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从入门到放弃 篇二十七:2020自学照相黑皮书(中)---镜头的选择与用光艺术
创作立场声明:本来计划这一篇写构图的,结果篇幅没控制好,那就留到下一篇吧,敬请期待。
上一期讲了相机的基本操作之后,不知道大家理解的怎么样,如果没看过的,可以回去再温习一下。
这一部分稍微加一点难度,算是进阶的教程。从这一部分开始,涉及到一些艺术和美学部分,所以可能有人和我的意见会有分歧,希望能友好的讨论。
那么就接着上一篇的序号开始了~
3、根据题材选镜头
3.1镜头的种类
在说正文之前,先说说人眼。一般来说,人单眼的视野相当于50mm镜头,双眼的视野相当于35mm镜头,这也就是为啥相机中(等效)35mm和50mm的镜头非常受欢迎的原因,因为他们拍出来的优秀作品真的会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回顾一下上一篇我们是怎么取景的?单眼对着目镜是吧。平时是怎么看世界的,两只眼睛都睁开吧。狭义上的标准镜头是50mm,广义上35-50mm都算。
超过这个焦距的我们叫中长焦,比如85mm。
再长的就叫长焦和超长焦。比如100-400mm这种。
小于35mm的镜头比如28mm和24mm,我们称之为广角或者小广角,再小的就是超广角了,但是随着镜头视角越来越大,镜头本身平面的设计是覆盖不到这么广的范围,于是就出现了曲面造型的超广角镜头,我们称之为鱼眼镜头。
3.2 广角镜头和风光摄影
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壮阔的景色,但我们用35mm镜头进行拍摄的时候,完全达不到我们看的那个效果,明明人眼也是35mm。
这是因为我们在观看的时候目光是移动的,我们大脑会自动整合看到的信息,拼接成一个全景图片进行呈现,这个图片可能是4张或者更多的画面组合而成,而单单用相机拍出来的一张是无法涵盖这些内容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两种办法,要么广角,要么全景。
这就解释了为啥一说拍风光就一定要搭配超广角镜头。你没有那个金刚钻,真干不了那个瓷器活。
对于手机用户来说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大长条的全景照片基本上每个手机都全景照片的功能。你甚至可以拍出这样的把戏。
倘若用几百块的手机稳定器配合上APP,都能实现4拼1或者9拼1的功能,进而达到大广角的效果,不得不说手机真的是一个下限很高的拍摄设备。
在相机上拍摄一个全景照片就略复杂,个别相机自带横向的大长条功能,但是想拍4拼1或者9拼1的,就比较考验后期技术了。
如果没有超广角,也不会后期,更重要的是吃不了起早贪黑上山下水的苦,那我劝你还是去拍拍轻松一点的题材,比如人文。
3.3 标准镜头和人文摄影
人文摄影,说白了就是日常,用的最多的镜头就是24-50mm这个焦段,有人会说24mm已经是广角了,怎么能和标头一样的功能呢?上一段我们说了,因为人会脑补接片啊,有个词叫“上下打量”为啥要上下呢,因为一眼看不全。如果照片没拍完全那不就是一个好照片,所以小广角的24mm也普遍被使用。
国产品牌唯卓仕新出的三颗镜头就非常适合拍人文。
人文主要是讲故事,我在知乎上遇到许多问题“自学摄影XX月,请大佬评价一下我的作品”
然后放上去一堆不知所云的花草街道路灯垃圾桶,这种感觉就好比:一个刚学会读英文字母的人,来问你他的发音够不够正宗。
我之前买过一本书,里面介绍了作者如何模仿一些大师的作品,其中有一半的“大师”拍的。。。。也就那么回事吧。毕竟有人捧,而且在那个年代(上世纪5-60年代)摄影水平也就那个样,他们在同时代的人里面算是佼佼者,因为他们买得起,并且玩得起相机,但这水平放在现在来说,完全不够看。
一个领域的平均水平,一定是个这个领域的的人数呈正比,也就是说喜欢拍照的人越多,平均水平就会越高,而数码相机的兴起,让摄影的门槛大大降低,拥有相机并且有拍摄意愿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摄影领域的平均水平是在不断进步的。
回到那本书,整本书里面我最喜欢一个人作品那就是布列松。
他提出一个理论叫“决定性瞬间”,如今在我看来,一张好照片一定要有吸引人的点,或者说要看起来有趣,才能吸引起人的注意,在短视频领域里,有一个参数指标叫完播率,在图文平台也有一个指标叫有效阅读,对于照片来说,如果让人在你这个图片上停留超过5秒,那你这张照片就成功的吸引了它的注意力。
下面这几张照片,哪张吸引到你了?
