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 新一代上市之前,RICOH 理光 GR II 使用评价和经验分享
标题虽然是说 GR 新一代上市之前,但其实什么时候出新一代,现在谁也没有确切消息。
理光 GRD/GR 系列本来基本是每两年推出新版本的节奏,但是应该在2017年下半年现身的 GR3却迟迟没有发布,据小道消息说至少要推迟到2018年3月之后了。既然如此,还是总结一下将近一年的使用感受和经验,为值友挑选随身相机做个参考吧。
我评价产品的风格是不回避问题和缺点,也不过度吹捧优点,一切从实际使用的体验出发。假如看了这篇之后觉得 GR2的缺点太多,也不妨想想为什么即使如此,许多人仍然和我一样对它爱不释手。
同时我也会谈谈自己对摄影的粗浅理解,如有冒犯,请见谅。
购买理由
先说说入手 GR2之前用过的数码相机吧:
佳能 A75,用4节5号电池,廉价塑料机身。
▲ 佳能 A75的照片
索尼 T7,我妈去澳大利亚旅游带回来的高价小卡片,估计是让导游带到坑里面了,除了对得上卡片机称号的体积和贴了蔡司蓝标之外,真没发现什么可取之处。
▲ 索尼 T7的照片,一次失败但有趣的拍猫
佳能 G7,当时还算高端旗舰小数码,CCD 的感光器,直出色彩确实很棒。
▲ 佳能 G7的照片
奥林巴斯 EP-L1,当时最廉价的 M43入门机,本意是试试相对小巧的 M43系统如何,初尝可换镜头系统。
其中 EP-L1在廉价塑料套机镜头14-42mm 之外,又买了当时的 M43定焦神饼——松下 20mm/f1.7,体积小而画质较佳,成为主力镜头。
▲ 奥林巴斯 EP-L1配14-42mm 套头和20mm/f1.7神饼
可以看出,一直以来的购机方向就是预算有限,并追求整机相对轻巧:
因为工作原因,外出拍照的机会不多,除了偶尔旅游,就是上下班时间,见到太阳的机会都少,本身不是专业玩家,要是每天带着大而重的机器出门,根本没法长久坚持。
同事、家人玩相机的不少,然而普遍都因为太大太重,又不是特别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使用频率不高。我妈后来花2万左右先后买了索尼黑卡和 α7RⅡ(这型号名希腊、阿拉伯/印度、英文、罗马齐聚一堂……),黑卡摔坏了镜头,微单又嫌太重,结果基本在吃灰,出去旅游还得借我的小相机。
既然不追求专业,那么就不必投入太多,有限的预算下,既便携又满足画质、操控等的要求,也就可以了。我相信,能够拍到优先于拍出的质量,等到拍到却不满意画质的次数多了,再考虑牺牲便携。
另一方面,我认为大部分人并没有将手头相机的能力压榨到极限,这就带来两个问题:
1、不必要的投入过多,没有发挥出机器的价值。
2、不知道自己受限于什么因素,是技术不行,还是机器不行。
如果技术不行而归咎于机器,那么即使换更贵的机器,也很难提升自己的水平。
而如果弄清楚了机器的局限在什么地方,那么下一次消费的时候也能够更加清楚应该优先往哪方面投资,避免花冤枉钱。
针对手头 G7和EP-L1的问题:
1、G7没有 Raw 格式选项,感光器面积只有1/1.8寸,直出虽然不错,但后期空间有限;
2、G7镜头广角端等效焦距35mm(机器不在手边,凭印象回忆的),镜头不够广;
3、受限于感光器和处理器等硬件条件,G7和 EP-L1的分辨率、对焦、高感光、开机速度、存储、快门速度等都已经跟不上要求。今年 G7因为老化,感光器也坏了;
4、EP-L1的功能精简得太多,更换电池后必须重设时间,没有重力感应导致竖拍照片必须手动旋转方向;
5、14-42mm 套头成像质量较差,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并且不可单手操作;
6、20mm/f1.7 的镜头等效焦距是40mm左右,抓拍和风景不够用;
