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辛苦,大多是来源于“停在原地不肯动”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为什么ta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老师啊,我跟他爸每天都很忙,您就别给我们安排这些事情了”、“我36岁了,只会收费”……
算算时间,自己也进入30岁这个档口有些岁月了,而伴随着体力、记忆力越来越大不如从前的,是越来越觉得“很多人之所以过的辛苦,都是有原因的,并且这原因还跟他们自己有非常直接的联系”。
当然了,虽然从无论哪个角度来说,遇到辛苦、经历辛苦都不是什么意料之外、即便我们再努力,未来也还会有一些辛苦存在,可如果所幸窥见所谓“命运”的一二,那也就能提早做一些准备,不至于在未来总是手足无措。
“既然有一些辛苦是必要经历的,也就是不能避免,那你说这些有何意义呢”,可能会有朋友这样想。
怎么说呢,我也觉得即便拼尽全力,也难保未来就一直都是平顺的,可因为“未来确实存在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就直接否定“我们确实可以通过一些努力来规避风险”这个可能性,也是不合适的。
没错,它们俩呢,虽然看起来确实是互相矛盾的,但是,也确实是同时存在的。
而这时候我们再看看刚刚那句话,你有没有嗅出一丝“既然不能避免,那我就顺其自然、不再努力”的意思呢?
其实这人生呢,是一条变幻多端、色彩各异的路,有人会说“你得认真学习,这样未来才能出人头地”、有人会说“趁你年轻,多潇洒潇洒,别等到进入社会就没机会了”。虽然他们说的也都对,可自己的人生呢,是凭自己的双脚走出来的,而非由他们怎么说决定。
那么在这里,其实又出现了一对看似矛盾,实则同时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自己走”和“他们说”。
在平时做辅导的时候,也确实会遇到一些比较“僵硬”的朋友,他们只信自己、只信自己的经历,并且连参考他人的意见都不愿意参考。
虽然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缺乏一些基础经历的支持、他在进行自我保护,但当这些朋友基于“我现在状态真的很不好”、“我确实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等因素选择找心理工作者聊聊的时候,其实一个确定的事实就已经浮出水面了。
心理工作者在协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时候,是不能使用药物手段的,所以多半采取的是认知、行为与习惯层面的调整,或与之相关的一些方式方法。
而之所以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就像我们已经熟知的“原生家庭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我即是原因,也是结果”、“世界上并没有其他人”等心理类相关的话语描述的一样,我之所以有当下的难受、辛苦、不适、烦躁等,便是因为我是我自己。
而这里的“我是我自己”,其实代表的就是我所沿用的认知习惯、我一直秉承的想法与态度、我判断问题的标准、我是怎么做与怎么处理的。
就像一位朋友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持“否定”态度,这样的习惯不仅给他增加了社交压力,还营造出了一种“世界上就没有能理解我的人”的假象。
那你说,这压力和这个假象,能让他生活得顺畅吗?
