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人#官方Q&A带你击破耳机煲机的玄学

匿名用户 2018-02-13 22:40:38 53点赞 71收藏 47评论

本文强行插入了五张图片,请谅解。

每次有推耳机的爆料,评论区总会出现所谓的“大神”讲“这个耳机不煲没法听”,“煲完100小时,一听就高潮”之类的评论。

(下面有几段废话,太短怕不过,再一个让大家不要轻易去相信网上的评测,没兴趣可以直接跳过到底。)

作为一个经历了十多年高等教育的工科男,一直对煲耳机这种行为充满了怀疑。如果100个小时就可以让耳机焕然一新,为何不出场前就煲好呢?成本?不存在的,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只要pipeline起来出货吞吐率不会有任何变化。服务器内存出厂前也都是得“煲”一下保证稳定性的。这个只是一个可行性的考量,可是我没有任何数据可以用来实锤这是个玄学,也没有令人信服的声学专业背景,所以一般也都只是关爱的看看这样的评论。

让我有动力来查证此事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多年之前买的IE80,来回实验室路上,吃饭,写代码,跑仿真,写paper,基本随时都带着。高强度使用了一年,其中一个单元丢了,然后问了一下客服,连带发票寄回厂里1k补了一个单元,这里得赞美一下森海的售后。刚开始还担心有偏音,结果换上无缝对接;当然这个出于个人感官,以科研的角度讲,其实也是玄学的另一种,所以不算实锤。

另一个比较有重量级的经历是之前导师带我们去一个做imax私人影院的公司考察,有机会和他们中华区负责人聊了一下,声学方向phd。他们的音响系统是可以远程调试的,这就激起了我的兴趣,毕竟音色这个远程总归是个问题。后来对方的回答是除非是音响角度出现了偏差,否则都是远程看频响曲线,频响ok了,那就ok了,不管你是新装的还是旧装的。这特么就给力了,当一件事情把人主观感觉排除在外的时候,出于职业本能就嗅探到了“科学”的气息。

Understanding Frequency Response - Why it MattersSearch the Alesis Knowledge Base for any immediate support needs.www.alesis.com去看看

#原创新人#官方Q&A带你击破耳机煲机的玄学

其实细想下去,你会想到完美功放应当是纯平直的频响曲线,所以功放提高音质这点其实也是有悖于科学定义的,应当是完美功放不改变音质,只不过现实中没有完美功放,也就只能说某个功放比另一个功放在某个信号频段上表现更稳定。为什么有的功放低音浑厚,是因为低频上放大倍数大那么一丢丢。不要看频谱响应曲线只差了一点点,毕竟是对数坐标。(其实描述信号系统还有相位特性,但是同振幅下人耳对相位并不敏感。原谅我找中文文献,毕竟西交也挺好的学校了,奥本海姆的书都还是他们的老师最早翻的呢。这篇看摘要第一行就够了,当然在整个放大电路里会不会产生影响就得有请EE的来解释了)

语音信号中相位信息的听觉感知研究摘要: 通过主观听觉测试实验,研究了语音信号中相位信息对人的听觉感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保持语音信号的幅度谱不变,在改变其相位谱时,只要重建信号在时域中的包络不变,重建语音和原始语音就不存在主观听觉上的差异www.wanfangdata.com.cn去看看

所以呢,我就开始相关的资料。关键字很简单,earphone/headphone burn in。搜出来有大量的数据支撑。支持煲机和反对煲机的都有有利于他们的测试数据“实锤”对方的观点。做惯了research的我自然而然的反应就是这些数据很大可能性并不客观,这不是在发paper,所以不公正的数据选择并不会被打脸。不过还是把这些文章列出来,给大家看看。

Headphone burn-in: Fact or fiction? · Jabra Blogblog.jabra.com去看看

The Science and Myth of Burning In New Headphones

Fact or Fiction: Increased Calorie Burn After Exercise

大家都是野路子出来的,自然也不会把话说得很死,数据么无论样本量还是覆盖面都是极为不全面,但是论战绝对靠谱多了。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会发现看网上的第三方评测一点意义也没有,都是在浪费时间。那么为什么不去看官方的观点呢,google里关键字厂商名+burn in,走起。注意搜出来的要看是不是官方网站,不是的一律无视。

