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主义』 篇一:富士XT-2到底哪里吸引了我,外观还是色彩科学?
一、缘起
似乎是从初中开始,突然种草了单反相机,但也仅仅只是种草。那会儿家里只有很老的傻瓜相机,聊以慰藉。虽然很老,但是我童年的几乎所有照片,都是通过它的镜头留下的。或许是觉得生活处处都有美好的地方,而相机则是一种能定格美好瞬间的“神器机器”。经历了学业繁重的高中生活,迈入大学的校门之后,再一次燃起了单反之火,并一发不可收拾。
终于,大二那年,五一假期来临之前,我行动了。在京东上以7299的价格入手了尼康残幅单反D7200套装(套头18-140),我还记得按下的前几次快门,奉献给了室友。这一套机器带我入门了摄影,我开始针对性地了解什么是快门,什么是曝光,什么是焦距,什么是光圈等等。
尼康D7200我拍的最多的就是校内的各种晚会,光影的交错使我着迷,舞者身姿的定格,让我更加笃定,相机一定可以定格各种美好的瞬间。
▼这是我初次拿起相机拍摄的照片之一
▼这是我最喜欢的晚会照片之一(D7200)
时间的指针,指向快要毕业的大四,D7200作为“健身器材”,已经不太适合快要工作的我,目光逐渐转向了微单相机,这时候索尼的微单系列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奈何价格属实较高。于是富士的XT系列进入了我的视野,复古的外观,精致的波轮,小巧的机身,即使是残幅,也让我心动不已,当然还有盛传的富士“非常毒”的色彩科学。在犹豫了几个星期之后,我在小黄鱼上出掉了我的D7200套机,同时在小黄鱼上购入了碳晶灰配色的XT-2,摸到XT-2的一瞬间,什么等待都值得了,曾经有的一丝丝担忧和后悔都烟消云散。(搭配机身,我在淘宝入手了35 F2的富士原厂定焦头,原本是下单18-55变焦的,但是......一不小心下错单了,就只能将错就错了,也让我直接体验到了定焦头的素质)
▼出手D7200套机
▼购入富士XT-2机身
二、富士XT-2 :外观一见钟情
1.碳晶灰配色
富士的XT系列有两种配色,一种是纯黑版本,还有一种就是上图所示的碳晶灰配色。我个人在第一次见到碳晶灰配色的时候就深深得被吸引了,毫无抵抗力。深邃的黑色,加以冰冷的银色调和,为这台机器增添了一丝优雅的气息。
正面中间是“FUJIFILM”标志,右边是“XT-2”标志,这是整个机器上最显眼的文字了。字体采用类似刻字的形式,辅以黑色填充。无论是字体、还是大小、或者标志位置,都那么的恰到好处。
2.整体设计
机器顶部从左到右,分别是感光度拨盘,热靴,快门速度拨盘,快门按钮,曝光补偿拨盘。
机器底部分布有电池仓,1/4螺口。
正面分布有富士X卡口,前置拨盘,镜头锁定按钮,一枚快捷键以及手动/自动模式选择键。
3.细节设计①
机身顶部右侧,分布的是快门按钮,快门速度拨盘和曝光选择拨盘,此外还有一枚“Fn”功能键。快门速度拨盘中心是一枚可以上下按动的按钮,按钮按下时,会锁定快门速度拨盘,避免误触,再按一下按钮就会弹起,可以转动快门速度拨盘。
值得一提的是,在快门速度拨盘的下方还有一个拨盘,用于选择曝光模式,该拨盘不受上述锁定按钮控制。同样的设计在开门按钮处也得到使用,开关机双向选择拨盘设置在快门按钮下方,这样的设计既方便了使用者握持时的使用姿势,也大大节省了机顶寸土寸金的面积。
曝光度拨盘方面,使用了一条较短的黑色槽刻,来指示当前选择的曝光度,简约有效。
4.细节设计②
机身的主体采用黑色材质包裹,并且表面采用颗粒感设计,手持防滑效果拉满。在机身正面的右下角,是拍摄模式选择拨盘,分别有“M”“C”“S”档,档位名称和拨盘指示线均采用白色,交相辉映,是黑色机身上的完美点缀。
5.细节设计③
来到机身左侧,主体是ISO拨盘,依然有一枚锁定按钮,并且下方设计有拍摄模式选择拨盘(连拍,高速连拍,单次拍摄等),同样的这个拨盘也不受锁定按钮控制。
取景器的左侧分别是“删除键”和“回放键”,从实际使用体验来看,这个位置设计的比较合理,同样也是比较常用的功能。
6.细节设计④
在军舰左侧面,可以看到一个金属凸出块,左侧的“φ”标志说明这是相机焦距的计算起始点,右侧是取景器焦距调节轮盘,通过旋转调节,来适应不同视力情况的使用者。
7.细节设计⑤
来到军舰右侧面,是一个“VIEWMODE”功能键,可以理解为视野模式,简单来说,可以通过这个按钮,在“取景器显示”“屏幕显示”“取景器和屏幕同时显示”“根据眼睛是否靠近取景器,来决定使用取景器显示或者屏幕显示”等4个取景模式中进行选择,有一说一,当我刚发现这个功能的时候,充满了惊讶和惊奇,这是我第一次使用这样的取景器选择功能,对我来说,我觉得这个功能可以极大地提高微单的续航。
(在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快门速度拨盘锁定按钮,按动手感十分清脆。)
8.细节设计⑥
机身左侧的盖板打开,是多媒体接口,有音视频和快门线接口。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富士XT-2的翻转屏锁定按钮。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非常清楚得看到翻转屏的机械结构以及屏幕排线。
