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青回!IPC性能提升19% 11代酷睿处理器首发评测!
创作立场声明:11代酷睿处理器首发评测!
前言:
如果问最近有什么电脑硬件新品值得细品的话,相信十一代酷睿处理器是榜上有名。在大家都说AMD YES!而A家也确实YES那么一段时间后,Intel仿佛终于醒悟过来,在十一代酷睿处理器上挤出了最诚意的牙膏,具体有哪些?且听我慢慢道来。
1.核心IPC跃升19% Cypress Cove架构显神威
对CPU性能了解的用户应该都知道,提升CPU的IPC性能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通过提升CPU频率,二是通过架构革新来达到目的。在高主频这条路上,十代酷睿处理器已将睿频飚到5.3GHz。继续提高CPU频率在功耗和性能上难以做到均衡。
而Intel选择的是第二条路:对CPU架构进行改革:第十一代酷睿采用了全新Cypress Cove架构,IPC性能相比较十代酷睿提升了19%,这基本上完全可以归功于架构改革带来的性能红利,为何我敢这么肯定?以十代酷睿产品i9 10900K与十一代酷睿新品i9-11900K为例,两者的睿频加速频率最高都是去到5.3GHz,很显然这IPC性能的提升显然就是全新Cypress Cove架构所赋予的。
2.核芯显卡性能暴增50% 助力深度学习
十一代酷睿除了IPC性能有显著提升外,核芯显卡采用Xe架构,性能提升更是高达50%,且具备Deep Learning Boost深度学习加速能力。核显方面有两种规格,分别是Intel UHD 750和UHD 730,前者拥有24个EU单元,后者配备32个EU单元,两者均支持12bit H265硬解码 ,10bit AV1硬解码,以及HDMI 2.0视频输出(4K60Hz解码)。
3.支持PCIe4.0与DDR4 3200MHz内存让硬件连接迅捷高效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十一代酷睿处理器除了本身核心性能出色外,与外部硬件连接方面也带来全面提升,加入了对PCIe4.0的支持,20条CPU直连PCIe 4.0通道可以满足同时使用一块PCIe 4.0显卡和一块PCIe 4.0×4 SSD的通道数量需求,让CPU与其他硬件连接更加迅捷高效。
4.雷电4让你享受高速数据传输快感
另外,十一代酷睿处理器配合500系列芯片组更可享受到雷电4USB 3.2 Gen 2x2的性能福利。雷电4每秒传输速率高达40Gbps,高速数据传输、4K双屏显示一线即可搞定!而USB 3.2 Gen 2x2则能够提供20Gbps的传输速度,以上两者能让你外接便携储存设备时享受到更极速的传输性能。Wi-Fi 6E的加入相比WiFi6增加了6GHz频段的支持,带宽和延时均有提升。
产品开箱:
啊鲁拿到的是十一代酷睿i9 11900K正式版,跟十代酷睿同样采用LGA1200接口,因此在外观上没有变化。(隔壁开盖换U王师傅表示喜闻乐见)。
本次测试所用的主板是微星MAG Z590 TOMAHAWK WIFI战斧导弹,定位中端的它到底能否撑起旗舰i9 11900K的重任呢?
看到盒子右上角的十一代酷睿标识,我觉得是没问题的。
微星MAG Z590 TOMAHAWK WIFI战斧导弹属于军火库系列,整块主板的散热片造型颇为硬核。
CPU供电方面,从目前测试来看i9 11900K最高功耗能飚到350W,因此主板的供电能力必须要跟上才行,查看京东销售页面得知,该款主板配备14+2+1相供电,配备第三代钛合金电感+Dr MOS,每相最高能承载60A电流,理论上能承受1020A的电流。看来啊鲁在文章开头的担忧是多余的了。CPU供电模块带有厚实的金属散热片,对CPU供电模块进行全覆盖。
三路M.2接口都有加入金属层作为加固。
三路M.2接口都配备金属的散热片,散热装甲厚度吊打很多固态硬盘自带的散热片,而且还带有导热垫。主板第一路M.2接口支持PCI-E4.0技术,其余两路采用的是PCI-E3.0*4通道。
PCH散热片比较小巧,黑白丝印搭配看起来不会单调。
声卡芯片附近有尼吉康音频电容。
后置USB3.2 Gen2x2雷电4接口,传输带宽高达20Gbps,传输数据速度嗷嗷的快。2.5G有线网卡是现在新中高端主板的标配了,无线网卡采用英特尔AX210,支持WiFi6E标准和6GHz频段,高速率低延迟我都要。
显卡方面,用的是星微星超龙 GeForce RTX 3080 SUPRIM X 10G,借的借的,反正我是买不起更是买不到QAQ。
显卡配备三枚刀锋6代风扇,风压更大,三枚风扇均支持支持智能停转。旗舰显卡对效能要求更高,除了风扇好外7热管散热也是能将旗舰核心温度稳稳的压制下来。
超龙信仰灯,装上mysytic light软件就能尽情光污染了!