这些照片初看都挺有趣,让人忍不住想再看一眼,看看还能不能发现什么漏掉的细节让这个照片变得更有意思。
如果上面的图片加载不出来,是不是你就更好奇我发了什么?
马赛克可以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的,虽然那后面啥也没有。一张好的人文照片是能引起人的联想的,或者引导人往你想要的方向去想。
下图这种片子,有什么可指导的价值么?
我是一个不擅长讲故事的人,所以我也不擅长拍人文。虽然没见过猪跑但是吃过猪肉,所以我对于这类照片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理解的,拍出一张清楚的照片,十分钟面授就能教会,但是想拍出一张好照片可能要不断的拍下去才行。
3.4 中长焦和人像写真
人文和人像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他们使用的焦段大多都是重合的,甚至于很多时候超广也是可以拍人像的。而焦段越广,背景的元素就越多也越复杂,就越考验人的构图能力,就越要讲故事。反过来焦段越长,主体在画面中占得比例越大,背景虚化越强,这个时候关注更多的就是模特颜值了。
灵魂拷问时间:对于一张好看的人像照片,到底人摄影师水平高还是只是模特表现力好呢?
先不用急着下结论,咱们看看上半年谢安然在创造2020的定妆照。
是不是觉得,我上我也行了?
但是仔细想来,鹅厂再抠门,请来的摄影师也都是水准之上的,拍成这样不应该啊!
我们再看看微博里的谢安然。
我只能说,在错误的妆造面前,任何摄影技术都是徒劳的。
人像摄影考验的是装造型,考验的是审美(后期),摄影师的技术对照片的影响十分有限,而且还往往是被忽略的那些部分,所以对于那个灵魂拷问,我的回答是:模特漂亮。
毕竟人像三要素:模特漂亮,模特漂亮,模特漂亮。
要知道漂亮也是主观的,也有个前提,就是模特必须能hold住这个风格。
许多人的误区是男摄影师更在意光影和构图,女摄影师更在乎模特的脸。这就就属于刻板印象,好的摄影师一定是兼顾的,无论性别。而新手摄影师由于经验不足,往往顾此失彼,这时候大光圈的长焦的意义就来了,因为没有过多的要素,半身像特写几乎不用考虑构图,所以适合脑袋空空没想法的人拍,我就很喜欢。
如果只拍特写的话,那我们费尽心思去找好看的景的意义又在哪呢?