=============分割线====================

正式开始

首先是舒尔,关键字shure burn in。为什么是舒尔呢,其实是我在搜之前的资料时不小心搜到的。官网blog里对舒尔高级工程师的访谈。

文章来源1:

Inside Headphones with Yuri Shulman, Shure Engineer | Shure BlogWith so many headphones to choose from, many want guidance on selecting the right ones. Principal Engineer Yuri Shulman is here to help.blog.shure.com去看看

Shure:Here’s something we hear pretty often – that headphones require a ‘burn in period’. What about it?(注意,这里是headphone,所以别来提动铁)

Yuri Shulman:This is more myth than fact. Some people make the argument that the driver’s suspension could be a little unsettled when the headphones are brand new. At Shure we don’t subscribe to that thinking – again, what could be true for some loudspeakers (where there can be a 100-hour or so burn-in period) doesn’t directly apply here. It’s a matter of perception. Shure headphones sound the same a year after using them as they did brand new.(开篇说这不是事实是玄学,最后说舒尔的耳机一年后和全新的听起来是一样的。当然这里对大尺寸音响的100小时burn in期还是表示了承认,所以估计耳机需要煲的玄学也是从箱子yy出来的)

#原创新人#官方Q&A带你击破耳机煲机的玄学

文章来源2:


Question: Is it necessary to "burn in" or "break in" Shure earphones?(这里虽然是earphone,但回答里也包含了headphone)

Answer: Shure earphones do not require a break-in period. Some headphone websites recommend "burning in" or "breaking in" new headphones with an audio signal for some length of time before use. There is some truth behind the idea of a break-in period for loudspeakers and even full-size headphones. The part of the loudspeaker being "broken in" is called the surround, which is the part that flexes when the speaker diaphragm moves in and out. In the case of the tiny drivers used in earphones, the diaphragm only moves about 1/1,000th of an inch in either direction when exposed to normal signals. It is doubtful that a break-in period would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compliance of the driver. Shure has not measured any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between earphones that are brand new and earphones that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Because hearing is subjective, however, different users may hear different things when comparing new and used earphones.(开篇舒尔耳机不需要煲。然后讲了扬声器和大尺寸的耳机煲一下还多少有点道理。但是在earphone里舒尔没有检测到any difference,这个否定的挺彻底了。然后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很委婉地说,你们听到不同是因为主观感觉不同。为什么说委婉呢,请看后面森海和拜亚)

---------------------------------------------------------------

第二,森海塞尔,关键字,sennheiser burn in。

文章来源:

What is Sennheiser's stance on "Burn In" Theory? - Sennheiser Customer Servicesennheiserusa.happyfox.com去看看

What is Sennheiser's stance on "Burn In" Theory?

At Sennheiser we do not have an official stance regarding the theory that headphones need a "burn in" period. Sennheiser headphones are designed to sound great from the first moment they are plugged in. Some argue that over period of time a user will become more accustomed to the particular headphones. With this, they will start to notice more of the frequency response range and nuances that the headphones are capable of producing. This argument suggests that over time a user will develop a greater appreciation of the headphones and what they are capable of. (开篇,森海没有支持headphone有burnin期的观点,我们没有任何这个意思。但是你们一定要问我啊,我们只好说森海的耳机被设计为从全新捅进去的一刻起就是会高潮。你们说的什么煲机会影响音质的大新闻,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开始注意到——是开始注意儿不是出现哦——更多的频响范围,而这些细微的差别生产出来就有了。此类观点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用户会越来越欣赏他们的headphone(的音色)。注意用的是develop哦,**这不就说的是脑放么。)

------------------------------------------------------------------

当然,森海说脑放说的还是隐晦了点,我们来看白牙,关键词beyerdynamic burn in.

文章来源:


DO I NEED TO “BURN IN” MY HEADPHONES?宝宝需要烧硬我的头疯么?