7、无论是 G7还是 EP-L1+20mm/f1.7,体积和重量都不能真正做到随时随身携带,最多放在斜挎包或双肩包内。这方面 G7稍好,但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也不得不寻找升级替代。
我的需求就相对明确了:
1、体积小巧,操作方便,放入口袋随身携带和单手操作无压力,最好适合抓拍;
2、不低于 M43系统的感光器面积,兼容主流的 Raw 格式;
3、镜头素质优秀,是否可换镜头不重要,有至少28mm 的小广角,因为用惯了 20mm定焦,对光学变焦没有要求;
4、直出色彩、高感、防抖、电池续航、对焦速度和准确性等等最好没有短板;
5、价格相对便宜,不能比入门级无反系统贵太多。
第一个条件基本上刷掉了大部分的单反、无反、旁轴、大底 DC,第二个条件基本上刷掉了大部分的 Point & Shot 小数码卡片,剩下来可供选择的就不多了。加上镜头和价格因素,选择范围进一步缩小。
最后,从 GRD 时代开始,我就已经关注理光的这个系列,对许多人称赞不已的单手操控颇为向往。之前因为感光器面积没有优势,加上还不觉得小广角多么重要,又找不到地方试机,只有遍地的佳能尼康可选,所以当时买了 G7。
而2017年年初的时候,GR2已经出了一年多,该发现的问题已经暴露的差不多了,价格也从最初上市时的高价回归稳定。虽然 f2.8的光圈不算大,但从光学原理上来说,配 APS-C 幅面的传感器加28mm 焦距,还能够保持如此小巧的机身,已经基本没有大幅进步的余地了。电子技术方面,理光实力一般,从 GR 到 GR2改进不大,估计出到3,除了感光器、分辨率也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有的话再买买买)。所以最后从淘宝上下单买了个套装:
相机+全套官方配件(电池、充电器)+备用电池+皮套+SD 卡+读卡器
这段时间 GR2缺货严重,价格上涨,建议买二手或等待新一代上市。
参考购买链接
外观展示
奥林巴斯的相机借给我妈了,暂时只用手机拍一些常规的照片吧。
GR 系列以实用、低调为先,本就不像富士、奥林巴斯那样在外形上走复古、亮骚的风格,机身是坚实、低调的黑色镁合金材质,手机拍出来效果不好也无所谓吧,要看真机美图或开箱图,其他值友的评测中的足够了。
上方最显眼的是模式转盘,除了常见模式和3个自定义模式 MY1-MY3外,还有一个从宾得弄过来的快门光圈优先的 TAv 模式,即固定快门和光圈数值,感光度自动调整。拨盘附近有个小小的锁止按键,按下才能拨动拨盘,用于防止拨盘被挂到而意外改变模式,非常贴心。
模式转盘前面是一个小转盘,方便食指操控,可以设置为调整光圈或快门,结合微距按钮也可以快速调整快拍对焦距离。
圆形的小按钮是电源开关,默认有一圈绿色灯光,也可以关掉。如果再默认关闭屏幕显示,可以做到开机后只有镜头伸出,毫不显眼,适合偷偷作业。
因为强调盲拍、快拍,没有自带光学取景器或电子取景器,热靴也只支持插上光学取景器。
相机背面最上方的 ADJ. ISO 拨轮可以用于控制光圈、快门或感光度,在设置中可以自定义。按下中间的突起,可以调出最多5组自定义的选项,如感光度、曝光模式、测光模式、对焦模式、闪光设置等等,适合放一些重要但不是最常用的设置项。
下面的 AEL/AFL 是曝光/对焦锁定,C-AF 是连续自动对焦,都是常见的功能。限于 GR 的对焦性能,C-AF 基本派不上什么用场,当然也有人同时结合连拍来抓关键瞬间。
再下面的四方向按键+菜单按钮是常见配置,不多说了。Fn1 可以自定义的按键功能还比较多。
左下角的 Fn2默认是设置定时拍照,右下角的 DISP 是切换屏幕显示,电量不足或盲拍时关掉屏幕更好。
