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款显示器获得吹牛有料、干活能造的干货-BenQ 明基 SW2700PT 广色域 2K屏担当
为什么写这篇
好像标题和系列毫不相干的样子 这是咱第一次努力朝标题党靠拢,不玩文艺了。
这篇使用体验本来是我准备在值得买原创上的「摄影-之于我」系列文中的实操示例,这不眼看着双十一在眼前,万一有值友需要购置新显示器,那这篇也许能帮上小忙提供点参考理论基础。
于是俺就把这篇文字从系列文中提取出来单独作为一篇,重新编辑了一下,当做这个系列的一个「序」。 不放点干货,大伙儿可能对整个系列就没兴趣啦。不过没事儿,系列中即使没有干货咱还有美女,咱不怕
色彩管理是可以写成一本书的一个话题,这里会尽量简化并且尽量减少过于理论化的东西,只提实际要使用到的点和相应的解释。 所以相应的,这篇又会跟我以前的原创一样,看上去乱乱的, 就跟我的办公桌一样。
至于这篇,就跟标题一样,单刀直入, 直接通过一款显示器——明基BENQ SW2700PT 2K广色域显示器来分布安排相应的知识点。 相应的问题点在哪儿出现就在哪儿解释。
先把此文中需要用到的术语大概说一下,主要来源(Wikipedia以及Professional Photoshop V5)
广色域
通常认为超过72% NTSC色域的显示器为广色域显示器。 这是一点。(目前色域方面能做到110%NTSC,不过这个不在此文范畴,只是顺带一提)
LUT
LUT——Look Up Table,颜色转换对号表。 一般LUT存在于显卡驱动或者系统色彩管理模块中, 平时大伙儿看到的高端显示器比如艺卓NEC之流, 可能会留意到显示器内置LUT,这个是硬件LUT,对于在色彩管理整个流程中单独显示器这块的色彩较准能带来极大的便利。 LUT精度——也是通常意义上大伙儿经常说的位深度, 比如8bit,10bit,12bit甚至14bit,这个主要体现显示器面板的显色精度。
这里主要就说这两个概念,其他涉及到的会在体验中应景解释。
至于其他的比如什么sRGB了,AdobeRGB了这些大伙儿都有数,还有其他比如白平衡,色彩空间之类的就统一放到后面的系列文中详细说明。有些概念容易被混淆,而且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被混淆了很久,包括以前的我。 刚开始接触色彩管理,买了国内不同出版社不同大师出的书,没有一本把我引到正途上,都是大坑,很多大师自己都是一知半解或者有可能是「没教真的」,一气之下转向北美的付费在线教育比如Lynda,Kelby,以及一些原版刊物和书籍系统的学习之后,才算是有了一个算是比较全面的了解。回头看当时买的出版社为了赚钱强迫大师们出的那些书,真的是浪费钱,还间接的抹黑那些大师们。
本文有些文字直接从我自己的专栏摘录,如果有值友看过,重复部分的内容请随意忽略。
接下来就按照一个产品的整体体验流程,开始吹牛啦。
对于明基显示器,可能跟广大值友一样,关注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关注, 可能同样的价格宁可去买DELL或者一时很火的HKC之类的品牌, 在我们的23人群曾经来过国内不少大师踢得踢走的走了,技术储备各种储备垫底的我能幸存,非常庆幸。在看到有大神提起明基专业显示器说还不错,外加我之前接触过明基的BL3200PT,对这块屏校色后的色准有蛮不错的印象,于是就在升级显卡的时候顺便入了这块显示器。OK,一个纠结帝选择综合症患者的购物理由说完。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一圈。
静态体验
购物重包装,特别是像显示器这样相对娇贵的产品,电商渠道逃不过物流,所以包装上面的保护就比较重要。 有海淘显示器经历的值友,估计有不少会选择包装加固。
收到京东过来的明基SW2700PT,包装盒外面裹了严实的保鲜膜,防水挡风吹日晒啥的肯定没问题了,保鲜膜外面又套了一个纸箱,这个纸箱在公司的时候被我扔了,没拍图。脑补下啦
外包装对产品信息一览无余,所有硬件信息技术参数基本都在上面了。
QHD(即2K,2560X1440), 27寸,99AdobeRGB, δE<2,IPS屏,原配遮光罩,HDMI, DP,Win MAC通用, ECOFacts省电技术, 支持色彩管理,内置LUT,即中高端显示器的基本必备功能。
开箱
箱子内部缓冲泡沫有个槽专门开给了这个小盒子,里头是啥,嘿嘿卖个关子。 随附一张出厂检验单,从数据上看,这块屏出厂表现已经不错了。
除去面板之后的全家福,废纸们和光盘,OSD线控,DP, DVI,显示器USB3.0扩展槽B口线,底座,电源线,支架。
底座金属底板,上表面覆黑色拉丝盖板。相对于27寸的面板来说, 这个底座比较小巧精致。
底座有防呆操作提示。 和支架连接非常简单。
这个OSD线控做工按键手感都不错,而且貌似算是明基显示器的一个特色了。 在实际操作中确实给使用带来了不小的便利,喜欢远离显示器的用户,在调整选项时就能体会到。 不过日常使用频率较低,这样底座上开的专用槽就派上用场啦。 也可以不用线控,把这个槽专门用来放些自己什么取卡针啊SD卡啊之类的小物件。
合体来一张。
支架, 上下前后旋转都能满足。
面板和支架链接符合VESA规范,这样一来,只要是符合VESA规范的第三方支架墙撑等等都能直接使用,选购时注意承重范围。
