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sy级硬货: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需要准备些什么?
第一件事情是提前做好调研。
了解好要去看的展馆及所在地点、展览主题、重要展品、开放时间、行车路线等等。
因为可能会在一天之内去多个展馆,比如我,会考虑将几个重要的展览排列在地图上,然后安排一条由重要到次重要,同时在路线上选择最快捷的一种去看展,减少过程中的通勤成本。
可以不用像出去旅游一样做攻略,但要计划好大致看哪些展,每个展的停留时间,以及是否考虑在周围还有其他地方需要顺带去下。
这里会涉及到一个问题,从哪里去了解这些展览,以及怎么样做取舍。
我一般会有几个主要的渠道:
1.朋友推荐。
在没有关注到的情况下,有朋友在朋友圈发或者转发相关展览的介绍,就会去关注了解;
2.豆瓣同城。
可以了解每一个城市的近期展览有哪些,这个是按照时间来排列的,可以作为参考,也比较全面,但相关的介绍信息一般,图片质量参差不齐,也没有专业人士告诉你怎么选择;
3.在艺APP。
这个APP是之前中央美院读博的童鞋推荐(现在首师大做老师,)从热门到时间,详细的介绍和精美的图片,点评都很多,展览覆盖全球,也可以作为最重要的参考。
接下来就是看展当天必须要做的。
如果是去国家级大型博物馆看展,记得一定要提早。一般9点钟开门的话,最好8点半前能到,然而8点半前到,你也会发现博物馆前面已经有了一波人在提前排队了。
这样的经历我有过很多次,所以大家看展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如果去晚了的话,可能耗费在排队的时间上就要花很多,前两天在上海博物馆看展,一个“温馨”的指示牌提醒到“两小时排队区”,也就是说站在内个位置排队进去大约需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趁早去虽然会提前站队,但是错开了人流高峰期,不至于和很多人一起排队,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第一波进去看展的童鞋。还不用和很多人挤着看。
这里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如同去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看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特展,一天只有400张票,凭票参观。这个就更是得提前去买好博物馆门票,然后抢在博物馆开门的那千钧一发的时候,夺门而入,跑到指定的展馆入门区去领票。
在参观的前一天,一定要记得准备好饮水和干粮。不是每一个博物馆里面都提供饮水和食物,像上海博物馆这样的大馆你可能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出来再进去的时间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同时,进馆之前要吃早餐,因为看展览绝对是一件既耗体力又耗脑力的事情,你需要长时间站在文物或者艺术品前,阅读他们的文字说明,听讲解器或者微信二维码里面的解说,还要同时根据这些解释去观察文物的特点,艺术品的亮点。这事儿所需要耗费的精力不亚于你一边跑操场还要一边动脑筋思考一套数学题,虽然有时候也可以是一套语文阅读理解。
进入展馆后,你可以考虑领取一份简单的介绍册页,一般会在服务台旁边放一个展架,展架上可以随意取拿。像上海博物馆的册页都做得非常精美,印刷精良,做工不错,对于喜欢这类好物的童鞋来说可以拿一份收藏,也可以在参观的时候便于重点了解,因为能印出来的都不算太差。
接下来是要不要租一个讲解器的问题:
如果你对这个展很熟悉,很了解它的主题,又或者兴趣度一般,不建议你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光看册页介绍,就基本上能够了解的展览,也没有必要用解说器,主要是浪费时间。就是在成都的博物馆,像金沙博物馆和四川省博物院、成都博物馆,好几次的活动都提供了免费的二维码语音解说,直接手机扫码就可以听讲解,并且还可以挑选讲解员,就大可不必了。
如果是一些重要的特展——国内博物馆向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借来的展品,建议可以考虑租一个,一般是20-30元/次。比如上海博物馆向日本和欧美的博物馆借来的中国古代书画,没有基础功底的观众,直接看画和解说词,也难以体味其中的趣味和艺术性,最多就是作为局外人凑个热闹。这种情况下,租一个讲解器可以说是不错的选择。
几次展览出版的两本书:
接下来就进入正式看展阶段。
以前两天看的浮世绘大展为例。重点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会有一个语音解说的提醒标识或者数字,有的展品会放上一个二维码,让观众自行扫码观看详情或者听取解说。