It is not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burn in headphones. Whether or not a sound difference can be heard by warming up headphones depends on the headphones and on the individual’s sense of hearing.(一开始说的还挺客气,not abs nec。不必要,能不能听到warm up的耳机的差别都是来自个人的听感)

Even without a burning in phase, it is absolutely normal for minimal changes in the sound from the headphones to be noticeable after a certain usage period. For example, the headphones might sound a bit softer in the highs.(就算你不煲,也会逐渐发现音色逐渐很细小的变化,比如高音变柔和——当然煲机党看到这里先别高兴,看下面的原因)

Improvements in sound, where there actually aren’t any measurable changes, are also often perceived after a certain time. This is also known as the habituation effect. The human auditory system gets used to the sound from the headphones. Sound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itially may have been found to be annoying become less intensive over time or are even no longer noticed.(可是这种变化事实上不是因为任何可测量的改变。这个是因为习惯效应。习惯效应我直译了,达意即可。人的听觉系统会逐渐适应耳机。一开始觉得不好听的那些声音特征,听觉系统逐渐就开始对这些变得不敏感。看到这里可以了吧,这是啥,脑放啊,这就是脑放啊少年们。

It is therefore highly advisable not to rely on the first (sound) impression and to form a judgement too quickly but instead to listen to the headphones ove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所以啊,你们造大新闻不要跑得太快,还是要让你们的听觉系统多学习一下,挺久一点自然脑放就训练好啦)

#原创新人#官方Q&A带你击破耳机煲机的玄学

==========================================

所以呢,需要burn in的不是你的headphone,而是你的head。打脸到此为止吧,假如有些人还是认为耳机煲机能提高音质,我只能继续以关爱的眼神看他们了。

#原创新人#官方Q&A带你击破耳机煲机的玄学

=========================================

双行分割线之间的版权不保留。顺便拜个学长。所以还是匿了吧。

#原创新人#官方Q&A带你击破耳机煲机的玄学


展开 收起

Inside Headphones with Yuri Shulman, Shure Engineer | Shure Blog

Inside Headphones with Yuri Shulman, Shure Engineer | Shure Blog

暂无报价 去购买

What is Sennheiser's stance on "Burn In" Theory? - Sennheiser Customer Service

What is Sennheiser's stance on "Burn In" Theory? - Sennheiser Customer Service

暂无报价 去购买

Headphone burn-in: Fact or fiction? · Jabra Blog

Headphone burn-in: Fact or fiction? · Jabra Blog

暂无报价 去购买

Understanding Frequency Response - Why it Matters

Understanding Frequency Response - Why it Matters

暂无报价 去购买

语音信号中相位信息的听觉感知研究

语音信号中相位信息的听觉感知研究

暂无报价 去购买

NANK 南卡 Ultra 耳夹式真无线降噪蓝牙耳机 幻影黑

NANK 南卡 Ultra 耳夹式真无线降噪蓝牙耳机 幻影黑

839元起

南卡(NANK)Clip Pro耳夹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不入耳开放式耳机运动跑步防水游戏通话降噪超长续航 卡其色

南卡(NANK)Clip Pro耳夹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不入耳开放式耳机运动跑步防水游戏通话降噪超长续航 卡其色

279元起

西圣 H1头戴式降噪蓝牙无线耳机 卡其色

西圣 H1头戴式降噪蓝牙无线耳机 卡其色

159元起

Apple 苹果 AirPods 4 主动降噪款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白色 无线充电

Apple 苹果 AirPods 4 主动降噪款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白色 无线充电

1199元起

Apple 苹果 AirPods 4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白色 有线充电

Apple 苹果 AirPods 4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白色 有线充电

795.21元起

NANK 南卡 ANK 南卡 00压开放式OE MIX蓝牙耳机不入耳气传导 挂耳式运动跑步骑行长续航通话降噪

NANK 南卡 ANK 南卡 00压开放式OE MIX蓝牙耳机不入耳气传导 挂耳式运动跑步骑行长续航通话降噪

429元起

南卡(NANK)Clip Pro耳夹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不入耳开放式耳机运动跑步防水游戏通话降噪超长续航 黑色

南卡(NANK)Clip Pro耳夹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不入耳开放式耳机运动跑步防水游戏通话降噪超长续航 黑色

269元起

南卡(NANK)Clip Super耳夹式蓝牙耳机气骨传导无线开放式挂耳不入耳运动跑步骑行 檀木黑

南卡(NANK)Clip Super耳夹式蓝牙耳机气骨传导无线开放式挂耳不入耳运动跑步骑行 檀木黑

379元起

SANAG塞那 【林允明星同款】S7S骨传导蓝牙耳机耳夹概念开放式无线不入耳听力保护运动跑步通话降噪耳机 【明星林允同款】 S7S紫色 声波聚焦降噪技术+数字消噪技术