在支架上还有各种刻度标识,分升降刻度,俯仰角刻度,左右旋转指示对齐箭头, 看上去很高大上, 但感觉这些并不实用。 我们对显示器的要求就是,坐在前面自己看着舒服,基本就结了。
支架线孔, 做了美化处理。
相对比较实用的, 除了升降俯仰旋转之外, 个人感觉是支架顶端的这个拎手, 在比如临时影棚现场看片的需求可以很方便的拎起来就走。毕竟27寸的显示器体型重量都不小了。有个拎手要方便很多。
这样的金属关节,基本看着就放心啦。
支架连上底座之后的样子。
最后支架底座OSD线控小合体。
27寸2K IPS面板,就尺寸来看,边框的宽度在目前来看中规中矩, 正面简单干净,除了BENQ logo之外,再无其他。
背面整体一览,同样简单干净,直线配小圆角。
底下是铭牌和认证标识
上面正中的BENQ logo下面是散热槽再往下是VESA规范插接口。
所有数据线连接口都在底下,不同于自家的BL3200PT。 从左到右分别是OSD线控MicroUSB口,3.5mm音频线插口,DVI插口, HDMI插口,DP口,B口。 对数据要求的插口种类都齐全了。
电源线插口单独安排在左边。
OSD按键在底侧边靠右, 最右边一颗透明的按键非实际按键,是事件指示灯。按键手感中规中矩, 触感比较清晰。
从这张可以看到侧边多出来的卡扣。 前面卖了个关子,其实细看的值友早就能猜到了,包装硬件一览里提到了遮光罩, 这个卡扣是安装遮光罩用的,两侧和顶侧都有。
在遮光罩没安装之前,先看下整体。整体干净利落无累赘,对俺的口味。
遮光罩的做工非常细致,重点提一下。
前面提到的享受包装箱泡沫板专用开槽的遮光罩盒子打开的样子
遮光罩一共由5片组成。
这张出厂检验表基本通常就能和遮光罩联系在一块儿。专业显示器有不少是专配遮光罩的,而这张表上出厂表现已经比较优秀了,所以就放一块儿啦,哥俩好。
遮光罩的做工非常精细,模具信息,左右标示一应俱全,而且接口也算是防呆型的,肯定不会装错。
顶部中间这块板开了个窗口, 是给校色仪留的口子。 可以完全关闭。
遮光罩的应用环境在后面系列文里再细说吧, 这里就权当是提升**。
安装很简单。
斜侧面全貌
正面全貌
配合一下桌面
开箱结束,吹牛部分结束。
关于分辨率和屏幕尺寸
分辨率和尺寸之间在我个人偏好上有个制衡关系,24寸或者以下,1080P是上限或者说就1080P吧,32寸或者以上——2K(QHD), 如果是4K,还是上大电视机好了。这里面考虑的是长时间使用显示器,保持合理健康的坐姿以及因尺寸引起的人离显示器远近的关系,以及windows下系统放大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使用习惯。
「偷懒引用一下专栏内容
关于尺寸和分辨率
俺一直认为<27寸显示器采用≥2K分辨率的都是耍技术流氓,尤其是在自己更换13寸1080P Win本之后半年内视力明显下降之后对这个看法更甚。 OS下缩放功能比较完善, 可以通过缩放来解决眼睛与屏幕的距离以及视宽之间制衡的问题。Win下则即使到现在Win10放大到150%时任务栏的图标全都产生锯齿,对于强迫症来说接受不能,而且缩放之后桌面图标排列也会被重置,不缩放吧,这个点距远了看着累,近看也累。
在点距上目前主流24寸FHD分辨率下,正常视距下体验比较舒适不会明显感觉到颗粒感,同时画面的细腻感有保障。 32寸的QHD屏点距和24寸的FHD几乎一样,外加显示面积增大,不想左右砖头看就肯定会离显示器更远一些,视距更远,相比同样的点距, 视觉上比24寸FHD更细腻些。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27寸的QHD的点距就有些尴尬了。 这不像当年从22-23寸转到24寸屏的转变,27寸的可视面积如果采用FHD,那在正常视距下颗粒感肯定比24寸要明显很多,如果采用QHD则点距一下子小很多。这一点也是在网上被吐槽比较多的一点(喜欢的当然也有)。(引用结束) 」
这时候如果考虑摄影向的使用,拍摄的同时如果在线直接预览图片效果来看曝光和放大的细节,那尺寸基本不是问题越大越好,对色准也没什么特别严格的要求。
如果是后期制作的话尤其是修图, 就不是屏幕越大越方便了,比如精修皮肤做DB之类,看很多人的使用习惯是离屏幕很近,这样一来屏幕太大除了频繁移动画面就是动脖子了。 不过这一点但这样讲有点站不住。
从厂商方面来看, 面板价格在那儿摆着,就这块SW2700PT的价格来看,如果面板切割成32寸的, 估计这个价格就hold不住了,外加品牌本身的知名度和热度肯定不如实际上是明基友达光电代工的DELL HP等品牌了,价格上去的话销量肯定估计就捉急了,但是好东西不卖出去谁也不知道啊,于是就折中取27这个尺寸来切割啦。 在定价策略的制约下,推出了这块显示器。 这个是我纯个人的揣测。因为在两个多月时间实际使用下来, 这块显示器的表现确实不错,完全值得上32寸的 。
2K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比如同一个桌面,编辑文字时,编辑的word文档,自己的参考文字,图片顺序,随时编辑图片等等,都可以在同一个画面内同时进行,多视窗——很贴切。
明基也有配套的Display Piolt软件可以对屏幕进行分屏操作,并且能在拖动窗口时自动识别和进行缩放以匹配屏幕分区。
