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胶片日记|两万字的不完全自由行攻略:从纽约、波士顿到华盛顿
前言
最近几年平均每年都要出远门旅行三次左右,但作为重度拖延症患者,从来没有写过游记或是攻略,这次美国归来,好像心情和气温都比较适合提笔,加之年纪渐长后也许记忆会不如前,不如早留下些文字记录。想到了很喜欢的周作人的一句话“我们于日用的东西外,必需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为什么要选美东,一是因为自己对人文艺术和历史比较感兴趣,美国的两大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National Gallery of Art (美国国家美术馆)都在东部,二是六月的天气很适合去东部,三是订票的时候对于NBA东决的结果抱有期望,买了去波士顿的票……西部什么时间都可以去,也纠结过要不要加上迈阿密和Keywest,不过还是太赶,佛州还是等到下次去墨西哥或者古巴的时候一起去吧,留下些念想。
速览
波士顿 - 相当愉快的度日如年
今天的中国,高歌猛进,一切都发展的太快,令人应接不暇,这让人对看上去仍陷在旧时光里的波士顿产生了某种眷恋。人们都说不能活在过去,但波士顿人却是如此,乐在其中,这里的人们友善而愉快,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无忧无虑的愉快。
波士顿真的是我去过的非常喜欢的一个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查尔斯河边的帆船、MIT校园里的野鸭、街上跑步的路人,一切都透着让人艳羡的生活气,听说村上春树当年喜欢的女生在波士顿,他在Tufts做交流学者的时候,每天都会在查尔斯河边跑步,便写了《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这本书,国内唯一让我产生波士顿这种感觉的城市只有台北。相较纽约,波士顿更加宜居,它占了美国城市太多的优点,却又有着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不会像美国大农村一样八竿子打不着人。
纽约 - 抵达世界的中心
纽约最早不是叫New York,而是New Amsterdam,是一个荷兰人花了价值为今天3000美元左右的货币从印第安人手上买来后,用自己国家的首都命名的。而那时新阿姆斯特丹东北方是英国殖民地新英格兰,西南也是属于英国,英国人不愿意让自己的殖民地中间存在一块竞争对手荷兰人的殖民地。英王查理二世就把新英格兰和德拉维尔湾以东的英国殖民地交给他的弟弟约克公爵管辖,条件是要求他清除荷兰势力,结果荷兰人战败,被迫交出城堡,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人占领后,名字也改成了“新约克”。
我在纽约住了五晚,四晚都在Wall Street的Four points by Sheraton,也就是国内的福朋喜来登,曼哈顿的酒店普遍都很贵,这家条件也一般,平均下来270刀左右一晚,不是特别推荐,预算多的话可以考虑住在时代广场或者中央公园附近,景观更好,去一些热门景点也更方便,但是如果住华尔街(也就是Downtown),去铜牛、纽交所、911纪念馆、新的双子塔、布鲁克林和曼哈顿大桥、还有坐船登岛看女神,都是步行的距离,看个人喜好了。我表哥平时住在新泽西,每次来纽约都是开车先过河,然后坐path进曼哈顿,其实也很快,50分钟左右,如果有租车,时间也充裕,住在新泽西不失为一个选择,坐船的时候发现哈德逊河边有家Hyatt正对着曼哈顿,景致非常棒,价格跟我住在Wall Street也是一样的,值得一试。当然,只是推荐很空闲、打算在纽约小住个十天以上的住在新泽西或者布鲁克林,正常当然还是住在曼哈顿,比较方便安全。
正常在纽约玩三天或以上的,都推荐购买city pass,官网正价是126刀,7天可以玩6个景点,
1)帝国大厦观景台
2)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4)峭石之巅 或 古根海姆博物馆(二选一)
5)自由女神像和埃利斯岛 或 环线观光游轮(二选一)
6)911纪念馆 或 海洋航空航天博物馆(二选一),
万能的淘宝可能更便宜,我们选了3天的,500人民币。六个景点我都去了,还是比较值,就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可能小朋友们才会比较喜欢,我抱着去《博物馆奇妙夜》的拍摄地的心态去的,还是有点失望,自觉不如在大都会多待半天。
除了大都会,纽约我最想去的地方其实是MOMA(Museum of Modern Art),不在city pass里,时间也确实太赶,忍痛决定不去,权当是给自己下次尽快去纽约找个理由吧。纽约很多地方太值得二刷,除了MOMA,下次去的时候打算预约看下美联储的金库,时间多的朋友可以考虑,预约网址是
此外,还可能用的上的联合国预约网址
华盛顿 - 人生苦短DC慢
和波士顿一样,DC也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城里有一半的土地面积是政府机构,连出租车司机听的也都是政治新闻,久负盛名,但这里没有纽约的嘈杂,却有着看不完的展览,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干净精美,适合天气好的时候步行。
我对于华盛顿的了解,很多来自于国会山里guide tour的讲解,比如美国为什么会定都在华盛顿,layout是如何设计的,1790年独立战争之后,北方与南方围绕何地建都争执不下,华盛顿便建议在南方和北方交界的波多马克河上规划一个面积100平方英里的菱形区域作为首都。但是在华盛顿死后,华盛顿城才建成,参议院通过决议将首都命名为华盛顿,纪念这位伟大的领袖。
尼亚加拉大瀑布 - 飞流直下的奇迹之地
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美加边境,游记攻略里一般都会说加拿大侧景观更加壮观,确实也是这样,因为瀑布的正面是正对着加拿大的,不过坐着“Maid of the Mist”雾中少女号深入瀑布腹地,已弥补了不少。我觉得瀑布更适合从加拿大去,原因倒不在此,而是因为瀑布在纽约州的最北端,如果不是坐飞机飞布法罗,从纽约出发有直线7小时的车程,周边也没有其他什么热门的旅行地,而瀑布到多伦多只需一个多小时,如果正好要去加拿大旅游去一趟瀑布非常方便,也很适合一次性玩美加两国的游客,正好从瀑布城入境。但相比美国,加拿大是个稍冷门的目的地,以后也不一定会专程去加拿大。去美东,花个两天去瀑布也是值得的,毕竟不比粗犷的大西部,尼亚加拉是东边比较难得的自然景观了。
