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2016-08-22 13:09:12 19点赞 16收藏 8评论

Wave Idaten是美津浓在亚洲区销售的有较长历史的日系缓震型马拉松训练鞋之一。Idaten在日语中意思是韋駄天/韦驮天,最初出现于罗门教神话,后来这一形象被佛教吸收,是二十四诸天之一,曾追回被罗刹鬼偷取的舍利,因此被视为跑得飞快的神。在日语中,idaten常用来形容如同韦驮天一样跑得飞快的人,所以用来给一双速度训练鞋命名是非常合适的。

wave idaten系列应该出了5代(存疑),wave idatengr系列出了两代,最新的wave idaten dyna出到两代,然而日本美津浓官网已经没有wave idaten dyna的信息了,我怀疑idaten系列已经停产。本次评测的wave idaten dyna与wave rider 17是同带产品,那一代美津浓将旗下大多专业跑鞋的中底从AP+升级成了轻30%的U4ic,鞋面从传统皮革网布换成了薄膜网布,使得跑鞋重量明显减轻。但那一代贴膜鞋面的寿命和包裹性存在问题,当时随着新材料改革推出的新型号马拉松训练鞋wave hitogami (日语意为"人神",第二代的鞋面图案则是"天狗"tengu)的鞋面就很容易破洞。而与hitogami同代、随着中底材料的轻量化升级命名为idaten dyna的新一代idaten则只升级了中底材料,鞋面维持着美津浓日系速跑产品线的皮革网布结构。从定位上讲,wave idaten与wave hitogami几乎是定位完全相同的缓震型马拉松训练鞋,两者US 9码的鞋重都是215g左右。但两者除了鞋面区别之外,鞋底脚感也存在差异(虽然鞋底材料都是U4ic)。hitogami目前是美津浓在国际市场上主推的马拉松训练鞋,最新的3代获得跑者世界最佳性价比奖(但2、3代与1代只有鞋面有区别,科技以换壳为本),本次评测将其作为hitogami的主要对比对象。

本鞋购于天猫美津浓官旗,价格400内。现在只能在日亚找到了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MIZUNO WAVE IDATEN DYNA WIDE円7,990日本亚马逊

鞋形

这双idaten dyna是加宽版(wide),我没有标准版所以不知道具体会有多大差别。加宽版的宽度与大半码标准宽的hitogami、标准宽同鞋码的wave rider 16感觉不出太大区别,没有夹脚的情况。竞速鞋所用的鞋楦往往比慢跑鞋窄,但在idaten和hitogami上这种现象似乎不明显。

鞋面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这是idaten和hitogami最大的不同,也可以说是idaten和现今大多数跑鞋的不同。在最近几年的跑鞋鞋面上,薄膜支撑条大面积替代了皮革支撑条,保守如ASICS都在自己的主要产品中使用了薄膜支撑条(Kayano,nimbus,cumulus等等,虎走都有个薄膜鞋面的tarther kainos)。现在保存着皮革支撑条的跑鞋已经是少数派,仅有部分偏重鞋面支撑性的慢跑鞋和美津浓亚瑟士两家日本大厂的日系竞速鞋还在使用皮革条。

薄膜相比皮革最大的优势是轻,其次是无缝。但薄膜支撑条刚度较大,不像皮革那么容易弯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弯折点(皮革的形变则是圆滑过渡式的),可能会导致包裹性下降,弯折点也容易产生弯折疲劳,导致最终断裂。在我之前的kinvara 5评测中,薄膜鞋面这种刚度大的特点暴露无遗,与之相对idaten dyna的皮革支撑条则非常贴脚。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另一个特点是合成材料薄膜普遍支撑性不如皮革好(其实如果他们把薄膜做厚一点不见得比皮革支撑性差,但那样重量优势也没了,而且会更难弯折),因此一些注重鞋面支撑的慢跑鞋还在使用已经被他们支撑系兄弟弃用的皮革条。例如GT 2000、Saucony guide在内侧使用皮革条,外侧是薄膜条,而cumulus、Saucony ride则已经完全使用薄膜条了。