Word在100%放大倍率下完整显示3页,这样就可以同时打开三个文件同时进行编辑文件参考文件等等。
在选图的时候能看到更大的预览图,同画面显示更多的图片,音频视频输出可以显示更多的分轨轨道,作图可以看到更多的画面内容等等。 这些都是比常规1080P分辨率高所能带来的直接感官变化和使用体验及便利性的提升。 您只要使用过QHD或者说4K,就肯定有体会啦。 就不多说了。
除了颜色之外的SW2700PT
首先是这个支架,和DELL最早成名且带入寻常人家人见人爱的支架一样,使用非常方便。
2700自带的USB A口3.0两个扩展口(苹果新Pro本统一上了C口, 现在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一定要说一下是A口还是B口,sigh~ )和一个SD读卡器组成的一个扩展坞, 3.0加持, 速度肯定不会弱鸡。
至于3.5音频延长口,不用也罢,有底噪,咱还是继续使用自己的日常音频组合啦。
关于OSD线控, 使用方便,操作手感上佳。属于点赞的部分。
遮光罩,其实算是和颜色相关了,前面提过放到系列文后面细说,这里就当提升**来看啦。
切入正题——色彩
Adobe RGB vs sRGB, MAC OS vs Win OS,以及校色
Adobe RGB vs sRGB
这一点本来在系列文中占据的比较重要的位置, 因为涉及到很多人对这几点的误解。
考虑到这个对购买显示器或者添置新电脑在做购物决策时尤其是有色彩管理需求的用户来说有比较重要的参考意义。啥也不懂如履刨冰的我就把原内容简化一下,尽力争取对值友有所帮助。 很枯燥,却很重要。会尽量口语化表达。
明基SW2700PT标称覆盖99% Adobe RGB,可能看到这个第一反应就是“哇,广色域啊,99%啊,奥多比阿吉毕啊,牛逼啊”。
为啥呢,因为大家都知道ARGB色域广于sRGB,市面上很多在售的99%甚至100%ARGB显示器的宣传文案中通常会出现「专业」、「广色域」、「更艳丽的色彩」等字眼来向消费者彰显自己高贵不贵。那是不是ARGB就真的很好呢? (什么你说好?你等着!)
如果将ARGB和sRGB两块屏放一起,在Photoshop中给出同一个色彩值,比如0,255,0纯的亮绿色, 那是不是意味着ARGB屏上看到的绿色要比sRGB屏上的更绿呢?你觉得应该不?
NO!
他们是一样的, 也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不一样,那肯定是有一块屏的设置或者映射参考上出了问题, 而且,通常会是那块ARGB的屏
举个栗子, 我给A君和S君一人一张全新旧版百元RMB,让他们去给我换一张全新新版百元RMB, 不管是去哪里换的坐的什么交通工具去的花了多少时间经历了多少风雨,他们只要给我换回来一张全新新版那就对了。不能因为A君本身兜里有10块钱而A君又大方豪气,给我送回来110元。
给两块屏同一个颜色,他们表现出来的也应该是同一个颜色。
所以,作为购买参考来看,ARGB屏更需要正确的色彩管理,否则会带来很多麻烦。当年DELL把低价广色域屏2408推出的时候,很多人尝鲜上了,用了之后都是大失所望,本来的「DELL红」在ARGB下就更夸张了,外加当时的民用较色仪还不支持广色域校色,所以几乎还是只能调整到sRGB模式下校色后使用, 多花的钱也就这么放着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吃瓜群众在咬牙上了「广色域专业显示器」之后在朋友圈啊社区啊论坛啊的晒,
「广色域显示器果然好,颜色比原来艳丽多了,看着更舒服,你看,多舒服」(不好意思,可能不少值友躺枪了, 真的不是故意攻击)。
而且这些还是比较幸福的初级吃瓜群众, 那些真正按需而上购买广色域显示器的用户是最头疼的一个群体, 因为颜色实在很不准啊。 怎么都搞不定,头疼啊。广色域更多的带来的不是使用体验上的提升,而是烦恼和工作效率降低失误率(颜色不准)暴增。
广色域显示器,更需要准确的色彩管理,用户更需要掌握正确的相关知识。
怎么? 担心啦, 犹豫啦,别急 咱这不是在一步一步分析嘛,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请耐心继续往下翻屏。
两个生态,那两个不同的OS(operatingsystem)
经常会听到xxx说「矮油,苹果的颜色就是准,都不用校色就能用」, 如果您周围也有人这么说,你就随他去拉。
在色彩管理上,MAC OS和Win并没有孰优孰略。MAC OS的优势在于有统一的标准一杆子压着,其他应用针对标准来调整自己, 或者由OS标准一杆子压过去,倒是让整个苹果生态的色彩统一性做的很好。
Win从Win7开始,也开始系统自带简单的校色选项,主要是灰平衡的初级肉眼校准。现在Edge对色彩管理的支持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 不像IE10之前那么鸡肋。
早前MAC OS的系统默认Gamma值为1.8, 调整成2.2也就是几年前的事。13年参加xxxx摄影大师展上某位大师提到MAC时很黯然神伤的说「各位要是Win转MAC的话,一定要注意和掌握色彩管理,否则去冲印社会非常头疼」。
这里不是要黑MAC OS,而是希望各位建立一个认知——不要迷信或者过份相信或者说依赖一个系统—MAC OS。
方法准确的话,两个平台下就都能得到同样的优秀色准表现。
