到的灯光会比这个稍微暗一点,所以即使机器放在桌面上也不至于太刺眼。前面说到的内存灯问题,由于将水冷方案临时换成风冷方案,内存条上的LED灯完全被散热器挡住了,没有show出效果,略显遗憾。最后说一下,这个机箱上的乔思伯发光LOGO是可以替换的,某宝上面有专门做定制铭牌的商家,价格也不贵,接下来我也打算搞一个玩玩。
性能测试
关于4790K以及GTX 980Ti的性能测试相信网上已经有不少,因此这里也只是简单测试一下几个关键的项目。4790K默认频率4.0G,最高睿频4.4G,微星GTX 980Ti GAMING 6G核心默认频率1178MHz,显存默认频率1774MHz(等效7096MHz),全默认设置跑3DMARK Fire Strike得分15369,图形分19229。测试过程中CPU核心最高温度没有超过60℃,显卡核心最高温度62℃(室温16℃)。
之前曾经担心RM3这种较为密闭的机箱对散热影响会比较大,不过Furmark拷机10分钟发现显卡最高温度只比打开机箱侧板高3℃而已,这个结果还可以接受。
接下来上游戏测试,GTA5 1080P分辨率特效全开。
利用游戏内建的Benchmark进行测试,所有场景基本保持在60fps以上,流畅运行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用更高的分比率,例如2560*1440甚至去到4K,即使是GTX 980Ti也会鸭梨山大。
接下来测试巫师3:狂猎,这款游戏使用了“RED Engine 3”引擎制作,堪称新一代显卡杀手,设置特高画质后帧数依然可以稳定在60fps满帧,在1080P分比率下可以流畅运行。
写在最后
这次一波三折的装机经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板和散热器的选型问题导致了安装难度的提高,如果换成M-ATX主板以及120薄排一体式水冷或者是小一点的塔式或下压式散热器都可以少走弯路,不过话也说回来,安装这种小机箱,特别是想要将线走漂亮的情况下,显然需要比安装大机箱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性。
对于这次选用的机箱,其实我有很多话想说,首先对于RM3这个体积的箱子来说,无法安装240冷排的水冷实在是遗憾,此外,防尘网无法单独安装的问题也应该通过增加相关零件的形式去解决,毕竟拆掉其中一个机箱风扇的用户应该不止我一个人吧,最后就是电源安装的入口处可以考虑做宽一点,避免安装电源时刮花电源外壳。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妖妖碰碰
校验提示文案
粪海狂蛆
校验提示文案
美好未来11
校验提示文案
万法
校验提示文案
木鱼肥
校验提示文案
阿财
校验提示文案
做梦De章鱼
你一个显卡抵我一整套AMD的机子价格……
校验提示文案
ranhou
校验提示文案
霏梵2015
校验提示文案
kohan
电源用的鑫谷GP600全模,背线走的我想哭,自带线真是又粗又硬,最后塞好勉强盖上机箱
另外装完发现power灯坏了,邮件josbo 10分钟就答复可以邮寄个新的,好评
校验提示文案
骑毛驴的电工
校验提示文案
瞎折腾DIY
校验提示文案
Elfensin
校验提示文案
蜈蚣惨变蚯蚓
校验提示文案
C先生
校验提示文案
板烧鸡腿堡
校验提示文案
全幅内裤吃鸡壕
校验提示文案
叶飞only
校验提示文案
天台上的男人
校验提示文案
风林火山的泪
校验提示文案
Jimmy_Zeng
校验提示文案
剁手出忠言
校验提示文案
板烧鸡腿堡
校验提示文案
C先生
校验提示文案
富贵荣华V5
校验提示文案
蜈蚣惨变蚯蚓
校验提示文案
Elfensin
校验提示文案
Fistan
校验提示文案
泉权泉
校验提示文案
威猛的丶小老虎
校验提示文案
瞎折腾DIY
校验提示文案
dwenlee
校验提示文案
摩登云顶
校验提示文案
CheeseGong
校验提示文案
saify
校验提示文案
wallwang
校验提示文案
ken_h
校验提示文案
风林火山的泪
校验提示文案
骑毛驴的电工
校验提示文案
mashimaro2014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