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儿这么好吃的草,当然要变着花样天天吃呐!今天你吃榆钱儿了么?
踏着春雨,迎着春花儿,在四月的沙尘暴中,榆钱儿树迎来了它的又一个春天
年年岁岁树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榆钱儿也叫榆荚,就是榆树的种子。绿色、片状,中间鼓出来,边缘处薄薄的,嫩绿扁圆,一分钱大小,因为它酷似古代麻钱儿,故名榆钱儿。
印象上一次吃榆钱儿应该是小学三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转眼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也许是年纪越大,越来越念旧了,看见老家门前树上的榆钱儿,忍不住捋了几把
就这样,中午的一顿美食有了着落
“面粉散榆钱儿”听过么?吃过么?玩过么?开做之前,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我这里盛放榆钱儿的工具:圆形竹编簸箕
这是一个古董级别的洗菜、散菜、放菜工具,非常实用
85年代以前的小伙伴们一定都见过,90、00年代的值友们就不敢保证了,家中的老人特别推崇这个簸箕,所以迭代换新多少个都没有把这个种类的簸箕淘汰
竹编簸箕是人工一个竹片一个竹片编起来的,即使中间或边上有个别破烂的地方,也不会影响整体的使用,非常实用,编织起来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印象小时候家中姥姥曾经编过,再后来到妈妈这一代,随着工作的繁忙,就把这个手艺断掉了
这几张图片是摘自圆形竹编簸箕的链接
想通过图片更直观的展示这个簸箕的实用性:盛放热气腾腾的馒头、包子时,水蒸气会借着簸箕的空隙自动游走,不会因为积水而导致馒头被水汽软化,馒头包子被水汽泡了的在我们生活中几乎天天都会碰到;这个簸箕还可以直接在水中洗菜、洗水果,脏东西会顺着簸箕中间的缝隙自动流走;盛放东西就不多说了... ...
在现代化越来越浓的今天,返璞归真的工具反而更加实用,而且更生活化,更质朴,价格上较不锈钢盆、瓷盆等更加便宜。
正是用了家里的簸箕,非常实用好用,有感而发,特单独推荐一下
言归正传,今日吃草,草有了,如何吃法呢?且听接下来的分解
摘下的榆钱儿在簸箕中用流动水洗干净,左右摇晃将水份沥一沥,将榆钱儿放在不锈钢的盆中或者随便一个不漏的盆中,在榆钱儿上面撒上白面与玉茭面混合的面粉,上面再稍微撒些盐,撒点十三香,拌匀,保证每一片榆钱儿上都包裹有面粉即可,不用多,薄薄一层包裹即可
将包裹好的榆钱儿放入笼屉中上锅蒸,10-15分钟即可开锅,榆钱儿本身就比较嫩,薄薄的一层面粉也非常容易熟,无需蒸太久的时间。
出锅,看着是不是和咱们平时吃的饭不太一样呢?别看简简单单一碗散榆钱儿,味道还是非常足的,我比较喜欢清淡的,所以这样直接盛出来比较适合我的口味,如果你是一个口味比较重的人,可以单独调一份酱汁倒入散榆钱儿中,拌起来吃更有味儿哦,酱汁的调配也非常简单,蒜末、盐、醋、酱油、、油泼辣椒、香油,稍加些凉开水,调匀即可。
对于减肥的值友们来说这样的饭是非常推崇的,一碗中80%都是绿色菜叶,吃多少碗都没有问题的
再来一碗榆钱儿小米粥,完美
榆钱儿的生长期非常短,在山西太原这样四季分明的省份,也就是到四月初的时间,前后两周左右,如果有意向一定提前查看榆树的涨势,否则错过了就老了,吃不出榆钱儿的鲜嫩之气了
看着一天辛勤劳作换来的美食,满满的幸福,这样不花钱的幸福再多来一些吧,O(∩_∩)O哈哈~
从没吃过。只在小学的课文里学过。我们这边榆钱树都几层楼高。摘不到啊
额~~~我记得小时候,只能避开老妈吃生的,否则会被pk
小时候都是生吃的 没有人做熟了吃
槐树花,不是槐花儿么?记得小时候吃槐花都是坐在树上吃,各种爽
自己心里有点点害怕,还不忘跟别的小朋友秀
我还吃过槐树花,就坐在树下,直接撸着吃
哈哈,那也低调些为好
湿地公园内,没人管,开放式的,很大很大
等槐花凋落的时候会很纠结,满地飘得都是,环卫工人会很郁闷
哈哈哈,快去找找
是的,所以我说不舍得吃槐花
哈哈哈哈😄
我说错了,是丁香
看完你的描述更想吃了……
美丽的北方欢迎你
好幸福,淡淡的花香随风一飘,绝对满屋子的香味儿
四川人第一次见
是的,我家阳台窗外就是一巨大的槐树,天天闻着槐花香入眠
如有机会,可以都试试,现在北方正好是槐花季
有年代感的食物啊
榆钱儿本身的味道稍微有一点甜,很淡很淡,生吃能感受到,吃到中间的籽时感觉还是有些嚼劲儿的,生吃不要一个一个的吃,那样没味,要一把一把的吃才够劲儿,蒸出来之后如果不放调料甜味还是有的,但就很淡了
哈哈😄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还曾经摔过几次,摔完爬起来隔天继续爬
一看就是有过这样生活的人
很好认的,在树上长的嫩绿色,一串一串的圆圆的样子,和铜钱似的不过比铜钱小,中间有个和枣核类似的中间圆两边窄的子,很漂亮
语文书不骗人,小时候语文书里的榆钱饭,估计现在很多孩子都领会不到了
是啊,现在榆树越来越少了,能赶上吃一顿着实不容易,也是回老家正好碰上了
紫藤?这个在我们这边叫做丁香花,花香很浓郁,正好前两天出门拍了照片,正是摘榆钱儿的那两天,传做主图留个念想
嫩榆叶还真没吃过,摘榆钱的时候我还专门把榆叶捡出来,难到是丢了最好吃的了
蒸榆钱菜窝窝~相比榆钱,嫩榆叶更好吃,个人感觉。
为什么封面是紫藤?
瞬间唤起了小时候的回忆,不过现在老家很少见到榆树了,更别说吃榆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