右侧的 + 和 - 按钮用于调整曝光补偿,在手动模式下,开启“一键 M 模式”后,按下这个按钮会自动调整曝光补偿,好处是一次按键自动到位,坏处是开门速度不能固定,光线较暗时容易糊,还是得强行提升感光度才行,也就不是便捷的一键操作了。
再往下是回放按钮,亮点在于关机状态下长按,就开机直接进入回放界面,此时镜头不会伸出。另外。关机状态下同时按回放+向下/白平衡,可以查看快门、闪光数。
屏幕不是翻转或触摸屏,成像质量一般,反正我不大看重显示屏的素质,够用就好。翻转屏虽然比较实用,但如果因此增加机身厚度导致影响便携,我宁可不要。触摸屏方便触摸对焦,同时也会增加耗电,对有快拍且电池不太经用的 GR 而言,也不如不要。
机身左侧 Effect 按钮短按用于调出色彩滤镜,我个人偏好风雅和正片两种。至于许多人热衷的所谓森山大道式的高反差黑白,我觉得应该保守使用,宁缺勿滥。大多数人只是拙劣的模仿,是用高反差黑白掩饰彩色记录的失败,看多了都是千篇一律的风格,还让不了解 GR 的人以为其彩色一无是处。
人像滤镜有人脸识别自动对焦功能,但遗憾的是,经常会在关键时候自动对焦失败,特别是两个人合照时,大概率会对焦到两人之间的远景背景上。
选择滤镜效果时,按下 Fn2可以针对每项滤镜效果微调饱和度、对比度、鲜明度和渐晕暗角,希望提升直出效果的用户可以多研究研究,找到适合自己的设置。
长按 Effect 按钮开启 WiFi。WiFi 功能是2代新加入的,因为耗电快、移动应用体验极差,沦为鸡肋功能。偶尔用于应急传图到手机。
官方有 Image Sync 应用用于传图,GR Remote 网页用于联网后远程操控,可在手机远程操控时实现触屏对焦等功能。有爱好者将后者打包变成 Android 应用,感兴趣的可以在 Github 下载。
另一个开关用于控制弹出闪光灯。技术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很少用到自带的闪光灯,而且小数码相机的自带闪光灯一般都有角度太小、闪光指数太小、耗电快等问题,实用性不够高。逆光下补光时可以试试。以后学习了闪光的技术再来补充吧。
底部是常见的固定用螺口、电池仓、存储卡,乏善可陈。
右侧是图像输出、机身充电口。以前 GRD 时代电池仓还支持用干电池临时替代锂电池,GR 时代改为支持用移动电源充电。
最后是手机拍摄的关机和开机正面图,造型和传统保持一致,GR Digital 的文字改为了 GR。
镜头虽然不可换,但可以套微距镜和21mm 焦段的广角镜。暂时还没有加附加镜的打算。
使用感受
谈使用感受之前,我要强调的是,天下没有完美的相机,如果有也买不起。追求各个方面没有短板没有意义,只要相机在合适的场景发挥出你所需要的功效,那么使用感受就好。
而在我看来,GR 系列相机的设计目的非常明确:便携+操控+快拍,其特色和核心功能无不是为了这些目的设计的,为此可以牺牲各种重要、实用但与这些目的冲突的功能和性能。
拿到手的第一感受是,不愧是最便携的大底数码相机。尺寸比一些1英寸底的机器还苗条,除了厚度之外,甚至可以和一些大屏手机比比身材了。在这样的体积中集成 APS-C 幅面的感光器,对既看重便携又不想太过牺牲画质的人来说,可以算是最佳选择了。
外形不规则的棱角和凸出不多,适合快速从口袋中掏出来。重量适中,单手握持没有压力。常用按键分布在机身右侧,上面已经都做过介绍了,除了极少数场景要用到闪光灯和调整效果滤镜外,右手拇指和食指可以快速完成几乎所有操作,熟练和有经验的话甚至可以关闭显示屏,在始终关注拍摄对象的情况下完全盲操+估焦。开机的速度很快,如果采用快拍模式,从掏出相机到开机、拍照、收回相机,整个过程可以不超过3秒。相比需要解锁、横屏握持并不稳当、需要看着屏幕操作、不放心自动对焦时还要点击屏幕指定对焦点、调整参数需要反复爬菜单的手机,这些恰恰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GR2 的镜头是定焦镜头,等效焦距28mm,偏广角,最大光圈只有2.8,相比 GRD4的 f1.9不算大,微距最近对焦距离是10厘米,也不如 GRD 系列的1厘米。最佳光圈范围在 f4-f8左右,边缘畸变控制上佳,不过即使在最佳光圈范围外,成像也相当锐利,配合内置的 ND 滤镜,可用光圈范围还是很广的。条件允许的话,我一般喜欢在 f4-f5.6范围内拍摄,后期也不基本不用加锐。
