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摄影 篇六:大男孩们一辈子的玩具!?我的相机进化论(内附购机建议)
创作立场声明:大家好,我是Eric,这是我的摄影历程的回顾,也算是我重要的快乐源泉,废话有点长,图片有点多,建议WiFi下观看,也欢迎大家多多交流。
大男孩们的快乐源泉很多,而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大男孩和我一样,喜欢鼓捣相机。相机,可以说是大男孩们一辈子的玩具!
不相信?
看看快乐的老法师们就知道。
从我拥有人生第一台相机开始,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十来年,玩过的相机和镜头不算多,却各有特色。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相机进化论,算是对自己摄影之路的回顾。同时也分享一下个人的购机心得,仅供参考。
【尼康D5000】人生唯一一台单反
大学的时候,我有了人生第一台相机。凭着模糊的记忆搜到了这台机器,尼康coolpix s600。
拿着这款当年很拉风的相机我拍了不少照片,但限于技术和审美有限,拍出来的照片能看的太少(照片已经大部分遗失了,只能从QQ空间里面找到一张还能看得过去的渣画质 )
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工作的我决定入手一台单反(也是我人生中唯一一台单反)。彼时觉得单反太专业,而自己预算有有限,于是花了5500左右买了一台尼康入门单反D5000+ AF-SDX18-105mmf/3.5-5.6GEDVR(镜头型号名称很长)
作为入门单反,这台机器尺寸小巧(127×104×80mm),对标的是一代神机D90,相比后者去掉了肩屏,没有机身马达,但有了翻转屏。因为尺寸控制的好,握持感适中,不会觉得太重。而18-105这个头也不算太大,变焦顺滑,特别是宽大的变焦环采用橡胶材质,手感非常舒服。
作为入门机型,D5000的菜单和显示设置非常人性化,非常适合新手学习使用。
有了单反后,拍照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没事就去喜欢街拍什么的。
那个时候作为彻头彻尾的小白,觉得有变焦就很快乐,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太懂为什么有人要买定焦镜头。
2011年,为了看朋友,我一个人去了趟武汉,那也算是我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次旅行经历。
虽然拍照技术依旧很烂,但这一次旅行让我开始学习后期,也因为把照片调出了不一样的感觉而沾沾自喜。
就这么瞎拍了好几年,2014年,我带着D5000开始了第一次出国旅行。目的地是当时还算小众的斯里兰卡。
快门咔咔咔的拍了很多照片,每天乐在其中。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无比怀念。
现在来看,这款镜头素质的确很狗头(毕竟最大光圈只有3.5),锐度不够,图片看原图总觉得模糊,肉肉的,对焦慢。但也有优点,比如色彩浓郁(所以很适合修成胶片风格,这组照片是最近找出来重新修了一下)。
那个时候我已经去了北京,每天工作繁忙,平时拿着相机拍照的时间不多,出去旅行的时候相机才能派上用场。
半年之后,我第一次去了日本,却万万没想到是一个小众到日本人自己都很少去过的地方——四国。
我拿着我的D5000又开始了愉快的拍摄之旅,短短三天,却足够让我记一辈子。(以下照片都是用vsco cam的s3滤镜处理的,懒得重修了 )
2015年,D5000继续陪伴着我的旅程,对于彼时的我,这款相机完全满足了出行需要。
当年4月份我第一次去了台湾。带着D5000拍的不亦乐乎。
现在想来18-105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焦段,等效全幅27-157.5,基本涵盖了各种使用场景,也怪不得当年这款镜头是尼康不少入门单反相机的套头之一。
虽然够用,但喜欢折腾的我开始嫌弃单反的厚重,开始转投微单的怀抱了。
【奥林巴斯EP-1】你好,微单
从2010到2015年,D5000我居然用了五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中,我又入手了另一台机器当备机,一台二手的EP-1。