关于校色
08年开始自学摄影之后很快接触到了色彩管理,而且当时有一件事情对自己刺激很大暗下决心要吃下这一块,买了国内几家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不同大湿出的有「色彩管理」tag的书,各种被坑。前文已经喷过了,忍不住再喷一遍。 我心中的大神只有一个——Dan Margulis, 现在还活着的美国印前数码名人堂名人(十几年前他就对Adobe公司扔了很多鸡蛋,Adobe当时是否认的,但是在随后的的版本更迭中都悄悄做了相应的改进,Dan牛逼吧),几年前仍然活跃在美国几大在线教育机构普惠天下。有关色彩空间和色域的系列讲座在KelbyOne上有,感兴趣可以付费或者自己想办法找来看。
同样,也是他,我亲爱的Dan, 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是积极的反校色主义,为啥呢,因为那阵子有一批「校色主义者」,这帮人是一看到屏幕如果手头没有校色设备就不知道咋办的人,这个「校色主义」是带有贬义的。
直到现在以及以后的很多年里, 我们肯定能不断的从坊间碰到「唯校色至上不明就里自己的图片在别人显示器上变色了就说别人的屏幕不准然后各种你到底懂不懂啊我这个颜色可是经过校准的是准确的」这样的群体。
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校色设备厂商放大设备功用的必要性,用营销手段歪曲引导消费者建立错误的认知。尤其是那张著名的图片在国内一传再传之后变成了以讹传讹完全背离了初衷,「校色主义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断章取义的理解这些片面信息产生的。
Dan强调懂色彩而不校准显示器(不负责任)和不懂色彩而去校准的用户(吃瓜群众)之间带来的伤害值的差异。解释了相近色、相对色、色彩位置、明暗甚至审美对人眼视觉方面对色彩判断的影响。
广义上,校色的目的有点类似于MAC OS封闭环境下的统一要求实现系统内色彩统一,尽可能的在相同要求下减少不同工种之间衔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给一个陌生的印刷厂送素材,在没有任何配置文件对接的前提下,送出sRGB文件永远比AdobeRGB甚至CMYK文件来的更安全。
而显示器厂商努力将显示器输出色彩尽量接近色域标准值也就是这个目的。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消费者就得多花钱(比如购买内置硬件LUT专业显示器)。 那在不舍得多花钱或者没办法多花钱的前提下,「校色」的意义就存在了。
终于可以引出背负实战示例重担的今天的主角儿了——BENQ SW2700PT
前面一些基础理论比较典型的都带到了,接下来进行实际操作,如果遇到知识点还是继续边做边解读。
大伙儿都知道了,这是块内置LUT的99%ARGB广色域2K显示器, 广色域很恐怖啊,怎么来制服她
天黑关灯,通电热机,上皮鞭。
开始之前有个检查点,就是显卡中的位深度选项, 通过选项可以看出, SW2700PT的面板是支持10bit输出的, 不是抖动值。 这点也是点赞,是作为色准可控精度的一个良好的基础。
系统为Win10 1607. 整个校准及折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花了差不多5个通宵的时间,看完这些,您就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啦。这年头时间可值钱咯。
明基自带校色驱动Palette Master Element
这个驱动只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建立硬件LUT基础还有一个就是校色。 比较坑爹的是,这两个功能的命名分别为「基础」和「高级」,我则是习惯性的且信心满满地直奔「高级」选项去了。然后每次校准出来的结果,总觉得有问题。单单这一点耗费了俺3个通宵。且看慢慢道来。
Palette Master Element支持目前市面上可以比较方便买到的光度计和色度计,我的是Spyder4 Elite,支持OK。而且同样对新的5代蜘蛛支持。
直接采用「高级」模式,能进入校色流程。在设置上比较简单,可选项也很少,由于在安装软件过程中,会询问用户所持有的校色仪所属厂牌,然后会安装通用驱动来使本软件调用图库和驱动硬件。整个过程都比较傻瓜化。
在基础设置部分白点值和亮度设置如图,白点D65,亮度120. 通常来说,我们对显示器的通用标准设置认定为色温D65,亮度120, 伽马值2.2(2.2是目前两个系统均通用的伽马值)
自带驱动调用的Datacolor驱动图库中69个参考色的矩阵,这个已经比Spyder4 Elite自带软件默认调用的参考色多了。但是对于一块广色域屏,感觉这个参考量还是太小, 太小太小了。
测量结果,很漂亮,几次测量, 最不济的一次δE最大值也就1.65, 符合标称的δE<2这个分水岭。通常我们认为一款显示器δE<2,则可以判定这块显示器的色准符合专业要求。因为<2的δE值,人眼已经无法分辨其中的色彩精度差异了。
默认的配置文件文件名组成是配置名称相加+日期。