分辨薄膜条和皮革条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缝线,有缝线的几乎全是皮革条,仅有的例外是阿迪那个迷之三道杠,很多阿迪慢跑鞋用的是硬质塑料材质的三道杠支撑条(有时是在皮革三道杠上加硬塑料补强),那些硬壳支撑条上有时也有缝线。

以上是对薄膜支撑条和皮革支撑条的总体比较。在不同跑鞋上,同类型的鞋面也会有不同的配置,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同样是皮革,wave rider和wave idaten dyna鞋面就是非常不同的。

wave idaten dyna是轻量化的皮革网布鞋面,算是典型的日系竞速鞋鞋面,能看到wave spacer、wave cruise、skysensor、tarther等更有名的日系竞速鞋的影子。这种现象的主要成因,是轻量化的皮革网布鞋面本来就是高度同质化的东西,所以它们互相接近再正常不过,谈不上谁抄袭谁。几年前慢跑鞋也以皮革支撑条为主的时候,各家的鞋面也很接近。而现在大行其道的薄膜支撑条造型、印花都有更大的自由度,更别提新型的编织类鞋面了,所以现在的跑鞋鞋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idaten dyna的网布基本已经做到了网布轻薄的极限,简直就是两层重叠的白色纱布,很薄很透,能直接看到下面的手指。优势在于透气性和轻量性,劣势是可能会被脚趾捅破(我直到外底磨穿都没有这个情况这个看每个人的脚形),而且不会有很强的网布包裹性。与之相对的是Asics慢跑鞋那种多层、厚实的网面,那种鞋面仅仅靠网面就能有一定的包裹支撑,然而Asics慢跑鞋是出了名的烧脚风火轮,问题就出在厚网面上。

idaten dyna的支撑条设计也较为简洁,没有皮质LOGO的内侧鞋面仅有几根竖直支撑条,这同样是为了减重。皮革条是idaten包裹性、鞋面支撑性的主要来源,强度较高、略有延展性的支撑条配合硬质后跟形成了一个笼式系统,系紧鞋带以后就能很稳定地锁定脚部,达到人鞋一体的状态,不会在速跑时掉链子。

但有意思的是虽然我觉得鞋面的锁定能力堪比笼子,但这笼子扣上以后其实脚感还很宽松,这种维持着高度稳定性的宽松感我个人十分喜欢。有些人喜欢让脚的每一部分都被包裹,能感受到鞋面柔软的拥抱感,这类人是Asics鞋面的粉。相比之下,我希望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越宽松越好,最好别让我感觉到鞋面的存在,让我的脚能自然伸展,所以我特别喜欢idaten dyna的鞋面。

作为对比的是hitogami初代的薄膜鞋面。hitogami定位也是缓震系马拉松训练鞋,鞋面也是明显的轻量设计。网布部分同样比较薄也比较松,不会紧贴脚面,主要靠支撑条包裹。整体感觉和idaten很像,稳而不紧。然而薄膜条的弯折度不如皮革好,在弯折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弯折点。在我这双鞋的右脚拇囊处,鞋面弯折时会向内凸起碰到脚,影响了舒适度,解决方案只有穿一双厚袜子。hitogami 2代我买过退货了,因为网面又厚又紧(Asics既视感),尤其是前掌部分。

其他鞋面特征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鞋带似乎是棉布材质,看起来显low,还容易吸灰,但摩擦力之大简直令人发指,我是绝对不会担心这鞋的鞋带会开了。

鞋舌上的鞋带孔是不对称的,偏向外侧。这种不对称鞋带孔是最廉价的防止鞋舌偏移的方案,虽然简易廉价但是非常非常有效,见过这种设计以后我一直好奇为啥对称鞋带孔还没灭绝。

除了这种鞋带孔上的小动作外,目前厂商们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解决鞋舌偏移,思路都是用一定的方法连接鞋舌和其与鞋面,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体式鞋面,更常见的是内靴或半内靴,最少见的是墨西哥卷饼鞋舌。这些做法在控制鞋舌横向移动之外,还能控制鞋舌的纵向位移,有时还有减少鞋面摩擦的作用,因为在鞋面内多了一层没有缝线或缝线很少的内衬。

