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了么?从索尼a6000升级至a6400,死宅大学生的摄影器材碎碎念
哈喽大家好,我是已经宅家半年的家里蹲生活家码呆茶。之前为了水文收了台索尼a6000L套机练手,配合大光圈镜头,照片质感还是能吊打手机的 。
去年年底发了些奖学金后,升级设备的想法就一直蠢蠢欲动。618看到京东a6400 16-50套机大降价,最后5849到手(5999购买,保价两次返150)。
用了一个多月也逐渐熟练了起来,工作之前应该不会再换相机,所以今天就从机身、镜头、配件、软件等方面聊聊这台我未来几年的主力“摄备”。如果有大佬愿意给点建议就更加感谢了~
开箱对比
在某东下单a6400的同一时间我就把a6000挂到了某鱼,所以也没来得及多拍点对比图。不得不说a6000是真的保值,用了一年自刀300卖出,14年发布的机器放在今天仍不过时。
◉ 简单开箱
▼ 京东购买的套机还多了层保护膜,生产日期2020年4月,目测封条没有拆过。
▼ 购买的是带16-50狗头的套机版本,没有附赠镜头前后盖。一眼看去和a6000没啥差别,不过兔笼等组件倒不通用。顶部多了个表明支持“4K”视频的标识,另外操作面板多了一个AF/MF与AEL的拨杆。此外增加了3.5mm音频输入接口、180°翻转屏等,体现着a6400在拍摄视频的优势。
附赠了肩带、充电器、电池、取景器眼罩、数据线等配件,再配张存储卡到手就可以使用。之后参照包装盒上的引导注册了一年延保,并下载了手机上传输照片的Imaging Edge Mobile软件,方便用Snapseed快速修图。
◉ 对比体验
我的器材操作经验并不丰富,之前只用过a6000和学校的5D3。微单和单反的差别确实比较大,所以主要吐槽下a6400和a6000的区别:
触摸屏:之前总觉得a6000没有触摸屏菜单操作真的辛苦,换了a6400之后发现这块屏幕的触摸功能仅限对焦;而且如果通过取景器取景发现自动对焦效果不满意,又要取下相机选择焦点后重新尝试构图……最后我成功放弃了“通过EVF拍摄是不是会让我看起来更专业”的妄想。
翻转屏:垂直翻转屏和热靴接口就像是鱼和熊掌,所以索尼后来的ZV-1就是侧面旋转的翻转屏,这样就不会挡到外接的麦克风或者监视器。
机内应用:相比a6000,a6400没了机内App,不过坦白说我之前就没用过a6000的App功能,所以感知不大……
重量:虽然外形基本一致但a6400较a6000重了一点,大概是采用了金属机身的缘故。好在对于单手拍摄党来说用一段时间也能适应。
只谈拍照,那么从我这一个月的使用来看,a6000和a6400的差距真心不大:a6400在对焦上可能更有优势,不过因为我主要拍摄静物,于是a6400的触摸对焦用起来反而不如a6000那般舒心。
即使是现在,我觉得二手a6000对于打算入坑的小白来说依旧值得推荐,升级a6400时主要考虑了将来可能需要拍摄视频的因素。a6400可以拍摄1080P的120帧视频,HLG我还在研究中。
镜头配置
买索尼镜头时流的泪,都是买索尼机身时脑子进的水。
——这话谁说的来着
蹲好价的那段时间常常在爆料评论区看到有人说“这个价格都可以上全幅了”,曾经我也心潮澎湃过,在看到了全幅几款口碑不错的镜头的价格后又恢复了冷静。
我在镜头上的投资不算多,目前常用的是适马56mm F1.4。现在在纠结要买适马30mm F1.4还是出了这些换二手的16-55 F2.8……
友情提示,这段时间都宅在家里,本部分不包含样张(照应标题中的“死宅”二字)。如果想要看比较专业的内容推荐参考站内又发散了写的E卡口 APS-C 镜头选购指南,大佬建议入门选择E18-135+适马30 F1.4这一组合。
◉ 适马 56mm F1.4
这颗镜头是还在用a6000时买的, 可能是被宣传的“人像头”以及轻便小体积蒙蔽了双眼,实际使用基本没有拍妹子的机会,想想果然还是30mm F1.4更加适用于静物摄影吧。
大光圈与其营造的背景虚化可以让注意力集中在照片主体上,让新手很快就有“我也并非那么一无是处”的成就感;照片畸变比较严重,很多时候都需要矫正才看得比较顺眼,因此每次拍摄需要额外存储ARW格式,比较耗内存,也增加了点后期工作量;等效全画幅85mm焦段,拍摄静物时需要离的远一点。
◉ 七工匠 25mm F1.8
某鱼260元收的手动定焦镜头(偏贵了,没了解好行情),等效全幅35mm,金属机身的质感很不错,150g的镜头也非常轻便。