▲ 走在京都街头,偶然看到太阳落山前最后一缕阳光投射在机械臂上,映出金黄的颜色。光圈 f4.0拍摄。
▲ 逆光拍摄时可能会出现光斑,如上图中右侧的蓝色耀斑
APS-C 幅面的感光器虽然比 GRD 系列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但高感一般,感光度建议不要超过1600。
有的场景需要优先保证成像清晰,牺牲一下画质,感光度上到25600也在所不惜。特别是拍人物的时候,在“抓拍到一瞬间的神态动作但画质较差”和“画质不错但画面糊了,看不出神态动作”之间,我一定选择前者。除非刻意追求拍出运动感。
当然,能够鱼和熊掌兼得就更好了,所以还是希望 GR3能够升级感光器和处理芯片,提升高感成像素质。
▲ 黄昏时骑车走在上海郊区,感光度1600下手持拍摄立交桥。
▲ 晚上经过桥洞,3200的感光度手持拍摄
▲ 晚上室内弱光下抓拍,没有开闪光灯,感光度不惜上到12800
像上面这种情况,临时起意要抓拍,有再好的设备没带在手边也白搭,而 GR2当时就挂在腰上,抬手就可以拍。
28mm 的广角定焦加上最大只有 f2.8的光圈,导致 GR2的景深范围比较大,也就是很多人追求的浅景深、虚化效果一般。只有在微距模式下拍近距离的静物时,才需要收光圈以避免景深过浅。
▲ 和 GRD 相比,GR 的微距并非特长,这张最近也只能到这个距离
▲ f4.0光圈下的虚化效果
但 GR 系列的精髓是快拍,景深过浅会导致抓拍时目标主体不在焦平面上,因此不必为虚化效果烦恼,好好利用 GR 的优势和特色才是正道。
GR 系列最出名也最有特色的功能莫过于快拍模式(Snap)了。
所谓快拍,说穿了其实就是事先指定对焦的距离,然后拍摄主体如果在能够较清晰合焦的景深范围内,都不需要再对焦。
注意:成像最清晰的当然还是在焦平面上,景深范围内的成像,只是根据经验参数计算得到的人眼可以接受的清晰度,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清晰。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对焦,不必使用估焦快拍的手段。
举个例子,如上图所示,在光圈是 f4.0时,右上角的快拍距离设置为2.5米,左侧的景深标尺显示绿色的景深范围大概是1.5-5米多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判断拍摄主体的距离在2.5米左右,那么按4.0的光圈+2.5米的快拍距离设置的话,即使拍摄对象实际距离落在1.5-5米多之间,没有确认对焦就按下快门,也可以得到较为清楚的成像。
注意:因为快拍模式下的安全距离范围随光圈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光圈自动变化的时候,如快门优先、程序偏移模式下,不会显示景深标尺。
如果想要计算 GR 系列更精确的景深距离,可以参考这个地址,Ricoh GR: Depth of Field Tables:链接
作者按照 APS-C 幅面弥散圆直径0.020mm、焦距18.3mm 计算得出的景深表如下:
按图索骥可以看到,f4.0光圈、2.5米快拍距离对应的近点距离是1.57米,远点距离6.14米。也就是说,f4.0光圈下,预先设置焦平面落在2.5米远时,从1.57米到6.14米这段距离内都算是安全距离。
如果快拍距离设置为1.5米,那么安全范围就变成了1.11-2.32米;设置为5米,那么从2.28米之外都落在景深范围内——这就是超焦距的含义了。
因此,如果设置光圈恒定为 f4.0,快拍距离在1.5米、2.5米和5米之间快速切换,就能覆盖从1.11米到无限远的景深范围,只要估焦后大致确认拍摄对象落在安全范围内,抬手就可以按下快门,连自动对焦的时间都可以省掉。
如果是街拍,建议快拍距离设置为2.5米,光线条件好的话,光圈打到5.6到8都可以,这样从1米多到无限远基本都是清晰的。
如果是拍小孩子,建议快拍距离设置为1.5米,快门在1/125以上,光圈全开也行,这样既能抓到一些快速的动作,也方便突出主体。
如果是近距离抓拍人像,建议快拍距离设置为1米,光圈2.8,兼顾一点虚化效果。
快拍模式这么重要又有特色,强调操控的 GR 自然提供了快速切换调整的方式:
1、最快的就是拇指按下微距“小花”键的同时,食指左右滚动快门前方的转盘,快速切换以下快拍距离:1m/1.5m/2m/2.5m/5m/∞;
2、其次可以为某个 Fn 键关联自定义功能,定义为“快拍对焦距离”;
3、还可以设置在 ADJ. ISO 拨轮按钮按下时调出的5组常用功能中,加上“快拍对焦距离”这一组。
GR2 的自动对焦功能在弱光下会来回对焦拉风箱,即使光线条件很好,拍摄主体非常明显,也经常识别错对焦的对象,相当不靠谱。虽然也有手动对焦及峰值对焦功能,但只适合时间充裕时慢慢调,抓拍时很难指望上。所以,除了建议用范围最小的精确对焦替代默认的多点对焦或单点对焦外,掌握估焦快拍技能,规避自动对焦的短板,非常必要,用好了会成为街拍、抓拍的杀手锏。
▲ 一些掏出 GR2 就抓拍的示例,匆匆路过时没有时间停下来调整,挺考验功力的,水平有限,意思到位就好
同时,28mm 的焦距适合拍风景和建筑,机身自带水平仪,能够辅助此类题材的取景。
如果觉得不够广,可以配 GW-3广角附加镜转21mm 焦段。但我觉得配附加镜就失去了便携的好处,买来丢在包里面要用再装上太麻烦,而且影响画质,暂时不考虑。要求不高的话后期用全景拼接对付足够了。以后如果真要追求更广的焦段,知道还有附加镜这个后路就行。
机身自带的裁切模式号称可以模拟35mm、47mm,其实镜头光学路线又没有改变,透视效果是一样的,不如后期自己裁切。不过1600万像素要裁切的话,还是有些紧张,估计 GR3应该会更换为2400万像素吧。
▲ 裁切之后的效果,不同色彩效果的差异请忽略
个人设定经验
GR2可以设置的地方很多,相比之下,说明书的介绍还是太简单了,有的功能过了大半年我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效果,有的因为设置导致的功能限制,也是过了很久请教经验丰富的人士才搞明白。
机身上可以保存6组自定义设置,常用的3组可以关联到顶部的拨盘上,对应 MY1-MY3。另外,还可以直接编辑已经保存的自定义设置。
我的自定义设定经验是:
思路一,基本是快门优先,先保证不糊,再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整光圈、感光度:
1、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设置一组,快门优先,默认1/1000秒(最高可以到1/4000秒),感光度尽量低;
2、光线较差的情况下设置一组,快门光圈优先(TAv 模式),快门1/125秒,光圈在最佳光圈4.0,感光度在3200以下自动;
3、光线条件可能非常差,需要优先捕捉想要记录的内容,其他方面可以牺牲,快门优先,默认1/125秒,感光度允许自动到25600。