SANAG塞那 【林允明星同款】S7S骨传导蓝牙耳机耳夹概念开放式无线不入耳听力保护运动跑步通话降噪耳机 【明星林允同款】 S7S紫色 声波聚焦降噪技术+数字消噪技术

469元起

Apple 苹果 AirPods Pro 2 入耳式降噪蓝牙耳机 白色 Type-C接口

Apple 苹果 AirPods Pro 2 入耳式降噪蓝牙耳机 白色 Type-C接口

1379元起

NANK 南卡 OE Pro2 挂耳式开放式蓝牙耳机

NANK 南卡 OE Pro2 挂耳式开放式蓝牙耳机

1349元起

虹觅虹觅HOLME Air耳夹式蓝牙耳机运动开放式气传导防水耳夹真无线不入耳高颜值2024年 Air-虹觅白

虹觅虹觅HOLME Air耳夹式蓝牙耳机运动开放式气传导防水耳夹真无线不入耳高颜值2024年 Air-虹觅白

115.67元起

南卡(NANK)Runner Pro5骨传导游泳蓝牙耳机开放式运动无线耳机跑步骑行不入耳 深灰色

南卡(NANK)Runner Pro5骨传导游泳蓝牙耳机开放式运动无线耳机跑步骑行不入耳 深灰色

1238元起

西圣 ASA-2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降噪耳机Ava 细花白

西圣 ASA-2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降噪耳机Ava 细花白

119元起

OE MIX 开放式挂耳式蓝牙耳机

OE MIX 开放式挂耳式蓝牙耳机

429元起

南卡(NANK)Runner Pro5骨传导游泳蓝牙耳机开放式运动无线耳机跑步骑行不入耳 卡其色

南卡(NANK)Runner Pro5骨传导游泳蓝牙耳机开放式运动无线耳机跑步骑行不入耳 卡其色

1238元起
47评论

  • 精彩
  • 最新
  • 对于无法真正用科学量化来解释的问题,随便大家怎么喷都可以,但一竿子打死的说法也不科学,耳朵对声音的反馈和人体自身的差异性,都是无法用数据来说明的,就如美与丑,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理解 ,所以一个科研工作者写出这样的结论,真的是有些偏激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你大概看文章只看一半,请你看完再喷,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而且要喷请去喷舒尔白牙森海。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作者是否有点敏感了。说实话,这位老兄说得也是就事论事,没喷哦。是不是弄错了 [榴莲]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本来无心评判煲机到底好与不好 只是想说明作者的结论过于武断。直接否定了科学上无定论的一个玄学。但看到各种反馈和无礼的小人。只想问你一句。你长的好不好看?!这就是和声音一样的玄学。过年了。希望大家的家教都能有所充值!!!现在都没有确定手机辐射到底影响如何。不要拿所谓的科研来麻痹大家和自己了。大学一年级的哲学课都还给老师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又是你,理解力好到爆炸,还这么多叹号。说了多少遍结论是厂商给的,我只是转述,了。好好好,你nb,你的金耳朵比厂商还nb,能听出他们自己产品里自己都发现不了的煲机差别。这位高人就是厉害👍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请问哪里没有了,欢迎来锤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身边100+耳机数的飘过,lz你自己看看舒尔那段,earphone没什么变化算实锤?舒尔earphone几乎都是动铁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又一个不好好看文章的 我清楚的标出了headphone还说明了分别是head和包括head,眼睛咋长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麻烦你自己好好看看舒尔这一段ok?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2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皱眉] 有的人就是觉得自己耳朵比几千几万美金的示波器还灵敏 真那么有本事去吧金耳朵过了嘛 [赞一个] 去看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所谓煲机不就是为了拖过无理由退换期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看完,我理解的是,煲机没啥用,只是人的感官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一些心理作用。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就目前拥有的3个大耳来说,t90.sr325.rs2,煲机有变化。。。是否翻天覆地因人而异。。。。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T90+1,感觉耳塞会明显好多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煲机这个对耳机怎样不知道,反正对差分放大器要求挺大。。。经常煲机之后工作点偏移又得调工作点静态电流。。。。 [喜极而泣] [喜极而泣] 一枚医学狗表示如果不是能考上医学院一定考理工了!看这篇文章让我感慨颇多啊!!!