金属拉丝背板,背后还有龙魂LED灯,下方有切换BIOS快捷键,分别是静音和游戏模式,随你自行调节,不过切换后要重启电脑才生效。
内存使用都是HyperX FURY内存,规格是DDR4 3733MHz 16G*2,这个容量可以说是ITX主板用户的首选了。该内存带有金属马甲,能对内存颗粒进行散热,金手指采用曲线设计,相比传统平直金手指,既能保证安装稳固让信号稳定传输,又能有利于用户插拔内存操作。用户只需打开XMP即可享受到3733MHz的高频性能。
本次测试两大耗电大户是i9 11900K+RTX3080,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整机稳定运行以及应对后续的超频测试,在电源的选择上啊鲁这次入手了长城猎金部落系列的GAMING G11,200V~220v电压下额定功率1100W,80plus金牌认证,采用全日系电容,7年保修。
再来看电源闽派单路12v输出设计,最高输出功率高达1100W,+5V以及+3.3V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30W。
模组接口都有表示设计,CPU和PCIe供电接口共计5个,满足多路显卡和高端CPU用户需求,四个SATA供电接口也基本够用了。
AC开关位于电力接口下方这个内陷的设计对强迫症来说有点舒服的感觉。
14cm风扇,看过拆解评测知晓是悦伦出品,支持低负载风扇启停,该功能对于降低电源风扇噪音、减少电源内部进灰大有裨益。
线材采用扁平化处理,有利于玩家装机时的走线,除此之外还送了长城电源信仰贴纸,信仰满满。
性能测试:
测试主板的BIOS版本是2.12,日期出自3月22日,可以说是相当新鲜。
从GPU-Z的Bus interface能看到,微星RTX3080超龙已经运行在PCIe x16 4.0的状态下。
CPU-Z1.95版本已经能完整识别到i9-11900K的规格参数,Rocket Lake架构,祖传最后一代14nm工艺,8核心16线程,最大TDP是125W。CPU-Z单核分数704,多核分数7066,与11代10核心20线程相比,分数只落后了2%不到,可以说新架构的核心效能相当出色。
CINBENCH R20成绩,单核性能与农企R9 5900X相比更高,夺得单核分数第一的排名。
Geekbenchmark5测试,单核性能1812,多核性能11737。
super π圆周率计算软件,用于测试CPU单核效能,在1M的计算量中,i9 11900K完成时间跑到6秒。遥想当年DIY盛行,在双核年代,大家都拼命超频CPU渴望单核跑进10秒俱乐部,看来如今的CPU跑进5秒大关也指日可待。
H.264转码测试,i9-11900K得分72.7,等于2台6核6线程双路X5670至强性能还要强。
blderbenchamrk完成时间只要12分49秒,而多了4个核心8线程的R9 5900X则耗时9分35秒。
VRAY测试,i9-11900K的的得分为17956.
图吧喜闻乐见的象棋跑分,i9-11900K得分为3W8!
