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处理的第一步:如何用Photoshop对照片进行精准的色彩校正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猛击此链接
本文基于UP主刚接触摄影后期时做的笔记,充实增加了一些内容,拟通过一个完整的实例,和值友们分享下Photoshop摄影后期中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色彩校正方面的心得。
一、什么是色彩校正
色彩校正也称为校色(矫正偏色,又称矫色)它是一个摄影后期(胶片时期既有的暗房技术工艺)的专用技术术语,而“调色”是俗称,其概念比较含混且不是专业术语。“调色”这个词是数字影像与图像软件诞生后,尤其是Photoshop普及后的大众叫法,“调色”一词更多被个人对色调的主观喜好或艺术色调的渲染中所使用,“调色”与“校色”的本质区别在于,调色不需要懂得校色必须知道的光学理论,不需要较为准确的还原真实的颜色,调色的概念与美术的颜料调配相似,仅凭个人对颜色的喜好和感受即可很快实现,它可以是偏向某种色调的不真实的“艺术”渲染(例如所谓的心理色调氛围),而校色的要求要比调色严格的多,其目的是准确还原人眼感受的拍摄现场之色调,因此“调色”与“校色”不是一回事。
色彩校正既包括对拍摄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设备等硬件的校正,也包括后期软件对拍摄图片进行的软件校正,本文仅限于使用Photoshop软件对拍摄图片的软件校正,重点是无损校正。
二、为什么要用Photoshop进行色彩校正
由于数码摄影技术的限制,有些色彩问题单靠数码相机的设置不能解决,要靠数码后期调整或完善。而利用Photoshop的调整图层功能能够在不改变原图像品质的前提下进行相关调整,且调整过程可逆。当然,被调整的照片也要记录为raw原始格式,否则无损调整也没了意义。
三、Photoshop色彩校正实例
(一)色阶的调整
打开一张待调整的图片,UP主选择了一张用索尼A6000拍摄的废片做此次演示,本文只讨论色彩调整,不涉及构图调整等内容。
数码相机由于像素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电流会互相干扰,拍出的照片往往会感觉灰蒙蒙的,即摄友门常说的“数码灰”。色阶调整,即通过调整图像的阴影、中间调和高光的强度级别,校正图像的色调范围和色彩平衡,从而有效的消除数码灰。
点击软件右下角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选择“色阶”。
选项卡的左边有三个吸管按钮,从上至下依次为设置黑场、白场、灰场,分别对应图像的阴影、中间调和高光的调整,我们使用吸管点击图像上的最黑、中间调、最白的部分即可自动完成相应的调整。
如何精确的寻找最黑、中间调、最白的部分是关键,我们可以借助“阈值”工具进行。
1.黑场的设置
点击软件右下角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选择“阈值”。将滑块移到最左边,图像变为全白。
然后慢慢向右拖动,当图像画面出现黑色块时停止拖动,最先出现的黑色块就是我们要找的黑场。
切换到“色阶”选项卡,双击第一个吸管,将RGB设为8,8,8(默认的0,0,0为全黑,设置成8,8,8是为了不让暗调成为一片死黑,白场的设置同理),确定。然后用吸管在黑色块上点击一下便完成了黑场设置。
2.白场的设置
切换到“阈值”选项卡,将滑块移到最右边,图像变为全黑。
然后慢慢向左拖动,当图像画面出现白色块时停止拖动,最先出现的白色块就是我们要找的白场。
切换到“色阶”选项卡,双击第三个吸管,将RGB设为244,244,244,在白色块上点击一下便完成了白场设置。
我们可以随时点击“色阶”图层的小眼睛图标显示和隐藏调整效果来进行前后效果的对比。
3.灰场的设置
选中“背景”图层,右键选择“复制图层”或直接CTRL+L建立一个背景图层的拷贝。
点击菜单“编辑-填充”,内容选项选择“50%灰色”,混合模式选择“差值”,不透明度设为“100%”,点击确定。
将“背景 拷贝”图层的混合模式设为“叠加”。
切换到“阈值”选项卡,将滑块移到最左边,图像变为全白。然后慢慢向右拖动,当图像画面出现黑色块时停止拖动,最先出现的黑色块就是我们要找的灰场。切换到“色阶”选项卡,选取第二个吸管,在黑色块上点击一下便完成了灰场设置。跟前面黑场的操作一样,就不再截图了。
黑白场和灰场设置完毕后我们就可以删除或隐藏“阈值”调整图层和“背景 拷贝”图层了。调整前后的效果对比。
