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2020-09-10 13:53:53 6点赞 5收藏 3评论



今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非常热闹,曾经的霸主遇到了核多不压身挑战者。在游戏市场上,伴随两家产品竞逐的同时,双方粉丝也开启了互喷模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于是就有了以下一系列对标测试。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从年初发布到产品规模上市,高性能移动平台处理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系列(45W TDP量级)产品,无论是英特尔十代酷睿还是AMD锐龙4000都还有相当长的生命周期。不出意外的话,至少延续到2021年第二季度仍将是市场的主流产品。特别是在双方均调整产品规格和命名方式的情况下,5、7、9的对标形式更为清晰,产品贴身肉搏。而双方的中坚力量,仍旧是“7”:入门的“5”、主力的“7“和炫耀的“9”。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对PC厂商来说,处理器规格的高度一致性,非常适合推出外形甚至模具都一模一样的换“芯”机型,低成本实现机型数量的快速扩充。这种趋势已经从性价比机型蔓延到游戏机型,搞得消费者辨“芯”更为困难,看掌托上的logo贴纸成了最后的手段。

不要误会,今天这场测试所使用的机型,并非题图所使用的联想拯救者同模具的Y7000和R7000,不过联想拯救者Y7000P与R7000P、华硕飞行堡垒8与天选、戴尔G5与G5 ES等捉对厮杀也将陆续释放。

除了处理器分别采用了酷睿i7-10750H和锐龙7 4800H,本次测试所用的两款游戏笔记本电脑采用了相同的硬件配置(8GB×2 DDR4-3200、1TB 英特尔Optane H10 SSD)、外观设计和散热模组,同时其显示部分:GPU及屏幕也是相同的GTX 1660 Ti和Full HD分辨率144Hz面板;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64bit 1909版,显卡驱动为v451.67 WHQL。CPU均保持45W TDP标准规格,GPU也保持标准运行规格:核心1455MHz~1590MHz、6GB 192bit GDDR6显存运行频率为1500MHz。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额外需要说明的是,两款电脑都是双显卡加持并能通过NVIDIA的Optimus技术智能切换,也就是混合模式。所不同的是,十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的核显为UHD 630,虽然游戏性能不佳,但是集成的Quick Sync Video引擎处理高清视频的性能一流;在游戏模式下可做后台视频采集(直播)之用,同时留给独显完整的PCI-E 3.0 x16通道使用。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相比之下,锐龙7 4800H中集成的Vega 7略有些尴尬,单独工作时性能赛NV的MX、功耗也不低,也难怪不少PC厂商会用它对标酷睿U处理器+NV的MX级显卡组合;配独显时,Vega无法关闭,以达到释放显存和减少功耗的目的,共享给Vega集显的现存无法释放,因此锐龙平台天生就少2GB,并带来的无畏电力消耗。另外,锐龙平台上的独显,至多只能使用PCI-E 3.0 x8的通道,在材质较多且无压缩的应用,如场面宏大、贴图图层较多的游戏中,与少内存叠加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内存/材质缓冲共享显存不足,可以通过添加内存,特别是双通道内存改善;使用显存更多的独显,降低对共享内存带宽的依赖;而带宽不足,就更依赖于应用软件与RTX20这样内置多种材质压缩技术的GPU,GTX16就不要想了。

除了如上图所示,在独显负载较低时,降低PCI-E时钟速度,也就是从3.0版降到1.1,并且通过动态或静态调整PCI-E接口的通道(lane)数量降低功耗,十代酷睿H平台可从x16下降到x8,锐龙4000H则可从x8下降到x4。测试样机均为该平台最高配置水平。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此外,结合GeForce显卡,部分品牌的酷睿机型还具有显卡直连输出功能,略牺牲功耗换取更好的图形性能。稍后的文章我们将介绍具有这样技术的产品,而本次测试机型均采用显卡自动切换功能,不涉及直连相关内容。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账面规格相同的硬件配置,细节参数略有不同,主要集中在处理器和内存方面,SSD/存储也存在一定影响。这些不同恰是影响最终使用体验的关键性因素。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同样的内存模块,因为平台支持的差异,不仅运行频率、工作时需有所差异,而且吞吐、延迟表现差异巨大。拥有更高内存工作频率的锐龙平台,在读写带宽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与频率呈正比关系。

