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 篇一:我不是药神:我们好像忘了,穷病一直有良药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猛击此链接
自从7月1日看完了《我不是药神》的点映之后,我就毫不怀疑这部电影一定会刷爆所有人的朋友圈。除了向制片方敢于挑战这个话题的勇气致敬,除了为优秀的剧本和演技鼓掌,除了主角的自我救赎确实震撼了灵魂,让每个人被感动得自发安利这部电影或许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那是我们每个人很久以来压抑在心里的无力感和恐惧感:
“活着买不起房,大不了租房子。病了吃不起药呢?”
我想,给这部电影差评的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影片只选择了从主角的良心发现和自我救赎切入,并没有强调道德困境。反而把药厂刻画成了利欲熏心吃相难看的无良商人。
学经济的同学可能会以高姿态批判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开发一种处方药的成本要几十亿啊!美元!制药公司收入不够,怎么研发新药!救命药虽然贵,但可以保证药品能更好的研发,救更多的人!是制药公司发明的药救了所有人,不是仿制药厂!你们这些目光短浅的刁民思维,这是在竭泽而渔!
无奈的是,广义上来看,这种理论是对的。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收入的家庭来说,这只是告诉他们一个冰冷的事实:在人类医学进步的进程里,多你一个少你一个无所谓,没钱,你就应该安心等死。
你敢看着他们的眼睛说这话么?
药品不是一般的商品,救命药更不是神油,在人命面前,原有的道德体系会被重新审视。掌握着最尖端医疗技术的人,就是掌握着拯救生命的力量,除了考虑那些研发成本和利益的算式以外,就真的没有社会责任和义务去救助更多生命?
假如这样,所谓的“不能竭泽而渔”,岂不就是一场长期且大型的淘汰穷人生命的活动么?
我们感动的同时恐惧,我们转发的同时愤怒。
因为我们每个人,就算没有亲自经历过,也一定见识过身边的人面临这种困境。家人在这种时刻,往往精神上所受的折磨比患者还要多。我们担心自己是躺在病床上的那一个,更担心自己是站在病床边上做出痛苦抉择的那一个。
曾经有一个同事,四十多岁,注册会计师, 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经理,高收入人群。十年前,我在大学毕业不久的时候认识的他。
“有钱没钱都一样过。想吃鲍鱼了,有钱就去饭店吃,没钱就市场买回家自己做呗。”
我对他的印象,到现在只剩下这一句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在他说完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点感动。
他是个很NICE的人,心态平和能力强,而且走路特别快,出门办事的时候我都得一路小跑跟着他的步伐。
然后就听说他倒下了。生龙活虎的人,突然觉得后背疼。去医院一查,主动脉夹层破裂,高血压导致的。直接抬进ICU。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
住了几个月ICU,人还是没了。花了一百七十多万。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熟人在微信筹款。
第一次知道,妥妥中产阶级收入家庭,在医疗费用面前原来也这么脆弱。
还有一个是听说的。某广播主持人告诉我,一个农村老太太,癌症需要靶治疗。每年二十多万,连续五年。不治,肯定死。治疗,几个儿女得卖房子才行。关键的问题是,这个老太太已经80多岁了。
不治疗必死无疑,治疗,可能没到五年老太太自己就去了,留下一群破产的三口之家。
怎么办?
今天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留言,触目惊心:
“今天在看电影时和妻子达成共识,如果我们家遇到这种情况,三分之一的资产如果治疗不好的话,就保钱,不要保命,毕竟家人还要活下去。人不能那么自私!”
生而为人,真的是很抱歉啊。
活下去竟然并不是一种基本权利,而是自私。
在电影里,程勇的台词喊哭了多少人:
“他才不到20岁!他想活下去,他有什么罪?”
