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被干疼的嗓子——小米无雾加湿器3一周使用体验
帝都入冬以后,由于降水减少,所以空气的湿度急剧下降。
而自从来了暖气之后,室内本来就很可怜的湿度更是雪上加霜,家里的便宜湿度计显示室内只有不到20%的湿度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没太在意,直到后来每天早上睡醒嗓子都像是被烟熏过一样难受,然后主卧的两大一小三个人挨着病了一圈,而次卧的一大一小却没什么特别严重的症状。
于是就开始找原因,一开始以为是螨虫过敏,然后就用吸尘器一遍又一遍的吸床垫,换床单,用消毒水洗床单,用烘干机高温烘干。
然后,每天睡醒嗓子还是像被烟熏过一样。
直到有天看到娃的奶奶给次卧空气净化器的水箱加水,才恍然大悟,em。。。去年净化器是留在主卧的,后来因为去年二娃生病,就把它挪到次卧去了。
于是决定买个新的加湿器。
本来想买个几十块钱的那种超声波加湿器的,想着凑合用几天就算了,但是怕被喷的满地是水把木地板泡了,最终还是决定加钱买个无雾版的。
最初是想着买个飞利浦的,但是飞利浦便宜的款式只有2L的水箱,最大加湿只有220ml/H,并且也不支持APP联网。所以最终纠结下来,还是买了米家的这款无雾加湿器3。
加上国家的家电补贴,算下来大概320块钱,虽然不算是太好的价格,但也可以了。
开箱
外包装采用时下流行的环保样式,没有复杂的彩印,整体采用双拼色设计。
上半部分是黑色的底色,相关的品牌logo和型号之类的图案和文字则采用类似“阴刻”的方式直接把纸箱的原色漏出来。
下半部分则是纸箱的颜色,只有正面和背面印刷了加湿器的产品图案。
打开之后,不出意料的是泡沫垫。上方有个凹槽,放着一个袋子,里面装有说明书和两代除垢剂,在往下的凹槽里放着充电头。
没错,这货的电源线并不是直接连在机身上的,而是采用了类似路由器那样的独立电源插头。
取出本体,整体被一层塑料膜包着,沾的很结实。从封口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没有拆封过的。
取出来之后的本体,尺寸还是不小的。整体风格采用了巴慕达那种日式的简洁风。
机身外观采用了三段式设计,最下方的1/3是水箱,有个透明的水位指示窗,窗槽内有个橘色的小球,加水后会浮起来,可以很方便的观察水位的位置。中间的1/3则是由大大小小的圆孔组成的进风口。上面1/3没有多余的设计,只有个“米家”的logo。
上面的2/3可以取下,取下后漏出蒸发滤芯,大约占整个机身1/3的高度。
滤芯的做工非常一般,上下两个限位板的位置都没对齐,不过好在不影响使用。
地方的后方有凸起的电源接口,接口处有一层硅胶起到防水的效果,主要防止加水的时候把水溅到电源接口里面去。
取下滤芯后,下面有个架子,主要起到了支撑蒸发滤芯的作用,防止滤芯一直浸泡在水里污染水源。另外可以看到有个管子,往下会通往底座,网上通往滤芯。开机后,底座内的水泵会把水通过这个管道泵到滤芯上。
这个支架的底部有个笼子,里面装了一些白色的小颗粒,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推测是起到类似银离子杀菌的作用。
支架取出后就是底座了,水泵应该就密封在底部这个U型凸起的下方。
这个U型凸起的右侧还有两个电极,应该是监测水位用的。
机身的上半部主要就是操作区和风扇的所在了,风扇的形状很怪异,有点飞机的涡轮风扇的感觉,机头是个半球形的,叶片则是半月形的,不知道是不是用了什么黑科技的设计。
电源的插头是在机身的背面,最高输入功率12V1.1A,高度大概在整个加湿器40%的位置。
使用体验
操作方式
1)联网
作为米家的产品,最具标志性的功能那就是接入米家APP了。
连接的方式也很简单,打开加湿器后再打开米家APP,就会自动查找局域网内的设备并弹出提示框引导你添加设备。整个过程只需要点几次按钮,非常丝滑。如果没有弹窗,也可以扫描附带的说明书上的二维码,根据指引一步一步的操作就行了。
APP上有三种模式可调,我一般用的都是恒湿模式,感受下来运行的逻辑就是:没达到目标湿度的时候,以中档风量运行,达到目标湿度后,用抵挡风量运行(也就是睡眠模式的风量)。
目标湿度可以在40%~70%之间设定,另外还支持延时关闭,主要的功能是在你关闭后把滤网上残留的水分蒸发干净,防止滤网发霉。
另外还支持清洁模式(加入柠檬酸除垢),定时,滤芯寿命显示(这个应该是指距离下一次滤芯需要清洁的时间,这种蒸发滤芯理论上可以用好久,否则像UP主这样用了十来天就只剩77%的寿命真要给小米跪了),以及结合其它米家的智能硬件设置智能场景。
切换到睡眠模式和强力模式后,会有个过湿保护的功能,防止屋内过潮,造成霉菌滋生。不过这个功能在冬天的北方应该基本用不上的,加湿都来不及,哪会过湿。
另外还可以在APP中调节屏幕开关、屏幕亮度、操作提示音开关、铜锁开关等。
2)机身操作
机身上一共有三个按钮,分别是暂停、开关和风量模式切换。这个暂停键的必要性UP主思考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和按键相比,指示灯的数量要多了不少,上左右各三个,把湿度围在中间。左侧的三个灯是模式指示,从上到下依次是恒湿模式、睡眠模式、强力模式。右侧的三个灯分别是风干模式、暂停、湿度百分比。上面的三个灯依次是铜锁提示、缺水提示、网络连接提示。
加水方式和频率