不过在另一方面,Zen2架构、Renoir APU特殊的CCX/CCD、I/O Die多级结构,对核心间、各核心缓存间、核心到内存间的延迟有一定负面影响。再加上它较之桌面版Zen2架构产品大幅缩小了L3 Cache容量,更没了弥补短板的工具。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酷睿平台的内存、缓存延迟仅有锐龙平台的一半,这不仅源自更短的内存时序,也与内存、缓存架构直接相关。开启酷睿具备的XMP功能,可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和提高运行频率。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测试时,酷睿平台未开启XMP功能;虽然部分锐龙桌面平台也开始支持XMP功能,但移动平台上尚未见到类似的功能开放。

对PC来说,综合来说的使用场景是复杂却低负载,平台的低延迟、高响应速度对使用体验的影响是显著的。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存储是个非常有趣的议题,和LAN、Wi-Fi6模块一样,本次测试的很多锐龙机型,都配备了英特尔的相关产品,其中就包括非常特别的Optane H10“混合固态盘”,也叫“增强型固态盘”。

简单来说,Optane H10由32GB Optane Memory和1TB “660p” QLC SSD集成在一个M.2 2280模块上而成。在Optane Memory的帮助下,“660p”性能大幅提升,从1800MB/s读速度提高到2400MB/s、I/O性能更是翻番,隐性的延迟改进幅度更大。

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就是在酷睿平台上才能实现,而H10在锐龙平台上,只是一款普通的“660p”,性能并无增强。另外,对游戏电脑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客观上机身内部空间大,一般都留有2.5英寸硬盘安装位置,而主观上,无论是存储游戏本身还是录制视频,玩家都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SSD那点地方完全不够用。加装额外HDD后,H10中的Optane Memory部分可为HDD加速,使之达到SSD的性能水平!有性能、有容量、能加速,仅限酷睿平台。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不增加内置盘,也可以用外置盘嘛!类似的矛盾一样会出现,在USB 3.2Gen2×2(20Gb/s)到来之前,锐龙平台可用的最高速接口只有10Gb/s的USB 3.2Gen2,下面的3款盘,性能最高的不能用、剩下两个都只有“最低”的1050MB/s级别实际速度。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不玩虚的,将下图的CHIP测试包,复制到测试平台上。USB 3.2Gen1(5Gb/s)、USB 3.2Gen2(10Gb/s)、Thunderbolt3(40Gb/s)接口复制,速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分别使用了65分钟(平均83MB/s)、35分钟(平均154MB/s)和13分钟(平均414MB/s)。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怎么样?是不是与理论接口速度相距甚远?这就是实际应用的场景!海量文件、碎片化考验着Thunderbolt3/USB接口的I/O能力、介质的真实写入性能。接口速度快没用吗?差几十分钟就知道了。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下面就将进入“激动人心”的性能测试环节。说激动人心,是实验室同事强烈要求的——游戏玩多了……

不过,常规项目,先上SYSMark2018。日常办公事务、多媒体应用的流程模拟,均为零售版商业软件授权。另外提前预告一下,很快CHIP测试平台将升级至SYSMark25版本,软件都升级到新版本啦!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酷睿与锐龙,在SYSMark测试中的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差距巨大。除了酷睿平台的持续大幅领先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从市电到电池供电后,两个平台性能差距的扩大,即使你不理解SYSMark测试代表着什么,但是也能通过这项测试的性能成绩变化,读出换用电池后,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下降的幅度信息。

可以说,为了降低功耗并且延长电池使用时间,锐龙平台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使它与酷睿平台间的差距缩小到10%水平,不过为此所付出的性能代价也非常大。简单说,就是电池模式下,性能,特别是多线程性能(“创造力”项目)下降明显,锐龙平台性能下降37%,酷睿平台也是如此,“只”下降17%。此外,SYSMark2018运行时,留有许多仿真真人使用习惯的停歇,因此不同性能级别平台的测试运行时间长度差异不大,而这些时段仍在耗电,相应的电池消耗并没有减少。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工作结束了,游戏时间到!先从简单的开始,《英雄联盟(LOL)》、《魔兽世界(WOW)》、《刀塔(DOTA)》2等网游虽然老、系统负载低,但是玩者众,而且比赛多,玩家对帧率更为敏感。

以下游戏测试均为1920×1080分辨率、高画质运行,关闭垂直同步功能。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果然是越“老”的游戏对频率的依赖性越高,而多核心的价值难以发挥出来。这些游戏动辄帧率超过120Hz,已经能发挥出 G-SYNC高帧率屏幕的价值了,如果预算充足,完全可以考虑选择配备这样屏幕的电脑,或者外界高刷新屏幕使用。另外,开启高刷新模式对游戏运行速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这对玩家来说是个好消息。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游戏负载的增加,不仅对GPU提出了挑战,对CPU及笔记本电脑整个平台的压力也不小。一方面绝对运行的平均帧率降了下来,另一方面运行品质(帧率波动)大幅提升。