了解微单发展史的值友都知道,2009年,奥林巴斯发布M43影像系统,半年后旗下第一款M43系统的机器EP-1上市(当年世界上最小可换镜头DC),至此摄影技术进入了微单的时代。但高昂的售价却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而我也一直怀揣着对这个系统的好奇一直观望着,直到15年,我终于捡了白菜。
EP-1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小巧且做工扎实(这是奥巴一贯的风格,包括我后面用的EP-5和EM-5MarkII)。金属机身分量十足,但没有取景器这一点设计还是让用惯了单反光学取景器的我极为不适应,而且液晶显示屏非常渣,3英寸23万像素看上去颗粒感十足。
EP-1有两个颜色,白色和银色,毫无疑问白色的颜值爆表,有着白色烤漆的光滑质感,因为有类皮革的贴面,让机器的握持感超好(这种设计是EP系列的特色延续至今),配上皮套,那复古的味道没有人能抗拒。
很遗憾,我居然完全想不起用这款机器拍过什么,所以样片也根本找不到。只记得一直存于吃灰的状态,直到2015年,我把EP-1卖了(狗头留了下来),把D5000也卖了,然后买了EP-5。同样是白菜价。
【奥林巴斯EP-5】PEN系列的传承之作
EP-5延续了EP-1的设计语言,同样的白色烤漆,香槟色的类皮革处理,但是去掉了多余的线条装饰,细节部分也更加精致。在机身上也刻上了olympus pen的字样,彰显其纯正的奥巴pen系列血统,外观灵感来源于奥巴经典半幅单反相机PEN F(后来奥巴又出了一款真正的PEN F)
奥巴招牌的五轴防抖,同时WiFi功能、最高1/8000的快门,最低ISO100,总之EP-5除了没有电子取景器(可以外接)以外,其他简直完美。
这时候深感套头焦段不够,于是又给自己添置了一个长焦头,松下LUMIX 45-175mm F4.0-5.6。
没想到这枚镜头居然逆势涨价,之前我还专门写过一篇安利的文章。
小巧,对焦快速,用来拍人文不要太爽。虽然后来机身换了好几个,但这枚镜头我却一直留着,直到灭门之后才忍痛出手。
也是从EP-5开始,我第一次接触了定焦镜头,从此打开了摄影新世界。
我的第一枚定焦镜头,是奥巴自家的M.ZUIKO Digital 25mm F1.8。奥巴不光是机身小巧,镜头一样,这枚镜头直径57.8mm,长42mm,重量只有137g。作为等效50mm的焦段的标头挂机再合适不过。
最关键是这枚镜头价格还不贵,当时花了1k在某鱼收的。
2015年我第一次去东京,25mm这枚镜头挂机,拍的很开心。
在东京经不起诱惑,在友都八喜买了奥巴的M. ZUIKO Digital 17mm F1.8这枚“人文之眼”。比起25,17这枚镜头更小巧,但价格贵了一倍多(当时买的全新接近3k),但更广的视角也让这枚镜头使用场景更广泛。
有了17之后,我就把25卖了,没想到镜头足够保值,一分没亏,还赚了100。
【奥林巴斯EM-5 Mark II】我心中的颜值C位
我一直遗憾EP-5没有电子取景器(虽然买了奥巴自家的VF4,但总觉得外接不方便),所以又想物色一台带电子取景器的机型,这时候,经典的EM-5 Mark II进入了我的视线。
复刻奥巴胶片时代的OM系列机型,浓浓的复古味!EM-5 Mark II也是我用过的相机中颜值最高的那个,无人能敌。
彼时二手单机的价格已经降到了4k以内,果断入了一个。
此致,我的装备固定了下来,一机两头成为了旅拍的标配。
当年国庆节一个人去了土耳其。所有照片都是这个组合拍的。
后面的旅行也一直用这个组合。
大家可能发现了,这个组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广角,于是我参考网上高人的建议,入了松下12-32mm+理光GW-1广角附加镜的廉价解决方案,用1k搞定了广角问题。
这款附加镜的放大倍率是0.75,相当于将广角端扩充到了9mm(等效焦距18mm),作为广角已经够用了。
但是,就如同下面这张样张所展现的,虽然有了广角,但边缘画质很渣且变形严重。所以没用多久这套广角组合也被我放弃了。GW-1因为太小众所以一直没有卖出去,在网上挂了很久才出手。
【松下GX7】该和M43再见了
人总是喜新厌旧,我的EM-5 Mark II用了也就半年时间,脑子抽风,我把这个机器卖了,换了松下的GX7。(现在想来非常莫名其妙)
比起奥巴,松下的做工略逊一筹,个人感觉质感差很多。