对焦模式默认为快拍(Snap),对焦距离固定在2.5米。
思路二,基本是光圈优先,再根据拍摄的主题和场景,设置不同快拍距离:
1、人像快拍:快拍距离1米,光圈优先,f2.8,正片模式;
2、快拍:快拍距离2.5米,快门光圈优先,快门1/125秒,f4.0,正片模式;
3、风景:快拍距离5米,光圈优先,f5.6,清晰模式。
两组之中第2个自定义配置基本是重复的,因此还可以留出一个作为机动。
Fn1设置为 AF/Snap,切换自动多点对焦和快拍,加上 AEL/AFL 锁定拨杆可以设置为精确对焦,这样在不适合快拍时可以迅速变为两种对焦范围不同的自动对焦。完全交给机器自动设置的时候就切换到全自动档(绿色的相机图标),时间充裕就切到全手动 M 模式慢慢调。
注意:人像模式下无法使用快拍功能,因为人脸识别和自动对焦不靠谱,建议在自动模式下应用人像模式,这样可以少占用一组自定义配置。
ADJ. ISO 杆设定的5组快速选项分别是:ISO、对焦、闪光量、包围式曝光和测光。
色彩滤镜和后期
GR2 的色彩滤镜比1代多了8种,如清晰、风雅、人像等,但直出还是不能令人满意,有时候自动白平衡不准,所以我默认按 Raw+JPG 格式保存。
以前我也不喜欢后期处理 Raw 文件,觉得占用空间大,吃机器性能,后期加工太多没有如实反映现场的记录。后来经过思想转变,加上处理 Raw 之后的效果确实远远超过机内直出,我都默认打开 Raw 格式保存的选项。
Raw 记录的范围远大于 JPG,后期过程中可以救回许多前期的失误,如过曝和欠曝的细节、白平衡等等,色阶过渡更加平滑,虽然并非万能,但方法得当的话,胜过花大价钱升级相机。存储空间可以扩充,电脑性能可以升级,后期处理的时间可以挤出来,但丢失的信息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后期处理不一定非要做出花哨绚丽的抢眼效果,也可以是尽量还原拍摄时所看到的情景甚至心理感受,或者表达创作的意图,不管后期的思路怎么样,保留的信息越多,上述目的就越有实现的条件。
习惯处理 Raw 文件之后,显示屏中的回放效果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大部分时候更重要的是直方图信息,如果从直方图中看出没有明显的过曝和欠曝,即使显示屏上看的效果平平无奇,只要有效信息都在,后期就基本能够还原和美化。
如果拍的照片只用来发朋友圈,在手机上看,那么 GR2的直出质量也足够了,在手机上有 Snapseed、VSCO Film、泼辣修图、Fotor 等一大把修图应用,套个滤镜,调调参数,万事大吉。(GR2 机身也内置了简单的修饰编辑功能,我光看说明书就觉得头大,还是导出来处理吧)
如果有更高的追求,那么用 Adobe Lightroom、Photoshop+Camera Raw 或者 Capture One 等专业照片管理和编辑软件,处理 Raw 文件才对得起 GR2这么好的小相机。
视频
一句话就可以概括:GR 系列的视频是残废,不要指望用它来拍视频。
在入手之前我就早有心理准备,买来之后一个视频都没有拍过。
无线传输、手机应用、远程控制
2代新增的 WiFi 堪称鸡肋,耗电快,传输慢,移动应用 Image Sync 是渣中之渣。
在实际使用之前,曾经我以为可以忍受,结果发现选择机内文件的界面上竟然无法直观区分 Raw 格式和 JPG 文件,批量选择要是点错了一切必须重来,iOS 版的一次传输还要分两次操作,Android 版的用官方最新版本反而看不到机内文件还要降级才能正常…
于是折腾过几次之后,乖乖的改成拔存储卡直接插电脑传文件了。
远程控制的 GR Remote 倒不难用,只是应用的机会不多。也许以后带合适的三脚架拍照时会用得上?