但是总感觉有些问题,尤其是我用几张常用图看的时候,特别是较敏感的红色部分,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这个没法通过截图或者屏摄来展示给各位看。主要是我本来就怀疑颜色有问题,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截图,截图本身的映射机制和系统的remapping,即使这些问题解决了,我还需要注意配置文件转换和输出转换,否则这种细微的差别很难在值得买上600pix的图片上看出来,外加可能各位看这篇文章的值友本身的系统色彩管理就没做包括浏览器的协同管理,涉及到的未知因素太多,我就不出来混淆视听了,而且极有可能给自己挖个大坑。
至于为什么不能屏摄, 其实屏摄貌似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殊不知屏摄如果只是展示用,那没什么问题,如果是想通过屏摄来对比细微的颜色差异,也就是一个大坑了。抛开拍摄、统一修正、统一输出设置、统一配置文件这些操作层面不说,单单屏摄中极有可能产生的摩尔纹就能破坏整个对比结果。如果再把偏心对比度和偏心色偏考虑进去的话, 极有可能直接就没看头了。
这里把这一点写这么细, 其实是想让很多网络测评师比如值得买的很多测评专家们首席生活家们在测手机屏幕、显示器屏幕或者笔电整机等等,都喜欢用屏摄的形式来给大家看,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因素是读者喜欢看。 只是在内容输出端的各位KOL们要做到严谨,才能给出严谨的对比结果给大家看,当年刘翔和老罗攻防战刘翔就是在这一点上被扒下马的。 可能多数值友看内容,也就是看过就罢, 但是肯定有哪怕就一个值友在看内容的时候都是对内容输出者敬若神明的,希望从中学习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如果是这样,他们就会学到不正确的方法,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非良性循环。
一不小心扯多了,见谅。
因为怀疑了校色结果的准确性,除了多次反复测试之外,为了验证校色结果,继续折腾。
采用Spyder4 Elite自带驱动。
界面大伙儿司空见惯,就不浪费空间了。
有个比较关键但是也是有争议的一个量的设置。 这一点有争议主要是因为很多人采用建议值设置之后产生校色结果严重发黄, 造成的原因这里暂时不分析。我们且只管按照预设值进行设置,把「校准开启」选项关闭, 用蜘蛛校色之后结果发黄就是这点造成的。其他设置就按照这张图进行即可。
一个关于配置文件命名的tip
使用蜘蛛自带驱动进行校色条件下的个人习惯:显示器型号+设置「L120G22D65」+显示器亮度-对比度+校色日期+显示器周围环境。
蜘蛛的校色结果可以看到色域覆盖率以及各个值的目标值和校准后实测值,看到这个结果页,是不是得到一个结果——咦~~~这个显示器不怎么样啊 。
96%ARGB, 黑点值校准之后还是有相对比较明显偏差。
显示器色准检测,采用蜘蛛48图测得如图,最大值1.94,平均值0.78, 而且这个值是几次测试中选的结果最坏的一张, 可以看到这个数值表现非常优秀。完全符合标称描述的δE<2. 但是为什么覆盖率小了3%呢,按照边际效应,这差别可是很大的了。
就这样来来去去已经过了3个通宵啦,回头重新回到校色基础来看,在蜘蛛校色过程中对亮度的设置有详细的值,且误差必须小于4%——就是显示器亮度的设置。 大伙儿都知道越暗色彩浓度看上去越浓,所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多次热机之后测试,屏幕亮度设置在31时正好符合L120. 这也是个人为啥在配置文件名中加入亮度对比度记录的原因。
但是疏忽了一点,就是RGB三个通道的单独调整。 在蜘蛛软件设置里有这一点,通常对于sRGB屏校准时基本都直接放着不动, 但是面对广色域,这个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DispCal
然后开始进入俺的终极校准软件—— DispCal。 软件本身就不介绍啦,开源,取样图库丰富,精度高,更新快。各位可以baigoogledu查看, 介绍非常多。
如果显示器没有自带硬件LUT的话, 下面这张图中三根色带就需要自己手动调整显示器选项,将三个通道都调整到正好在正中间,DispCal的界面中将这个和亮度放在一起调整比较方便直观。
之前三个通宵的校色折腾,校色后在DispCal上看到的测的结果如下图。
这样一看就知道问题在哪儿了,基础不严格,虽然可以完全丢给软件去做, 但是如果提前做好的话,可以做到更细致的控制。
然后明基SW2700PT的OSD中有一个逻辑,在较色软件操作进行的过程中, 单独调整通道值屏幕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也就是说被锁死了。 这种情况下,虽然可以通过调整显卡中的通道值来实现达到较色软件要求的预设值。但是2700为什么要把菜单锁死呢,这岂不是带来了很多不便。 这不是一个面向专业市场的显示器么,怎么这么不人性化