三年前拍的片子,后期不是我,以现在的审美再审视这个片子,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
过了105mm焦段基本上就要通信靠吼了,对于拍摄人像就不太方便了,而更长的200mm甚至于600mm就是另一个用处了。
3.5长焦和打鸟和追星
长焦和超长焦一般用来打鸟、打飞机、拍体育、追星和狗仔队等等。
这类题材一般都是拍的到就行,镜头给力是一方面,机身对焦也同样要给力,这就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普通的爱好者一般玩不转,所以一旦涉及要花大钱的时候,就成了我的知识盲区。很遗憾的是我并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最近佳能出了一个廉价的600mm定焦,虽然光圈小一点。不过奉劝各位除非对打鸟非常感兴趣,否则不要买这玩意,一年用不了几次的。打飞机同理,珠海航展一年也就那么几次,今年还取消了。
至于牌体育和追星以及狗仔队,他们有些人有机构专门给提供器材的渠道,就不详细说了。
3.6 天涯镜和啥都想拍
有些人在买相机之初,并没有想好自己想拍什么,就是觉得手里有点钱想花,恰好刷到了相机而已。对于这样的人,一般都推荐天涯镜,半画幅有18-300mm,全画幅有28-200mm或者24-240mm,买了一个全焦段覆盖,故得名天涯镜。
所谓样样通样样松,这些镜头适合想一步到位的人。
以上这些题材彼此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就算同样是风光照和风光照也不尽相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上面的理论,不能单纯的认为拍风光就只有超广角能拍,拍人像就得50mm和85mm,应该学会根据自己拍摄的题材和想要的效果灵活变通。
玩摄影要手脑结合,光做不想是快门工,光想不做是键摄(正是在下)。
4、人像摄影用光的艺术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这句口号已经喊了多少年,耳朵都听出老茧了,但是到底什么是用光,怎样才是艺术?没有一个系统的标准。
对于风光摄影来说,阴晴雨雪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出片完全看老天爷心情,目前我知道能改变天气的也就是催雨弹和驱云弹,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实现的可能。所以风光摄影能做的只有勤奋了。
人文虽然也改变不了光线的构成,但是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位置,进而改变构图,达到控制光线的目的,但是改变的幅度有限,而人文扫街出片是可遇不可求的,主要还是靠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
新闻纪实狗仔这些摄影师都是拍到即是胜利,不会去特意设计光线。
对于照片影响比较大,而且还需要人工控制的题材,人像摄影算是其中一个。
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还是讲人像的用光
4.1 自然光拍摄
从发光类型上来区分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比较好理解,就是太阳光。阳光直射的话选择清晨或者黄昏,这时候光线比较柔和,中午阳光直射头顶,不适合拍照。阴天时候虽然光线柔和,但是画面整体饱和度和对比度不足,显得发灰。
下面这两个是同一片的蔷薇花,一个在晴天拍的,一个在阴天拍的。
效果也显而易见,并不是单纯加饱和度就能弥补的。
阴雨天也有阴雨天的适合的风格,由于光线柔和没有明显的阴影,所以在构图方面自由度很高。
自然光拍摄时摄影里最基础的内容,基本上看天吃饭,成片率很高。
4.2 人造光源
在摄影领域里,人造光源一般指闪光灯,虽然LED也能作为摄影的光源,但是功率上要小的多,适用性上不如闪光灯,而技巧是想通的,所以就只介绍闪光灯了。
闪光灯种类也很多,不过按照用途和体积,分为内置闪光,机顶闪光灯,离机闪光灯三种。