除了更高运行频率带来的蛮力提升,游戏优化更带来了巧提升。做为游戏开发商的主要工作之一,与不同硬件平台携手优化性能表现,对笔记本电脑平台非常重要。较之台式电脑的无尽散热空间和不加上盖的配置升级,在有限的预算、散热条件下,提升游戏表现。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爽玩之后,新的问题来了!面对更为消耗系统资源的新款大型游戏,笔记本电脑性能的不足更为明显,体现在测试中,显性的平均帧率看起来受到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实际上,游戏运行的品质差了非常多。在改用“≥30%帧率振幅占比”这个指标(越小越好)展现帧率波动情况之后,运行速度剧烈的变化呈现了出来。

同样的帧率情况下,经过悉心优化的游戏,帧率波动/起伏相对较小,换用玩家的描述就是顿挫感少、相对平滑。

除了画面本身,游戏AI的广泛应用,对CPU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并行运行能力以及AI引擎加速两个方面。《全面战争:三国》运行参数为AI数量中等,所能调用的核心数量在6~8个之间,锐龙平台的多核心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不过,即使继续提高AI数量到高,核心更多的它也不能拉开与酷睿平台的差距,因为经过优化的新版软件,不仅对更多线程进行了优化,也对AI引擎进行了优化,后者是酷睿平台的另一项优势。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今年以来,AMD在移动处理器上加快了对英特尔的追赶,特别是在核心数量、缓存容量等显性指标上实现了同级而立,各种持续重负载压榨多线程成绩的Benchmark中表现不俗,“真香”之声不绝于耳。

不过,CHIP的测试负载以真实应用为蓝本,而非使用以展现特殊定义的Benchmark软件,简单说,就是“测试”实际上就是完成某项真是具体的工作,比如真枪实弹的游戏或者是生成一个具体多媒体文件或数据库文件的实际操作,用起来好才是真的好嘛!

本次针对游戏笔记本电脑的对比测试释放了十余款游戏的数据,游戏涉猎类型及系统负载更为广泛。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

i7-10750H vs.R7-4800H:不"7"而遇,"用"者胜多核心就等于好性能?至少对游戏电脑来说,答案是否定的。此前英特尔就透露过一组针对36款主流游戏的测试数据,酷睿平台的表现更好。核心多、频率高、功能强,软件优,诸多因素对以游戏为代表的实际应用体验有着影响,只有用着好才是真的好

展开 收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490F CPU 4.6GHz 6核12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490F CPU 4.6GHz 6核12线程

844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i7-14700K CPU 3.4Ghz 20核28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i7-14700K CPU 3.4Ghz 20核28线程

2899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600KF CPU 4.9Ghz 10核16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600KF CPU 4.9Ghz 10核16线程

1199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7-13700K CPU 5.4GHz 16核24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7-13700K CPU 5.4GHz 16核24线程

2849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i7-14700KF CPU 3.4Ghz 20核28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i7-14700KF CPU 3.4Ghz 20核28线程

2799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i9-14900K CPU 3.2GHz 24核32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i9-14900K CPU 3.2GHz 24核32线程

3790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i5-14600KF CPU 3.5GHz 14核20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i5-14600KF CPU 3.5GHz 14核20线程

2199元起

AMD 锐龙R7 8700G CPU 4.2GHz 8核16线程

AMD 锐龙R7 8700G CPU 4.2GHz 8核16线程

2499元起

AMD 锐龙 R5 7500F CPU 3.7GHz 6核12线程

AMD 锐龙 R5 7500F CPU 3.7GHz 6核12线程

518.7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3490F CPU 3.5GHz 10核16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3490F CPU 3.5GHz 10核16线程

994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400F CPU 2.5GHz 6核12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400F CPU 2.5GHz 6核12线程

509元起

intel 英特尔 i5-13600KF 盒装处理器(14核心20线程、5.1GHZ)

intel 英特尔 i5-13600KF 盒装处理器(14核心20线程、5.1GHZ)

1269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i5-14600K CPU 3.5GHz 14核20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i5-14600K CPU 3.5GHz 14核20线程

2299元起

AMD 锐龙7 7800X3D 盒装CPU处理器(8核心16线程、5.0GHz)

AMD 锐龙7 7800X3D 盒装CPU处理器(8核心16线程、5.0GHz)

1150元起

AMD 锐龙R5 8600G CPU 4.3GHz 6核12线程

AMD 锐龙R5 8600G CPU 4.3GHz 6核12线程

1619元起

intel 英特尔 i7-13700KF CPU

intel 英特尔 i7-13700KF CPU

944元起
3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