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睡过满世界的青年旅舍,这10家最不容错过
这些年在世界各地独行,睡过的青年旅舍大概有40-50家,是该写点回忆录了。好的青旅舒适度绝对不会低于酒店。从住过的里面挑了十个最喜欢的。作为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的追忆。
以下提及青旅的预算全部在每晚人民币100-400元。
Ⅰ. 主题
Book and Bed,日本东京
这家青旅有个传神的中文名叫「书香入梦」。算是盛名在外的网红店,当初也是因为被网上的图片美到,从涩谷跑去池袋,穿越半个东京也要去住一晚上。
青旅在池袋站的某个出口的一幢大楼里,非常隐蔽的一层。可以定普通的格子间和带书架的格子间,设施是一样的,然而后者数量少价格贵也美得多。书架爬进去就是胶囊,有点幽闭,不过想到外面是书就感觉是超级酷的一件事了。池袋是东京一个很大的二次元聚集地,附近几个巨大的周边店都很好逛,小吃街和居酒屋开到深夜,喧嚣不眠。
书架前面是一大排沙发,天花板上也很有意思地挂着书本装饰。有小说,也有绘本、漫画和杂志,每个人都顺手在书架上抽上几本书,走到沙发上读。我在这里盘着腿,看了「灌篮高手」的全国大赛篇,夜深熄了灯,再爬回书架里睡觉,有趣得很。
Ⅱ. 氛围
City Backpackers,瑞典斯德哥尔摩
被认为是斯德哥尔摩甚至整个瑞典最棒的青旅,也是让我彻底迷上青旅的地方,直到后来住过那么多青旅,还是对这儿念念不忘。
青旅的整个空间在地下,却一点也不暗不潮,室内照明很舒服,而且非常干净。每几个房间都有公共休息室和浴室,每一区的装饰都不一样。所有人进门要脱鞋,地上铺满了柔软的地毯,各角落摆满了苹果电脑给客人用。棋牌、电影、杂志……书和DVD堆成山,每个角落都不愁找不到玩的东西和一起玩的人。更厉害的地方是有一间桑拿房,我在这里享受了几晚免费的北欧桑拿,和一堆鬼妹坦诚相对,十分新奇。
当时刚开始独行不久的我,还是一个对世界充满热忱的好奇少女(误)。或许是气氛太好,能和一波又一波不同的人神侃上四个小时。坐在旁边的法国小哥四目一对就能聊起天来,一起跑到地下室去探险,在各种锁了和没锁的房间还有大管子之间串来窜去。后来我在游记里这样写:「其实一个人出游才是最不孤僻的,因为你不知道一路会遇见谁。跳开自己的小圈子,和陌生人聊天,听到无数有趣的故事,拥抱这个世界。」
Ⅲ. 地段
Arty Paris,法国巴黎
在巴黎的一周住了两个青旅,相比起第二个繁华却略有混乱的9区,我更喜欢14区的这家。
在巴黎找住宿,重要的不是颜值价位名气,而是——地段。出门可能是热闹的游客区,可能是典雅陈旧的古典范儿,也可能晃荡着无所事事的小黑小阿,14区是巴黎传统安宁祥和的中产街区,街道整洁,少有游客,一个人四处游荡也很安心。在附近社区不知名的蛋糕店买甜点,店员老太叫我mademoiselle(对年轻女孩的称呼),心花怒放。
房间和公共区域的装饰比较常规,室内明亮,免费早餐丰盛,深刻的记忆是古老的电梯,需要用力拉开栅栏再推门进去,很有趣。和同屋的以色列小哥出门觅食,在深夜14区安静的街道上流窜,脚步声清晰,路过小公园,路过打烊咖啡店的巨大天棚和落地玻璃窗。
Ⅳ. 装潢
Casa Gracia,西班牙巴塞罗那
在巴萨找住宿的时候,我翻了hostelword的微博,发现了这家的推荐,对一张墙上挂满镜子的照片一见钟情,在这里住了几晚,如愿被它的颜值所征服。
这家青旅在巴萨的Gràcia大街上,繁华又时髦,却不是最俗气的游客区,走几步就是高迪的米拉之家。在青旅里不算便宜,然而架不住美貌。床位是十分精致的白色木床,公共区域的角落很适合小坐,装潢透着轻松的现代欧洲风格,非常喜欢。
因为近,我在晚上跑去了巴萨最文艺的Gracia区瞎逛。随便进一家看着顺眼的小酒馆喝杯起泡酒(cava),吃奶酪和番茄面包。当地人坐在室外卡座,坐在废弃的石头教堂门口,与葡萄酒、tapas和深夜的聊天相伴。实在怀念那样的夜晚。