(以下鞋面图片均来自solereview)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上图为Nike LunarEpic Flyknit)

一体式鞋面:Free 3.0 flyknit,UltraBoost等,这种鞋面直接把鞋舌和鞋面连一起了,可以说是把鞋当袜子做。鞋舌和鞋面连在一起以后,就不能像一般鞋面那样通过调整鞋面和鞋舌的重合程度调节鞋面的内径,所以内径的可调范围全靠鞋面弹力(就像袜子,全靠弹力才能合脚)。但这种弹力的适应范围还是有限的,高脚背穿不进去Free 3.0 flyknit、UltraBoost等一体鞋面可不是啥新鲜事。还可能有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如果脚背太低、脚太瘦,那鞋可能永远都绑不紧(我在gazelle boost上遇到了这个情况,脚背上永远空一块儿,只能退货了)。另外,这种袜子鞋就像袜子一样,几乎没有缝线。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上图为NEW BALANCE 1500 V2)

内靴或内袖:Supernova glide,Glycerin,Vazee Pace,Zoom Pegasus,Kinvara等等,这是现在很常见的防鞋舌偏移设计。这种设计是在鞋舌两侧使用织物层将鞋舌与鞋底连接,形成了鞋面之内的又一层鞋面。有时候内层织物会从中足一直延伸到鞋尖,或是内层织物本身就是前掌织物的延伸,整体有完整的内靴(bootie)结构。还有一种情况是织物只在中足部分出现,在中足形成了一个类似袖子(sleeve)的结构。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上图为IGNITE XT V2,图片来自puma美国官网)

卷饼鞋面:PUMA IGNITE XT,Altra Instinct等,把一侧的鞋面和鞋舌连在一起。实际表现很接近常规鞋舌,通过调整鞋面和鞋舌的重合程度调节鞋面的内径,不依赖鞋面弹性,也不需要多一层内衬鞋面。


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一体”鞋面非常非常少,很多人说一体鞋面防止鞋舌偏移的时候,说的都是内靴或者内袖。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近些年有人评测跑鞋必提一体式鞋面(虽然这个一体式鞋面很多时候根本不是一体的),但这些一体鞋面和内靴、内袖鞋面真的算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伟大的进步吗?

对“一体”鞋面念念不忘的评测者们似乎从没因为这个去喷虎走等一大票日系竞速鞋,也从没提过真正意义上的一体鞋面对脚形的兼容性是有所下降的。我觉得问题本质在于,虽然这些新颖的鞋面设计确实能固定鞋舌、减少摩擦,但远没有质变级别的影响。所有日系竞速鞋(以及adios、takumi)的粉丝应该都应该一致认为,他们的战靴即使没有这些新潮设计就已经足够舒适了,至少是对他们而言是如此。鞋舌的偏移只要不影响运动表现,那就可以接受;缝线的问题只要有双袜子就能解决,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光脚穿鞋的。个人是绝对不脱袜子党,不论鞋面有没有缝都会穿袜子,最大的原因是为了吸汗。没有什么鞋面、鞋垫的吸汗效果能代替直接贴脚的袜子,尤其是在脚趾部分,鞋面、鞋垫根本没法像一般袜子一样贴合脚趾(鞋面如果贴合就会导致顶脚),更别提跟能吸脚趾之间汗水的五指袜了。所以还是那句话,本质上说新式鞋面的舒适度并没有质变。

题外话,其实光是为了防止鞋舌横向偏移的话,只需要在鞋带上做点文章就可以了。现在还有不少跑鞋完全没有防偏移设计,包括大名鼎鼎的adios,这些跑鞋的使用者也许能受益于以下这个小技巧: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做法非常简单,只要靠鞋带这么卡住鞋带孔就成了,大家应该看了图就懂了。这个小技巧是我自己拍脑门想出来的,我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人想过、试过,反正我在自己的跑鞋上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中底