等等,刚刚提到「专业」了是吧,专业显示器有什么——伦家有硬件LUT啊,啊啊啊啊啊。这么方便的东西在那儿为啥不用,我个二货, 折腾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发挥过度了
怎么用呢? 赶紧回到明基的Plaette Master Element驱动软件去,使用过程中2700一旦采用硬件LUT,所有的明度对比度伽马值通道单独调整都锁死,变成灰色没法动。于是这个逻辑就通了, 明基说既然我内置了LUT,你就安心用我的LUT,别自己去折腾啦。这一点对于初入广色域显示器的用户来说,其实是个福音。即使喜欢折腾的人,出于对色准不马虎的态度也应该去使用这个LUT。
明基自带驱动的「基本」(这个坑爹的命名)界面如下,非常简单,而且类似于校色模式「高级」,真的混淆视听。
注意「基本」模式下的基本值设定要和后面DispCal中的设置一致。在经历了「基本」模式设置之后,我们在DispCal得到的直接就是下图这个完美的画面。 不能再完美。 并且眼睛主观亮度感受和蜘蛛软件对L120要求下的显示屏亮度感受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亮度在30左右。 这个基本问题解决之后,接下去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关于DispCal的较色前设置这里就不赘述了,原理和上面蜘蛛以及明基自带驱动设置原理一致,我会在后期的系列文中详细解释。
在蜘蛛一张一张图慢慢爬过5小时,调用1559数量图库之后,算是完成一个校色。 蜘蛛校色一次需要5小时左右,真心坑爹。 各位如果手里是爱色丽的校色仪,那恭喜了,你只需要我的一半时间 。
最终得到的校色结果如下
99.8%sRGB,99.7%AdobeRGB。重校之后,之后的一天和夜里一个通宵又经历了两次完整校色,一共4次结果, 关于色域覆盖率,下面这张图的结果我选择了4次结果中的最高值。 然后后面δE结果页我选的是最差的一次的结果。这样基本能代表这块SW2700的素质到底如何了。其实四次结果都非常相近, 每次校色有轻微差异是很正常的。
关于曲线分析和色彩管理中的各种软件设置相关的原理这里就不展开了,全部在后期上的系列中详细说。 这里放比较直观比较好理解的结果截图来看SW2700色彩表现。 (画外音,咱这是开箱和使用体验哎,这火星都去了几遍啦 )
首先验明正身, BENQ SW2700PT,配置文件生成时间为2016-09-18清晨5:20,又是一个通宵啊。 参考域是LAB,这也是目前最大的色域,能涵盖自然界中看到的一切颜色。 在Photoshop中这是一个有神奇功效的色域,比如,复杂图形去水印,嘿嘿。是不是突然邪恶了。
选的最差的一个δE值如图, 均值0.36,最高值1.61,都完全在显示器标称的范围之内。 经过校色之后,SW2700PT可以实现很优秀的色准表现。
由于校色调用的图库采用的是超过1559对比图, 下面这张截图仅仅是冰山一角,说明一下如何看这个图。
靠中间部位有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块,每一个色块其实分左右完全对称的两块,δE值越低,两个色块颜色越接近, 这里我们看到的完全彻底的都是一个个完整的一个色块看不出分界线,这一点验证了上面的δE值得优秀表现。
下面这张是白点值, 截图底栏中显示的Level30表示显示器亮度调整到30的时候上面对应的白点值偏离量, 前面提到满足校色亮度设置L120的时候显示器差不多正好就是在30%的亮度上,从此图中可以看出, 在这个范围内包括后面一直到100都几乎是很漂亮的。
从上面这张图也能看出, 明基SW2700对亮度的宽容度很高, 这样一来,如果熟练掌握了整个流程明白原理之后,我们可以在28以上的任何自己看着舒服的亮度获得自己个性化的准确的配置文件。 这里先不展开, 还是那句话。
下面这张图是Gamma值实测,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20开始几乎到67, 都有一个不错的表现。 关于Gamma的值,这个软件作者本人也提到过,由于现在显示器的不断迭代, 有时候为了补偿黑场不足,设置到2.4也是可以的。 其实总是这样, 凡事都有例外。 我们只要了解到就行了, 实际操作中不用这么折腾。
下面这张图看到的灰平衡的表现,真的没得挑了。 灰平衡是校色的最重要的基础,以前传统的校色一般都是最先校准灰平衡, 如果灰平衡有问题, 显示器的显色就容易有问题。可见SW2700的底子非常的不错。 明基悄悄发力向专业向市场探路, 基本功课做得还是很足的。
最后这张图其实没啥用,相当于将前面那张色块的图放到坐标中去并且显示了偏离值,而且选取了其中部分的典型值。 大概就是看下就行了。 主要还是看δE。
最后看下明基SW2700PT这块显示器覆盖的色域在三维坐标中的覆盖率,顺便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没有覆盖到的那个0.3%在哪里。
轴线交叉点附近发白的区域,就是这个0.3%所占的区域。 在三维坐标上看,视觉上的占比貌似要比脑袋里的预设占比大一些, 脑袋里想的就是0.3%才多少啊,几乎可以忽略啊。