不是自私,就是有罪。还他妈阻碍了医疗发展的伟大进程呢。
不得不说,剧本里真的需要一个张长林这样的人物,虽然他贪财、狠毒、狡猾,但他的冷血让他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深刻,所以电影里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只能由他来说。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这种病你没法治。”
那一刻,坐在影院里的我就想写这篇文章。
我想说的是:穷病早就有良药了,可我们都视而不见。
在买低价药违法和买高价药穷死之间,一直还有一个选择叫未雨绸缪。
一个网友留言说:“有一个朋友被香港医院诊断为直肠癌,宣布还能活一个月。因为患者的家长担任外交官,了解到美国能治疗,然后打了三针后就治愈了,现在过的好好的。而且因为这件事毅然决定全家移民,觉得医疗先进有保障。可打一针需要几十万,先不说买不买得到,昂贵的价格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还有一个学院的主任去年被诊断为直肠癌,短短一个月被折磨得不成人形,最后还是去了。今天听到香港有一些治疗癌症的药了,也是一种希望吧。”
说点振奋人心的吧。
你知道吗? 香港大学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已经成功研制出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药物。暂时在小白鼠身上试验成功。
3D打印的合成骨骼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获得成功,这种材料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可以帮助身体长出自身的骨骼,然后自然降解,我们离订做更换身体零件的时代不远了。
克利夫兰退伍军人医学中心已经可以在机械假肢上,发明了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失去手臂的人装上机械肢体后,除了可以正常运动,还可以感受到抚摸、刺痛、柔软等几十种触觉。电影里的机械战士就快要实现了。
美国FDA已经批准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及心脏手术。
Google的检测算法在诊断病理上的得分是89%,受过专业训练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只有73%的得分。
人造器官,AI诊断,机械手臂,这些科幻电影里的词汇都会被我们亲眼见到。我们有幸,生在一个科技爆炸的时代。未必幸运的是,这些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会不会轮到我们去享受。
所以我们应该有这种认知——这真的是一个有钱就能买到命的时代。这笔费用或许大多数人都掏不起,但保险公司掏得起。
我其实特别想在电影结尾处加入一个保险推销员,对着镜头夸张地大声喊:“一定要买保险啊!买最贵的那种!全球医院都能用,保额上千万那种!”
看到这里,你以为我要广告植入了么?No no no....
你翻到文章末尾看一眼,我不会推荐任何公司和产品。我只是推荐这个行为。
以前看见“卖保险”三个字,就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
即使是亲戚朋友,一旦开始卖保险就是入了某个宗教,看你的眼神里总带着偏执和狂热,仿佛你不再是他的朋友,而是闪着人民币光芒的业绩。
但现在我信一个保险经理跟我讲的一句话——劝人买保险是积德。
假如电影里的家庭都买了保险该多好。
保险就是保太平么?别扯了。
保你健康的是大夫。
保你平安的是护身符。
对于患者家属来说,保险,保的是人性。
保护人性永远不必被金钱考验。
让80多岁的老人可以放心接受靶治疗,母慈子孝。
对于家庭来说,保险,保的是财产。
病了别破产,走了别负债。
任何一个小富即安的中产阶级家庭,在没买保险之前都有可能回到赤贫。
对于患者自己来说,保险是保命,更是保尊严。
躺在病床上无能为力,看着家庭经济被自己拖垮,心理负担并不小于身体病痛。
没有人能救你,请从今天开始自救。
别因病致穷,也别因穷致死。
谁活在世界上是孤身一人,不需要对别人负责任?
又有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得病。
只要别把“我这么健康怎么会得病买保险就算浪费钱”这么蠢的念头落实,就不会被疾病轻易打倒,更不会被穷病逼到绝望。
在健康的时候未雨绸缪,既是责任也是规划。
不用再分析中国和国外到底哪个医疗体系更合理。
经济条件允许,直接买保额上千万,全世界医院都能用的保险。
小病国内医,大病美日治,保险买最贵的,基本就是享受了世界上最尖端的医疗保障。
即使做不到这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请为自己和家人,买你能承受的最贵的保险。
看完电影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今天7月8日,正好是保险普及日。
我没有推荐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和任何一款产品。
因为我担心读到的人会觉得这是一篇广告,而降低说服力。
但我希望大家能被说服,也能转发这篇文章。
劝人买保险就是积德。
小编注:本文作者@胡子拉碴文佳佳 是什么值得买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微信公众号:胡子拉碴文佳佳。
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更多详细内容请看生活家公告(https://news.smzdm.com/p/26967/)。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
信任医保?你确定了解医保规则。是否知道医保有封顶线。超了不赔的。大家选医保其实主要两方面,1便宜(单位给你交了大头),2没得选(国家税收支持,福利性)。商业保险是额外的补充,功能和目的不一样。至于你说的条款陷阱这事,保险公司的条款是需要银保监局审批的。
高尚的行业?在中国,不存在的,欢迎来喷
评论的大部分人不懂保险,也不去学习保险知识,道听途说就各种评论。如果多去保险公众号学习一下,就会觉得保险实际是一个伟大发明,绝对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必需品。这几年各种线上产品层出不穷,普通人也可以买得起各类消费保障型保险。
同等条件的意思是续保服务一样
疾病后的续保呢?对方一句话对不起,不能提供续保服务,后面可真要抓瞎了。
看了半天大家讨论,又回到了原点,就跟没钱治病一样!买保险你还是穷!买不起高额报销照样救不了你的病!