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抽烟] 瀑布图更直观点~对比使用一年后和刚使用的耳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煲啥机,原来是煲脑,哈哈哈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论玄学。。。。。。还是用三峡的电。。。。。。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exk煲机的确是有效果的。朋友用了很久的exk相比我的新买的exk,同一首歌同一位置同一前端,女声的齿音完全消失。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那叫老化。就像电视用久了有杂点了不清楚了一样。扔了换新的吧。 [阴笑]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听了不到一年你告诉我老化 [棒棒哒]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2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同意楼主的观点。支持一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想知道是bk的人工头不 楼主哪个实验室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吃药] 煲机从来都是煲自己的耳朵,同作为一个理工科,完全不懂煲机什么心态。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所谓的各种声音测试曲线,正如你所罗列的,可能就是其中微小到无法注意到的变化,造成了听感的巨大变大,所以。。。所以。。。。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从工业生产的角度,无法量化就意味着无法检验,无法检验意味着无法重复。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量化指标描述所谓的听感,那么生产厂家都不可能保证生产出来的两幅耳机听感是一致的。
    何况楼主拿出的是耳机厂商的官方论断……无论是器材还是听音经验都是专业级的,谁敢拍胸脯说自己比官方懂他们的耳机?
    多说一句,很多店家推荐煲机,是他们信这个吗?不是,是因为这样减少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数量 [doge]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用过几个耳机及耳塞,是有分别。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作者其实我想说的是,煲机出现主要是音色变化居多,这些不是那么容易具现在频响曲线中出现。 另外这段话:需要burn in的不是你的headphone,而是你的head。这个也不对的,例如日本索尼的XBA-X40低频量很大,可是到了一年后某人再给我听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甚至没多少低频,就像EXK为什么是煲机的人这么多,前后感受这么大。煲机不会提升音质,煲机最后得到的是设计师正常验证过程的结果。以前喇叭变化不大是因为频宽不行,结构单一而且换能效果差。现在喇叭设计和各方面都不一样,习惯效应在耳机中确实存在,但是煲机变化更是存在,有些数据实际上我们还可以量化出来这些微差,但是依旧被我们行业忽略掉。无论是动圈动铁煲机本身跟其结构和固定方式有关,而一些膜片本身的机械运动微变化甚至某些线材也有可能。音频行业为什么也有人习惯把台面上的客观数据作为行业标准,因为很多隐性问题一旦揭开来是设计本身问题,就拿K3003有些人煲机了还是刺有些人煲了就不刺,一个是版本问题,一个是单元安装不规范的问题。 [喜极而泣] 就从我自己说说吧,当初为了赶货用了某品牌的耳机胶水,结果这种胶水在测试完所有数据后寄到客户手上完美配对,全频曲线几乎都在正向2db贴合,发现高低音都变了,测试也有一些微变动,最后我发现胶水有轻微挥发在膜片表面...为此重新梳理了市场上所有耳机结构偏音和煲机在组装结构上受到的影响变化 包括胶水和膜片单元本身从新品到煲机,事实上以前我们做耳机也是煲了再判断,但是工厂和企业都是直接随便验证几天曲线稳定性没问题就弄出去,部分森海的供应商也有人比较用心,例如IE80的代工厂工程师也不会说煲机就不会说没有变化,只是说往好的方向变化还是坏的方向变化,这些才是我们工厂到品牌本身关心的部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lz的意思耳塞上的振膜材料能在高速反复折叠震动情况下 材质特性能始终如新??
    耳塞的膜片上画了这么多纹路 反复长时间震动 纹路肯定会比全新的时候软化 让声音韵味有变化
    膜片旁边还是用胶水粘连盆腔 反复震动 胶水跟全新的时候肯定不一样 长时间震动下粘力会有轻微的变化
    动铁的铁片 也同理
    任何材料长时间运动 肯定都会产生细微的变化 这个是正常的物理特效
    如果还不能理解 麻烦找张a4纸 用力折叠一下 然后快速反复甩动这个纸 甩个2小时 你看看 那个折叠处 还跟刚刚折叠的那么有刚性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有变化未必可测量,可测量未必人耳可辨识。如果继续不服,请继续找森海舒尔白牙,可以提起法律诉讼,虚假宣传。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抱歉,是声音不会变,不是听感,打的太顺手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目录
7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