电池
电池不算非常经用,我很少使用闪光灯、WiFi 和回放,开关机次数较多,一整天旅游下来拍300张左右,电量还有一些剩余。如果保证每天可以充电的话,带两块电池(一块原装一块兼容)差不多够用了。
要是仍然不放心,听其他 GR 用户推荐说,淘宝上有兼容 DB65的大容量电池,可以试试。
防水防尘
防水那是不可能的,下雨天掏出来还是要小心翼翼的,生怕进水。
进灰则是系列历代的老毛病了,便携相机要经常放在口袋里面,镜头结构又决定了不可能做到密封,进灰的几率不小。入手前后都看到不少用户抱怨经常进灰,因为不能超声波除尘或像可换镜头相机那样自己除尘,还是挺让人担心的。
我自己倒是只遇到过一次进灰,照片上明显可以看出有个灰色的圆点,好在过几天灰尘又自己跑掉了,而且大部分时候可以用 Ps 的工具消除掉,也就没特别在意这个问题。
相机包
购买相机时就选了“赠送”相机包的套餐,相机包是这种常见的带磁性扣的 PU 皮包,后面有孔,可以穿在皮带上挂在腰间,也可以挂上背带吊在肩膀上。穿较为宽松的外套时,基本看不出来,拿取还是挺方便的。
磁扣吸力较强,刚用时有一次没注意,开口朝下挂了一天,相机也没有掉出来。
就是衬里有掉毛的迹象,摩擦久了会形成灰粘在机身上。
后来觉得入冬之后别在腰间不方便罩毛衣,临时取下还要脱皮带比较麻烦,于是尝试 NIID 的 FINO 枪包,放在最外层口袋空间仍有富余,就是拉拉链取放相机的操作没有腰包方便。
如果实在没有看中的相机包,也可以将 GR 塞进牛仔裤口袋,手机、钱包则可以放在 FINO 中给 GR 腾出空间。
手绳用的就是原装的简陋手绳,胜在简单轻巧。有的手绳好看是好看,就是一大串的不实用。
解毒晒图
下面是一些自己拍的照片,供大家参考。后期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用了一段时间 GR2之后才养成记录 Raw 格式的习惯,处理照片的电脑性能又一般(Surface 3),大部分时候没有充足的时间精细调整,特别是构图和角度选取一直都比较弱,很满意的照片不多。而且用 Lr 处理的,明显有滥用滤镜的倾向,用 C1的则稍好一点,Raw 解析的清晰度、锐度也更优,只是 C1上手不久,还在摸索,Lr 的一些功能还不太清楚如何在 C1中实现或用得得心应手。
拍风景和建筑:
充分发挥随身携带的优势,随时拍摄:
▲ 骑车在湖边闲逛,看见夕阳的倒影,停车就拍
▲ 在机场候机时瞎逛,没什么想法就随便拍一张
▲ 晚上骑车出去散步时顺手拍一张,重口味滤镜用过头的典型
▲ 下班和休息时窜到大楼楼顶拍的,带着大机器显然就不合适了
▲ 骑车回家的路上觉得不错就记录一下
▲ 带小朋友打比赛时,在场边看到的一幕
▲ 下班回家时太阳已经下山,在阳台上抓住最后的光线
▲ 在京都竹林小径,穿过篱笆抓拍的人力车
可以看出,上面的拍摄对象大多是风景,其实我最想拍的是人物,GR 系列最擅长的也是快拍街头人物。但除了拍家人朋友等熟人外,仍然不太敢近距离拍陌生人,脸皮太薄怕冒犯人家,希望经过长期有意识地训练后(包括逃跑训练),能够习惯走上街头拍陌生人。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时间仓促时,不能迅速合理地取景构图,说明基本功不行。
旅行照片:
然后是在关西旅行时拍的其他照片(还有不少没有后期处理完):
2017年出去旅游的机会不多,夏天去关西时,还没有完全熟悉 GR2的操作和配置,人像拍摄基本都用 EP-L1+20mm/f1.7,到现在也不敢说能发挥出 GR2的全部优点,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人像照片:
如果拍人就等于大光圈浅景深虚化,那么 GR2显然不如各种空气切割机人像头有优势,但要想顺手捕捉稍纵即逝的神态表情和肢体动作,想要交代清楚环境,又或者想要更隐蔽地抓拍,那么 GR2仍然有其优势。
诚然20mm/f1.7镜头下拍人的效果会更好,但是其背后是错失了更多想记录下的瞬间。GR2大大增加了按下快门的机会,不再只有旅游或休假时才能一显身手。说到底,再美好的瞬间也要抓得住才行。
▲ 因为还不习惯拍陌生人,所以以拍娃拍老婆为主。夏天拍小朋友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时候,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抓拍方法。
▲ 基本不露脸的自拍照。去年优衣库出了 GR1主题的T恤,正好穿着去日本旅游。
▲ 同学聚会时的照片。画质无所谓,重要的是记下了每个人各不相同的开心神态。
当然,现在我拍人的水平仍然比较烂,等到以后技术水平有长进了,再放更多照片吧。
最后是给奶奶拍的最后一张照片。当时她的癌症已经很厉害了,家里人都瞒着没告诉她实情。一直想给她拍照留作纪念,又怕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一次去看望的时候,边开玩笑边拿出 GR2迅速照了一张,结果就成了为她在世时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今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总结