4.2.1 内置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照射角度基本不可调整,只有直射,单是一般都带自动TTL模式。作用聊胜于无,不过在某些场合有总比没有强。而许多高端型号的相机取消了内闪,因为厂家觉得你都已经买到这个水平的相机了,就不可能不买闪光灯。机顶闪最大的问题就是光线比较硬,拍人会把轮廓拍的非常硬朗,建议买一个小配件。
4.2.2 热靴闪光灯(机顶闪)
市面上所有机顶闪都是热靴控制,所以也叫热靴闪,这种闪光灯灯头可以270度宣传,90度俯仰,理论上可以覆盖所有角度,而且亮度很高,足以秒杀市面上200W以内所有的LED常亮灯(瞬时亮度)。
配件方面有专属的肥皂盒以及柔光罩,反光板,环形柔光罩等等。
而现在的闪光灯大多具备离机闪功能,一般有光引和无线引两种。
光引闪不需要其他设备,目前闪光灯几乎都支持,价格便宜,可以用相机自带的闪光灯进行引闪,引闪范围一般,但是好在便宜。抗干扰能力较差,场内有其他闪光灯,很容易就被带着走了。
无线引闪的相机比光引的高级一点,通过引闪器还能同步参数,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国内的神牛,不过频道只有16-32个,如果同时用的人多,还是容易互相干扰。
由于热靴闪光灯可以插在机顶,也可以离机器,所以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闪光灯种类,而各类配件厂也做了许多适配的配件。其中最好用的就属这个S卡盘。
通过S卡盘的转接,让机顶闪用上种类繁多的宝荣卡口灯光附件,可以让创作更高效。
离机闪光灯
这种闪光灯之靠引闪或者同步线来同步,不能直接插在热靴上,一般用于棚拍。
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有源的功率可以做到600W甚至更大,可以挂更大的附件,但是离开电源就不能用。
无源虽然功率没有那么大,但是远远大于机顶闪的功率,大功率的虽然可以用来拍外景,但是电池重量够喝一壶的。
这其中有几个折中的选择,我们称之为口袋外拍灯,或者便携外拍灯。如果你对闪光灯功率有要求,又不想拿太累赘,可以考虑神牛的AD200系列和AD300系列。
纪念一下我的AD200,这一套还没拍完就掉海里了。
4.2.4 闪光灯的高级功能
闪光灯的高级功能一般就是TTL以及高速引闪
TTL就是自动测光,通过多次频闪来判断需要多大功率的光线,一般用于没有机会调光得场景,比如会议,仪式等。
高速同步就是可以快门开到1/250甚至更快也能同步闪光。没有高速同步的闪光灯在高速快门下会有半截阴影,主要原因是高速闪光灯的闪光速度大于快门速度,闪光的过程发生在快门关闭之后。高速同步的意义在于你可以使用更快的快门,进而可以用更大的光圈。
4.3 闪光灯的使用
闪光灯一般用补环境光,作为主光源,补光,轮廓光以及背景光,这个在我之前写过的三点布光的文章里都提到过,布光很简单,但是如何应用布光去拍好照片很难。在我看来闪光灯主要作用有三点
4.3.1 打亮环境的跳闪
一般使用机顶闪,对着棚顶闪,通过棚顶的漫反射使整个室内弥漫柔和的光线,适合拍摄会议,活动等。缺点就是如果棚非常高,比如在一些大的场馆,车展漫展之类的,就需要球形柔光罩或者反射片(自带或外接)来进行定向打亮。
4.3.2 突出主体的直闪
上面说了,如果遇到大场地或者夜景,跳闪无法将所有环境都打亮,这时候就需要 有所取舍,只突出主体,舍弃背景。
一般情况都是将闪光灯开到最大功率,然后适当缩小快门和光圈,由于闪光灯无法穿透背景,相机只能吸收主体反射过来的光,就造成了如上图这种人亮背景暗的效果,进而突出主体。而对于深色的主体,由于和背景对比不强烈,容易融为一体,这时候就需要打一个轮廓光。
一般都是在主体后摆放一盏灯,让主体的周围有一圈光晕,和背景区分开来。
马上就是CP了,这种打灯方法在漫展里特别流行,而且红蓝都有,你可以在微博里看的到许多。
最后一种就是背景光,同样的,只要背景亮了自然就把主体区分开来。你所要做得到就是让闪光灯对着毕竟,把背景打亮,可以使用色片,就如下图。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种可以单灯完成,第二种和第三种需要多灯才可以。而闪光灯这个东西一定是多多益善的。灯光越多,能搭配出来的组合越多。我个人觉得三灯起步吧。之前我写过一个3000块钱摄影装备大全套的文章,里面就是3个永诺560三代,很便宜的,所以不要有负担。
