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布线前必读,5.1声道,7.1声道的由来及音响摆位
这篇是装修布线的第二篇,主要跟值友们讲一讲家庭影院声道的由来和发展以及不同声道摆位位置的不同,下一篇也是布线篇的最后一篇,会具体讲一讲布线过程中的实操问题。
尽管双声道立体声的音质和声场效果大大好于单声道,但在家庭影院应用方面,它的局限性也暴露了出来。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只能再现一个二维平面的空间感,即整个声场是平平地摆在我们面前,并不能让我们有置身其中的现场感。当然,由于在音乐会现场,观众原本就是坐在台下的,而乐队演奏人员则位于舞台之上,立体声所能再现的这种简单的声场方位感与现场音乐会的方位感是基本符合的,因而它仍能满足欣赏需求。但是,在欣赏影片时,整体声场全方位的三维空间感无疑可以给观众一种鲜活的,置身于其中的临场感,因此,多声道技术也开始发展起来。
立体声2.0
2.0也被称为立体声。立体声,就是指具有立体感的声音。自然界发出的声音是立体声,但如果我们把这些立体声经记录、放大等处理后而重放时,所有的声音都从一个扬声器放出来,这种重放声(与原声源相比)就不是立体的了。这时由于各种声音都从同一个扬声器发出,原来的空间感(特别是声群的空间分布感)也消失了。这种重放声称为单声。如果从记录到重放整个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发声的空间感(不可能完全恢复)。那么,这种具有一定程度的方位层次感等空间分布特性的重放声,称为音响技术中的立体声。
我们经常听的CD唱片、MP3、APE,都属于立体声的范畴,他需要两个音箱才能回放出全部信息。而2.1则是2.0重放时的一个变形方式——2.1把重放中最难处理的低音,单独用了一个声道来回放,这个声道的载体就叫低音炮。
环绕声5.1
实际上,多声道也经历了3.0、4.0、5.0、5.1最初的时代,是DVD中的AC3和DTS编码,最早把我们带入了5.1声道时代。5.1声道的录制是非常复杂的,录音师要采集各种材料,然后以全手工的方式混合在一起,再分别录入5.1声道的各个音轨之中。5.1的主要载体是DVD电影和DVD唱片(DVD audio,主要录制5.1 LPCM为主)。
一般来说,在大部分电影中,中置声道将会回放百分之90的对白,而立箱负责前面的声场构建,环绕负责两侧的声场构建 。
很多人喜欢在5.1时代说后环这个名字,这是因为他们想当然的把5.1负责后面声场的环绕想成了后环。但实际,这两个箱子并不是放在后面,他们在功放设置中一般叫surround或者side surround。没错,准确的说,他们是侧环。
6.1声道和早期的7.1声道
5.1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后方没有实体音箱,而人耳对后方的声音又特别不敏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杜比公司推出了一个基于Dolby digital5.1的升级版本Dolby digital EX,DTS则推出了对应的DTS ES,这两者都是6.1的编码格式。
杜比Dolby Digital EX就是在杜比5.1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后置环绕,增加的我们可以认为是“后中置”,这样完成了从杜比5.1六声道向杜比6.1七声道的升级。有了这个后置中央声道,我们欣赏大片时可以用身心感受后置左右声道之间的重要过渡和暗示信号,从而体会到真实的现场感,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做身临其境。目前支持杜比数字EX的影片已有不少,如《飘流者》《角斗士》《星战前转》《魔戒指环王》。
DTS-ES称为“扩展环绕声”,分为DTS-ES分离6.1及矩阵6.1两种,DTS-ES 是DTS5.1声道的增强版。当DTS-ES分离6.1解码时,解码器将DTS信号的核心部分与扩展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利用算术减法可恢复出环绕左/右声道,环绕中置(又称背环绕中置)是直接解码而得,因此可产生完全分离的6.1声场。而矩阵6.1解码时只考虑信号的核心部分,忽略了扩展部分,但由于采用了DTS的专利后处理ES矩阵模块,仍然能产生6.1“扩展环绕”声场。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是原始录音中就有的6.1,一个是基于算法算出来的6.1。
而在蓝光机没有出来之前,杜比trueHD和DTS HD发布之前,当时的7.1声道都是基于5.1或6.1的原始录音,然后用功放的算法升级为7.1声道重放。所以,当时的两个后置环绕一般在摆位上都比较靠近。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声道。
次世代7.1声道
次世代是日语中即将来临的时代,由于家庭影院的功放换代最先往往都是从日本四大功放——天龙、马兰士、安桥和先锋开始。于是,在蓝光音视频升级的过程中,音频终于从数据量和原始录音声道数上的突破,让7.1声道的DTS HD和dolby tureHD披上了次世代音轨的称号。这是历史上真正的,原始7.1声道的家庭影院格式,是真正的突破。而DTS公司也出了对应的格式DTS HD。
