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设计周 华硕灵耀用高科技陶瓷铝与AI重构笔记本的轻盈哲学
2025年4月7日至13日,华硕灵耀品牌携DesignYouCanFeel 耀启新境”全球巡展登陆米兰设计周,以材质、工艺、AI”三大核心命题,重新定义科技与艺术的边界。在去年经过上海、伦敦艺术展广受好评后,这是华硕灵耀艺术家全球巡展的2025米兰站,在1930建成的米兰GalleriaMeravigli画廊,华硕将高科技陶瓷铝材质(Ceraluminum™)、AI智能技术结合,为用户呈现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感官盛宴。

科技与艺术和谐共生,探索美学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华硕携手StudioINI实验室与研究工作室,有机融合设计,材质创新、工程、艺术表达以及AI技术,构建动态仿生雕塑“Willful Wonder灵动奇境”,对来访者做出反应。参观者每一步的重量转移都触发AI生成流动的视觉影像,将人类动作、技术响应与自然美学转化为动态艺术。


装置的内框架采用高科技陶瓷铝材质,它将吸引用户触摸框架,并将每个框架的信号传输至AI算法,实时直播这些数据点,并将其输入AI生成算法,形成流动线条,其3D形状随时间和整体几何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捕捉空间中人们的行为演变,成为一种全新的4D形态,形成直观的艺术表现。
这件装置艺术诠释了华硕众多产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强调未来笔记本的发展方向是材质艺术与AI的融合,这正符合了华硕灵耀的DesignYouCanFeel”哲学,核心在于五维体验”——灵感、沉浸、直观、静谧与安全。
华硕以融合创新材质、匠心工艺与先进AI科技的艺术呈现方式,将华硕灵耀集极致轻薄、高性能、实用与品质美学于一体的产品特质,表现出华硕对未来笔记本的理念,即从单一工具进化为可感知、可共创的智能生命体”。在理念落地上,华硕用灵耀系列突破了工具化”的局限,转化为可触碰的交互艺术品,和材质可感知的”智能生命体”。
华硕创先应用跨时代材料,迭代笔记本新生态
据介绍,华硕创新运用全新的高科技陶瓷铝(Ceraluminum™)材质,既能体现金属的强度,又能拥有陶瓷的韧性,同时承载我们对地球的责任,是科技与自然美学的完美融合。
功能上,高科技陶瓷铝材料在同一位置反复摩擦超过18,000次后仍表现优异;相同坠落测试优于阳极氧化铝;散热性能优于钛金属;独特纹理能抗指纹和污渍,且可100%回收利用,是未来迭代的全新材料。
环保上,这一工艺使用纯水和电力,无需有机化合物、强酸或重金属。另外,这种低环境影响的浴液方法实现了铝材料的物理和化学转变,从而提升了以下性能:耐磨性、防腐蚀性、耐热性、硬度、使用寿命。
形态上,华硕将高科技陶瓷铝以铝蜂窝这种被广泛应用NASA航天器结构和星际探测器的材料形态融合在笔记本电脑的制造中,以其优异的散热性能和蜂窝几何结构带来的高强度性能,构造全新AI器物,在艺术与科技融合中率先走出那一步。

工艺上,华硕通过CNC一体成型技术进一步强化了设计的现代感,为产品赋能。展览现场的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可亲手触摸陶瓷铝材质的温润表面,感受其与传统金属材质的差异,以及工艺的表现。
现场展览了全新的华硕灵耀限量版笔记本电脑,运用行业首创的高科技陶瓷铝材质饰面,以四种颜色及创新材质分别赋予冰岛的火山地形、土耳其棉花堡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水、约旦瓦迪拉姆的砂岩悬崖和沙丘、马尔代夫的生物发光海岸之名,定格于机身之上,通过镌刻自然印记,致敬华硕提倡的自然美学。


在展览现场的“耀探秘·芯工坊”区域内,参展者能从灵耀14 Air、灵耀14双屏2025、灵耀16 Air等产品以及趣味装置中,感受灵耀系列的轻盈、纤薄、多形态,感受华硕的设计美学。
灵耀限量版系列以高科技陶瓷铝打造笔记本机身外壳,从专属Kvadrat面料电脑套,再到产品包装周边等每处细节都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融入自然之美,取之自然、致敬自然,表现未来。

高科技陶瓷铝(Ceraluminum™)将陶瓷的温润质感与金属的轻盈延展性合二为一,将机身做到薄至1.1cm,重量更低,具备抗指纹、耐磨特性,较一般金属外壳更轻盈、比传统陶瓷断裂韧性高出10倍的新型材料。
拿灵耀16 Air为例,采用CNC一体成型工艺,整机轻仅约1.49kg、薄至1.1cm,轻盈灵动、便于携带,搭配C面配备的由3522个CNC工艺散热孔组成的几何格栅设计,简约而不简单,呈现效能美学。
而灵耀14双屏2025更是配备两块14英寸2.8K 120Hz OLED华硕触控好屏,并提供更特别的操作方式,提供超长续航表现,带来更高效、便捷、持久的科技美学新体感,结合AI,摆脱”工具身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体“。

华硕重新定义人机关系的未来
米兰设计周的展览,是华硕灵耀通过Ceraluminum™高科技陶瓷铝材质的触觉革新、AI技术的交互艺术化,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灵耀系列将冰冷的科技转化为充满生命力的体验。
这是一场关于未来笔记本生态的宣言,阐释了现在到未来的笔记本材料应用方向,当材料科学与AI技术深度融合,科技将不再是冰冷的代码与金属,而是承载人文温度、自然灵感与无限创造力的未来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