由于每个人对鞋的感受存在相当相当大的个体差异,连软硬都下不了定论,所以跑鞋的脚感有点玄学。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先提供评测者本身尽可能详细的跑者信息(跑者的状况越相近,对鞋的感受就越可能相近),其次是和其他跑鞋的脚感进行对比,通过相对坐标也许就能推导出绝对坐标的大体位置(比如说通过与hitogami、wave rider进行对比,就能把sayonara定位到两者之间。不过因为对跑鞋的感受还是因人而异的,这种推导免不了出问题)。

我是一个五十公斤级跑者,习惯配速一般在5分内,习惯穿轻量跑鞋。在穿Wave Idaten的时候一般每次跑7-10k。步频一般190+,配速高的时候能到200,步频最低180左右。基本只能感受到跑鞋的前掌缓震,但应该不算硬核前掌跑者,跑鞋一般后跟外侧磨损最快(数据显示,跑者自检跑姿的能力其实是非常差的,我不敢妄言自己到底是前掌、后跟还是中足跑法)。根据磨损和脚印测量来看足型可能是中正,但内旋控制理论基本不靠谱,内旋这个动作其实是很难准确测量的,只有少数足型测量法显现出足型和受伤可能有关(数据最好的大概是FPI和舟骨落差),但和跑鞋厂商、跑者自己使用的这些粗略的测量法基本没啥关系,所以就别管按脚型选鞋这一套了。

Idaten是hitogami的亚洲兄弟,两者都使用U4ic轻量中底,两者前掌、后跟的中底厚度也基本相同,但实际脚感有不小差异,即使在同样使用美津浓Ortholite鞋垫以后仍是如此。

个人的习惯之一是把跑鞋自带的EVA鞋垫换成Ortholite鞋垫,能让脚感更软,增强吸汗防臭能力,不过也削弱了反馈性,所以Kinvara、Altra the One之类本身就非常软的轻量跑鞋我就用原装EVA鞋垫。Idaten原装的是较薄的EVA鞋垫,我换上了Wave Rider 16的原装Ortholite鞋垫,所有评测都基于使用Ortholite鞋垫的情况。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Idaten是缓震系跑鞋,但它的Wave不是内外对称的。内侧的Wave更密更高,外侧的Wave更平缓,所以理论上说后跟内侧会比外侧硬。此外,Wave在延伸到中足时会起到抗扭转片的作用,而Idaten中足部分的Wave片是不对称的,更接近内侧,所以理论上说中足内侧更硬、支撑性更强。所以综合一下来说,Wave无论在中足还是后跟处都是内侧比外侧更硬,目的似乎是增强支撑性,不过和真正的支撑系日系竞速鞋Wave Amulet还有区别。其实只要跑鞋有鞋面,那就有一定的稳定性,只要鞋垫能接触到足弓,那就有一定的支撑性,缓震性跑鞋并非没有支撑,支撑系跑鞋并非没有缓震。Idaten就是一双从设计上来说带有支撑性的缓震性马拉松训练鞋。不过在实跑过程中我并没有发现它有特别的支撑性,我自己基本没有支撑系跑鞋,Idaten和其他所有缓震系跑鞋的中足支撑感并没有什么明显区别,都是没多少支撑感。

真正影响脚感的,是和中足Wave伴生的前后掌分离的中底。在前些年,跑鞋的标准设计范式是前后掌分离,足弓挖空,使用一块硬质TPU片将足弓支撑起来。到底是挖空鞋底导致TPU中桥诞生,还是为了安TPU中桥必须挖空中足我并不清楚,但这种设计确实曾经是标准范式。这种设计据说可以降低鞋重,增强中足的抗扭转性。但近些年出现了越来越多填充足弓、没有中桥的跑鞋,许多历史悠久的型号也填平了自己的足弓,比如Nike Zoom Pegasus。事实上,三家美国大厂Brooks、Saucony、Nike的现役跑鞋里已经基本没有中桥结构了,另一家美国大厂New Balance也有相当多没有中桥的专业跑鞋(例如1080v6、Zante),现在还在大量使用中桥结构的是两家日本大厂美津浓、亚瑟士以及体育巨头阿迪达斯。现在已经不能简单地认为没中足抗扭转片=不专业了,这本来就是从未被证明有效的设计(遗憾的是,跑鞋业的各种拍脑门发明几乎都没有科研实证,跑鞋业对内旋控制理论的着迷史充分证明了他们十分擅长在毫无证据支持的情况下闭门造车)。