尼亚加拉瀑布是伊利湖的水通过尼亚加拉河冲下悬崖而造成的,在不足2公里长的河段里以每小时近40码的速度跌荡而下几十米的落差,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沿着最后的“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连接了北美五大湖的两个,伊利湖和其中最小的安大略湖。
河水从高处的伊利湖流入安大略湖,经河床绝壁上的羊岛,分隔成两部分,分别流入美国和加拿大。在美国观景塔上,俯视着美国瀑布,像一面白色纱幔,悬于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之间,飞流直下,称为“新娘的面纱”,也因其外表形成一个马蹄状而称马蹄瀑布。在原住民发现瀑布之前,就听到酷似持续不断打雷的声音,故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 (后称Niagara),即“巨大的水雷”,所以尼亚加拉又被称“雷神之水”正是来源于此。
因为图省事,去尼亚加拉我们是报了两日团,途风网上127刀一个人,加上所有景点的门票80几刀以及20刀小费,一起差不多一个人是230刀,如果老司机多的话,其实也可以从纽约租车经新泽西,一路开去纽约州尽头,就是可能会有些累。除了瀑布,其他的景点确实也不是很有意思,我们选的是Watkins Glen和康宁玻璃中心的路线,其实感觉走美国千岛湖的那条可能会更好玩一些,不过我们为了第一天晚上赶到瀑布看夜景还是选了前者。但由于瀑布晚上开灯是加拿大方控制的,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6月20左右,一年中昼长夜短的日子,灯开的很晚没有等到。
行前
【机票】
北京→波士顿 往返
临行前三周买的机票,海航官网购买,北京往返波士顿经济舱,总价5500左右,感觉还是挺划算的,可能因为六月初还不算旺季,跟同期飞科伦坡的价格差不多,那何苦不去美国呢。买了票官网选座,发现免费的过道的都没了,只能付费选,回程还有过道,赶紧选了一个。去程的时候空座位蛮多,恰巧我的一排三座都没人,所以等于是躺了14小时,不过回程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么久的航班还是蛮累的,海航会发眼罩牙刷什么的,经济舱还是建议自己带上一次性拖鞋。
波士顿→华盛顿 单程
因为时间比较赶,波士顿玩了两天之后我们直接飞了华盛顿,然后回头再往北走去纽约。波士顿飞华盛顿的航班比较多,一般都是美联航和美国航空,战战兢兢选了晚上时间比较合适的美联航哈哈。美国国内线的机票都是不含行李的,单程机票是600人民币左右,然后行李23kg以内托运是25刀,可以机子上自助办理。
【电话卡】
淘宝上直接搜了电话卡,我买的是T-Mobile,全程信号都很好,好过朋友的version,不过美国的三大运营商都差不太多。
【相机】
文章里的照片都是自己拍的,一部分用的是sony a7,这次只带了两个镜头,福伦达的40,1.4和三阳14,2.8,都是物美价廉的镜头,焦段其实还是有局限,不过我用惯了定焦,也懒得背上长焦(太重),胶片的照片都是富士的一次性胶片拍的,可玩性很高,物美价廉,出片效果高过了预期,还有个别的照片是拿手机和朋友的一台6d+尼康50,1.4拍的,都是非常冷门的器材搭配了,关于相机转接,我可能又可以写一篇长文……之前也是从佳能转投了大法,不管转不转接,a7和a7r系列绝对是旅行中最好的选择,全能轻巧,原厂头也是无可指摘。此行照片基本整理的差不多了,但录的视频不知何时有空可以剪成vlog。
强烈推荐对胶片机感兴趣的同学试试图里这个富士一次性胶片机,只要90块人民币,可以拍39张照片,不用担心万一三分钟热度,买了台胶片机会在家里落灰。
【酒店】
除了波士顿住了airbnb,酒店都是Booking上订的,也没跟其他网站进行比价,其实可以看看携程,也许会更便宜呢。而且,并不是早定早便宜,曼哈顿的酒店在入住前一天看竟然便宜好几百,所以可以提前订可退款的,有时间可以比比价。
波士顿:Airbnb in Brookline
华盛顿:Westin Washington D.C. City Center
纽约:Four Points by Sheraton Downtown
布法罗:Days Inn
【交通】
行前没有做太多攻略,大抵因为去的都是城市,没有什么自然风光,也不会出啥差错,Google Map基本可以cover一切了,吃饭的话全是靠Yelp,纽约这样的地方大众点评也行的通,比如我们就靠着大众点评在华尔街买了coco喝,简直喝出了家的味道,还发现了神级翻译,双拼被翻成two ladies。
有两趟bus都是坐了Greyhound,也没跟Mega比价,主要还是因为太懒,Greyhound的self check-in非常方便,完全不需要换票,开车前两小时手机上点一下check-in按钮,上车给司机扫一下条形码就OK。巴士票是越早订越便宜,据说Mega有不算手续费1刀的车票。华盛顿接机用的是Supershutter,提前一天下了app预定的,从机场直接送到酒店,比uber便宜方便,在DC的话推荐用这个,其他的机场我都没有看到。其他的出行除了subway,基本都是uber了,唯一一次打出租车是在纽约,司机是个巴基斯坦小哥,不愿意by meter,价格比uber贵,而且废话特别多,一直强调中国和巴基斯坦是friend。听说Lyft有的地方会比uber便宜,就像东南亚的Grab一样,可以下载一试。
【必用APP】
基本上,常用的APP就图里这几个了,除此如果坐大巴需求高的话,还可以下载greyhound和mega。google map和uber就不多说了,yelp就是美国的大众点评,lyft和supershutter上面也有介绍。剩下的四个分别是四个博物馆的导览,提前下载了,到时候可以节省些时间,具体的在下文也会有介绍。
【科普读物】
此次美东充分意识到了学习历史的最好途径还是去亲身感受,去体验时间流逝留下的痕迹,要激发小朋友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不管是世界历史还是中国历史。当然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有兴趣的话,不要因为离开校园了就停止对通识的学习。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都应该学习,因为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的时候我读了《美国种族简史》,这次旅途又用微信读书重看了一遍,还看了《袁腾飞讲美国史》和《美国通史》,都是通俗易懂的书籍,读起来不会太枯燥。