这个时候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认真的看一遍,再回顾一遍重要的展品;还有一种方式是先粗略的看一下,再认真的回来看重要展品。还有一种我个人不太提倡,在龙美术馆提供的免费册子里面给出的参观建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最重要的展品看完即可,不用把所有的展品都一网打尽。
在我看来,并不太喜欢这种方式。虽然说看完全部展品,不见得能够对所有的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会有了解全貌的好处,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观展方式,没有绝对标准。举个极端的例子: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首都博物馆将全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集中起来进行了一次超奢华的大展,件件都是国宝,每一个都绕不开,这个时候如果还要去挑着看就损失惨重了,意味着你会错过很多的重要文物艺术品。
一个展览会在开始前由主办方和展品提供方的致辞。说明这次展览的背景,价值,目标和展望之类的话。这是基本配套。
衡量一个展览好不好,还要看传递给观众的东西清晰不清晰,能否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这次展览的全貌。
这里说的主要是展品的年代,代表作品,变迁特点等发展脉络的基本情况。但是近期看到的浮世绘也好,美国画展也好,都压根没提供。算是瑕疵吧。尤其是浮世绘展,张贴的介绍色彩艳俗,让人有种阅读后即行逃离的欲望。
接下来进入展区。首先会看到一段阶段性概括文字,有一个阶段的命名:早期/某某时期/某某派之类的,下面是一段综述性文字,告诉你这个阶段的重点和历史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件作品,通常都不会太差。我们要做的是,继续先看作品旁边的小字注解,便于理解。当然如果你对作品本身情有独钟——前面说过了,没有死理儿,可以先看作品再看文字。
在观看的过程中,还是以画为例,可以去了解作品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一定要置身于时代之中,才能有个基础性的认知。比如这幅our banner in the sky,就是一幅典型的政治宣传画。如果不了解它的时代是在南北战争时期,也就无从理解这幅画背后的爱国主义思想。
再比如看浮世绘,它是怎么诞生的,突然就在世界艺术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浮世绘展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受中国的版画影响很深,工艺和画风上都有中国的影子。
到中后期,又受到西方传入的透视法的影响,浮世绘的立体感开始增强。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特点也开始展现。
浮世绘的色彩色块也影响了当时西方的印象派,所以我们也能自然的联想到莫奈的花园和梵高的画作。
让我们再回到这次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美国画展。这次的作品中也提供了一些具有印象派特点的画作,有意思的是,我们从中也看到了浮世绘的影子:把地平线画得很高,让近景突出。于是一整个的艺术史脉络就串联起来了:中国的版画+西方的透视法→日本浮世绘→欧洲印象派→1945年前走向现代的美国艺术。
如何去理解一幅画,日本学者宫下规久朗在他的书《美术的诱惑》中提供了他的一些想法,不用去了解背景,凭借自己的理解去认识作品。
这种方法如果单纯从理解创作技法或者去感受作品本身的艺术美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可能会出在哪里呢?你可以完全理解错了作品本身想表达的意思或者曲解作者的本意。就像浪漫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前的作品,都是画的人物,区别在于哪里?如果停留在审美的角度,这将是一种肤浅的认知,所以我倾向于追根溯源的去认识作品,有助于加深印象和理解作者真正的主题,他试图通过作品传递的价值。
同时,在看展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并不熟悉作品或者文物的男票给女票,大人给孩子胡乱发挥讲解一通,或张冠李戴,或无中生有,或添油加醋,让人觉得好笑。所以,如果遇到不知道或者不熟悉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拿出手机搜索一下相关资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也是我说为什么看展其实很耗费精力,因为你需要不断的去阅读,理解,学习,消化,吸收展品的相关知识,还不能像上课一样有课间休息!
一个重要的话题:在观赏的过程中是否要拍照?什么时候拍照?拍什么照片?