那你如何能保证去医院做手术不会遭遇医疗事故?有误诊的机率难道就不看病了?保险不理赔的机率是多少?有病了没钱看的机率是多少?你这种因噎废食的逻辑,在这个帖子里有的是,我都懒得回。保险条款需要自己去学习理解,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的万能的。
@胡子拉碴文佳佳 你如何能保证你买了保险后,在重疾来临时,一定能拿到保费,而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被保险公司退回或者减少保费。从来不怀疑保险是个好东西,但是怀疑的是,真到赔付 是利益纠葛的时候,而你是否能拿到保费,不是你说了算,而是保险公司。对,不能因为保险行业有问题就拒绝保险,那请你对那些买了保险没拿到赔付的人说。
保险市场化就是最大的弊端,市场化就是利益纠葛,你买东西的时候,保险公司当然说遇到情况会赔会赔,只要按照合同上写的,一定赔,但是真的到时候呢,在赔偿的时候呢,有去找你买保险时 是不是留下漏洞的,有去研究合同是否有漏洞的,真正要拿到全额保费很难。而且还有1点,你真的能预测你得哪些病么?重疾保险100多 200多个病种,分的很细,到最后赔不赔是保险公司说了算。 再说1点,为什么大家都信任医保,因为赔钱方不一样,而且医保能承担大部分费用。
坐标直辖市,医院药品早已经零差价了,我的很多病人同一种药在药店买都比医院贵,还不给报销,医院开药就是赔钱,就这病人还嫌药贵,跟医院医生有个毛关系
我说临床试用也只是说总会有办法,并不是评论其他人说的那么绝望,国内并没有变成废弃的地方
保险不是万能的,没保险是万万不能的……,当你现在经济条件还不错时,赶紧买,不然等你想要保险时,已经晚了。
不论怎样,总会有人不信的…不要浪费了你的经验,分享一下,路人自有取舍
请问啥是万能的?医生也不是万能的,别看病了呗?
可以轻易原谅卖臭猪肉的张三,那当年三鹿死的岂不是很冤?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觉得可能大多数人对保险还停留在听别人说的阶段。记住保险也是分保费的,1块钱的保险只能解决小问题,要解决大问题就得交高保费,这是市场决定的。国内的保险市场已经是充分竞争了,包括国内和国外上百家公司不是靠骗就能生存下去的。
感谢分享 学习一下
知道臭了还买 能说什么呢
目前保险是有灾难的时候保持体面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了,攒钱众筹卖房子 每个人选择都不一样 自己的看法而已
给我在北京上班,正规国家医疗,公司买的补充医疗,目前爽爽的,看病不花钱。
保险又不是万能的
村口张三的猪头肉是臭得,因为张三技术不好又贪,进货的病猪还没放冰箱
村里周围买了的或者没买的,不是自己吃了臭得就是看见别人家吃了臭得
现在你告诉我其实张三家其实这几年已经陆续有那么点好猪,是我们自己不好买了臭的?
那些大片说这不给报那不给报的,你们真的研究过最新的产品和条款么?原位癌现在很多保险都可以保,也有很多已经改给付赔付为确诊就赔了,如果这些人对保险的认知快更新一下,如果他身边有被保险救了命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还这样认识。买东西前研究明白不是应该的么,保险销售人有不行的,并不是保险不行
感谢,文章写得太棒了!
你体验过买了保险结果不赔或者赔的很少,赔的很慢的痛苦吗?我4月份胸椎骨折,住院做手术一共花了16万,结果意外伤害险一共赔了4000。你买保险的时候根本意识不到买的对不对,买那种合适。不多说了,说多了都是悲哀。
写了半天是卖保险的
这个我知道,哈哈,没法,都是为了挣钱
最终还是穷病
那是因为20块钱中有15块拿去给你们医院回扣了
保险产品纷杂,我妈买了好多,仔细一看,全是理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