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2018 Razer Blade 灵刃 15.6寸游戏本评测
前言
我从年初到现在有80天是在酒店度过的,晚上回到酒店能玩一会儿游戏放松一下的美好愿景让我放弃了出差带Surface,转而进入了轻薄游戏本的怀抱。
自从10系N卡发布以来,游戏本呈现出了井喷的状态,之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轻薄游戏本也成为了可能,微星的GS63系列,技嘉的AERO系列,和ROG的Zephyrus系列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而更有轻薄游戏本传统的则是Razer的Blade(灵刃)系列。Razer Blade最新的2018款游戏本抓住了窄边框,轻薄的大趋势和15.6寸的完美游戏本尺寸(之前的产品是14和17寸),刚刚发售没多久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下了来替换我目前的微星GS63。
放到酒店的写字台上的一刻,真是满满的幸福感,这台目前最薄,颜值最高的游戏本是否能加冕当今的最佳游戏本选择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开箱体验
刚看到Razer Blade的包装盒的时候,我很难想象这是一台15.6寸的游戏本,而感觉像是拿到了一个黑色的MACBOOK包装盒。
Razer非常聪明地把适配器装在了另外一个小盒里,从而给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盒子的质感也非常好,打开的一瞬间会让玩家感觉2200美元(国内售价为19000)花的物有所值。玩了这么多电子产品的品牌发现,Razer算是少数能做出近似Apple开箱体验的品牌。
不过这么贵的本子,除了电源适配器之外,没有任何附件赠送,也多少有点让人不爽。慢着,拆开文件袋后我发现了唯一的附件:一块有RazerLOGO的擦拭布,应该说...这个附件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台机器太容易沾指纹了。
你在网上看到的图片是这样的
而沾了指纹的效果,是下面这样的...真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啊,而且指纹还不太好擦,很难擦回刚开箱时候的效果了。
外观
目前我用的游戏本是微星GS63,配置和2018 Blade类似,而且重量还轻150克,但是你看一下下面的图就明白我为什么急着要买2018款的razer blade了。同样是15.6寸,做了窄边框处理的18款Blade大小只有14寸笔记本那么大,小了一大圈。
18款Razer Blade三围355 x 325 x 16.8 mm
用过15.6寸的游戏本就很难再回到13,14寸的本子,而用过窄边框之后,也很难再回到跑马边。在此预言一下:窄边框+15.6会成为今后高端轻薄游戏本的标配。拿着18款的Blade再回想起8年前买的外星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左:18 Razer Blade 右图:MSI GS63VR
本子的A面非常简洁而且硬朗,去掉了之前的Balde14的装饰和圆润的设计,更贴合Blade这个名字。也更加显瘦。Logo灯当然是可以亮的,竞品GS65已经取消了亮灯的设计,但是Razer毕竟是灯厂嘛,怎么可以没有灯。Logo灯可以关闭,呼吸或是常亮。
可以看一下17款14寸Blade的风格,18款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设计语言
D面也非常整洁,除了散热开口外没有多余的贴纸和设计,和A面一样也是非常容易沾指纹.