这时候我想你也会得出“人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确实会对自己有很大影响”这样的结论,并且也意识到“一些不利于自己的想法和习惯确实是需要改变的”。
那在这里,我还是想要再澄清一下,因为在当下带来负面的影响因素,在一开始可能起到的是积极作用。
就比如,刚刚提到的习惯性的“否定”。
设想一下,现在的我们只有三、四岁,仍旧需要来自父母的关注与爱,可父母因为平时忙着赚钱养家,所以虽然把我们带在身边,可基本上都是让我们“自理”。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注与爱,我们内心的不安就与日俱增,虽然一开始的哭闹确实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可渐渐地父母也习惯了,就没有给予更多关注。于是,我们就处于一种安全感匮乏的状态。
安全感的匮乏,又让我们变得特别敏感、特别容易害怕、特别容易担心他人会伤害我们,所以,长大之后为了不被伤害就刻意的推开所有的人、想法与接近。
而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接着,因为连续的否定与拒绝,我们与自己、他人、生活本身的关系逐渐恶化,负面影响也就替代了积极影响,并伴着时间一路成长。
而之所以存在这样由有利到不利的转变,其实就是因为,这样的方法在满足了我们的安全感缺失之后,我们有些享受这样的状态,于是开始裹足不前。
假如当下的你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做法与自己每天的状态、每天的遭遇之间的关系的话,你也会发现,自己现在的想法、做法,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很早之前就形成了,而存在时间越久的,也往往越容易与“不利”联系在一起。
这时候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的不‘与时俱进’呢”。
其实说到这儿,我们也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在之前:
我们确实缺乏相应的能力去实现精神与心理层面的自给自足,所以才会选择一些奇奇怪怪的方式去维持当时的稳定;
我们也确实没有多少分辨能力,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不知道究竟什么能带给我们助力,所以看到什么就学什么、看到什么就直接拿来用;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除了被强调“要好好学习”外,也基本上没有被深度关注过内心的感受、没有被传授过“如何更好的应对,并提高自己”,所以能做到“维稳”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可随着能力的提高,我们也不能一直都活在“现在就挺好,干嘛要折腾自己”的状态里。
你看,在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长大后继续沿用,不就像之前说的一样,这大概率只会带来负面影响吗?
这时候,我们再回到中间提到的“自己走”与“他们说”。
我知道一些朋友会倾向于选择“自己走”,并因为觉得这两者存在矛盾,所以排斥“他们说”。
但其实呢,这两者不仅不矛盾,还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就比如:
“他们说”带来的只是参考,最终我们要根据他人的参考与自己的人生经历,来产生自己的“如何走”,其本质还是“自己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历,在我们陈述自己对某段经历的感受时,他人如果没有类似的经历,那交流就难以进行、难以达成互相理解,于是,丰富的“自己走”能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们说”,并从“他们说”中看到更多含义;
“自己走”再丰富也是非常有限的,而沉溺在“自己走”中,就会让我们忽略除“自己走”之外的那部分,让我们在相对不合适、不完整的认知下走歪走偏,而“他们说”其实能弥补这部分不足。
人总是要往前走的,而这个走,不只是生活向前,也包括了要经常去更新自己。不然,时代在进步,我们自己却依旧陈旧,那生活想不辛苦都难,你觉得呢?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随心飞用户想知道配图是哪里,想去
我以为是讲旅行的意义的…
今天要做的事尽量拖到明天,要是运气好明天死了就不用做了
和你们你这些少爷不同,我们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很多人倾尽所有力气,才能活到普通人的水平!
鸡汤这东西确实大补,但容易让人上火
哈哈,还真是,善良纯真心软总是被玩弄的角色,我尝尝告诉自己不能当狼就好好当羊。
在我看来,拒绝学习就是人的大脑已经死了,身体还没死。
这是一篇使用Microsoft windows 98系 敲打出来的文章…
这鸡汤一般般
还以为有发财秘诀看
贩卖焦虑总能博人眼球
现在真是什么玩意都能熬毒鸡汤了
上一次像素蜜蜂联系就是这样子的鸡汤文,大部分来说这个插图都是未被授权的。
达叔走了,比起生命的消逝,一切会变得不重要。
毒奶粉,不能看,不要看!
吃苦的前提是选择,选择正确了,吃苦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就算你是万千宠爱一身的娘娘还要宫斗呢。
你的辛苦源于你的善良,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引用三体里的一句话“已阅
同求同求紫薯布丁
我以为是推荐旅游路线的呢。。。
同求同求同求
接受该发生的,追求想要的
说的很有道理,然而作者去坐了别人位置,
我是来看图片,值友们的评论更鸡汤更值一看......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一段经典自白所说:“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他们之所以生存如蝼蚁,绝不是一句“你不够努力”就能否定的。有些人,活着已经竭尽全力了......
你努力,你的后代只是有机会少点努力。
哈哈哈哈哈,这些话应该多给那些劝人吃苦的老人说说
那天看到个毒鸡汤,你年轻时吃苦代表着今后能吃更多的苦,和成功并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