Ⅴ. 美食
Mundo Hostel,波兰克拉科夫
这家绝对是我青旅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原因特庸俗——美食和美色。
华沙到克拉科夫的火车简直是背包客专列,人人背着登山包挂着防潮垫。这里有保存完好的老城和犹太区,建筑美貌,物价低廉到直逼国内,也难怪年轻人们都喜欢。
在这家混住的六人间,有一个铺位的人直到我退房都没出现过。同屋是两个苏格兰男生和两个荷兰男生,刚满二十,身材挺拔,颜值颇高,正统鲜肉。我很少和比我嫩的男生聊得来,喝点啤酒吹吹水就回去了。第二天醒来只见衣服行李摊了一地,四具只着内裤的肉体睡得四仰八叉,视觉冲击力超级爆表。
以及,这家的早餐是我住过青旅中最丰盛的。提供免费早餐的青旅其实不少,然而有的寒酸到就是几片面包几种酱自己用吐司机烤了吃。这儿是摆了满满一桌的水果,酸奶果汁和热饮,煎香肠,好几种面包、ham和干酪,一旁的员工还在做薄煎饼,浇上黄油和枫糖浆,全部免费自取,一顿大餐点亮一天心情。
Ⅵ. 传统
Palmers Lodge Swiss Cottage,英国伦敦
当时结束在英国的学业。宿舍已经到期,回国机票却还有段时间,于是拖着全部家当,在伦敦的青旅住了五天。这家典雅的青旅留给我伦敦最后的美好回忆,再与之好好道别。
伦敦的青旅市场有点诡异,市中心最好的几个地段有不少价格低廉的青旅,但是环境非常可怕:狭窄的房间挤着十几张铁架床,一扇小小的窗透出一点点光。住过几次实在怕了,选择了市区北部稍远的地界 ,地铁直通,交通也还算方便。
青旅在一幢砖红色的维多利亚式大宅中——这件事就已经很酷了。穿过巨大的大厅,走上带雕花柱的木楼梯,地板、床铺和壁橱都是深木色,地上铺着深玫瑰色的短绒地毯,挂着同色床帘,洗手间也是巨大。英伦风真有范儿啊。
离了游客区,伦敦的北部安宁又富裕。记得有一回在周围瞎走,闯入一片中产的街区,大树和灌木修剪整齐,沿路都是淡色雕花的古典式大宅,建筑极美,像异世界一般。
Ⅶ. 安静
Shelter Jordan,荷兰阿姆斯特丹
一开始我住在城内最有名的青旅Flying Pigs,夜夜笙歌趴体闹到后半夜,又嗨又吵到有点吃不消,于是拎着行李逃进了另一家——就是这家。
在大同小异的欧洲城市里,阿姆真是很有魅力的地方,年轻活力,摩登又富有特色。在充满声色的阿姆斯特丹,这家青旅倒显得是个异类。它由非盈利的教会经营(想起了YMCA),走廊里挂着圣经语录,卫浴板门像学校宿舍或是公共图书馆。房间里完全没有装饰,铁架子床简洁到了禁欲的地步。晚上有门禁,室内禁止烟酒,气氛有点死板,但是也带来了两个巨大的好处——安静和便宜。
毕竟,在阿姆斯特丹找乐子实在太简单了,到处都是音乐、酒精和想要寻欢作乐的年轻人。不是人人都能吃得消停不下来的深夜趴体和噪音。住多了会自嗨的趴体青旅,这家禁欲系倒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如同它的名字一样——shelter(庇护所)。
Ⅷ. 设计
The local NYC,美国纽约
在纽约呆了一周,换了三个青旅,这是第一家也是最喜欢的一家,在皇后区的long island city,靠近曼哈顿,因为从机场带着行李出来地铁可以直达选了它。
不住在曼哈顿总感觉来的是个假的纽约,后来搬去的两家青旅分别在曼哈顿中城和上西区,各有各的魅力,却都没有这家美貌愉悦。这个区西边一河之隔就是曼哈顿岛,在青旅的路的尽头,可以隐约看到半场纽约的日落。
青旅一楼的咖啡店、公共区域都是当下流行的美式工业风,设计现代设施也很新。房间青色的墙壁显得很整洁。记得最清楚的却是这家的浴室,在房间玄关的侧间,摆着美貌的防滑垫和小凳子,干湿分离做得极好。根据个人对青旅的经验,房间内的浴室整洁性普遍不如公共浴室,还会容易有潮气和同屋洗漱的声音,这家倒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Ⅸ. 细节