D面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后出风口做了一个隐藏设计,让整机的一体感更强,同时我估计会有一定防尘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感觉会因为排出的热风会因为遮挡造成一定的热堆积,减弱散热效果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推测)
采用了六角螺丝,显然是不想让你轻易的拆机,我手头没有六角螺丝刀,也就很遗憾这次没法做拆机了。
C面材质和AB面相同,都是铝合金材质,整机的一致性很强,手腕放在掌托上面凉凉的,很舒服,硕大的触摸板,每个单键都可定义的RGB键盘,以及两个扬声器。仅有一个intel的小贴纸在右下方,保持了观感的整洁。
键盘左上方的贴纸可以轻易撕掉,Razer这样的细节对于我这种不喜欢贴纸又斯不好的玩家真是功德无量。
本机的最大亮点还是在B面,144HZ刷新率,100%sRGB,4.9mm窄边框,这些参数对于直男而言并不逊于36D胸围带来的诱惑。虽然在购买之前看了许多图片,真正掀开本子的一刹那,我还是感觉“WOW”。
Razer宣称在出厂的时候18 Blade已经经过了校色,这对于图像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于我这样非专业的用户来说,直接的观感就是这块屏幕看着真的很养眼,游戏,图片和用来工作都很舒服。而144HZ在游戏中带来的流畅感确实不是60HZ能够媲美的,这点后面在游戏体验中再说。
指示灯只有一个,很简约,不会像GS63那样一堆灯乱闪。
总的来说,2018款Razer Blade的整体质感和设计感不仅远好于17款,也比其它竞争对手强一大截,纤薄的设计,扎实的用料和超强的一体感让18款Blade成为市场上当仁不让的颜值担当。
配置解析
我拿到的是配置是512GB SSD,1060 MAXQ,16G内存,144hz显示版本,对应的JD售价是18999,我认为最不值得购买的是基础款256G+60hz屏幕,售价也不便宜,144HZ是本案最大亮点之一,买60HZ的配置实在是可惜,而且256G内存也装不了几个游戏。
1060的显卡是目前10系中性价比很高的一款,因为目前的游戏本大多都是1080P的分辨率,1060完全可以玩转这个分辨率下几乎所有的主流游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18款Blade配置的是MaxQ版本,比正常的1060是有降频的。
下图我的GS63用GPU Z查看标准1060 6G显卡频率为1405。
而MAXQ版本的1060频率仅为1265
二者在性能上也存在着约10%的差距,以下是我用3D Mark亲测的数据,台式机1060在Fire Stike Ultra得分2820,GS63的“移动版”1060为2667分,2018 Razer Blade配的1060 MAX Q为2542分。这在游戏中可能会产生几帧的差距,不一定能感觉的到。
按照现在老黄强推MAXQ的趋势,今后的游戏本显卡应该都会是MAXQ的版本,很多的商品页面甚至已经不写明显卡是MAXQ了。MAXQ的概念很美好,用10%的性能换取更小的发热和功耗,加强游戏本的实际体验,对于搭载了1060 MAXQ的18款Blade,现实有如此美好么?
进入游戏体验之前,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影响体验的关键配置:硬盘。18款Blade配置了一块三星NVME 512G硬盘,读写速度非常出色。整机的开机速度和游戏读取速度也非常令人满意。符合其高端本的身段。
游戏体验
说了这么多配置的东西,都是参数层面,并不能具体的代表体验,游戏本是一个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体验。其中有一块短板就会把整体的体验弄得很糟糕。
视觉体验:9 分
视觉的体验拆分开来主要有两点,游戏是否运行的流畅以及画面是否漂亮。