最后丢几张不同参考值下的坐标图,顺便装个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辛辛苦苦得到的配置文件,我们可一定要保存哦。一般建议选择覆盖系统保存。 SW2700PT在保存文件之后, 会默认将这个配置保存为显示器OSD中配置文件「个性设置1」, 这样基本就算结了。
OK, 到这里,基本显示器本身的准备就算完成了, 通过这些折腾和最终的结果来看,明基BENQ SW2700PT是一块表现优秀的广色域显示器, 在色准表现上完全能满足各种使用诉求, 尤其是明基主打的摄影市场,这个要求完全能满足摄影的需求。关于如何判断和自己对显示器的真实需求会在后续的系列文中细说。 看样子真的能写书了。 我两个几年前朋友都出书了,我能不能凑个份子。
显示器本身准备好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可以出去吹牛逼了呢,少年,这只是刚刚开始 。显示器校色只是整个色彩管理中间一个重要的环节, 校色本身不代表整个色彩管理。可能很多人的概念在这一点上也有混淆。知道这一点, 出门吹牛已经能震死一方了。
色彩管理初阶需了解和注意的点
接下来分析一点,是大多数初次上手广色域显示器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反而认为这是该有的表现的一个典型场景。
「看,广色域显示器果然爽, 颜色艳丽多了,你赶紧把你的sRGB显示器扔掉吧」
「看,广色域显示器果然爽, 颜色艳丽多了,你赶紧把你的sRGB显示器扔掉吧」
「看,广色域显示器果然爽, 颜色艳丽多了,你赶紧把你的sRGB显示器扔掉吧」
后面可能跟的一句是「我可是经过认真校色的,这种颜色肯定是准确的,你的不行,矮油我赶紧截图出去晒一下」
首当其冲的就是下图这样的场景
这张图本来是想放在浏览器色彩管理里作为一个对比的。
此图中使用的FireFox浏览器已经经过配置文件设置,显示的颜色和在经过配置文件设置的Adobe旗下图形软件中看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大背景是Win10 1607系统的桌面。 火狐的背景图和系统桌面图是同一张图片同样的配置文件,都是sRGB IEC61966-2.1——也就是广义上的sRGB文件。
可以明显看出桌面上的图片饱和度明显高于火狐中的图片。下面放一张火狐浏览器和Win照片查看器看到的饱和度差别。(这张单这样看小图,好像饱和度高了好看哎 )
下面再放一组图, 左边为火狐浏览器,中间为Windows图片查看器,右边为Adobe Bridge。可以看出,经过配置文件设置的火狐和Adobe图片管理软件看到的图是一样的,中间Windows图片查看器看到的图片就和上图桌面的图一样, 饱和度明显高。
都是美女,这下能记住了吧 咱用心良苦啊
到这里,大伙儿就都知道为啥很多人即使在显示器校色完成之后还产生了上面那样的对话内容了,因为他们没有给软件进行配置,尤其是直接用Win图片查看器看图的用户, 看到的结果自然是饱和度明显增高了, 然后由于脑袋里知道自己用的是广色域的显示器, 于是产生了直接联想,就是——广色域显示器果然颜色艳丽多了。
看到这里, 我在前面用百元人民币打比方的例子就能呼应上了。
那为什么在同一个系统内, 明明在校色最后保存配置文件的时候是覆盖系统ICC文件的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软件看到的图片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原因很简单,也比较雷人
Windows的桌面不支持色彩管理 , 所以出现在桌面上的图片没法进行正确的映射,Win照片查看器也属于桌面级的应用, 所以通常看到的直接结果就是饱和度明显增加,也就是——过饱和。这个过饱和是不正确的。
MAC用户看到这里可能就「哈哈,看,Windows果然不行,还是我的MAC好啊」, 嘿嘿, 你别急,因为你用的不是MAC的广色域屏, 更雷人的这就来
MAC也不支持桌面的色彩管理 ,在MAC广色域显示器桌面上看到的图片, 和上面Win桌面看到的结果是一样一样的——过饱和。办公室7台全是MacBook,都不是广色域,没法弄点货来给大伙儿看看。
所以也算是补充回应了前面提到的——不要迷信MAC OS。
由于是系统本身造成的, 所以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目前为止, 采用广色域显示器的用户在桌面上看到的是过饱和的图片和带色文字。
接下来是浏览器
就不做对比分析了, 此文只说最简单且最方便最合理的支持色彩管理的浏览器,FireFox。
操作比较简单, 校色生成的ICC文件,按照上面图片的提示进行操作。 就可以做到对火狐浏览器合理的色彩管理操作。这样一来,通过浏览器去看网上的图片文字内容,它们的颜色就都是通过映射转换成在我们眼前显示器上看到的且应该和人家颜色一样的画面了。 好像有点拗口, 简单的说就是,这样颜色就对了。
图片有了, 那看视频呢。 视频就先打住吧,会涉及到软件不同版本和在windows不同版本下面不同的操作,在后面的系列文中细说。再放就实在太多太多文字了。
咱的目的是什么——出门吹牛有料,在家干活能造。
