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滤桶使用心得分享
过滤方式有很多,想养好水草个人推荐使用滤筒;优点:能够提供稳定的培菌环境、减少水草碳源逃逸、外行美观运行安静(垃圾滤筒除外);缺点:贵,使用容量、滤材、流量达到的效果类似的情况下,会比其它过滤成本高。
我玩草缸两年了,刚开始使用的是上滤,因为过滤芯效果不理想,开始入坑滤筒,就入手了森森HW-603B,HW-603B是不少草友入坑的首选,经典中的经典(卖了好多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同价位内基本没有对手;下面我分享一下使用了一年多的心得。
滤桶买回来时,会自带四层不同密度的过滤棉;因为我是50*30*25的鱼缸,不需要而外的前置滤桶(有前置也可以换成更好的滤棉),只用一个滤桶需要物理顾虑和培菌,所以就用不到全部自带的滤棉。
为了防止滤材粉化,我是保留了自带的一层滤棉,铺到底下防止滤材粉化,回流到鱼缸内;如果滤材是那种颗粒比较小的,如石英球这种,铺上一层滤棉也可以防止它透过塑料隔板掉到底下,堵住出水口。
之后就是在中间成放培菌的滤材,滤材的种类有陶瓷环、尼特利环、培菌球、火山石、石英球等,个人是比较推荐陶瓷环,性价比高还不易粉化。培菌滤材的量尽量铺多点,能够吸附的消化细菌就越多。
最后这层就铺慢滤棉,不留空隙;这里我都是在某宝上直接买的过滤棉,自带的过滤棉太薄效果不好,而且是进水端的第一道过滤需要定期更换,所以直接某宝上买新的,也不贵,十多块一卷能用很久。
这就是使用了一个多月后的情况,第一道过滤棉,都吸满了各种杂质,也导致流量变小;所以我一个半月换一次第一层滤棉,当然也是要根据实际鱼缸内的动植物密度相关,可以根据流量来判断;定期更换第一层滤棉就可以,不要对底下的培菌滤材进行冲洗或跟换,不然好比容易培养的消化系统会被破坏,重新使用可能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导致爆藻、严重可能会造成鱼虾死亡。
更换好滤材后,放上塑料隔板,然后加水,加水的过程中可以压一压滤材,把中间的空气排出来,加满水后把盖子盖上扣好;到这一步别急着接进水管,先将水管内尽可能加满水后再接上,不然水管内有空气,打开水泵你就会发现水抽不上来,这时你就只能把出水口放到嘴里吸,辅助水泵抽水了。
虽然这种方法还是会有一点空气在水管里,刚开始可能会影响水流,还会发出一些噪音,不过只要水泵抽上了水,它就会随着时间,在一到两个小时内把空气排出去。
声明:纯属个人爱好,并不专业,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大佬在评论区和谐指正、交流、学习讨论。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糖诺
校验提示文案
浮生行简
校验提示文案
steelyang11
校验提示文案
每天都来看一看
校验提示文案
每天都来看一看
校验提示文案
steelyang11
校验提示文案
浮生行简
校验提示文案
糖诺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