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大山里有座废弃景区:峡谷森林遍布乱石,还有人工步行道
自然景区,户外游览,风景与城市里的钢铁森林完全相反,拥抱自然环境,打卡险峻地貌,身心健康自由,像在湖北武汉黄陂区姚姚线y313附近,就有一座独特的木兰古门景区。说它独特是因为,木兰古门景区已经废弃,但景区的雏形还在,内部遍布峡谷乱石,还有人工步行道,穿插在山林之间,爱好探险的朋友估计会感兴趣。
与同在姚姚线沿线的清凉寨等景区比较,木兰古门的知名度低,甚至很多人都不知晓其存在。前往打卡,以自驾为主,可以走黄陂区的木兰大道、黄土公路,在姚家集镇司法所处向东转到姚姚线,顺着姚姚线到y313乡道交汇处即是。值得一提的是,木兰古门景区附近还有黄陂的公交小巴,在黄陂客运中心乘坐p70车次,抵达古门景区站点即是。公交小巴非常适合徒步与探险爱好者,背上装备到点往来,非常自由且轻松。
走到y313乡道上,可以远远看到木兰古门的老旧入口标志。那是一座相当磅礴的雕塑,因为形态过于抽象,又像是一堆随意码放的巨石阵,看着人觉得别扭。虽然景区已经废弃,但不知道为何,木兰古门几个字迹还在,成为标志性的打卡点。多数自驾到此的人,或者是探险,或者是徒步,或者是团建,必然在此下车打卡,寓意“某某到此一游”。
进到木兰古门里,首先会看到一排民房,看状态也很老旧,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居住。民房与乡道主轴路段还有距离,倘若在此生活似乎也很正常,毕竟交通通畅,环境静谧,至于土地嘛,也能用来开垦,房前屋后的面积也不小。只是,面对大环境的幽深,这一排房屋的存在更像是独立的、穿越的存在,它们的样式很朴素,只有本地人能看明白。要是景区还在营业,那这些建筑当真是黄金位置,可以发展与改善的潜力太大。
而走过这些建筑区,慢慢的,就开始进入到“无人区”了,以纯粹的山野之境为主。这里有主线路,也有很多岔路,因为景区废弃,原先的导引牌多数已坍塌不见,所以徒步的话,一定要有队友陪同,并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主线路是山路,开始还有明显的人工修筑的砖石路面,后面则是纯粹的山路,石头与泥泞路段比比皆是,崎岖坎坷,并不好走。这还好,对比表面看着是蓬松的草坪实际是坑洼的内陷路段,还是要抓一根探路的木头做拐杖在手上更安稳。
越往山林深处走,慢慢就发现木兰古门的特色了,其山势以巨型岩石为主,像是从天而降的巨石阵,突兀扎堆在一起,组成一座座山包。远距离看,那些山包光秃秃的,表面什么植被也没有,被雨水冲刷的很干净,又被阳光摧残,风化成黑色的表层污渍,十分显眼。走近之后再看,巨石一座座很占地方,用手一摸全是黑色的粉子,仔细观察,巨石非地面一块,而是与地面下的连成一体,成为类似圆锥一样的石头阵,还是很有气势的。
穿过巨石阵,前面来到一处陡峭的悬崖和峡谷地带,这里居然还保留有一段人工开凿的步行道痕迹。很明显,顺着步行道的方向走没有错,也更加省力,毕竟是“前人”考量过的。步行道面积不大,地面经过硬化,也有护栏围着,经过长年风雨摧残,不知道是否坚固。徒步经过,最好隔着走,也可以做标记,等下环山绕行,避免走重复的路。在此随拍,看到的景致很阴沉,背山面水,也是一处不错的地方。
在木兰古门里走一圈,等于是到了真正的原生环境,无论徒步还是探险,需要承受的是无人关照和野生环境,考验人的毅力。来回穿梭的时候,经常遇到好几公里没有一个人的境地,也有手机信号突然消失的恐慌,但只要记住来回的方向,镇定心神,思考原因与解决方法,这些困难也并非无法克服。不过,还是建议非专业人士,请勿独自探险荒山野岭之地哦。
帅已经成为了我的负担
校验提示文案
帅已经成为了我的负担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