Idaten和hitogami脚感上的第一区别,就是Idaten无论从外形上还是脚感上,都有明显的前后掌分离,而hitogami尽管中足部分仍然没有触地,但已经填充得非常满了,实跑时的整体感很强。从刚穿上Idaten时,我就感觉到自己的负荷压到了后跟和前掌两个单元上,有一丝丝不稳定感,但这种分离感和不稳定感在几分钟内就会随着对鞋的熟悉而消失。我手头有的跑鞋基本都是前后掌较为连贯的,也许是因为比较习惯这类跑鞋,所以在切换到中足挖空的Idaten时出现了疏离感。也许习惯Kinvara之类平底跑鞋的跑者在使用Idaten时会出现类似情况。

前后掌的分离感也许没有长期影响,但Idaten和hitogami的脚感还有着一种更大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不会随着对鞋的适应而消失。我对Idaten和hitogami做了很多次比较,包括左右脚实跑对比(但左右脚穿不同的鞋不敢跑太久),穿一双鞋跑几公里后再迅速换成另一双鞋。各种对比都显示出了同样的情况:Idaten比hitogami有更强的弹性,更快的反馈,而hitogami则有更多缓冲,更为绵软。

Idaten的前掌缓冲(跑鞋的后跟缓冲我一般都不会有明显感受)和回弹是我目前穿过的鞋里最合拍的,真正达到了人鞋合一的境界。它的缓冲恰到好处,不会太多,不会感到明显的下陷形变,不会延迟脚触地发力的过程,也不会太少,没有光脚踩地板那种跖骨和地面亲密接触的肛裂感。回弹也是不多不少,不会因为回弹太慢太软而泻力,也不会因为回弹很快很猛而有明显的推进感。在缓冲和回弹的过程中,中底的形变与脚的动作都很合拍,从始至终不会感到鞋底的存在,有了所谓的“隐形感”,这才算人鞋合一。明显感到鞋底有下陷、明显感到鞋底有回弹都意味着还能感受到鞋底,就差点意思了。此外,尽管我偏好前后落差更小的鞋,但Idaten加高的后跟(落差大概有9mm)并没有引起明显的问题,仍然没有打破隐形感。只有在最近使用了其他低落差的跑鞋后再回头使用Idaten时,我才会注意到加高的后跟,而且这种后跟垫高的感觉会随着对鞋的适应而消失。

hitogami和我就没那么合拍了。在刚穿上的时候我就发现它比Idaten更绵软,跑起来依然如此。以往这种绵软感的锅一般都得甩给Ortholite鞋垫,然而Idaten我也用的Ortholite鞋垫,手动微笑。所以问题只可能出在中底上了。要注意的是,这个绵软仅仅是对我而言,还是对比Idaten这双日系马拉松训练鞋而言,对相当多人来说,这玩意儿硬得可以,所以先特别提醒一下。hitogami是美津浓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马拉松鞋之一,虽然重量来说不如Wave Spacer、Wave Emperor那些马拉松竞速鞋那么轻(那些家伙都是颗粒底,而hitogami是块状底),但还是成为了欧美区美津浓签约选手的首选之一(部分原因是美津浓欧美区不卖Spacer、Emperor,只卖驿传用鞋Ekiden),算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所以我拿来作为Idaten的对比。hitogami的脚感整体比Idaten软,有更绵软的下陷感,但总的下陷程度并不深,毕竟这前掌中底的厚度也就10mm左右。hitogami的回弹也更弱更慢,就像一层薄薄的棉花,不能指望这些棉花被踩扁后能很快弹起来。总体来说,我感觉hitogami的鞋底更绵软,或者说更“死”,缓震程度更高,回弹能力更弱。反过来说,Idaten是弹性更强、反馈更快的hitogami,脚感可能比hitogami还要硬(对于难以驾驭hitogami的跑者,idaten可能更不好处理)。