如果打算来个美国深度历史游,英文阅读没什么障碍的话,推荐来之前通读一遍「The American Pageant」,其实这是美国AP的教材,也算比较浅显,提前读完也更能理解各个古迹和博物馆的讲解,否则会像我一样,国会山有个很大的dome上用同种颜色利用光影只用单色画了美国400年的历史,从一艘船开始讲起,但我从第一句听懂之后,后面的全是一脸懵逼了…AP教材在国内可能不太容易买到,另外推荐一本原版书「Fantasyland: How America Went Haywire」,讲述了美国500年的历史,角度很新颖,Trump上台后这本书更加热卖(自有深意),此外还有两本,《清教徒的礼物》和《富兰克林传》,之后有时间的话我打算拜读一下。
Day1
我是从北京直飞到了波士顿,在波士顿住了两晚,都是在airbnb上定的民宿,在一个叫Brookline的小镇,挺推荐大家在这一片住,性价比很高,就在绿线的旁边,离Back Bay还有哈佛MIT这些要游览的地方也不算太远,坐Subway或者Bus都是二三十分钟左右,还能感受一下local小镇宁静的生活环境,毕竟波士顿的好酒店貌似也没比纽约的便宜太多。airbnb上波士顿的选择很多,有不少人专职经营短租的公寓,我想这大概也跟波士顿学生很多有关系,便宜的大概在120刀-150刀一晚一间,可以住两个人。当然,如果时间有限又想轻松一点,还是建议住在Back Bay,不过绿线坐起来真的很带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
到了波士顿,大概80%的人都会去哈佛和麻省理工这两个学校,其实仅波士顿就有35所大学,其中全美TOP50有8所,不光是高等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波士顿的教育质量也远近闻名,人口的教育程度自然也是全美最高。坐海航航班北京直飞到波士顿之后,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哈佛,波士顿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地铁+巴士基本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了,12刀一天的pass,如果一天能坐到4次以上,那就是买张pass比较划算啦,坐单程的话,如果有查理卡(CharlieCard),会比查理票(CharlieTicket)每张便宜0.5刀,但查理卡只有一些大站才能向工作人员索要,我们嫌麻烦都是直接买票的,如果要在波士顿待很多天的话,建议大家拿一张查理卡。波士顿机场到南站之间接驳的银线silver line是免费的,转到其他目的地也非常方便。
我的航班北京起飞是北京时间下午2点,到波士顿是美国时间下午3点,时间比较合适,到了airbnb放了行李就去Newbury Street,吃了有名的Luke's龙虾卷,逛了逛波士顿市立图书馆,可惜8点就关门了。
Day 2
在哈佛的校园里走一走
因为倒时差,次日出门有些晚,也导致哈佛和MIT一天游览完有些赶。严格从地理上来说,这两个学校已经不在波士顿这个城市了,是波士顿地区的Cambridge(中文名“剑桥”,不是英国那个同名城市),与波士顿市区隔查尔斯河相望。大概十点左右,我们坐车到了哈佛广场,先逛了the COOP这家店,如果要买哈佛的纪念周边,一定要去这家店,是哈佛官方授权的,不然其他小店卖的纪念品参差不齐,店里还有很多书籍,推荐大家买Champion联名的卫衣,百搭好穿。如果有礼物送婴儿的话,可以考虑买个围兜或者小衣服,很可爱,MIT和国会山的纪念品商店也都有类似的商品。
游览哈佛走的是比较常规的路线,从靠近哈佛广场的门一进去,远远的就看见人头窜动,其实是很多游客在排队跟哈佛的雕像合照,但有人说当年哈佛捐赠资金建校之后,大家因为不知道他的长相,只能找个学生的外貌作为参考建了这座雕像,而今两双鞋子都已经涂成金色,传言摸了就可以获得智慧,我当然摸了又摸啦。
哈佛有两个很出名的博物馆,文化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时间有限我只去了前者,如果时间充裕推荐两个都去,哈佛的艺术博物馆堪称世界上的三大学校艺术博物馆,其他两个分别属于剑桥和牛津。
文化自然历史博物馆门票是成人12刀一位,进门向上走第一个游览的是各类植物标本的暗房,精美漂亮,楼上的各种矿石展示更让人叹为观止,同时每个物品都标了化学式,我只能一边咂舌一边感慨,老美对待知识的这种态度太值得国内学习,国内的学校即使门头、图书馆、实验室修的再过气派,最实在的还是在真正的知识上下功夫,格物致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对社会开放,而不是一味的闭门造车。哈佛校园里有很多学生在草地上看书,看得羡慕不已,恨不得年轻个几岁回学校好好念书。
博物馆里很大的篇幅展示了玛雅和印第安文明,毕竟这是北美,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确实有些冷门了,完全看不懂……哈佛的商学院在哈佛广场的南边,时间不够我们就没去了,直接从哈佛去了MIT,其实很近,步行的距离,不过我们赶时间就坐bus去了,Google地图查的路线。
原来MIT真的很多nerd!
一下车就不禁感慨,哈佛和MIT真是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学校,哈佛古典,而MIT超现代。逛了半天也饿了,我们就先去了访客中心对面的student center里面的food court吃了饭,随便挑了家印度咖喱饭,如果是MIT学生的话,在这吃饭有折扣。student center的一楼有Starbucks和Dunkin Donuts,想小憩一下喝杯咖啡可以来这,纪念品商店也在一楼。MIT以理工科闻名,建筑系也是常年世界第一,就更别说学校里的各种建筑了,艺术感十足,时间够的话一定要去 MIT Media Lab逛一下,我时间不够就没去,5555。
哈佛的校园有有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浓重的文化气息,而MIT就是一种工科特有的学术气息,步行或是骑车而过的小哥,看上去都非常像生活大爆炸里走出来的nerd,随处可见各类学术成果展览,还有陈列在橱窗里的年代久远的实验仪器或者是陈年的研究手稿,MIT校园简直就像一个科技历史博物馆。
时光都停在了查尔斯河边
MIT侧边出来就到了查尔斯河边,河边小憩一会,看看野鸭,看看跑步的行人,之后我们就又去了Newbury Street,前一天没怎么逛,今天继续溜达一下。这是波士顿最有名的购物地,街道很欧洲,适合街拍,除了街上的各个专柜,周围还有三个商场,如果想在波士顿购物,这里基本可以满足所有的需求了,而且如果要买的是正价的商品,建议在这里买,因为纽约的税比麻省要高,如果想买打折款,那还是留到纽约吧,纽约可淘的太多。地铁口一出来就看到了我之前挺爱买的urban outfitters,不过后来逛了一圈一件也没看上,还是官网好买一些。如果不想去纽约排队,又想尝试大名鼎鼎的Lady M,可以在这里吃,因为完全不用排队,不过我之前吃过几次了,也没觉得有啥特别。
Day3
自由之路-Here the child Independence was born.