改进:
GR2相比 GR1升级的地方:
增加 WiFi 功能;
多了8种色彩滤镜;
色彩、白平衡色法略有进步;
Raw 连拍性能等方面有小幅提升。
缺点:
成像质量方面:色彩平淡不讨喜,高感成像素质一般,1600万像素不算高;
**方面:外形不够骚(但我很喜欢它的低调外形),没有自带电子或光学取景器;
功能方面:对焦慢,自动对焦容易识别错主体而跑焦,WiFi 传输实用性不高且耗电快,手机应用异常难用,没有防抖,没有触摸屏,微距最近10厘米;
可靠性方面:电池续航时间不算长,需要至少备一块电池,有进灰的通病,偶尔会死机。
优点:
体积小巧,APS-C 幅面相机中最便携的;
单手操控能力强,机身软件响应迅速,手感和外形低调,便携小数码相机中最适合街拍的;
镜头成像优异,不愧 GR 系列历来以成像素质闻名的镜头;
针对的细分目标用户群非常明确,功能设计目的性强,充分扬长避短。
GR 系列相机就像一把暗藏于手中,随时可以出鞘的漆黑匕首,它不是长枪、弩箭或刀剑,如果它的设计理念符合你的需求,那么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反正对我来说,它是2017年最值的一件商品。
未来展望:
希望 GR3在保证体积不变前提下的改进:
升级感光器和芯片,提升高感质量;
增加防抖以降低安全快门;
增加蓝牙或 NFC 传输功能;
改进电池续航和手机端配套应用。
其他什么更大幅面的感光器,更大的光圈,翻转屏幕,内置电子取景器,偏长焦焦段的镜头等等,只要可能牺牲 GR 的便携性,我都认为可以忽视,更不用说最近明显是谣言的“曲面全画幅+f2.4光圈”的 GR-E 了。
但如果手机拍照功能进一步加强,如背景虚化算法进化到效果自然,看不出破绽,利用瞬时超多张包围曝光弥补宽容度短板,类似苹果的人像自然补光等技术成熟和普及,等等,高端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和手机之间的市场细分空间会越来越窄,傻瓜小数码已经被拍死,下一步也许就是 GR 这样的专业级不可换镜头小数码,理光宾得该考虑 GR 系列还有什么用来保命的特色了。
如果 GR3被砍掉,或者不再坚持保留 GR 系列最大的优点和特点,那么这台 GR2估计会一直用到修不好吧,现在市面上 GR2普遍涨价,比当初入手时贵了好几百,卖二手都还有赚,没想到玩相机还玩成了保值理财产品。
近几年要再买相机的话,估计会挑一台和它特色互补的机器:对焦迅速而精准,可换镜头,适合拍人像,防抖优秀,直出方便,长焦端依然便携,如果能够防水防尘更好,也许是某台奥林巴斯的 M43机器?
sunspear
校验提示文案
rollei
校验提示文案
lightboy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808040937
校验提示文案
iceblade
校验提示文案
斯图加特
校验提示文案
提米酥
校验提示文案
越狱的基里连科
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优衣库那个T,不知道哪里还能搞到
校验提示文案
Mcmck4241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826388203
校验提示文案
enzomc
校验提示文案
春天的问题
校验提示文案
afwy2010
校验提示文案
等妳_
校验提示文案
徐小疯
校验提示文案
小口袋的山河志
校验提示文案
想要这个
校验提示文案
柴头不二雄
校验提示文案
Youngzhi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613270205
校验提示文案
长期正确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826388203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808040937
校验提示文案
机海沉沦
校验提示文案
曾无聊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266959059
校验提示文案
Calon
我的 Instagram 账号是 calonxu,以 GR 的照片为主,欢迎关注和交流
校验提示文案
Mcmck4241
校验提示文案
iceblade
校验提示文案
斯图加特
校验提示文案
terrycq
校验提示文案
唐老鼠
校验提示文案
我抢你剁
校验提示文案
我抢你剁
校验提示文案
三爷家老三
校验提示文案
白鳥瞳
校验提示文案
文火淼
校验提示文案
cwz1116
校验提示文案
panaxell
校验提示文案
越狱的基里连科
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优衣库那个T,不知道哪里还能搞到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