Wise Owls,日本东京
第二次来日本,只在东京待短短一天,第二天一早要赶新干线去东北,所以找了车站附近的这家,交通和设施都没有让我失望。
这家青旅就在JR青叶线的八丁堀站旁边,几分钟直达东京站,去筑地市场也很近。路口拐角处白色的招牌很有品,一楼是家咖啡店,前台刷了黑板墙是各种涂鸦。设施非常新,板床厚实私密有床帘,这几点就足够给青旅大大加分了。踩楼梯上去而不是爬铁架子也是非常感人,每张床头的楼梯里是带钥匙保险柜,而且床位在青旅里算是宽敞的。淋浴间,每个隔间有放衣服的外间,干湿分离,干净宽敞,配的洗发水和吹风机也很好用。
这家有特色的亮点并不太多,也没有很好的公共空间,但灯光和插座的位置,卫浴的设计,清洁的环境……正是这些细节让一家青旅变得舒适起来。让人感觉「不愧是日本」呢。
Ⅹ. 温情
Pinewood Lodge,新西兰皇后镇
新西兰是工作后带父母的一次自驾出游。他们和我都不是很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在皇后镇的几天住在这家简朴的青旅。和我在英国的宿舍,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一个小街区的数间房都在这家名下。有青旅床位,也有颇有设计感的独栋小屋,我们住的是类似公寓,有公用厨房。房间和厨房的格局陈设,乃至窗外的风景,都和欧美的学生宿舍非常相近。在镇上买了食材回厨房自己做饭,让时常嚷嚷旅途吃不惯的父上母上十分满足。窗外是草坪远山,安宁祥和,有一种留学生活的既视感,也唤起了我很多回忆。
写在最后
写在这里的是冰山一角,关于青旅还有许多回忆。LA威尼斯海滩边简陋的嬉皮气质,荷兰席凡宁根海之家一样的昏暗小屋,蒙特利尔运气好到一个人睡了三天十二人间,哥本哈根的青旅天花板上布满涂鸦,塞维利亚有一个极美的蓝色墙壁和西班牙庭园,立陶宛的青旅在一个教堂废墟对面感觉分分钟要闹鬼,缅甸睡在有老鼠的大通铺,印尼的青旅养着宠物蜥蜴和蟒蛇,日本睡榻榻米铺被子和豆子枕头……还有最特别的,在阳朔桃源乡一般打工换宿的日子。
将来有机会,再把这些故事讲出来。
关心环境,自给自足,交流与分享——这是青旅的待客之道,也是我的旅行之道。独行这么多年,我依旧喜欢满世界住青旅,找不太贵的特色住宿。比起在高级酒店被从头服侍到脚,还是更爱在附近的小吃店觅食,和偶遇的陌生人聊天。似乎这样就能如自己期待的,和这世界真实的样子,更贴近一些。
▲ 两年后重回到阳朔打工的青旅,风景没变,旧友还在,依旧有感
作者:鱼丸,知乎同名
年代久远,带水印的是自己拍摄
其余配图来自hostelworld等预订网站

好奇先生
校验提示文案
南阳街劳改犯
校验提示文案
微光宇宙
校验提示文案
忧伤的豹子
校验提示文案
看见的看不见的
校验提示文案
gz-ss
校验提示文案
ilclt
校验提示文案
逆风单行道
校验提示文案
太平洋里的水
校验提示文案
山城教主
校验提示文案
chuelynn
校验提示文案
驴也仙踪
校验提示文案
天天_天晓得
校验提示文案
testv来的
校验提示文案
繁星077
校验提示文案
悦动倪心
校验提示文案
麻薯安安
校验提示文案
叁鹊伊
校验提示文案
小小值小师妹
校验提示文案
孤星赏月
校验提示文案
LA流浪记
校验提示文案
薛定谔的兔子哇
校验提示文案
自由的花爱柚子
校验提示文案
驴也仙踪
校验提示文案
穆罕穆德丶库洛洛
校验提示文案
火山蒙蒙
校验提示文案
chuelynn
校验提示文案
小狼风翼
校验提示文案
coco酱紫色
校验提示文案
忧伤的豹子
校验提示文案
木白雨林
校验提示文案
chutao1000
校验提示文案
叁鹊伊
校验提示文案
口吕品田
校验提示文案
红烧漏漏
校验提示文案
熙某人啊
校验提示文案
麻薯安安
校验提示文案
天天_天晓得
校验提示文案
半米羊光
校验提示文案
悦动倪心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