这已经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产品测评了,单单测评的话到前面获得优秀的校色结果,把明基SW2700PT狠狠滴表扬一番,牛逼啊,硬件LUT啊,价格还便宜啊等等等等。 这样就能在家干活能造啦。 那怎么出门吹牛有料呢,后面不补充些, 估计对于有些用户来说,可能还真不行。为了让你爽, 咱是不是很拼
OK,最后确实需要表扬一番SW2700PT,这两个月的使用下来,确实是一款色准表现优秀,而且在校色逻辑上对新手用户的照顾很到家,加上目前的价格,追求性价比的值友确实值得考虑一下。
然后在使用过程中,咱还get了一个新使用技能,遮光罩上面能放键盘罩
全文完,谢谢各位值友耐心看完,这不是写专栏,就有点管不住嘴,有些内容比较零散,也是拆了全文取一部分重新编辑不力造成的,各位多多包涵。若有不正之处,还请多多指教,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咱不光是用来吹牛的啦。 然后如果有明基的值友看到此文,也许可以采纳一下对较色软件容易混淆的地方调整一下。
祝各位1111剁手快乐,越剁赚得越多。
ntplus
校验提示文案
卖猪
校验提示文案
闷倒驴
校验提示文案
sososonic
校验提示文案
玫瑰花骑士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029464301
校验提示文案
elikes
校验提示文案
廖化
校验提示文案
nineapple
校验提示文案
v724
校验提示文案
hotyepp
校验提示文案
sm211
校验提示文案
木小偶
校验提示文案
加钱上卡宴
校验提示文案
挨踢小胖
校验提示文案
oyES
校验提示文案
vincepei
校验提示文案
stjeric
我一开始先用绿蜘蛛5代结合明基自己的Palette Master进行校色,根据你的文章,我选择了“基本”、“D65”、“亮度120”、“矩阵”。结果显示E最大为1.64。然后我使用displaycal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红色和黑色部分居然出现了E=8以上的偏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然后我试图用displaycal进行校色。可是第一步我就犯了难。因为第一步总是要将红绿蓝和亮度归中的。以往我在别的显示器上都很顺利,但是这次通过按OSD调色度和彩度都不能够使红绿蓝彩条变化;而在NVIDIA界面中,的确可以通过拉动不同色彩通道的亮度来调整,可是下一秒电脑又强制把颜色恢复到调整之前了。忙活了大半天就是搞不出个所以然,请问你能帮我看看哪里做错了吗?谢谢!
校验提示文案
longmawin
校验提示文案
杨超越真是太好了
校验提示文案
黑色派对
校色前显示器自身的对比度应该怎么是设置?
如果校色后改了亮度参数是不是应该重新校色?
校验提示文案
美味小吃
校验提示文案
杨超越真是太好了
校验提示文案
longmawin
校验提示文案
alexke
校验提示文案
wanfeng304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581381978
校验提示文案
stjeric
我一开始先用绿蜘蛛5代结合明基自己的Palette Master进行校色,根据你的文章,我选择了“基本”、“D65”、“亮度120”、“矩阵”。结果显示E最大为1.64。然后我使用displaycal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红色和黑色部分居然出现了E=8以上的偏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然后我试图用displaycal进行校色。可是第一步我就犯了难。因为第一步总是要将红绿蓝和亮度归中的。以往我在别的显示器上都很顺利,但是这次通过按OSD调色度和彩度都不能够使红绿蓝彩条变化;而在NVIDIA界面中,的确可以通过拉动不同色彩通道的亮度来调整,可是下一秒电脑又强制把颜色恢复到调整之前了。忙活了大半天就是搞不出个所以然,请问你能帮我看看哪里做错了吗?谢谢!
校验提示文案
stjeric
我是用的是绿蜘蛛5代,在使用明基自己Palette Master校色之后,用displaycal验证时候发现仍有部分颜色△E大于7。于是我决定用displaycal校色。但是第一步就做不下去了,因为红白蓝和亮度根本无法归中。使用显示器上面的按钮调整色度和彩度,红白蓝指示条根本没有变化;使用NVIDIA显卡软件调整色彩通道能引起变化,但是下一秒整个屏幕又强制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另外亮度在26的时候太低,27又太高,根本没办法达到绿色的居中状态。请问应该怎么办呢?谢谢
校验提示文案
扬帆
校验提示文案
oyES
校验提示文案
聪子聪子
校验提示文案
vincepei
校验提示文案
裊裊
校验提示文案
裊裊
校验提示文案
裊裊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570619453
校验提示文案
暗行夜路
校验提示文案
do行云
校验提示文案
oyES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