300不到的大光圈玩起来还是很带感的,大光圈时桶形畸变和暗角都比较严重。在用它练习了几次索尼的放大对焦与峰值对焦后就失去了兴趣,还是自动对焦适合我这种懒人啊。
目前处于挂着出不去的尴尬境地中。
◉ 索尼 16-50mm F3.5-5.6
套机狗头,130+g的重量十分轻巧。因为技术还没达到能很好驾驭它的水平,大部分时间放在防潮箱里吃灰。
光线好的时候,拍摄视频偶尔会用它。
相机配件
不知不觉间也剁手了好多配件:
◉ SD卡:闪迪至尊超极速 128G
出掉a6000时把之前用的东芝32G内存卡一并送给了买家,现在用的是去年中亚黑色星期五拼单的闪迪128G至尊超极速SDXC U3存储卡。
U3规格用于拍摄4K 100Mbps的视频自然是不在话下(不过a6400在拍摄4K视频时只有25/30帧,虽然我1080P就够用了)。平时主要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或者手机WiFi传输照片,NFC功能基本没用。
如果你不拍摄视频的话,那么4类或者U1的卡就完全足够,现在也基本普及。TF卡+卡套的形式不利于散热,虽然价格实惠了不少,但未必适合。
◉ 兔笼:斯莫格 2310
a6400的垂直翻转屏设计使得在机身自带的热靴口安装麦克风时就会挡住屏幕。并且在计划拍摄视频后,不断添加的配件也让微单本身的扩展功能有些捉襟见肘。所以为了增加相机的拓展性,我就考虑买个L板或者兔笼。
最后参考网上的评价选了SmallRig的a6400专用兔笼,加0.1元还可以换购木制手柄,大大提升了握持手感。价格比起铁头实惠了很多,做工比较细致,没有割手感。底部用磁吸的方式收纳了解绑机身与兔笼的一字板手,方便随时切换模式。兔笼上的大量扩展螺纹孔也方便了三脚架竖拍的情形。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a6400专用兔笼不带冷靴底座,需要额外购买。好在目前外接的麦克风和补光灯除了冷靴接口都有1/4螺纹口,直接用双头1/4螺丝就能解决问题。
◉ 补光灯:神牛 P120C
都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作为新手也入手了个神牛P120C练习打光。标配套装包括P120C本体和沣标的2200mAh电池以及充电底座,可以持续亮灯1-3小时。另外P120C也支持使用9V/1.5A的直流供电,可惜适配器需要额外购买。
补光灯的角度选择与光强控制我还在学习中,P120C的色温可以在3300~5600K的范围调节,显色指数>95,拍静物时也能让画面更纯净。
亮度则可以在10~100%之间调节,P120C通过无极旋钮进行色温和亮度的调节,操作更加简单,虽然不大方便精准控制。
◉ 麦克风:博雅WM4-PRO K2
这是参加活动送的相机版本,如果要购买的话建议去某鱼看看,价格比旗舰店便宜了很多。无线领夹麦克风适合立好三脚架对着相机自说自话的场景。
不过说实话我现在依然完全搞不清楚做视频到底该怎么做,看到很多大佬布光画质都无可挑剔,但是内容就是让人二倍速还是看不下去。我自己在尝试拍摄视频时也感觉我做出来的东西非常乏味,如何做出有趣又有效的视频,实在是一大难题啊。
◉ 三脚架:捷宝 853-Pro
a6400没有机身防抖,除了苦练麒麟臂,对于新手来说买个三脚架也能解决不少场景的拍摄需求。当时咨询了下玩摄影的朋友,最后从轻便和性价比两个角度趁着活动入手了捷宝的一款碳纤维三脚架:853-Pro。
一般白天光线好的时候就没有它出场的机会,同框取景、多照片堆栈以及拍摄视频时就会用到。1.46kg的质量以及收纳后不到40cm的长度(能上飞机)也很方便携带。
◉ 相机机身贴纸
考虑到将来出二手时较新的成色更有利于流通,使用相机贴纸虽然都有留胶的可能,但总比划伤好清理吧……
逛了逛某宝发现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东东是真的暴利,最后在1688买了几张。我主要贴了机身的操作面板以及上下区域,全是曲面的手柄部分就没有贴,手柄部分配合斯莫格兔笼的木制手柄,握持手感也非常出色。
◉ 相机电池
a6400还在用祖传的FW50电池,长时间外拍可能坚持不住。所以我也额外购买了充电底座和电池使用。
如果你总是感觉相机掉电快,那么可以试试开启a6400的飞行模式、关闭连续AF。可能因为我拍照还是太少了,基本没有遇到过用到没电的情况……
