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要修房子—从老家改造到整栋公寓改造的进化之路(1)
回忆杀
这是我老家现在的样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现在看来确实是很美的一块地方
我是在广东汕尾的农村长大的,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居住在村子里面,而是村外的一片盐碱地,据说600多年前这个地方还是一片海,后面才慢慢的变成陆地,所以这里的水盐碱度不低,不适宜饮用,只能用于洗漱,饮用水还需要去山里面挑山泉吃,这个池塘也是我家人请人挖出来的,因为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都迫切的需要一个池塘来满足日常生活和劳作最基本的需求
土壤偏少,沙子多,地势也很低,雨季时雨水漫灌进家里也是常有的事,夏日炎炎,高温高湿,风扇怎么吹都没用,蚊虫非常多。房子四周都没有其他邻居,方圆一公里范围内都没人住,所以没有任何公共设施,除了从村子里面拉了一条电线过来,其他的都需要靠自己想办法
所以这个地方非常不适合居住和生活,当初选这个位置也是迫于无奈,因为只有这片土地没人要,所以我家才可以以极低的价格承包下来这半顷地,我父母在这片盐碱地里辛勤耕耘:种果树养鸡鸭,二十多年不仅养育了六个孩子,并且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跃进,全家落户深圳定居下来
老家种的红心番石榴,如果大家有留心的话,会发现超市里面基本都是卖白心的番石榴,红心的品质产量低,另外比较软不耐储存和运输,但是口感甜糯。原来我家从海南买果苗的时候,本来买的是白心的泰国番石榴,没成想有混进来一株红心番石榴,销售时市场反应比较好,所以后面经过嫁接也推广种植开来,价格要比白心番石榴要高一些,后面也就在广东片区传播开去了,现在淘宝上也有少量地区有销售
时隔多年,再回到家乡,很多东西都变了,唯独老房子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承载着我们一家人过去的很多回忆,每次回到老家都会有很多儿时的回忆浮现出来,父母在城市生活了很多年,但是年纪大了人就越是怀旧,母亲叶落归根的想法也越发强烈,但是老家的生活环境比较差,母亲又年迈体弱,想必在老家生活定有很多不便,于是趁着离职的空档,我也回老家学车还有陪我妈在老家生活一段时间,另外也争取把老家的环境做一个改善,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半年,这一次改善就让老家的环境可以承载三代同堂之乐,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这个刻度是我小时候长个的身高尺,98年6月8日的时候我才140CM(这是我爸爸的笔迹),花了两年时间才长到150CM....千禧年以上的记录是我写的 ,猜猜现在我多高
窗外的那片竹林,我奶奶82岁去世的那年,我爷爷在那里一个人哭了好久,后来就渐渐失忆了,记忆一直停留在我奶奶生前的时候。那时候我就蹲在窗口,我四姐也在旁边,我问她:爷爷在哭,要怎么办?我姐也不知所措,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爷爷有哭过,那一次之后也没再见他哭过;后来我爷爷跟我们一起来到深圳一起生活了四五年,临终前,我大姐问他有什么遗愿,爷爷说想要回老家,然后和奶奶合葬在一起
16年10月第一次回到老家第一天吃的家乡菜,空气中淡淡的青草味,傍晚的蝈蝈和蛙鸣还有布谷鸟归巢的呼唤声一下子就倒流了时空,仿佛回到了过去
回忆总是美好的,然而现实也是很骨感,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过去是真没办法,只能忍受,但今时不同往日,有心也有力去改变环境,有时候会觉得父母非常非常的固执和执拗,不会变通。但是当我真的从城市来到老家生活几日之后,才明白只有偏执狂才能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求发展,只要一退步,都会有无数个理由选择离开这样的环境,也就不会有我现在的生活。作为创业者,我父母是有精神支柱的,无论在什么困难的环境下,都不曾想过退却