1630年,清教徒跨过了查尔斯河来到了这个宁静的小城,并改名为Boston,是他们在英国家乡的名字,意思为the city on a hill。波士顿几乎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了,第三天我们去了波士顿必走的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大有国内红色之路的感觉,从波士顿公园一路往下走到昆西市场附近,路过了很多美国独立史上重要的存在,有安葬了富兰克林父母、塞缪尔-亚当斯、约翰·汉考克的谷仓墓地,小小一个墓地竟然安葬着3位独立宣言的签署者、9位麻省州长、5位波士顿惨案的被害者,是美国安葬了名人最多的墓地,没有之一。
从老南堂Milk street的出口出来就到了富兰克林出生的地方,外墙上刻有他的雕塑作为纪念,刻着BIRTH PLACE OF FRANKLIN。
背对老南堂的街对角右手边是个不起眼的墨西哥餐厅,也就是School Street和Washington Street和交叉口,但是要知道,这在200多年前可是个书店,狄更斯、爱默生等等大文豪当年都时常光顾这里。
从King's Chapel 沿着School Street往下走,左手边就到了Old city Hall,美国第一座法兰西帝国风格的建筑。1865年建成之前这里是著名的Boston Latin School(波士顿拉丁学校)原址,美国第一所公立学校,现在只剩下了地上的铜片作为纪念,学校的优秀学生就有文内会提到的、和美国独立息息相关的Benjamin Franklin, John Hancock, 和Samuel Adams。现在的Old city Hall院子里有两座雕像,一个就是Benjamin Franklin,另一个是Josiah Quincy, 波士顿第二任市长并且连任了六届,众所周知的Quincy Market就是以他命名的。
驴象之争-一头不简单的小毛驴
但其实Old city Hall最有意思的是门口的那头毛驴,我看了半天没有明白深意在哪,经一个当地的中国人提点才知道这暗喻了美国两党的的驴象之争,民主党的代表们都很喜欢这头小毛驴,一致通过了官方授权,后来人们又在驴的对面印了一双大象的脚印,让它真正成为了一个讽刺又抽象的政治象征。
波士顿比较有名的教堂一个是三一教堂,在Back Bay那里,我只是晚间路过,没有进去参观,另一个就是位于自由之路上的老南堂,老南堂是当年独立战争期间殖民地人民聚众秘密集会的地方,现在里面除了一些可以用来礼拜的小隔间,还保留了很多历史资料作为展览,让人们回顾几百年前的历史。里面有个很有趣的环节,不了解历史的人可能会一头雾水,工作人员摆了一盆水,旁边放了很多茶包,供游客撕开撒到水里,模拟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也就是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不过1773年被倾倒海里的可是东印度公司上好的中国武夷红茶,现在用的却是简陋的英式茶包。独立战争里赫赫有名的康科德和列克星敦第一声枪响也都发生在大波士顿地区,波士顿这个城市就是一个鲜活的美国独立史。
美东最古老的建筑,独立精神发源的中心
一路走下去就到了Old State House,1713年起矗立至今,老市政厅是北美大陆东部最古老的建筑没有之一。这里是北美殖民地的议会大厦和英格兰统治的场所,更是马萨诸塞州自由民的集会中心,是民选政府的执政所在地和民情激荡的中心。James Otis在这里激扬陈词抗议英格兰皇家对殖民地人民自由权利横加干涉(Writs of assistance),他输掉了官司,却拉开了美国独立运动的帷幕。15年后,又在此地,独立宣言被大声宣读出来,它奠定了这个国家的精神和发展方向。 仰头看去,实在不敢相信,300年前就是在二楼这个小小的阳台上宣读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宣言,向被殖民已久的全美国宣告了自己的独立。
插一嘴,独立宣言的原件现存于波士顿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在一个充满氩气的钛铝金属箱中。档案馆里有《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这三个开国文件的原件,时间充足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宣言上有各殖民地选派的56名代表,依次在宣言下的空白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中还有两位未来的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汉考克的花体签名在中间,长达5英寸,是所有签字中写得最漂亮的。在今天的美国,“约翰·汉考克”这个词成了签名的俚语,用来形容那种花哨的签名。所以这就有了个英文冷知识,如果有的语境提到“John Hancock”可能指的是“签名”的意思。
TD花园球场-看一看17座总冠军奖杯的凯尔特人
自由之路走到尽头,离查尔斯河其实也不远了,顺着公路又走了10分钟,看到一座大桥,左手边竟然就是NBA球迷们一定不能错过的TD Garden,波士顿花园球馆,波士顿凯尔特人和棕熊队(NHL球队)的主场了,绿凯在NBA史上什么存在也就不多说了,作为湖人球迷本该势不两立,但是作为詹黑,又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近两年绿凯已上升为我最喜欢的东部球队(但写文的时候詹姆斯刚宣布了加盟湖人,so……度过了精神分裂的一天,这都是后话了)。本来买了往返波士顿机票的时候,骑士和凯尔特人还在打东决,这也是我没飞纽约飞波士顿的原因之一,抱着绿凯和勇士万一打了总决赛,我还能在波士顿看我勇的心态,结果到波士顿的时候骑士都被勇士横扫了……世事多变,只能逛逛纪念品商店,买一些打折的季后赛服饰了,此外没比赛的时候每两小时会有球馆的guide tour,感兴趣可以进去参观。
只可惜行程有些赶,昆西市场吃完午饭,溜达了一会就回airbnb拿了行李打车去机场,晚上飞往了华盛顿。如果时间不赶,或者预算有限,也可以坐大巴去DC,或者开车去波士顿周边玩一玩,比如文艺青年们喜欢的瓦尔登湖,抑或《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拍摄地曼彻斯特(不是英国的那个),其实到波士顿市区也就40 Miles,不过麻省是不认中国驾照的,如果一定要在麻省租车自驾,需要有国际驾照,之前在香港念书的时候没拿香港驾照换国际驾照,真的是很后悔了,十年有效期,即使自己不开也可以拿来租车。
Day4
其实DC是非常小的城市,我们住在白宫附近的Westin,含税大概180刀一晚,性价比还算OK,到主要的景点其实都是步行可达的距离,但DC已经很靠近南部了,那几天非常接近DC一年最热的温度,我们基本都是打uber出行。第一天早上我们先吃了yelp上推荐的一家brunch,叫Old Ebit,快两百年的餐厅了。我点了个Crab Cake,上餐之前真的想不到做出来会是什么样,确实看不出来是蟹,但是真的非常好吃!