这款机器和很多无雾款式的加湿器一样,都支持直接从机身顶部加水,不用再把机器打开抱着水箱去水龙头上接水。但注意加水的时候一定要让风扇停下,这倒不是怕水进到风扇的电机里面,而是如果不关风扇,你加进去的水会被运行中的风扇给滋回来,弄得到处都是,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另外你也可以和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那样,把机头和滤芯拿下来,直接抱着下面的水箱去接水,但是个人觉得,如果不是为了顺便洗一下水箱,其实没多大的必要这么操作,太麻烦了。。。
至于加水的频率,这个和开的风速是有关系的。这款加湿器的水箱容积大概3000ml,强力模式的加适量大概400mL/H +,睡眠模式的加适量大概是180mL/H +,算下来加满一次水大概能支撑7~16个小时。
具体到我家,风量一直设定在恒湿模式,目标湿度55%,一天大概需要加2次水,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加湿效果
由于房间里的湿度很低,尤其是夜间暖气更热的时候,不开加湿器大概只有不到20%的湿度,所以加湿器基本都是开了恒湿模式24H运行的。
目前设定的恒湿目标是55%,但是在恒湿模式下基本没办法达到这个湿度,基本上能稳定在45%的湿度左右,虽然离目标还有差距,但效果还是有的,从买来用上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开始,醒来后就不会再觉得嗓子像被烟熏过一样难受了。
我家主卧的面积大概是12平,如果想要更高的湿度,估计要使用强力模式了,只是噪音会有点大。如果想要加湿效果好一点但又不想忍受噪音,估计只能上800或者1200那两款了,另外两款的体积更大一些,所以可以安装更大的蒸发滤芯。
优点和缺点
先说缺点:
细节做工有待提高。怎么说也是300多的产品了,结果机器自带的滤芯还是个歪的,虽说不影响使用,但也能暴露出在品控上的问题。
水箱会残留水分,由于水位感应电极的位置距离水箱的底部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提示缺水并自动关机后,实际上还有大约1cm厚的水残留在水箱的底部。如果长时间外出不使用,很可能会成为蚊虫细菌的乐园。
水会发黄,用了一周后按照提示准备清洁一下水箱和滤芯,打开却发现水箱底部的残留水分变的黄黄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滤芯支架笼子里的那些小颗粒造成的。
然后是优点:
整体外观设计简洁大方,没有搞奇奇怪怪的造型,是我喜欢的风格。
顶部加水的方式对UP主很有吸引力,再也不用抱着个大水箱去厨房或者卫生间接水了。
可连接米家APP,缺水会及时在手机上推送消息,另外远程操作无压力。
购买建议
如果你喜欢这种巴慕达式的日式简约风,同时也对家电联网和智能化要求比较高,那么米家的这款无雾加湿器3系列,可能就是最优的选择。
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北方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并且房间的面积不超过15平米,那么适合买这款。如果你是在北方的沿海地区或者其它气候相对湿润的地区,那么估计15~20平的房间也能用。
如果你的房间较大,或者对湿度和噪音的要求都比较高,那么建议选择更大容量款的800或者1200。
预算够的值友们也可以直接冲3Pro款的那个,不过感觉有那么多预算的,还不如直接一步到位上净化加湿一体的3MAX。
全文终,喜欢UP的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义薄云天吕奉先
校验提示文案
啥啥啥哪哪哪
校验提示文案
Mr_You
校验提示文案
Boy_Lee
校验提示文案
食饱等下餐
校验提示文案
大地
校验提示文案
社会主义1号穷人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056920586
校验提示文案
灵魂的救赎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859532714
校验提示文案
豆梓之铭
校验提示文案
szw666888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142471554
校验提示文案
szw666888
校验提示文案
Boy_Lee
校验提示文案
食饱等下餐
校验提示文案
豆梓之铭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859532714
校验提示文案
Mr_You
校验提示文案
灵魂的救赎
校验提示文案
啥啥啥哪哪哪
校验提示文案
义薄云天吕奉先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056920586
校验提示文案
大地
校验提示文案
社会主义1号穷人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142471554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