由于在酒店网速有点慢,只下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墓丽影崛起做游戏测试,这个游戏还是比较吃GPU的。古墓丽影崛起能跑流畅的情况下,GTA,吃鸡什么的都可以轻松搞定。毕竟分辨率只有1080P,这个分辨率下,1060 MAXQ基本上已经能吃遍所有游戏。
下图是古墓丽影崛起的benchmark测试结果,平均达到75FPS,成绩有点出乎意料,感觉是为MAXQ优化过的。然而某些场景还是会掉到30FPS以下。
在实际的游戏中,配合144HZ的显示器,效果非常流畅,在丛林中穿梭,在大雪中疾奔和快速瞄准的时候都没有GS63上面 60HZ的残影现象,画面真可谓是丝般顺滑。如果没有亲身分别体验60HZ和144HZ是比较难以感觉到这种区别的。144HZ在赛车和FPS游戏中的优势会非常明显。
另外这块SRGB 100%的屏幕看起来真的很养眼,雾面屏也没有反光的问题,在一个多小时的游戏测试中眼睛都感觉很舒服。
另外一个视觉体验就是Razer键盘的灯效,通过自带的雷云可以调出很多种灯光效果,这个玩过Razer设备的都知道,灯厂这个称号绝不是白来的。我这里也不花多的篇幅来放跑马灯的动图了。
我这里重点要说一个高级功能,我在古墓丽影的游戏选项里居然看到一个:razer chroma effects(雷蛇Chroma灯效),玩了这么多年游戏,还是第一次注意到有这么高级的选项,看来Razer非常积极的和一些大作进行了深度的绑定。
开启这个效果后,游戏相关的按键会亮起,而其他按键会自动熄灭,不得不说,这种玩法比什么火焰灯,跑马灯,波浪灯高级100倍!这种人机互动才是玩家希望看到的。
目前支持Chroma灯效的游戏列表参见
听觉体验:7分
听觉部分主要会受到风噪和扬声器素质的影响。
和所有的游戏本一样,在满载的时候风扇会发出很大的噪音,现在在酒店没有测试仪,但是从听感上和其他的游戏本产生的风燥比较类似,根据经验判断,噪音在峰值的时候应该会达到50分贝左右,所幸没有高频的啸叫声,扬声器开大一点基本能够压制住。烦人的风噪是一个游戏本至今无法解决的难题,只能期待11系显卡进一步降低功耗了。
如果说风噪是一个无奈,扬声器则是一个小小的惊喜,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少对笔记本的扬声器有任何期待,基本上都是“听个响就行”。而Razer Blade这次配置的扬声器的表现还真是可圈可点:足够响,音量大的时候不破音。有一定的细节和重低音效果。
大部分的笔记本喇叭都是放置在C面的下方两侧,手放在键盘上就会把声音盖住,打游戏的时候会显得很闷,而Razer终于把喇叭放到了对的位置上,也产生了不错的效果,虽然比不上带耳机或者独立音箱的效果,但是也是我至今在笔记本电脑中听到的最好的声音了。大大增强了游戏中的打击感效果,砍瓜切菜都能刀刀见肉了。
触觉体验:3分
键盘手感不好和游戏时过热都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触觉体验,很可惜,在这一环节,18款Blade未能幸免。
靓丽的LED键盘并不能遮掩键帽偏小,键程偏短和回弹偏软的问题,作为一个游戏外设厂商的产品,Blade 2018的键盘远达不到我的期待。长时间打字也会觉得有点疲劳,手指比较大的玩家会对键帽的尺寸感到比较难受。造成键帽偏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扬声器占了不少地方,而本身本子的大小只相当于14寸笔记本,可谓是寸土寸金,键帽尺寸也就只能妥协了。
下面要说到最核心的散热问题了,Razer在这方面的名声一直不怎么好。这次为了让机器不热,不仅上了功耗更低的MAX Q,还用上了均热板这种高级玩意(用热管的话应该没法达到这么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用均热板的笔记本,从官方提供的拆机图来看,均热板的覆盖面积不小,散热模块全部做了黑化,绝对是豪华配置。
然而在实际的游戏体验中,2018Blade的散热可谓灾难,在室温24度的空调房运行古墓丽影30分钟左右,C面的上面两侧已经是烫的没法摸了,掌托处的热量也令人不适,最糟糕的是WASD区也有点过于热了,让人指尖冒汗。
说他热还真不是我夸张,或者是一家之言,著名评测媒体the verge对此给出了三个字的评价:热!热!热!(hot!hot!hot!)