白宫-离川普最近的一次
吃完brunch步行去了白宫,进白宫是至少要提前28天预约的,如果是美国公民要发邮件给议员帮忙预约,非公民要联系大使馆,不过据说也有联系议员成功的案例,对于什么都没提前做攻略的我们自然是byebye了,门口拍了几张照我们就去华盛顿纪念碑了。
华盛顿真的是遍地博物馆,白宫附近有个展馆里,偶然遇到了TED之前宣传过的Before I die的展览,四面都是黑板,还挺有趣。
华盛顿纪念碑-轴线上DC真正的地标
华盛顿纪念碑是华盛顿最高的建筑物,政府规定DC任何建筑物都不能高出华盛顿纪念碑。碑内是可以进去参观的,不过我们没有上去,夏天的DC实在太晒了,为了避暑赶紧走去了二战纪念碑和反思池,国家广场的景点其实都是连着的,如果坐电梯直达纪念碑顶部,可以俯瞰不同角度的华盛顿,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内部还有一块纪念石来自清政府。如果是樱花季来DC,一定一定要来华盛顿纪念碑,据说会看到不输日本的樱花,让我立马想到了函馆的五棱郭,也是城里最高的建筑,两边种满了粉色的樱花。
二战纪念碑群与反思池-战争与和平
在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有个椭圆形喷泉广场,看上去像个罗马的露天圆形剧场。这就是美国国家二战纪念碑群,为纪念在二战期间服役的1600万美国军人而建,历经十年建设于2004年正式揭幕。碑群整体呈椭圆形,最外层的纪念碑共有56块,分别代表当时美国的48个州以及参战的美国海外属地,中间以大西洋和太平洋隔开,纪念碑上刻上了铜质花环,互相用硕大的铜质绳索连接起来,象征全美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
我去的时候正好遇上了二战老兵的纪念活动,每个人都戴着勋章坐在轮椅上,在华盛顿六月的艳阳下却显庄严肃穆,好像在诉说着二战时的故事。
和二战纪念碑群连着的水池就是反思池,好莱坞很多电影的取景地,《阿甘正传》里Jenny就是踩着浅浅的水跑过这里。
林肯纪念堂-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最伟大的总统
走过漫长的随处可见松鼠的步道,就走到了林肯纪念堂,笑跟朋友说,这简直就是美国版的中山陵,不过林肯纪念堂从外观上看是一座仿古希腊巴特农神庙。
纪念堂正中是一座林肯坐像,塑像的左首墙壁上镌刻着林肯在第二次就任总统时的演说辞,背后的石壁上刻着五行大字:“在这座殿堂内,正如在人民的心中,为了人民,他拯救了联邦。对于亚伯拉罕·林肯的纪念永远长存。”林肯纪念堂离机场很近,等几分钟就可以拍到飞机从建筑顶上飞过的照片。
国家美术馆-让文艺复兴,是夏天最可爱的样子
从林肯纪念堂出来我们先打车去了American Art Museum(美国艺术博物馆),也就是SAAM,它是Smithsonian旗下的,这个机构旗下有非常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包括了也坐落在华盛顿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我们去的美国艺术馆是和肖像艺术馆相连,建筑本身非常精致,回型长廊的两边分属两个不同的馆。藏品本身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主要是16-17世纪美国本土的油画为主,不是对艺术特别有兴趣的人不推荐去,推荐大家直接去National Gallery of Art(美国国家美术馆),文艺青年们在DC绝对不能错过的一个地方,分东西两馆,我的时间主要都花在西馆,本来以为东馆的现当代艺术没什么精彩的,但穿过相连的时空步道刚走过去,就已经被建筑本身所吸引,又是个贝律铭的杰作,而且如果对毕加索们感兴趣,东馆可以多留些时间。
要是说到西馆的藏品,值得一看的就太多了,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马奈、莫奈、梵高……一定要借导览器,或者手机下载Your Art这个APP,听着导览,绝对能逛一天不嫌累。general的来说,美国国家美术馆是全美除了大都会以外,游览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全球也排第六位。
点几个藏品来说,第一个是镇馆之宝,达芬奇的这幅少女肖像画比较早期,是他20岁的时候画的,也正是由于这幅作品在当时的佛罗伦萨轰动一时,当他16世纪早期重回佛罗伦萨时,才受邀创作了著名的《蒙娜丽莎》,关于画作背后的故事,语音导览里都能听到详细的阐述。
虽然大都会博物馆也有不少伦勃朗的作品,但是这幅自画像比较罕见,是他去世的十年前创作的,当时正值他人生的最低谷,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深深的皱纹,下陷的面颊,盯着这幅画的眼睛,好像就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梵高留世的作品不算少,不论是国家美术馆、大都会,还是在MOMA,你都可以找到很多幅。国家美术馆最出名的除了梵高的自画像,还有他自杀前绘制的花卉系列里的玫瑰花,感受到他生命末期对自然淋漓尽致的诠释。
以及他刚刚搬去法国北部,绘制的一副乡村田野图。
国家美术馆里不能错过的名作还有很多,提香、莫奈、埃尔·格列柯、乔托、高更……建议租个语音导览慢慢逛下来,同时西馆中间的雕塑花园也是美轮美奂,超适合拍照。
Day 5
国会山-纸牌屋,美国权力的中心
国会山提前预约或者早点去排队walk in都可以,我们大概八点左右到的,前面已经有不少人了,团体游客比较多,注意不要走错lane了,跟工作人员说下自己是general public,not with any group,他们就会帮忙安排一个讲解员。
我们是跟一小队美国人一起,人很少就不用拿耳机了,比跟着中国旅游团的更有代入感(虽然讲解员说的很多人名我完全不认识),但是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进了游览路线的大门后,大概九点开始先看了15分钟的电影,有点像我们的爱国纪录片,告诉local美国人们自己的祖国有多强大。但是!如果想进众议员办公的house of representatives,一定要提前预约,到了工作人员会给你一个绿色的卡片(which I don’t have),同组的一个美国小哥就预约了,有了这个卡片在参观以后他就去看议员去了,我们只能乖乖的去看国会图书馆。
美国的众议院相当于我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州按人口比例产生,现在有435个众议员,任期四年,而每个州只有两个参议员,都在国会山办公,讲解员问同组的美国人,是不是还是希望自己的议员们在自己州办公,这样才能看到what is really happening,大家都不住的点头。美国人普遍对政治的关心真的远远超过中国人,我之前问我的朋友们中国有哪几个常委,很少有人能答得出来。
国会山的室内雕塑展览厅还是很有趣的,真正能放在屋子里的雕塑,每个州只有一个名额,弗吉尼亚是个例外,有两个,一个是乔治-华盛顿,另一个我忘了,讲解时没听清原因,我想大概因为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是在弗吉尼亚?只有已经去世的人才有机会作为雕塑进去国会山,而能够代表一个州进入室内陈列则需要经过州公民的投票,同时每个州也有更换自己州雕塑的权利,但这很少发生,讲解员说最近一次发生是Ohio在2016年换了他们的雕塑,值得一提的是,加州的雕塑很奇特,放了一个西班牙的传教士Junipero Serra,加州来的小哥表示他回去以后要申请更换一下哈哈,当然,无知的我适时的Google了一下这个传教士(实景学习政治历史的好处又来了)。工作人员强烈推荐的国会图书馆确实非常震撼,但是游客只能站在高处透过玻璃去参观,能够在这里坐着看一天书,也算人生一大幸事了吧。