但为什么材料相同,鞋底厚度相同的跑鞋会有明显的脚感差异呢?我的一个猜测是可能U4ic在两双鞋中的密度不一样,密度大的就应该更硬更弹。另一个猜测是中底的构型不一样。hitogami的鞋底比较平,不仅仅是中足很平,前掌也很平。Idaten的前掌是略有弧度的,在不受力平放在地上的时候,前掌只有中央的部分会触地,两头是上翘的。在受力时,弯曲的前掌会被压平,抬脚时再复原,蛋壳状的造型也许就是这样增强了回弹性。但能把回弹增强多少,这是否是Idaten和Hitogami相异的原因,我真不知道。

另外稍微做一下和Kinvara的对比。kinvara是轻量高缓冲跑鞋的代表作,缓冲鞋重比极高,在它的重量级别很难找到缓冲量比kinvara更多的跑鞋。Idaten的缓冲性显然被kinvara完爆,kinvara的形变程度比idaten大不少,在有较大形变的同时,kinvara还有不错的任性,所以回弹也尚可,但这也仅仅是相对kinvara很高的缓冲量而言。idaten的反馈比kinvara更好,它的鞋底本来就不会发生很大的形变,鞋底弹性还是强项,所以总体的反馈优于kinvara。鉴于Idaten路感、反馈都比kinvara更好,它就更适合进行速度训练和比赛。这也是非常常见的选鞋经验的再次体现——缓冲上升往往导致路感、反馈变弱,进而削弱了鞋的速度感,让鞋变得更适合慢速训练。

外底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

Idaten作为轻量跑鞋,外底也被减重。虽然Idaten不是颗粒底,但它的外底还是要比Wave Rider等慢跑鞋薄得多,外底寿命也要短得多。不过美津浓的X 10橡胶在我的经验中是相当耐磨的,虽然外底不厚,但是应该有正常轻量跑鞋300km左右的寿命。由于我开始纪录里程的时间太晚,我不知道我这双外底磨穿的Idaten确切的使用里程。但是相比之下,hitogami的外底橡胶更厚,所以应该有更长的寿命。这似乎又印证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更绵软的hitogami更适合训练,寿命更长,弹性更强的Idaten更适合竞速,寿命更短。

总结

Wave Idaten Dyna算是一双典型的美津浓日系马拉松训练鞋,它有着传统的皮革网布鞋面(还有简易的防鞋舌偏移系统),中底的表现则像是减少柔软度、加强弹性的Wave hitogami,对习惯了马拉松训练鞋的跑者来说它有较好的反馈和尚可的缓震能力。

小编注:本文作者@ranis 是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微信公众号:RunMsger,微信搜索“RunMsger”。

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首席生活家所享受的专属福利之一,更多详细内容请看生活家公告。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

Mizuno 美津浓 Wave Idaten Dyna 轻量跑鞋 评测生活家页面上线:诚邀各领域原创达人加入 评论赢金币生活以最琐碎平凡的面目示人,却有着最为精彩而厚重的内涵。少一些将就,多一点追求,每一个看似平淡庸常的日子,都潜藏着无限的生活艺术和...504158167
展开 收起