硬装改造:
将房间的地面做高,因为老屋的地基不够深,底下曾经是海,几十年过去了,地基有些沉降,由于没有请专业的施工队,就自己来:我爸用一根水管灌满水捏住两头,然后两头分别拉到房间对应的门口和屋内侧墙的位置,利用重力自流效应,测量现有地面的水平差,做好标记后,再用自制的墨斗在墙壁上弹出水平线(还有此等操作)
然后就是非常苦逼的搅拌水泥,再一桶一桶倒在屋里,直至接近水平线位置,再用铲子铺平一些,等干一天后,再做一层细一些的水泥面,用木板刮平,再干两天就可以了....这也行....工艺是很粗糙,但是也确实达到了想要的效果,然后就是刷墙,因为老家蛇多,另外也为了省事(刷墙的时候掉下来的灰也不会造成非常烦人的斑点),所以地面和墙都是白色的,这样不管家里进来什么都很明显,安全第一
另外就是围了一圈院子出来,反正荒郊野外的,想要围多大的院子都行,然后再院子的围墙位置再围了一圈花坛出来,以后种满蔷薇
软装布置:
这些柜子沙发和椅子都是在闲鱼上淘来的,因为老家汕尾用这款软件的人很少,所以属于买方市场,茶几加三人座的沙发一共200元,123升的冰箱加5.5公斤的松下洗衣机700元,都是在同一个卖家买的,他们正好要搬走,所以就把他们家里的家具都买走了,另外再在网上买了一个微波炉和电饭煲
网络系统:
哪有WIFI,哪里就有希望,除了衣食住行,最重要的就是网络网络网络,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不上网会死星人,网络的重要性被排在了最优先的级别,老家的位置比较尴尬,要拉光纤的距离有1公里,成本很高,因为不是常住,所以这个初始成本和后续使用成本太高就被排除了
当时我就想:像我这样处于偏远山区需要网络又无法拉线的情况应该不在少数,这些需求肯定是会有的,有需求就肯定会有供应,只是因为我不知道这个产品叫什么名字,但我可以猜一下这个产品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可能会是叫什么名字
我需要有WIFI的功能,然后也需要不用拉网线也能上网的方式,这个产品是具有WIFI功能又可以手机卡上网的,那会不会叫WIFI手机上网卡?综上所述,然后我上网一搜。还真有很多这样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无一例外的都是自带移动电源的移动WIFI,是为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提供的产品,但是我是要固定使用的,不需要充电宝,只要带插头就行,然后我又增加了检索关键词:带插头
还真给我找出来了可以固定使用的WIFI路由器而且是用手机卡上网的 ,这玩意只对外出口,对于非洲中东地区这些海外极其偏僻的位置才会使用到,所以在国内的销量较低,价格也挺高的,我也知道这玩意不好卖,三番五次讲价后,最后以400的价格拿下
买了可以接手机卡的路由器之后,就是挑选合适套餐的手机卡,手机卡的套餐花样繁多,但是我只认准两件事:我这张卡最好不需要花费的纯上网卡,另外一个就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用的时候才计费,不使用的时候不计费。找来找去,还真有这样的纯流量卡,叫日租卡,计费方式为500M/1元,使用完500M流量后自动扣费1元直至扣完余额,不使用不扣费,节假日还有流量半价优惠,这个时候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拿来看高清电影了
当然了,无线网络的网速自然比不上光纤,但是好在老家旁边就有一个基站,信号一直都是满格,1.59MB/S的速度对于手机来说已经很够用了
天色已晚,今天就先写到这,后续还会继续更新
以下是以前写的一些,休息了一年,继续回归张大妈的怀抱
大叔的日常生活 篇一:大叔要洗脸——论洁面护肤的系统性是多么重要
大叔的日常生活 篇二:大叔要洗头(发际线的集结号:前进!前进!!)
大叔的日常生活 篇三:大叔谈失败----电动滑板车&自行车の论消费升级&动机升级(上)
#原创新人# 做足功课网购眼镜,一次满(蛮有意思)意的购物经历

KL_GSiievn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840215758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