但配上人文之眼和松下自家的45-175mm,出片率依旧很高。
可能是天生爱折腾,虽然手里的设备完全够用,但为了提高摄影技术,也为了更好的画质,我还是决定灭门,入全幅。我也彻底和奥巴还有M43说再见了。之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纪念。
【索尼a7】新时代的里程碑
毫无疑问,想入全幅微单,索尼几乎是当年唯一的选择。2018年初,我在某鱼淘了一个二手的a7一代。
买了机身,就要考虑镜头的问题,因为全画幅的长焦太贵,所以长焦我算是放弃了。深思熟虑之后有了如下的组合。
尼康这枚“人类光学精华”我要强烈推荐,价格便宜,但素质极佳。虽然是手动头,但配合大法的峰值+放大对焦非常好用,但因为后面买了其他头,这枚头大部分时间闲置着。
大法自家的FE 24-70mm F4,怎么说呢,素质还可以,但真心配不上这个价格(毕竟腾龙的28-75mm F2.8太划算了,后面会细说)。
而三阳这枚超广非常值得推荐,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所以样张就不放了,感兴趣的值友可以移步下文:
因为真心觉得24-70不太值,所以不久后我就把这个头卖了。
因为想多拍人像而换了索尼自家的85mm F1.8。
众所周知,目前索尼的原生85mm的镜头就三个,FE 85mm F1.4GM,蔡司Batis 85mm F1.8和FE 85mm F1.8。比起前两个昂贵的价格(一个卖1w,一个卖8k),售价不到4k的FE 85mm F1.8简直是太便宜了,而随便在网上一查便知,这枚镜头的素质并没有被另外两个碾压。绝对的便宜大碗。
虽然没用过另外两个,但这枚镜头我个人的使用心得,成像锐度高(数毛绝对没问题),对焦快,虚化柔,的确非常超值。
拍娃简直不要太爽。
另外,对于24-70这个焦段的缺失我一直在想办法弥补,可是大法自家的FE 24-70mm F2.8 GM大师头实在太贵了,一直没能狠下心。没想到也正是在2018年,腾龙出了E口的28-75mm F2.8,不仅体积比大师头小,而且价格只有大师头的三分之一!
这枚镜头实在太香太香了!
去年大部分照片都是我的a7加这枚镜头拍摄的。
去年底,我终于狠下心换了a7m3,更快的对焦,更优秀的高感表现都是我看重的。作为神机,a7一代真的是非常不错的机子(也算是整个系列中最轻薄的),用了一年半最终以2k的价格出掉了(不得不说,非常保值 )
【索尼a7m3】全画幅微单的进化形态
a7m3各方面提升都很大,用着的确非常爽,但没有app这件事还是让我小小的遗憾了一下。
因为疫情,所以拍的还不多,等再使用一段时间再来写一篇详细的相机评测。这次就先看看一些样片吧
【富士X-Pro1】永不过时的经典款
虽然有了大法,但因为一直对富士充满好奇,所以我又收了一台二手的X-Pro1+XF 35mm F2当备机。
作为富士当年的旗舰,X-Pro1备受好评,我也是看到了网上大神用它拍的作品后,慕名而买的。
X-Pro1的颜值高,直出色彩好,画质优。
但缺点也非常明显。没有触摸屏,没有机身自带WiFi(毕竟是2011年的老机器),旁轴取景器摆设大于实用(个人观点),机身太沉。
因为这些缺点,最终我还是把X-Pro1卖了。如今X-Pro系列已经出到了第三代,而我只能看着这么漂亮的机器一边流口水一边流泪 。
【富士X-T20】好用的性价比之王
出了X-Pro1之后,我把目光放在了富士的中低端机型上。经过比较,X-T20成为了我的目标。
X-T20可以算是X-T2的低配版,画质差不多,操控和做工差不少,但X-T20胜在便宜,对焦超快,触屏非常实用,可以说除了颜值低点,其他方面香得很。
X-T20配上XF 35mm F2妥妥的扫街利器,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搭配。
除了35mm,我还买了一个七工匠25mm的手动头,之前也推荐过,这里就不详说了。
前面说过,大法的长焦太贵,既然有了富士作为备机,那么买一个廉价的长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于是我在某鱼(简直是一个神奇的网站)入了一枚XC50-230mmF4.5-6.7 二代的长焦头。
这枚镜头同样巨超值!旅拍作为焦段的补充非常有用。但比起M43系统小巧的内变焦长焦镜头,富士的长焦就如同一枚巨炮。去新疆旅行的时候我的镜头卡口摔断了,所以就找了两张网图来说明一下这个镜头到底有多长,配在小巧的X-T20上面非常不协调。
但是画质却是没得说,完全够看!