十一代酷睿一出,这下体验PCIe4.0固态硬盘再也不是AMD平台专属了,这次就来感受下来自intel平台的性能狂欢。所用的PCIe4.0固态硬盘型号为希捷酷玩(FireCuda) 520 1TB。主控是群联PS5016-E16,采用28nm制作工艺,配备智能温控机制以及隐藏式的IC散热装置,支持PCIe 4.0 x4传输总线,带宽高达8GB/s。这也正是PCIe4.0标准的M.2接口传输速率。储存颗粒方面,使用东芝96层堆叠BiCS4 3D TLC储存颗粒,单颗容量256GB,正反面各两颗组成1TB的规格,缓存方面,使用两颗SK海力士出品的DDR4 512MB组成1GB缓存。
顺序读写测试,写入4.9GB/s,读取4.2GB/s,这显然是妥妥的PCIe4.0的速度~
3DMARK跑分一览
PS:以下游戏测试设定为4K分辨率下全开特效
奇点灰烬平均帧率86.2
尘埃5平均帧率84.6
战争机器5平均帧率66
古墓丽影暗影,开启光追特效,平均帧率74
奥德赛英灵殿,平均帧率55
总结:
体验了十一代酷睿处理器i9 11900K后,身为I饭的我表示喜闻乐见!毕竟核心IPC性能提升19%实在令人兴奋,回想上一次Intel有如此大的牙膏还是在intel被恶搞叫牙膏厂之前,那是在Sandy Bridge架构的年代,不说了,年纪大就爱怀旧。言归正传,十一代酷睿带来各位都想要的东西,IPC核心性能大提升(不挤牙膏)、PCIe4.0、B560芯片组开放内存超频,雷电4等,可见Intel这次确实是被AMD逼急了!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也是我们用户喜闻乐见的,感谢各位阅读全文,欢迎给啊鲁打赏点赞,我们下次再会!

广告贴贴贴??
新i3什么时候出。谢谢
闪龙都啥时候的产品了?大老爷们的,畏畏缩缩!你小时候还尿炕呢,现在也还尿呢?
为啥不能说?我第二台电脑就是amd的sempron的。不用amd终归是有自己的原因,别孤陋寡闻。
AMD不敢用,哈哈,都2021年了,还有这样的??大老爷们还能说这话……不敢
有 请看使用0713 BIOS的测试。媒体有驱动之家明确说明了自己使用了解禁后的新BIOS。这个并非你之前说的核显驱动不是一回事请区分。可惜大多使用0713新BIOS下产生的测试结果都被喷为
,有人不愿意相信没办法。BIOS升级的麻烦程度就如同N卡开Resizable BAR。建议你B站11900k输给10900k的老BIOS测试就别看了,那种结果确实看起来很HIGH,但愚蠢。谷歌关键词new bios 0713 11900K,也能找到你想看的内容。
具体有名字吗视频或者up主名字,我后面又看了一些有些测试结果11代比极客湾还拉跨,网游的话多开5900x怎么说也是12c24t肯定后者性价比高啊,说出大天这代牙膏11900k是谁买谁上当,难说牙膏厂自己都把这代当过渡,没多久再出12代制程提升到10nm核心数再提升
不是,和板厂没关系,新驱动也是intel解禁后提供的。你可以看看30号之前的驱动,几乎网游水平持平5900X 单价优势很大。
英特尔??算了,费电低能效
配件啥都好,除了CPU比较拉跨
我一块e3v2,一块e3v3。。。
5800x打你全家
据说这代产品比较热。
ipc+19%,功耗+100%,你品,你细品
总而言之一句话,都是
,移动端80个eu跑分才勉强追上mx250,结果实际体验还被跑分不如自己的4800h爆锤。
在某些方面,英特尔的14nm+++吊打台积电5纳米
(比如说功耗)
恰烂饭的自重,这个功耗就不要吹了
五代内存不是系统的瓶颈,没意义。
我在等明年的5代内存,到时候双十一看看有可能在攒一台
问题是IPC是说每个时钟内的性能啊!Instruction Per Clock!所以提升CPU频率跟提升IPC性能有什么关系?
为了这19%的单核性能,单核功耗都把别人多核
爆了
牙膏厂说的19%,你找牙膏厂说去
ipc不应该是同频下的提升吗,这小编恰的是烂饭
一千多的东西还谈啥性价比,能用就行了。amd不敢用,不追求超频和游戏性能
9400F没性价比
显然 没有英特尔的挤牙膏 我们怎么能用上amd yes呢
我也是4590,我有点想黄鱼收一套9400f,做一个升级,我觉得用最新的平台意义不大。
话说,不是所有的DDR4金手指都是弧线设计吗……这没必要拿出来尬吹吧……
11代不挤牙膏了,倒吸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