接着,我们来理一下思路,以后的后置声道也称为后置中央声道,可以用surround Back来统一称呼。随然在后来也有通过电脑模拟出来的surround back L和surround back R,但他们基本上都是从两个侧面的环绕分别抽取的声音。而基于Dolby tureHD和DTS HD的surround back L和surround back R, 是真正完全分离的。所以他们在摆位上,再也没有要尽量靠近一说了。
沉浸式环绕声时代,7.1.4或更高
当声道在继续进步的时候,有一个瓶颈出现了——以前所有的录音都是基于声道的,录音师要考虑每一个声道要出什么时候 ,然后再构成一个整体。如果只有5.1,那要简单一些。而做成7.1已经很复杂,所以即便是有了7.1声道的格式,依然有很多电影只做5.1。如果再升一级,做9.1或11.1呢?先不谈制作难度,原始音轨在压缩前庞大的数据量就把人搞疯了。于是,有一种新的混音技术出现了,基于对像。
基于对像是相对于之前基于声道来讲的说活,以前是基于声道,你要做5.1,就每个声道去混音,你要混6个分别送到5.1声道中。如果是7.1那么就要混8个。而基于对像则是,我不考虑你用多少个声道回放,我只管电影中会出现哪些声音,然后给这些声音定出坐标和运动轨迹。
然后,你用的多少声道的家庭影院,功放自动运算,把这些声音分别送到相应的声道放出来就行了。杜比ATMOS全景声就是第一个运作这个技术的格式,同时为了让声音更逼真更有带入感,杜比ATMOS还加入了头顶上的天空声道。
好吧,如果你还是没懂,我用做饭打个最简单的比喻。比如我今天要做五菜一汤(5.1),那么我要分别准备五个菜和汤的配料,然后一个一个用锅来炒,然后分别装盘。
而现在,我搞到一台非常神奇的机器,这个机器能一口气帮我做十一菜一汤(7.1.4)。而我要做的,就是把做这些菜和汤的所有配菜调料都准备好,然后按照一定的规范扔到这个机器里面去。接下来,机器会自动把这些菜分配成十一菜一汤出来。
神奇的机器便是杜比全景声,上面中的音床和对象,就是做菜的原料们
上面讲的,用锅烧出来的五菜一汤,就是基于声道的传统5.1和7.1的音轨格式。而神奇的机器,就是基于对像的全新格式,像现在的杜比ATMOS和DTS X都是这样的技术。并且,7.1.4这样的格式也才仅仅只是起步。随着家庭影院功放的进步(盘子增加),他可以把声音分配到更多的声道。下面,我们放上杜比全景声,最常见的几种摆位图。
最高的杜比全景声家用标准是34个声道,如下图。
写在最后
相信看了今天的文章,不管是5.1、7.1还是全景声应该怎么摆位,大家都应该明白了。在此我只提醒一点——如果是沙发靠墙的用户,就不要去追求7.1的后环绕了,如果音箱和听音位拉出不距离的话,是没有用的。
下一篇更新布线篇的最后一篇,给值友们讲一讲布线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lu2fy
校验提示文案
阿鲁特葡
但是请教下,如果我平时只是作为电视,电影声的扩展,时候有必要上5.1的音响呢?
如果有必要是否现在很多电影已经在网上可以下载到这种支持多声道的片源?
校验提示文案
heyi0627
校验提示文案
dss233
校验提示文案
老贼
校验提示文案
青de青
校验提示文案
伞哥
校验提示文案
HeartBeat_8
校验提示文案
苏浅雪
再不行,,,,
考虑把楼下一层也买下来.......
哈哈~
校验提示文案
changpenghao
校验提示文案
天天借道
校验提示文案
注水会计师
校验提示文案
lcl119
校验提示文案
小黑黑土
校验提示文案
BALLY7758
校验提示文案
單刀赴會
校验提示文案
珍奇珍惜
校验提示文案
Black是只猫
校验提示文案
boz520
校验提示文案
miss颜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845960448
校验提示文案
天远BPC
校验提示文案
mchotdog
校验提示文案
nonthingleft
由于侧环体积大,加上音箱本身设计就是上厚下薄,让喇叭单元指向下方,所以我就把侧环的高度提高到2米,拿红外测距仪比划一下,喇叭指向人耳,但不是和耳朵等高。
基于同样的原因,后环高度也提高了,指向皇帝位耳朵高度。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516213239
校验提示文案
phoenie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516213239
校验提示文案
HeartBeat_8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3325327051
校验提示文案
亚奇洛贝大王
校验提示文案
langhu11
校验提示文案
阿柴07
校验提示文案
什么值得关注
校验提示文案
则卷大人
校验提示文案
leemj
校验提示文案
ToToToTnT
校验提示文案
changpenghao
校验提示文案
BALLY7758
校验提示文案
青de青
校验提示文案
wxljhd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