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曾经的“箱子味”旗舰 宝华韦健 P7
先补张图,上篇魔改 Beoplay H9+Sony G45 最终的完成图被小编删掉了,我也不知怎么改,这篇补上:
这篇只是展示一个小发现,魔改需要大量的思考和设计,目前还没有完成,以后再写。
前言
喜欢音响的朋友应该都听过宝华韦健这个英伦皇室使用的大牌【Bowers & Wilkins (B&W)】,大家也总喜欢拿他和丹麦皇室使用的B&O(Bang & Olufsen)作对比。
大概10年B&W进入耳机市场,并且推出了一系列很经典的产品,P7、P5等。其中P7的声音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听过的耳机中最为特别的。我不敢说它多好,但是确实有其有其鲜明的特点。我也有幸当年听过一次,正如各种耳机坛子里流传,确实当时的系列产品他的声场、定位、整体听感和其他品牌都不一样,这也是“箱子味”旗舰的来源。
可惜的是,耳机圈和箱子圈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生态,虽然兼顾者众,但耳机圈更多辐射的是更大的普通消费群。所以,宝华后出的耳机也越来越平庸,和一众品牌几乎一样。甚至后出的耳机在整体素质是比不上我上次魔改过的Beoplay H9的,而Beoplay仅仅是B&O面对普通消费级市场的年轻子品牌而已,这绝对是B&W品牌策略和产品策略的失败,这让亲自下场的王者B&W在烧友圈里变成了一个笑话。
淘到电子垃圾
曾经P7相对独特的听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这次我买这个“电子垃圾”想一探究竟的原因。
买到了一个电子垃圾的宝华韦健 P7,整体状态超乎我的想象,窃喜一下。
别废话了!拆吧!
这是右耳单元的样子(收到就是已经被破拆的了)。一看就是很老派又中规中矩的单元,很重,磁铁很厚,磁性很强。
可以看到单元背面设计了大量的调音孔,以便“金耳朵们”在调音上可以有更多的发挥。可以看到,中孔是空的,目前无法判断原始状态是否有调音面覆盖。单元外圈众多的调音孔中,有一个被电烙铁故意烧破了,这会改变单元内的气压,势必造成听感的变化。
再看正面,漂亮!虽然无法判断具体材质,但是这种类似的振膜我们是经常在音箱上见到的。并且相对耳机常用的薄膜振膜,这种材质的振膜声音更温润舒服,当然成本也更高,同时需要更大的“推力”才能发出更好的声音。手头没有万用表,只能拿回去再测阻抗了。
略有遗憾的是,之前有人拆过这个单元。肉眼可见的有一处裂痕(图中单元正右侧)。这个裂痕目测没有伤及振膜,但是否会带来偏音、共振噪音,这就需要通电试听了(手头也没设备,回家再说吧)。
重头戏来了,左耳单元拆解
螺孔的双面胶都没有撕开过,所以肯定没人拆过。拆开后,首先是惊艳感!
竟然在壳内填充了丰富的聚酯纤维吸音棉,这是我在其他品牌旗舰耳机中从来也没有见过的设计!这个吸音棉在音响、影音室设计中是非常常见的。起到吸收驻波和多次谐波的作用。
取出吸音棉,再将盖体和单元壳合并,我瞬间 豁然开朗!这个结构太眼熟了!这就是音响常用的结构设计,配合吸音棉整体结构就是半开放的音响单元,难怪会有独特“箱子味”,因为他当年根本就没有按照耳机来设计!
这也让我一下打消了最初只取单元魔改的念头,相对同是旗舰的也设计很精致的Bo H9而言,我完全不舍得改变B&W的这么精巧的设计。具体怎么改我目前还没想明白,等改完了再和大家更新。
回顾一下Beoplay H9的旗舰单元设计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值友8235793691
校验提示文案
丨LeGenD
校验提示文案
mr_poppy
校验提示文案
苟窦仙
校验提示文案
大风来了冯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278992269
校验提示文案
鱼刺太咸
校验提示文案
Toby标
校验提示文案
Toby标
校验提示文案
鱼刺太咸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278992269
校验提示文案
大风来了冯
校验提示文案
苟窦仙
校验提示文案
mr_poppy
校验提示文案
丨LeGenD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235793691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