这么高端的本子,这么豪华的散热配置,理论上功耗更低的8代CPU,理论上功耗更低的MAXQ,居然热成这样,太不可思议了。我分析下来原因可能有如下两个:
第一,大概是出于美观的考虑,侧面没有出风口。
所有的出风都集中在后侧,但是风道也存在一定的遮挡,整体的散热效果打了折扣。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机身的材质导热性较好,导致表面整体较热(热的块冷的也快),另外一般来说掌托的部分不应该发热,我估计是内置的80W电池发热量较大造成的。
友情提醒:千万不能用官方宣传的姿势来玩游戏啊,会被烫伤的。
这一环节的解决方案:顺便买块Razer键盘一起带着呗。
看来Razer卖游戏本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卖外设:)
拓展性和便携性
之前用15.6寸的GS63最大的麻烦就是尺寸太大了有些包放不进去,或者勉强塞进去,而这个问题对于Blade 18来说完全不存在,14寸本子的大小可以轻松塞进各种包。
不过,别忘了,还有一个大家伙,200W的适配器,看起来是比GS63的大砖头苗条一些,放在一起比一下,其实也差不多...另外说一下,第一批的适配器通电后会有相当的概率会有电流的滋滋声,已经看到不少用户有反映了,我也中招了,更换了适配器才解决问题。我想这大概是Razer想把200W的适配器做的比较轻薄导致的品控问题,而且在使用中适配器的发热非常厉害。
为了提高质感,Razer采用了编织线,而且是长长的编织线,这是嫌适配器不够重么?!最后算下来,和一般的砖头适配器也差不多重。
在我的实际使用中Razer Blade 2018的续航大约是5-6小时,当然,不涉及任何重度使用,如果涉及游戏,视频编辑等,基本上只能有3小时左右的续航,在游戏本里面算是很好的成绩,但还是得随身带着适配器,不然是没法坚持一天的工作或者出一次短差的。
算上适配器,旅行重量大概是2.6KG+,也不算是太轻,而且适配器的线真是很大一坨,带着有点烦人。
接口方面做的不错,位置也合理。配备了thunderbolt,mini DP和HDMI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外接屏幕或者是接投影仪给客户放PPT都不愁了,拿着Surface和macbook这样的本就会经常遇到没带转接头的尴尬。
Type C(thunderbolt),USB,HDMI,Mini DP
场景讨论
毫无疑问的,轻薄游戏本是一个趋势,目前在2KG的重量范围已经有了不少拿的出手的15.6寸产品,甚至轻薄游戏本已经比一般的15.6寸笔记本更轻了。(无非是售价贵一倍)。但是昂贵的轻薄游戏本真正的使用人群和场景是什么呢?
在宿舍打游戏的学生并不需要花很高的溢价买轻薄游戏本,60%的价格就可以买到相同配置,散热更好的本子,比如HP暗影精灵,小米游戏本之类。
目前越便宜的游戏本在设计上越是追求炫酷和杀马特风,而高端的游戏本则是愈加的简约,低调,突出材料和质感,我推测,高端游戏本的主打人群是消费力更强以及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希望能做出商务本和游戏本的二合一产品。
比如下面这张技嘉的宣传画就把Aero15X直指女性用户和商务场景。AERO 15X低调的完全就是个商务本。
Razer Blade18也是这样,非常简约的风格用在商务场景毫不违和(开会的时候可以把LOGO灯关了)。整体的质感也比竞品GS65和Aero15X要好不少,带出去绝对不丢面儿。大面积的触摸板也是非常好用,甚至不逊于苹果触摸板,适合机场,咖啡馆,会议室这类不方便接鼠标的场景。
可以回顾一下之前的某代Blade和华硕的GX501都是把触摸板做在右侧加入一些辅助游戏的功能的,Blade 2018做这么大面积的触摸板就是为了照顾游戏之外的使用场景,有着非常明确的人群定位。
目前限制游戏本的使用场景的有两大因素,一个是续航能力,没有8小时以上的续航,上班,参加展会,连续拜访几个客户都不敢说有100%的把握能撑一天,所以还是要带着适配器,而目前要带动1060,还是必须要有180-200W的适配器,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是砖头。
带着这个砖头,轻薄本也就没有什么便携性可言,所以我还是会有一个Surface。上班,用Surface外接屏幕(顺便说一句Surface拓展坞真心好使),出短差,用Surface,出长差,中间不太换地方的,带轻薄游戏本。什么时候轻薄游戏本能把我的Surface干掉了,才是真的成功了。(相当于减去了购买Surface和配件 10000元的成本)
这只能期待未来的CPU和GPU能进一步降低功耗到100W以下又可以流畅运行游戏,这时候就可以用type C供电了。另外功耗小了,续航也就上去了,能达到8小时续航,平时外出基本就不用带适配器了。回到家里,插上类似于Switch的底座,秒变台式机,这样轻薄游戏本就贵的有价值了。
这里我做一个“重要”判断:游戏本的终极任务就是帮助那些经常出差又喜欢玩游戏的人干掉手上的便携商务本和台式机。
总结
优点
1.屏幕素质高+144HZ,真心养眼
2.设计出众,质感高级,带出去很有面子。
3.2.07KG的重量,比很多普通15.6寸的本子都要轻
4.15寸的本子14寸的体积,真心好带。
5.触摸板好评,扬声器好评,键盘灯效好评,接口和布局好评
6.配置合理,可以畅玩主流游戏,尤其是硬盘性能很强大
7.目前轻薄游戏本中的最强续航。
中性
1. 平时风噪很小,游戏时风噪和其他游戏本持平
2. 适配器的编织线缆质感好,但是偏重
3.贵...