从国会出来以后,我们回酒店取了行李,吃了顿午餐,就直接打车去灰狗车站坐bus去纽约了,这晚为了方便直接住在了唐人街,因为次日一大早就要去尼亚加拉。
时代广场-如果不想对一座城市失望,一定要在夜色中抵达
灰狗的大巴从华盛顿到纽约大约耗时4小时,刚到曼哈顿住下后,我们就去了时代广场。纽约是个不眠不休之地,晚上的时代广场灯红酒绿亮如白昼,百老汇的灯牌像繁星一样闪烁。刚刚下班的纽约客和拎着大包小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一起汇合,宛如一条条热带鱼游弋在曼哈顿的灯红酒绿里。
Day6
前文也说了,为了图省事,尼亚加拉我们是途风网报的团,唐人街出发,两天一夜,确实比较省事,而且去瀑布看的景点都差不多,如果是加拿大侧还可以赌场玩一玩,美国这边过去设施确实没有那么多。大巴上中国人不少,所以导游会用中英两种语言分别解说。纽约州是个倒三角,虽然起点和终点都在纽约州,但是我们是一路经过新泽西去到最北端的。新泽西作为花园之州,是纽约人口密度最高的州,但沿途依旧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新泽西最大的是城市泽西市,仅与纽约一河之隔,开车通过荷兰隧道,几分钟即可抵达;其次是大西洋城,著名的赌城,如果纽约周边想度个假看海去赌场,不用去Vegas,Atlantic City也可以满足你。
平淡无奇的州立公园
行车两三小时到了康宁玻璃中心,团客来的比较多的一个景点,展示了玻璃诞生3500年的历史,也有着历史上第一块玻璃,还有一个2000年前的法老。
热玻璃秀没什么亮点,整个博物馆比较亮眼的大概就是建筑本身了,白色的基调配上窗外的绿草,很适合拍照。
康宁玻璃博物馆看完展,吃完午餐,继续赶路,一路看着新泽西和纽约州的大农村,蓝天白云,心情也会不自觉的特别好。
Watkins Glen是纽约州立公园,挺平庸的一个景点,不过当成人文旅行中的一个小调剂很合适,爬爬山,跟国内的一些山野景区并无二致。
尼亚加拉瀑布-雷神之水
下午7点左右我们经过布法罗到了尼亚加拉瀑布城,对岸加拿大的建筑都清晰可见,静下心来好像只能听到海鸟的鸣叫和湍急的水流声。
其实看似已经很巨大的瀑布只是尼亚加拉河水流的30%,剩下的70%都用于发电,美国的发电量大约是加拿大的三倍,供给了美国北部十个州的用电。
Day7
战争古堡-五大湖的入口,一夫当关
这天一早我们先去了漩涡公园,尼亚加拉河的水流在这里急转直下,绕过一个90度的险阻,形成了著名的大漩涡景观,对面的加拿大住宅清晰可见,甚至可以和对面的居民招手问好。
离漩涡公园非常近的就是战争古堡,在美国殖民历史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塞,因为这里坐落在尼亚加拉河的河口,早期欧洲殖民者要进入北美,必须要从水路从大西洋经圣劳伦斯河进入安大略湖,大家都知道北美五大湖其实是连成一片的,要进入内陆,安大略湖就是当时唯一的入口,谁掌握了河口谁就占领了先机。法国在1726年修建了这座古堡,但是在7年英法战争中落败,将古堡拱手相让。
随后英国人觉得一座城门不够抵御外敌入侵,于是又修了第二座城门。
后来,为了争夺这块宝地,美、加(当时属英国)两国也曾于1812年至1814年间进行过激烈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两国签定了“根特协定”,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共有,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在瀑布影院里看IMAX电影的时候也说到了这一段。
古堡旁边,透过安大略湖竟然可以清晰看见多伦多的天际线,真不知道是北美的空气太好,还是安大略湖这一段太窄,毕竟它也是世界第14大湖了。
这就是尼亚加拉河与安大略湖相接的地方,水流平静清澈。
雾中少女号-乘风破浪的水帘洞之旅
坐船近距离体验瀑布的磅礴,雾中少女号是我在尼亚加拉瀑布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了,上船之前都会发雨衣,所以不用提前准备,最好能早些上船,占据有利的拍照地形。
××
××
×
华尔街-Money never sleeps
看了IMAX电影又坐了雾中少女号,吃完午饭,我们就踏上了返回纽约了大巴。回程还是在唐人街下,我们直接打车去了华尔街的酒店,之后几天都住在这里。
非常巧合,我们住的酒店离安东尼·波登在华尔街的的餐厅非常近,那时距离他刚刚在法国自杀身亡没几日,这位传奇名厨的人生就这样止步在61岁。连美食都无法治愈的人生,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纷纷在他的餐厅前吊唁,留下鲜花和怀念的话,让人有些感动。
Day8
大都会博物馆-时光是琥珀
淘宝买的city pass需要去大都会换票,所以大都会博物馆理所当然就成为了正式游览纽约的第一站,也是我在纽约最喜欢的地方了,它和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我对大都会有着更多的一丝亲近,大抵是因为高中追剧Gossip Girl,Blair每天中午都和跟班们坐在大都会门前的台阶上吃午餐,一晃过去了快十年,Queen B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而S也嫁给绿灯侠生了两个娃,大都会台阶上只剩下世界各地的游客和逛累了啃着热狗的我。
真的很难用言语形容我对大都会的喜爱,把人生最理想的工作定为了在大都会当一个讲解员也不为过,为此我愿意学两年艺术史。今天看了一篇陈丹青关于肖像画的文章,就是由大都会引出的, 大家去之前也可以看一下。
整个博物馆像是一颗时光胶囊,在这里摸得到埃及神庙,看得见庞贝古城,吹得到波罗的海的风,也听得见巴布新几内亚的小号声,一切的一切,都在属于自己的那一刻,经过千年,被完好地保存到了现在。
靠近博物馆大厅的就是埃及展馆,满是木乃伊、棺木和神话,大多是石制和陶制品,充满浓郁的尼罗河风情。
115展厅有埃及极少的女法老和属于她的藏品,我们一路走过,埃及展馆的终极目的地就是131展厅,算得上大都会的镇馆之宝之一了,丹铎神庙,西半球唯一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庙。
这座神庙始建于公元前约15年罗马统治下的埃及,后在公元6世纪转变成为一个科普特教会。60年代,美国人伸出援手,沿着尼罗河从阿斯旺水坝中的洪水中将它抢救出来并进行保护,以表感谢,埃及政府1978年把这座神庙送给了美国,里面刻有大量的精美雕刻,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了2000年前的服装和仪式。
神庙建造时恰逢著名的奥古斯都大帝统治期间,所以墙壁上也有很多与他相关的雕刻,全部采用了阴刻,所以这么多年才得以如此完好的保存。
大都会伟大的收藏实在太多,欧洲绘画和雕塑数不胜数,如果喜欢梵高,825号展厅和822号展厅里加起来差不多有20幅,足够一饱眼福了。当然,周围展厅也有其他大师的作品,莫奈、德加、塞尚、毕加索等,8字开头的这些展厅,简直就是印象派的宝库。
大都会是弗美尔存世真迹收藏最多的地方,喜爱弗美尔的一定不要错过!语音导览和collection地图上都说弗美尔的画在632展厅,但是我找了一圈都没看到,只好问保安,原来是移到了隔壁的展厅里,大概是这些画定期都会有些微移,资料都没来得及更新。找不到画的时候,指着导览里的图片问保安是最方便的了。
634和637号展厅里还有两位荷兰绘画巨匠伦布朗和弗兰斯·哈尔斯的画作,伦布朗在前文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亦有提到。