如果看展不是为了发朋友圈,那将毫无意义。——彭特尔 · 虾扯蛋(Painter · bullshit)
首先,博物馆为什么禁止大家拍照,这个之前已有专门的同学撰文说明:带闪光灯的相机会对部分脆弱的文物画作造成伤害。但禁止拍摄主要是出于保护版权考虑——说白了博物馆也有自己的私心。
对此,我的看法是:如果博物馆有严格要求禁止拍照,建议遵守规则;没有要求,即使拍摄也不使用闪光灯,避免伤害文物的同时也影响他人的观展体验;最好的方式还是选择购买展览方出版的画册。问题是,也不是每次的画册或者介绍性文章的汇集都值得购买。比如《壁上观:山西古代墓室壁画》这本书,是和去年年底的上海博物馆山西泉水梁北朝墓室展览相关的书,外观看着不错,但是内容和图片的话,只能说中等,属于可买可不买的范畴。
对于文物展馆,一般精品或者重要文物会专门放到一个独立的展柜中,四面都可以拍摄,这些极有可能是看展和拍摄的重点。书画卷轴类,一般会给长卷做一个专门的大展柜,里面也不尽然都是精品。故宫武英殿国宝书画展除外,每年会有几期国宝级书画拿出来展览。
对于拍摄对象,有一点基本常识要求:古代书画,无论是纸质还是绢丝,明代及以前,不建议拍摄;因为太宝贵太脆弱,且历史太久,历经时间的洗礼、流转和很多代收藏家的把玩观赏题跋,很多工匠的修复,色泽偏暗淡,已经看不到最初的原貌,手机拍摄也会失真,如若是真爱,不如买高仿复制品。至于瓷器和青铜器之类的,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看完第一部分的文物或艺术品后,可以在脑袋里简单回顾一下这个部分的大致内容,代表作品(那些有语音讲解的,不一定是大尺寸),然后再看第二部分的介绍,继续往下走。这样,每一部分都可以大致了解他们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轨迹。
进入第二部分的时候,可以再回顾一下第一部分的要点,对比差异化,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比如在看印度的犍陀罗艺术展的时候,秣菟罗和犍陀罗的佛教造像因为生产的地区和受到的文化传统影响不同,虽然表面上看都是佛像,仔细看却会发现一部分是希腊式服饰,宽袍大袖,一部分是南亚式服装,贴身透明凉爽。这些细节,对比起来就非常有趣了。
在展览过程中,偶尔还有一些会播放纪录片,帮助加深理解。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纪录片实际上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更加形象立体的去认识一个展览,在其所处的文化区域中的价值和地位。
一般一个大型展览会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章节组成,看到最后一个部分,基本上就了解完了整个展览,也许过程中你会对某几件作品特别心动,它们不见得是最核心的展品,却能让你产生强烈的共鸣。此刻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妨拿出手机和它合个影。
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文艺复兴艺术展和男神拉斐尔的合影(图)
到结尾,你已经走完了整个展览。这个时候,就可以再次从第一部分重新看过来,挑你最欣赏的作品仔细观看,理解,揣摩作者的用心,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之对话。也可以趁机把没有拍的再补拍上,作为这次观展的纪念。
这样一个展览的全部过程大约耗时2小时甚至更多,基于不同的展品数量,比如浮世绘展有166幅作品,我看了接近3小时。
此时此刻基本上脑袋已经装满了干货,眼睛也看到差不多,胃也开始空了,建议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休息,喝喝水,吃点干粮,休整结束后准备下一场。
另外有一些小贴士,博物馆艺术馆里面除了文物和艺术品之外,很多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既有大家熟知的故宫、布达拉宫等由古建筑群改建的博物馆,也有苏州博物馆(华人设计师大神贝律铭先生设计)上海博物馆等新教的博物馆,它们本身也是可以作为拍摄的对象。分享一张我从上海博物馆中庭拍摄的天井照,这天天气好,蓝天白云,手机后期一下,也还可以看看。
最后再总结下看展的几个坑:
1.大馆小展不必去浪费时间:例如故宫午门两边的各种展览,还有山西应县木塔的佛舍利展,pass;
2.假古董不必去浪费时间,例如厦门的上古艺术馆,全假三星堆文物;
3.民俗性质博物馆,不用去,精品少得可怜,都是大路货;
4.付费的画廊,不用去了,最近去踩了一个坑,展馆面积10平米,数量30张,门票35元,非著名艺术家,价值不大。
几种必看的展:
1.上博、国博、故宫、世纪坛借的展,资源能力强,都能拿到世界级的展品;
2.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墓室壁画展,门票320元,应该是史上最贵了。刷新你对盛唐气象的认知;
3.个别小地方的特展,一级博物馆应该都不会太差,新馆的设施都会比较好。偶尔例外如下:
上海历史博物馆的文物介绍卡
周周626
校验提示文案
小云云字千舟
校验提示文案
licrosse
校验提示文案
licrosse
校验提示文案
小云云字千舟
校验提示文案
周周626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