缺点
1. 运行大型游戏时过热,尤其是掌托区和WASD区严重影响体验
2.适配器品控有问题,过热,过重
3.键盘手感一般 (这点见仁见智)
4. 不支持windows hello开机方式,和高端定位颇有不符。
5.非常容易沾指纹,而且指纹非常。。。非常难擦
Razer Blade 2018的惊艳亮相给所有的游戏本做了一个榜样,窄边框,144HZ,2KG,MAXQ,15.6寸将成为后续游戏本的标准参数。称其为最美游戏本应该争议不大,其颜值完全可以媲美macbook pro。相比之下GS65和Aero15虽然有着更高的性价比,但是在质感上黯然失色。
不幸的是,Razer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散热问题,被the verge评论为测试过的最热的游戏本,严重影响了游戏体验,离最佳游戏本还是棋差一招。
总的来说,在2018年推出的诸多电子产品中,18款Blade绝对是一款令人难忘的新品,而且是游戏本历史上有标杆意义的产品。
就购买建议来说,除非是你像我这样经常住酒店,而且能确保你在酒店的时候真的有时间玩游戏,否则不建议用这么多的溢价购买这款产品,或者你就是想买一台媲美macbook pro设计的windows本,也可以考虑这款。玩大型游戏建议外接键盘,或手柄,除非,你对发热不是很敏感。
一口气写了6000多字,其实也是白说,毕竟,这种本子,要买的人怎么都会买,不买的怎么都不会买,这篇文章作为好久没发文之后的一次回归吧,谢谢支持。

灰熊猫9527
校验提示文案
刀刀叨叨
校验提示文案
乐乐5257
校验提示文案
blindfs
校验提示文案
刀刀叨叨
校验提示文案
水马
校验提示文案
out_sider
校验提示文案
稀饭小笼包
校验提示文案
JoneZ69
校验提示文案
Diabolou
校验提示文案
Agonie
校验提示文案
Alur
我选择小米游戏本(8代u)
校验提示文案
CAIIOFDUTY
校验提示文案
任凭您要发
校验提示文案
simonxue21
校验提示文案
Sam黄
校验提示文案
js8888we
校验提示文案
周布斯
校验提示文案
谁都别拦我
校验提示文案
神们自己
校验提示文案
kabuka
校验提示文案
cabrite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853641796
校验提示文案
佑谦
校验提示文案
西格蒙特马苏尔
校验提示文案
冷酷神棍
校验提示文案
victorcsy
校验提示文案
刀刀叨叨
校验提示文案
iCoolz
校验提示文案
你猜我不猜
校验提示文案
偷偷瞄着你
校验提示文案
Agonie
校验提示文案
Ming_Wen
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
校验提示文案
CAIIOFDUTY
校验提示文案
JoneZ69
校验提示文案
blindfs
校验提示文案
ubuntuu
校验提示文案
神们自己
校验提示文案
谁都别拦我
校验提示文案
稀饭小笼包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