大都会有超过200万的藏品,怕是有十只眼睛也看不完,去不了那不勒斯没关系,这里还有不少庞贝古城里发掘的雕塑,文明程度很令人惊叹,不经感慨,当时的庞贝人生活挺滋润的啊。
比较惊讶的是中厅竟然有Balenciaga、Dolce&Gabbana等等奢侈品牌的高定展,非常穿越。
大都会最丰富的非西方艺术收藏,毫无疑问,就是属于中国的藏品了,亚洲艺术品收藏是从二楼206号展厅开始的,逛完一楼,从兵器厅旁边的楼梯上去就直接到了亚洲展厅。
唐三彩、青铜器、笔墨书信一下子让我仿佛回到了中国,最神的是,室内竟然原封不动的移了一座苏州园林在这,小桥流水,古典精致,惟配上旁边的黑人保安,让人略略有些出戏。
除了大都会的典藏和它的建筑本身,一定要去的是它的五楼天台,可以看到曼哈顿天际线以及俯瞰中央公园全貌,也是个拍照胜地。
×
亚洲藏品里可能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作品就是浮世绘的冲浪里了,不过我在Asian区怎么找都没看到,就问了一个security,他跟我说这幅图is on storage,not on display,就是不展出了,有些遗憾。
中央公园-喜欢一个城市,因为短暂融入后的感动
在纽约,最最喜欢的大抵都在中央公园附近了。里面有网球场,游泳池,人工湖,溜冰场,餐厅,剧院,周边还有美术馆。天气好的时候漫步在中央公园里,感觉特别不真实,好像置身在看过的美剧里,阳光从叶子缝隙里流淌下来,变成彩色的光斑和一道道射线状的光束,大家坐在草坪上,看书、野餐、做瑜伽、谈天说笑,随便一个角落都布满温情的生活细节。
整个曼哈顿那切割整齐的街区、直耸入天际的水泥森林恐怕会让很多人感到压抑,但是正中央的中央公园却刚好中和了这一切。中央公园就像这座城市的绿肺,散发沁凉的绿意,还有树木混合泥土的味道。
中央公园真的太大了,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在这里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奢侈。我就在这样一个逛完大都会博物馆的下午,顺便拐进公园里散步,从街区里走进公园的那一刻,能清晰的听到开关咔哒一声,整个人的心情节奏由快变慢。
中央公园长椅上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一块块嵌在椅背上的金属片上,有各种人留下的话,给家人、爱人,也有给朋友的。Love never ends.
特别喜欢纽约大大小小的公园,我走在盛夏的阳光里,忍不住把这里的开春、深秋、初雪、隆冬的样子挨个想象一遍。
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奇妙夜
此行来美国之前,特意重新刷了一遍博物馆奇妙夜,这部电影全部都是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拍摄的,那自然我要来这里探寻一番。不过可能是因为刚刚逛过大都会,又穿过了盛夏的中央公园,自然历史博物馆显得有些平淡无奇。
一进正门就看到了电影里复活的恐龙化石,没用广角镜头拍都拍不全……
负一楼的Rose展厅确实很值得一看,介绍了宇宙的起源以及每个星系,我们看了4点场的裸眼3D电影Dark Universe,大概30分钟左右,从宇宙大爆炸讲述到了现在的天体物理学,很适合学生看。
这座石像是原封不动的从复活节岛搬到这里的,博物馆奇妙夜里他有了生命以后嘴唇总是很有喜感的一动一动,我去到这厅的时候是一个人进去的,时间也接近闭馆,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幽暗的灯光下,我越看越觉得他嘴巴在动,不宜久留掉头就跑……
百老汇看剧-流星一样的动人时光
到纽约旅行的大部分童鞋估计都会把看一场百老汇音乐剧列为必去项目之一,很多人都会把《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当做首选,我也没能免俗。逛完两个博物馆之后,直接从中央公园去了Majestic Theatre看了8点的歌剧魅影,走到剧院那个街口刚转弯的时候我就惊呆了,队伍差不多排到了下条街,朋友到的比较早但是基本也是站在队尾了,大家为了看剧激情真的非常高涨。美国看剧没有那么多讲究的dress code,不用像欧洲一样人人都是燕尾服和拖地晚礼裙,大家都比较随意,穿着很日常。
其他的热门剧还有Wicked、Chicago、the Lion King、Cats等等,包括纽约很多出租车上都在做广告的Harry Potter系列的「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Book Of Mormon,还有近年很火的浸入式话剧Sleep no more,有时间真的想再看一部。
Broadway的座位一般分为Orchestra(底层前排)、Lounge(包厢)、Front Mezzanine(中层前排)、Mezzanine(中层座位)、Rear Mezzanine(中层靠后座位)、Balcony(高层座位)、Rear Balcony (高层后段座位)几个等级。官网是,如果想要比较的好位子,一定要提前买,可能还会遇到折扣票,如果是歌剧魅影,推荐坐在中间的位子,因为最经典的吊灯会从头顶飞过,非常酷,如果中间选不到了,建议选择背对舞台右手边的座位,因为演员的站位普遍偏右。
我们这次买的是Orchestra第五排,原价150刀的票,在telecharge上正好有优惠,票面99刀,加上手续费一共是111刀,布景舞台效果实在太棒,完全值回票价,让人“WOW”的时刻非常多,看完只能说国内的剧实在太粗制滥造,一家剧院能够三十年如一日只演一部剧还场场爆满,不是没有他的道理。Phantom身上有一种悲情的美,像莎士比亚那些悲剧里的男主角,没有最精致的脸,却有着最优秀的才华、令人羡慕的天赋,浑身散发着该死的荷尔蒙,用天生魅力吸引别人为他沉迷,只是得不到想要的结局。如果有机会话,强烈推荐大家看30年纪念巡游场,我当时查了一下,纽约近期都没有,最近一场貌似是在芝加哥,遗憾只好看普通场啦。
Day9
911博物馆-众生皆挣扎,无人高一等
911纪念馆就在华尔街,原来双子塔轰然倒塌的原址建起了这座归零地(Ground Zero),北塔留下的坑被建造成了一个巨大深陷的水池,名为“倒影缺失”,让人强烈的感受到失去的感觉,水的流逝也象征着时间的一去不复返,让人更加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义。而南塔遗址则盖起了博物馆,供人们怀念以及警醒。
整个展馆走完全程都非常肃静,几乎没有人说话,好像让人一下子回到了17年前的那一天。门票还是用的city pass,进门右手边可以排队租语音导览器,12刀,结果等我排到的时候,小哥跟我说可以下载APP用自己的手机听,内容都是一样的,那我自然选了自己下载,大家如果去的话可以提前下好,iPhone是在App Store搜索“9/11 Museum Audio Guide”。
其中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15分钟的小短片,记录了911之后世贸中心的重建过程,开头一个非常长的镜头,久久的沉默之后旁白女声“I was always wondering why does anyone have to suffer”,这句话一整天都萦绕不去。看着延时摄影里“rebuilding continues”的横幅在楼面上一层一层的上移,最后新的世贸中心建成,双塔重生,好像一切如常,但是在那次袭击中失去了亲友的人,却永远不会忘却。希望这个世界多些和平,少些战乱,愿逝去的人安息,生者铭记、并坚强活下去。
洛克菲勒中心-在硝石之巅,俯视整个纽约