美津浓(MIZUNO)24新款男女城市机能慢跑鞋 支撑稳定运动跑步鞋 NOVA MIX 0

美津浓(MIZUNO)24新款男女城市机能慢跑鞋 支撑稳定运动跑步鞋 NOVA MIX 0

234.2元起

Mizuno 美津浓 Maximizer 23 中性跑鞋 K1GA210209

Mizuno 美津浓 Maximizer 23 中性跑鞋 K1GA210209

198元起

美津浓(MIZUNO)男女运动跑鞋 缓震耐磨透气跑步鞋 WAVE RIDER 27 51/灰色/红色/黄色 45

美津浓(MIZUNO)男女运动跑鞋 缓震耐磨透气跑步鞋 WAVE RIDER 27 51/灰色/红色/黄色 45

352.33元起

Mizuno美津浓运动鞋Wave Rider 28舒适透气 耐磨防滑轻便缓震男士跑步鞋 Estate Blue-white 39

Mizuno美津浓运动鞋Wave Rider 28舒适透气 耐磨防滑轻便缓震男士跑步鞋 Estate Blue-white 39

2070元起

Mizuno 美津浓 SPEED 2K 男女同款轻量缓震跑鞋

Mizuno 美津浓 SPEED 2K 男女同款轻量缓震跑鞋

288元起

缓震耐磨透气跑步鞋男士软弹脚感跑鞋WAVE RIDER 28

缓震耐磨透气跑步鞋男士软弹脚感跑鞋WAVE RIDER 28

589元起

Mizuno 美津浓 Spark Cn I 中性跑鞋 D1GH221201

Mizuno 美津浓 Spark Cn I 中性跑鞋 D1GH221201

212元起

Mizuno 美津浓 WAVE SKYRISE4春季男女弹力慢跑运动跑步鞋

Mizuno 美津浓 WAVE SKYRISE4春季男女弹力慢跑运动跑步鞋

320元起

Mizuno 美津浓 Racer S 中性跑鞋 D1GH223506

Mizuno 美津浓 Racer S 中性跑鞋 D1GH223506

268元起

Mizuno 美津浓 Spark Cn I 中性跑鞋 D1GH221204

Mizuno 美津浓 Spark Cn I 中性跑鞋 D1GH221204

268元起

美津浓(MIZUNO)ASTRO PLUS运动跑步鞋子男女夏季透气厚底缓震回弹专业体考慢跑鞋 09/米杏色/胡桃褐/深蓝 42.5

美津浓(MIZUNO)ASTRO PLUS运动跑步鞋子男女夏季透气厚底缓震回弹专业体考慢跑鞋 09/米杏色/胡桃褐/深蓝 42.5

488元起

Mizuno 美津浓 Maximizer 23 中性跑鞋 K1GA210002

Mizuno 美津浓 Maximizer 23 中性跑鞋 K1GA210002

224.67元起

Mizuno 美津浓 Racer S 中性跑鞋 D1GH223502

Mizuno 美津浓 Racer S 中性跑鞋 D1GH223502

268元起

24年减震透气厚底软弹跑步鞋男女士跑鞋PI PLUS

24年减震透气厚底软弹跑步鞋男女士跑鞋PI PLUS

393元起

透气缓震运动鞋男女士抓地耐磨运动休闲鞋FIYI 2K

透气缓震运动鞋男女士抓地耐磨运动休闲鞋FIYI 2K

暂无报价

Mizuno 美津浓 RACER ADV 男女山系复古缓震跑鞋 D1GH2412

Mizuno 美津浓 RACER ADV 男女山系复古缓震跑鞋 D1GH2412

338元起
8评论

  • 精彩
  • 最新
  • 从k22直接换到虎走4,再也回不去了,虎走真的好鞋。美津浓皇速国内销售有卖的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似乎没有。主要的销售点在日本、香港、台湾,一般日系竞速鞋都在这几个地方卖,国内卖得一直不多。Idaten和Spacer当时国内天猫引进我就非常惊讶,结果现在天猫官旗唯一的轻量跑鞋竟然是sayonara,hitogami都断货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买K后来转竞速鞋的都是发现了自我的~K加速简直要死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这么全面的评测,赞
    idaten现在是我练间歇的鞋,公路接力赛穿spacer。跑马还驾驭不了竞速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难得见到同款。公路接力赛是类似日本箱根驿传的那种长跑接力吗?驿传好像是半马距离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学校有些路跑接力赛,都是5km以下的。距离再长穿的boston boost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必须穿袜子党+1,那个绑鞋带的方法回头试试,谢谢分享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拜读了R神对评测的吐槽,我也是这样认为:虽然测试者存在个体差异,但是跑鞋的运动表现才是重点,相对于喷科技,我最受不了一些瞎对比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