4.3.3 外拍的补光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你想和一个好看的景合影,你亮度够了,景就过曝了,好不容易景色亮度正常了,你却发现你变成了黑人。
这就是逆光拍摄带来的问题。
我们一般时候都要避免逆光,但是有些情况不得不逆光。
这就需要一个大功率的闪光灯来跟太阳肩并肩了。
方法和第一种类似,就是把主体照的和背景一样亮就好了,这种方法经常出现在婚纱摄影里面。
还有一种更廉价的方法,那就是反光板。
不过这种反光板比较软,抗风能力比较差,可以选择泡沫苯板加上汽车遮阳挡改装成大号反光板。
相比于动辄几千的闪光灯,反光板可谓是穷人的福音,但是随着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反光板无法一人操控,而闪光灯可以无人值守,于是带着架子的闪光灯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同样都是夕阳,对比下面两个图。一个没开闪光灯,一个开了闪光灯。
上图没开闪光灯,整个画面发灰,因为光比太大,只能向中间压缩,下图开了闪光灯,人物面部亮度和天空亮度差距不大,整个画面看起来对比度就很高,显得很通透。这就是外拍灯所带来的的效果。
闪光灯的作用其实远不止这些,通过各种附件能组合出各种效果,想完全讲透这点篇幅恐怕不够,所以点到为止,更多的功能还需要大家自己去挖掘。
本篇总结
人像是我认为在整个摄影里最好拍,只要模特拍好看了,背景前景杂乱一些都无伤大雅,而人像也是最能勾起器摄影兴趣的题材,没有之一,所以如果有兴趣想学摄影,建议从人像拍起。
在学会了相机基本操作之后,基本就已经入门一半了,就可以遇到瓶颈求点评了。倘若你再想更进步一些,就去拍糖水,拍好看的模特,相信我,你不会感到厌倦,一定能进步的。
所以第三章的内容,其实你就只要知道,拍人像用什么样的镜头就足够了。
到了第四章,就属于进阶教程,如果你拍人像想与众不同一些,那么就人工加一些特效上去,在玩灯这个领域还是有点门槛的,至少不像糖水圈子那么内卷,稍微用点心,就能拍出很不错的片子,就足以秒杀糖水片了。
学摄影没有捷径可言,所谓的捷径其实已经挤满了人,所以只能多拍。
如果你每套片子都能找到新的问题,并且可以想办法去改进,那么你就会一直进步,不要总想着去靠摄影赚钱,互勉拍摄时时美少女陪伴,还能使你提升摄影技术,这些不都比赚钱更有意义么?

好文,当赏!
只要是挣钱的都差不多
干一行恨一行
我学摄影就真是为挣钱的
摄影就是用光的艺术。两种层面的用光
感谢作者科普
一语道破天机
是的,但是人像hdr我试过,有重影,风光可以。
水平很高,但没有HDR方面的研究?以现在的电脑技术来说多张合成完全可以弥补打光问题。
真的给力了
给大佬打赏了
我截图去找教授告状
心意我领了
是的,这就是进阶教程了。
那我是月老了,也行啊
受益匪浅,但是打赏失败是个什么鬼
妹子拿着你辛辛苦苦拍的照片,找到了她的男朋友( ̄∀ ̄>
其实,这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现在就喜欢用长焦拍风景,只要主题明确,构图合理。出片的效果比起无脑上广角的风景片,会更有意思。
跟着库玛大佬学摄影 我想问问 妹子有没有~~~~
钻帝说笑了
跟着库玛大佬学摄影 我想问问 妹子有没有~~~~
说不定我啥时候就喜欢男人了呢
当然不够了,总有美女陪伴是一件很厌烦的事,特别是时间太长。总有美女取悦你,次数多了你都烦,再说你也要取悦人家,不累吗。
那我说的,总有美少女陪伴不够么?还想要啥
摄影讲收益那就伤感情了啊,讲钱就变味了,摄影不是艺术创作吗?
还行,一般在媒体中心把电池充着下场。
对焦无敌,但是还是相对比较少人用。找人借镜头都难...
佳能尼康直接问旁边的借就行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我觉得我能啊,摄影没有直接带给我收益,但是间接给了啊。
还挺没意思的。。。。。。你会一直给人家拍下去吗?人家情侣照你去拍,结婚你去拍,人家孩子照也去拍,只要你愿意,他们的孩子结婚你都可以去拍,你以前开始拍的女孩子可以一直拍下去,未来每年每个周末都很充实。
是的,不过索尼不行,续航拉跨,还得旗舰单反
都过了一茬了,最开始我拍的那些,孩子都要上小学了。要开始物色新的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