从观景上来说,洛克菲勒中心俯视纽约会略胜帝国大厦一筹,它既可以远观帝国大厦,另一面又能俯瞰到整个中央公园,不过从情怀上来说,又确实不敌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帝国大厦。
This is us-生活酸楚酿成柠檬汽水
NBC电台从1940年成立至今已度过了快一个世纪,而他们的总部恰好就在洛克菲勒中心,从the Rock下来之后,感兴趣的大家可以逛逛NBC的纪念品店,作为this is us的粉丝,虽然之前在艾美奖不敌另外一部我很喜欢的big little lies,看到很多它的周边品也不禁很开心。
联合国-展望世界的未来
有一个说法,把大都会博物馆和同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一起,说成了人类的过去跟未来的两大交汇点,前者(大都会博物馆)记录着人类的(或者叫做世界的)过去,而后者(联合国总部)则在描绘着或者说在规划和展望着世界的或者说人类的未来。
如果去联合国参观,一定要预约guide tour,不然其实意义不大。大部分的guide tour都是英文的,每天也会有个别场中文、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如果想预约中文的,一定要提前约,我是提前一天被朋友安利临时起意要去联合国,好不容易才刷到了下午2点45有英文场的空位。坦白说以前对联合国的了解真的不深,参加了大约一小时的tour以后,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最大的厅属于托管理事会,座椅是挪威捐的,窗帘是海地,地毯是爱尔兰,全场的绿色地毯,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You treat people like how you are treated,参观完联合国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做的真的毫无意义,想用微小的力量做一些对世界有帮助的事情,但过了三天鸡血差不多就消了……
自由女神-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
City Pass里是自由女神像和埃利斯岛 或 环线观光游轮(二选一),我们没有选择登岛近看女神像,二是选择了环线观光,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听了很多朋友说排队半天登岛也不过如此,所以想试试看环线观光。City Pass上有电话和网址,可以打电话或直接网上查询该日的环线时间,出发地都在midtown的83 pier,我们选了晚上7点的,是唯一一个两个半小时的航线,日景夜景一次性看了。很巧的是,那天恰好是6月22日,一年中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日子。
××
×
哈德逊河环游一周,由Midtown出发,经Downtown去往女神,然后绕着曼哈顿一圈,几乎把纽约的地标都看了个遍,最棒的是船上的老爷爷解说实在太有职业精神,几乎不停歇的说了两个小时。
帝国大厦-当北京遇上西雅图,当Chuck Bass遇上Blair Waldorf
提到帝国大厦,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汤唯和吴秀波在露台上的相遇,但因为小时候一直追《Gossip Girl》,我却第一时间想到了Chuck拿着花,在这里等Blair的那一天。帝国大厦上有太多太多的情节,见证了《西雅图夜未眠》、《绯闻女孩》和《北京遇上西雅图》等无数银幕经典故事。相比自由女神,于我帝国大厦是更加纽约地标式的存在。
帝国大厦的顶上还有很多明星的照片,我喜欢的几个竟然摆在了一起,最诧异的是竟然还看到了李易峰和江疏影……
Day10
Woodbury买买买
在纽约的最后一天,一早我们就赶去了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去了Woodbury购物,美东最大的outlet了,但事实证明,还是要更早一点去,一天根本逛不完,买的多的建议大家可以租车去,随时买完随时把战利品放到后备箱里,然后继续战斗……
Woodbury东西确实很便宜,如果要买coach、mk什么的,据说这里是全球最便宜的地方。我在outlet里一直逛到4点没吃午饭,完全没有饿的感觉,而且还有很多想逛的店没有逛,因为约了表哥晚上在曼哈顿吃饭,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去。
切尔西市场与韩国城
回了纽约,我就直接去了切尔西市场Chelsea Market,它建于1890年,由National Biscuit Company公司所有(奥利奥饼干公司的前身),奥利奥饼干当年就是在这里被发明的呢!如今这里很非常多市肆,有些像日本那些海鲜市场的feel,都是新鲜食材的摊位,现选现做,价格也都不贵。如果没有去波士顿,又想吃正宗龙虾,那一定要去Lobster Place这家店,同时生蚝的选择也很多。
切尔西市场离熨斗大厦也很近,如果要打卡拍照的话值得一去。我们在切尔西市场逛了逛就打uber去韩国城吃了正餐,纽约真的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地方,中国城、韩国城、小意大利……移民们把这里变得跟自己的家乡几乎一模一样,在唐人街看到了很多大妈在跳广场舞,一时间有了回家般的感觉。
Day11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最后一天一早就从纽约坐大巴回波士顿赶飞机啦,纽约真的是一个让人轻易就get involved的城市,在这里还有太多想去却没有去的地方,也许留了念想才好更快的重逢。
旅行中的日常与不日常,都是必要的。拖延症久患未愈多年,竟然真的提笔写了这篇冗长的游记,自己都有些不相信。但文字和照片总是会帮自己记录下旅行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记录下这个满是爵士乐的夏天。
愿永远随处可栖。

Novaki
校验提示文案
SFnVelvia
校验提示文案
无伴奏的熊猫
校验提示文案
姣斯凳督
校验提示文案
黑皮拔丝呆
校验提示文案
tomyiktang
校验提示文案
jay8396
校验提示文案
尼普顿顿顿
校验提示文案
chabisi
校验提示文案
丢丢喵
校验提示文案
泰坦II
校验提示文案
星箜无限
校验提示文案
不撸铁不舒服斯基
校验提示文案
waycan
校验提示文案
山葱花
校验提示文案
仓央JC呢呢
校验提示文案
黑椒牛肉粒
校验提示文案
何小俊
校验提示文案
waycan
校验提示文案
薄荷1绿
校验提示文案
大大的桃子呀
校验提示文案
超烦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丢丢喵
校验提示文案
唐小艾
校验提示文案
甜瓜_knn
校验提示文案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校验提示文案
薄荷1绿
校验提示文案
kxhdyx
校验提示文案
星箜无限
校验提示文案
压了个呸
校验提示文案
ryan111
校验提示文案
感觉亏了一个亿
真正有品位懂生活的人 年薪五千万也未必玩的这么开心这么有意思
校验提示文案
买买买种子选手
校验提示文案
飞去远方
校验提示文案
chabisi
校验提示文案
crazyuper
真的很向往去国外开拓下眼界,这个真的是实实在在定位自我投资。
校验提示文案
生为梁客
校验提示文案
arkal
校验提示文案
大大的桃子呀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