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lou T16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摆脱连线的束缚,随心所欲地运动听歌是多年来人们迫切的需求,直到无线耳机的出现使得这一幻想成为现实。随着苹果的AirPods出现,蓝牙5.0真无线耳机开始走入主流市场,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新品抢占市场。但是由于真无线耳机成本相对较高,千元上下的价格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还是很难接受,大家也一直渴望出现一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终于Haylou T16的真无线耳机面世了,而且还是主动降噪,299的价格可以说是价格屠夫了。我也有幸抢先体验一把,以下就和大家分享下这款产品的真实体验。
开箱展示
包装上来看T16定位也是一款高端产品,外有热吸塑膜,抽屉型盒子印刷质量都很高端。
内衬除了少量塑料吸塑制品,基本都是纸,外壁特别厚,保护产品绝对够用。
拆去大部分包装可以看看产品清单,主体加充电盒一套,小数据线一条,说明书一套,耳机帽共10副。
整体感觉产品主体足够精致,附属部件也很充分,美中不足的就是这数据线又短又细,可能是主张用户以无线充电为主,数据线只是备用件。
外观展示
耳机主要形态和三星Buds的外观比较像,完全是依照外耳道的形态简化设计,没有刻意做成特别的形状。 据说T16采用了Airoha1552芯片,和索尼最火爆的WF-1000XM3使用同款,这款芯片是络达新一代蓝牙音频解决方案,搭配独有的蓝牙稳定传输机制,再有除原装AirPods只有这款能够和苹果产品连接能够唤醒siri功能。
充电盒基本做成胶囊形状,整体圆润小巧,内部仅有一处铰链处有脱模痕迹,外表有类肤漆质感。
耳机主体外侧有麦克风孔,内侧有两个红色指示灯。耳机线圈采用CCAW(铜包铝线)音频线圈,以往千元以上的耳机才有这工艺。相比纯铜线,铝线比一般铜线轻,是理想音圈材料,作为音圈材料可以增加输入功率和扩大低音响应,在铝线上镀上一层铜,这样可以使焊接接触良好,以及扩大频率响应。
充电盒子前面有一个双色灯,灯孔很小,亮度很醒目。
充电盒子上盖和耳机外端盖通过高光面做上的logo,不太突出,刚好合适。耳机内侧各有两个充电触点和红外感应孔,十分灵敏,作用就是摘下一侧耳机立即停止播放,再戴上即可继续播放。
耳机整体防水等级做到了IPx5。根据国标《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的测试方法,使试验样品至内径为 6.3mm的喷水口,相距为 2.5m ~ 3m ,水流量为12.5 L/min(750 L/h),进行最少3分钟的喷淋,测试后产品没因为进水而无法使用算达到标准。因此这款产品在下雨天甚至淋浴时使用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还达不到浸水的要求,还是要避免落水。
盒子后方的typeC充电接口,输入参数为5V,500mA,因此也不用各种快充,基本3小时即可充满。电池容量600mAh,标称待机4个月,实际使用一星期未充电仅消耗5%。
无线充电感应很灵敏,市面上大部分充电盘都可以识别。
整体黑色的胶囊造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看起来很百搭,但是细节方面做工还是很精致,超声波焊接工艺完全没有螺丝孔,拆解起来是要费劲了。
使用感受
首先通过说明书学会使用。两侧都有触摸按键,左右功能还有些不一样。
具体的交互方式说明书中简明标注了,虽然都不复杂,但是能够记住熟练使用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音质方面,播放蔡琴的《渡口》人声很真实,乐感柔和舒适。日常我喜欢听草原歌曲,降央卓玛的《西海情歌》低音弹性增益明显,乌兰托娅的《乌兰巴托之夜》《高原蓝》《火红的萨日朗》等,高音表现也很出色,沉浸感十足,总体来说T16音质还是有不错的表现。
四种模式切换感觉有明显区别,降噪效果确实显而易见,戴上之后一米外的声音一概听不到。
客户端软件对于T16来说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安装体验之后也能带来更好的入门体验。一方面绑定设备后能够查看更详细的电量,另一方面2次轻触的模式切换可以在客户端完成,对于初次使用用户来说,可以提供一个辅助学习的机会。
再者软件的丢失找回功能也很实用,虽然这款耳机并不是很容易掉。除此之外这也是个综合的智能穿戴平台,同门的还有手环等产品,因此也集成了运动记录功能,地图采用的都是高德地图,清晰明了。
总结
Haylou T16在音质、降噪等功能上不熟千元级产品,外观质感与造型做工也都不差。不到300的价格可以说是性价比极高了。唯独不足之处就是广为诟病的英文提示音,对于我们英语不太好的人来说确实不太友好,喜欢后续能通过固件升级解决。
真无线耳机的用途除了听歌就是做保护套,虽然我也会做些皮具,但是对于这种圆鼓隆冬的东西还没有太合适的方案。除此之外仅仅是套个小皮包也没有什么意义,要在收纳携带方面带来更好的功能体验,待我好好研究下再做,敬请期待吧。

没提低音,说明音质不行
坐等buds live
加油!多运动身体好!大妈家也有运动装备评测,去争取得了自己用。大家一起努力,白嫖。
谢谢雪姨 我也要坚持运动了
同门好!三连了,大家一起加油,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