9.细节设计⑦
机身底部的电池仓,推开锁定按钮,就可以打开盖板,看到里面的电池,橘色的电池固定装置,采用弹簧设计。
10.细节设计⑧
机身左侧的盖板翻开,是两个SD卡的卡槽,都用白色的印刷字体做了标注。
11.细节设计⑨
机身正面左侧,有一个半内置的轮盘,主要用来细调快门速度,轮盘的波动手感很棒,有非常清晰的段落感,让使用者明确调整的幅度。镜头旁边,设计有一枚功能键,用来选择人像眼睛识别模式。
12.细节设计⑩
最后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屏幕右侧这个非常小巧的八项摇杆,可以完成焦点选择,多方位浏览,菜单浏览等等很多功能,简直是神器,而且别看它小,手感却很棒。
三、富士XT-2菜单体验:逻辑清楚,快捷易懂
富士XT-2的菜单界面,逻辑层次非常清楚。左侧是第一层分类,选择之后,右侧大面积显示第二层内容。字体、背景色、行间隔以及色彩的点缀都非常舒服。每一种颜色都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富士别出心裁的设计了一个“Q”按钮,可以呼唤出快捷设置页面。
快捷界面采用平面化UI设计,基本上由16个方块组成,可以快速调节摄像模式、对焦模式、拍摄文件格式、色调深浅、锐度深浅、闪光灯模式、人眼识别开启/关闭以及胶片模式等等。
三、富士XT-2主观使用感受:精致的业余爱好者机器
首先,尽管我拿着相机已经好几年了,但是还是处于快门随心,调色随心的状态,因此我的主观感受并不能代表这台机器的真实情况,并且我的所有观点也不能确保都是正确的,如果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小伙伴们可以在评论区交流起来~
1.因为我的上一台相机是尼康D7200,所以在使用XT-2期间,最大的直观感受就是“轻”,真的非常轻,拍照再也不是健身了。
2.机器的所有按键分布都很合理,并且无论是轮盘还是按钮,手感都非常好,可以带来舒适的拍照体验,使用者按下快门的欲望大大提升。
3.翻转屏由于设计原因,并不能实现360°全向翻转,因此只在竖拍或者低角度拍摄时,会提供便利,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翻转到合适的角度。
4.色彩科学,主要是富士自带的一套胶片滤镜,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直出的照片就很好看,每个滤镜都各具特色,但是我更习惯导入LR或者PS之后,做一些调色处理。
5.续航方面,与D7200相比,大大减弱,因此我额外买了两块第三方电池作为备用,不过XT-4的续航应该进步了很多,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小黄鱼淘到合适的价格哈哈哈。
6.镜头群方面,我的理解是,富士自家的镜头群已经很丰富了,只是价格较高,目前来看第三方出的X卡口的镜头还不是很多,相比索尼等厂商来说,镜头的选择范围小了很多。
四、富士XT-2:我用它拍了些什么
这里我会放一些用XT-2拍摄的一些比较喜欢的照片,水平有限,多多交流~
五、写在最后
关于标题,是富士XT-2的外观吸引了我,但使用过程中的方便和各处精致的设计让我深爱它。
关于摄影,我想这是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业余爱好。
关于富士,这是我目前残幅相机最喜欢的一个品牌,没有之一。
关于XT-2,它已经服役了许久,在我没有暴富之前,还将继续干活儿。
关于镜头,原厂和副厂我都不排斥,在价格和素质两方面取得平衡就可以。
关于《折腾主义》,这里我将记录下我的每一次折腾,可能是很长的时间跨度,也可能是偶然的尝试。
风里雨里,我在评论区等你~
(什么?点赞?收藏?关注?)

价格都在3300左右,一直想3000以下蹲一个哈哈哈
机器不需要换,对视频没太大需求的话xt2很好用的,16 80不错,现在小黄鱼好多拆机头。
本来上班了就没什么时间。再加上疫情,正好消磨了我换设备的心思,抽空蹲一个1680变焦就行了
现在xs10也是不错的选择,很想换,可是钱包对我摇摇头。
哈哈,好吧。。。张大妈上好多人喊着“要买就买最新的”,问为啥又讲不出啥逻辑来。相机买来是拍照用的,又不是买回来跟别的相机PK纸面上的配置参数的。荒谬
器材党需要
为富士点赞
楼主文字很明显对视频没有需求,x-t2拍照性能完全够用了,为啥额外花那冤枉钱买x-t4?
对的哈哈哈
富士的c幅是个不错的玩具
哦呵,那你说的都对
因为相机没有次代旗舰一说,统称二手
我买的时候只有XT3
,所以买次代旗舰应该没什么不对
现在说xt2,最大原因别扯啥色彩,就是穷
不然为啥不选xt4
实际上应该叫X-T2,但是我已经习惯叫它XT-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