另外,虽然通过“图像-调整-色阶”(CTRL+L)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但此方式的调整是有损的,且后期无法随时调整和更改,建议还是使用添加调整图层的方式进行,后面讲到的调整同理。
(二)弥补色调分离
经过上面的调整,图片直方图上会出现梳齿形状,这是由于设置黑白场后,色彩拓宽的同时图像饱和度有所下降,也就是色调分离,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饱和度以消除此现象。
建立“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
调整饱和度滑块,为了效果对比明显,我这里调成了30,一般来说为了防止溢出不宜大于20。
与上一步的前后对比。
此调整图层不仅可以调整“全图”,还能分颜色调整,但不建议用调整饱和度的方法调整个别颜色,因为可能出现“色渍”现象,部分颜色的调整建议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三)部分颜色的调整
建立“可选颜色”调整图层。
“可选颜色”选项卡里有四个颜色滑块:青色、洋红、黄色和黑色,分别对应CMYK。我们如果想调整某个颜色,可以根据颜色互补的原理,通过增减其补色达到调整的目的。
比如此图,想增加绿色时,我们可以减少洋红。类似的,想增加红色时,可以减少青色;想增加蓝色时,可以减少黄色;想增减某个颜色的浓度时,可以通过增减黑色的方式。注意,调整时需要选择“绝对”。
此图我觉得跟我拍摄时比树木偏红,我就增加了红色的“青色”、降低了“洋红”,同时适当增加了“黑色”。
(四)曲线的调整
建立“曲线”调整图层,通过调整曲线调整有关色调。这里只稍微调整了下暗部。
通过以上调整,目的是让照片看起来更加接近拍摄时的实际,要提高照片的观赏性(当然,这个照片是没有什么观赏性可言啦),还要对图片进行进一步的润饰,这就涉及其他内容了,有时间再和大家分享吧。
最后,上个调整前后对比图。

长见识了 谢谢科普
Lightroom:
最后应该留个彩蛋:建议有条件选择raw格式
有点麻烦了,直接nik collection滤镜搞不定吗?
复制图层是CTRL+J…
黑白场不会看直方图吗
的看显示器是什么档次,渣渣显示器看什么都是渣渣
能随意,当然也能精确了………。如此执着,在下佩服楼主。
我用的camera raw,但是作者的方法也有借鉴意义
因为我的标题写的是“精确”调整不是“随意”调整啊。
说真的,你那种不叫校色。如果屏幕颜色,色温,灰阶不对,这个问题不是用ps就能解决的,是需要外部设备去完成的。纵使屏幕显示正确的,自己仍然觉得不正确,(楼主你是提到用raw格式拍摄的),为什么不用ps软件的插件“adobe camera raw”去读取呢。这货能100%简单解决楼主的问题。色温,灰阶,色准均能随意调整。何需复杂如斯。
。如有冒犯,请见谅。只是小弟我,见不得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已。
猛如虎的操作!赞一个
虚心求教怎么简单的精确校色
写得很详细,但我咋就没看出调整前后有啥区别呢
多年不更新ps软件的楼主,用年代久远的方法,将多年后的简单问题复杂化,来误导别人。确实不咋滴。与时俱进后,才来写文章吧。
对我有启发,但是总的来讲还是从白平衡和CAMERA RAW 来弄了…
买个灰卡就差不多了
如果是处理照片,现在100%srgb 色准小于2得ips就可以了 不用太追求高端显示器和校色仪。
我一般都是,美图-风景
一个监视器完事
100srgb这是色域,色域不是色准,民用显示器都不太行,△〈2才能说色准,要想色准,还是上监视器。
看的累 先收藏了
不用较色仪校色,再怎么也是枉费。
不会啊,现在用lr我都嫌麻烦
前几年接触PS的时候也是类似楼主在那里调曲线,慢悠悠的享受着 PS 的乐趣。但是在手机拍照多了之后就变懒了,最多LR调整下构图就完事了。不知道楼主没有考虑过一次出去旅游会有500+的照片,还会这样子一张一张手工调整不?
是不是需要买个100srgb显示器才行?
第一,我不专业,也没有装专业,开头就讲了,这篇文章起源于我的学习笔记,之所以分享是觉得这套流程虽然确实繁琐,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ps调色的理念,平时批处理的话,确实是lr之类的更好用,但这套流程更严谨,lr更多的是凭感觉;第二,第一部的色阶调整里的灰场设置就是调整白平衡的;第三,楼主懒人一个,ps版本已经多年未更新,新版ps可能有更傻瓜的操作我不知道。
点进来看这篇调色的文章,居然不先校准一下白平衡,还装作很专业的样子,其实是把简单甚至有快捷键的东西手工操作出来。既不实惠,也不实用
干货满满,赞一个
签到签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