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不要忽略对孩子的运动训练——推荐这些适合家庭训练的好物
最近在学习著名育儿心理学家陈默老师的专辑“告别吼叫,做高效家长”,对于运动水平训练这章节特别有感触。做了学习笔记,也去网上找了对应的训练好物,和各位值友分享。
运动水平高低对孩子心理影响有多大?
运动水平的高低对孩子的自信心,自我认知影响极大。不是有运动神经问题的孩子才需要进行运动训练。
孩子的动作训练最佳时机是6岁前(即大脑髓鞘皮层发育完全前),错过时间就只能生二胎了。
在家可以做哪些训练?
1、触觉刺激
能刺激宝宝大脑髓鞘皮层的发育。
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夏天的时候用软毛刷对宝宝的全身刷,以达到刺激毛孔的作用,特别是敏感的耳朵后面,脚底板等敏感部位。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可以通过挠痒痒,把孩子挤到墙角等亲自互动的方式,和孩子的身体接触达到触觉刺激的目的。
广泛的触觉刺激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情商。
2、跑跳训练
跑的训练包括平地跑,跑楼梯。
跳的训练,在家可以使用儿童蹦床,这款质量好,缺点是没有围栏,需要家长保护。
3、前庭训练
即平衡能力的训练,与孩子的日后学习也息息相关。
最方便的就是在路边牵着孩子走上街沿,在公园里可以多荡秋千。
当然在家也可以训练,比如平衡玩具。
本来种草了这款,因为价格过高就没入手。
后来买了这款马卡龙8曲,没有异味,宝宝也很喜欢,大人可以一起玩,全当脚底按摩,缺点就是比较重,占地也比较大,每次装拆比较麻烦。
滑板车也是训练平衡能力的好物,入手的这款质量很好,车身很轻,轮子会发光很炫酷,而且永久发光不用充电。
4、大肌肉训练
拍皮球很重要,孩子能准确判断球的轨迹并且能够接住球,对他的力量和肌肉神经发育都很有帮助。
5、精细动作训练
和未来学习成绩高度相关的精细动作,买玩具时不要忘记购买与精细动作相关的玩具。
3岁以下的宝宝可以这样训练,买类似的插孔玩具:
在宝宝玩的足够好时,还可以蒙住一个眼睛加大难度,训练效果更好。
买一副幼儿眼罩,挖一个孔,正戴反戴起到捂住一个眼睛的作用。
对于幼儿园的宝宝,可以开始挑豆子训练,将一两赤豆,一两绿豆混在一起,让宝宝将两者分开,训练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
到了6岁的宝宝,可以让他尝试穿针引线。
总结:
学龄前教育,家长应该把时间花在刺激孩子的运动神经系统上,效果会远远胜过超前学习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