◉ 设备防潮箱
学校的湿度在40~50%之间,但是南方的家里一般是70~80%,有时还能达到100%……为了防止相机发霉受潮,防潮箱就显得不可或缺。
防潮箱有电子控制式的和使用吸湿卡的两种,前者价格非常美丽;而后者虽然容积小、不能精准控制湿度,但几十块就能买到,也比较适合我目前器材不多的情况。
相关软件
最后分享下使用a6400时我常用的几款软件,分PC端和手机端:
◉ PC:PhotoShop / Capture One
PhotoShop自然不用多说,自带Adobe Camera Raw处理程序。
说说Capture One吧。我使用的是Capture One Express,是飞思卡尔为Sony用户提供的免费版本(也有富士和尼康)。
最初为了能快速批量处理照片打算学习Lightroom,不过看了一些教程还是云里雾里。相比之下Capture One的入门实在是傻瓜式,Express虽然阉割了一些专业功能,但对于小白来说完全够用。
◉ Android:Imaging Edge / Snapseed
Imaging Edge Mobile可以在相机和手机之间快速传图,只需要打开手机Wi-Fi功能后启动软件即可。
Snapseed则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免费照片处理工具,包含多种风格预设与滤镜,还可以设置蒙版、双重曝光、添加文字等。
结语
作为小镇做题家,稀里糊涂地接触了摄影这样的后浪运动,到现在依旧算不上入门,学习构图和布光可真不是件易事。眼看着算法岗从诸神黄昏到灰飞烟灭,身为韭菜也该好好准备考研了,共勉。
而关于摄影与视频创作,有趣的灵魂需要长久而持续的积累,急不得;短期困扰我的大概就是要不要入手适马30mm F1.4(还是咬咬牙上 16-55 F2.8 G),如果有大佬愿意指点一二,就更加感谢了~
以上,谢谢观看
!

其实拍照怼evf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眉骨来稳定相机| ᴥ•́ >
微单价格还是太贵,楼主接触了全副会觉得真香。
50 1.7是哪个?
a7c出来后更纠结了,体积差不多还是全画幅,就是太贵了
纠结6100 6400,不过价格都
升级A73 可以用到天荒地老……
6400拍视频用啥镜头?
6000-a72-a7r3。前两个都是一年左右换了。r3打算至少用个5年。
我也看好16-55
腹肌南波湾,,,问题是选哪个?
a6000好像用4年了,每年都想一次要不要升7,每次看镜头都想要不要远离大法
6100直接升级a73跨度还大点,6400意义不大啊!
什么时候出18-135,请私信我!
当然是转接,也不重,加上机器1400g
早买早享受
18 35是转接吗?
我今天看了你的帖子,买了二手的16 55。
我是最早买了30定焦,后面陆陆续续买了18 135,16定,还有18 35 1.8。
最好用就是18 35 1.8。
等着出掉16跟18 135。
看自己需求买焦段吧。
我最早就只打算一个,就只买了30。
后面陆陆续续买了其他,30就用不上。
现在准备买这个新的,就其他重复又出掉。
以后白天16 55,晚上18 35
是的,我是先有a6000,后入的a7r3,但是出门旅游带a7r3有点重也有点贵,不敢随意发挥,我也希望买一台a6100作为出门的备用机,可以不用小心翼翼怕弄坏相机
6000转6100,对焦真舒服,视频作为普通记录也是可用的,等1655降价,出掉30 1.4和18135,留56 1.4,大虚化还是刚需
nex7升级a6600
从6000直接上了a7m3
啊浙,也有一定道理。
以后工作了我就想上全画幅,不过未来的全幅说不定还会更小呢
脚架比较推荐milibooMUFB碳纤维三脚架。就是贵了点,某鱼上八百多。用起来感觉还不错。
我是准备相机用到老了....就是买新的也可以当备用机用啊。相机和手机不一样,用七八年很正常。
准备买了,现在6599
r3也是索尼
a7r3 ,r4还是索尼,r5r6还是…佳能
我是出了索尼6480+适马 16/30/56 1.4
入手了6600+ 16-55 2.8
我也打算出16和56,不过想买个1018
疫情期间收了个a7r2,哈哈哈
换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