除了以上的镜头,富士家我还有一枚XF18-55mm F2.8-F4,想作为日常的挂机头,但一次旅行时放背包里一路颠簸,结果拿出来就显示“镜头参数错误” ,目前是待修理的状态,所以就不放样片了。
购机建议
细数完了我用过的相机和镜头后,也送给大家一些个人的购机建议。我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也在继续学习中,所以是极其片面和主观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①“索尼大法好,腹肌南波湾”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是小白想学习摄影,我更推荐这两个牌子的机器。虽然是贵,但贵的值得。
②索尼和富士各有优点,索尼有全幅,更先进的对焦系统,视频拍摄能力突出。而富士有迷人的胶片模拟,更小巧(相对而言)复古的机身,更便宜的镜头群。总之入哪一家都不亏。
③如果你打算买索尼的a7系列,那么腾龙28-75mm F2.8我会强烈推荐,镜头素质够高,使用场景也很丰富,价格还便宜,对于非专业人士,日常使用绰绰有余。
如果是买富士,我会推荐XF16-55mm F2.8,相信我,作为挂机头非常合适,如果预算有限,有这一枚也足够了。
④如果买了变焦还有预算,那么定焦大光圈也来一枚吧,等效35mm或者50mm最佳。
索尼的可以买FE 50mm F1.8,当然如果预算够,蔡司55mm F1.8更好,当然土豪不妨继续加码到蔡司50mm F1.4。
富士家的话,推荐我很喜欢的XF 35mm F2,等效52.5mm,扫街非常舒服。
另外富士还有35mm F1.4,价格贵了不少,但个人觉得没必要,F2的虚化效果完全够用了。(富士新推出了XC35mm F2,将镜身材质换成了塑料,所以价格便宜非常多,预算有限的值友可以考虑)
⑤富士XT旗舰系列较贵,不妨购买相对应的中端系列,比如X-T2的下放机型就是X-T20,价格便宜至少三分之一。
其他问题,欢迎大家交流!

前几天错过了 xt4 朋友全新的 1w套机 么下手 结果这几天各种种草富士 打算卖掉5d3 然后入富士的 XT-4或者x100v 纠结中 一个微单换镜头 一个不可换的扫街 咳
咨询下,现在二手em52+12-40,4800可以入手吗?
推荐一代,二代提升不大,挂机头推荐腾龙28-75mm f2.8,文章里面有介绍,定焦头局限了一些。
大佬,已打赏!请问一下,囊中羞涩一直用的a6000挂适马30 1.4,想入全幅坑,推荐a7还是a7m2吗?入了全幅机只挂一个头的话是建议适马的50定焦头吗?谢谢你🙏
定焦50,变焦28-75
想问一下 大法A73如果用来扫街和拍人像的话,定焦和变焦入手哪个焦段比较合适
B站林海音的旅游挂机头居然也是551.8,大神都用这个头拍出那么好的相片,咱还有啥好挑剔的呢?听你的,留着慢慢拍。镜头再好,也不过后边大头。
目前不太推荐奥巴,底大有底大的好处,而且富士的色彩是真好。
不缺钱就留着。
我买了适马1424A和85GM。拍风景用1424,拍人文切残副35,拍人像用85GM。手上还有一个551.8,是不是还出了?
奥巴em1mark2跟xt3两者应该怎么选?
我是24GM挂机,拍风景/环境人像,如果有时太广,就切35mm。搭配85GM,可以换成85 1.8拍特写或者中长焦风景。需要虚化的时候上85,平时24挂机
m3拍视频没得说,关于和电脑连接这个我不太了解,但是续航肯定是够的。
拍的真好!想问楼主sony m3拍视频如何?就是长时间录制网课的,最好能直接和电脑连起来
够了,只是个人不太推荐广角端买那么大光圈,因为风景照对大光圈的使用场景有限,换成一个变焦头会更好。
A7R3用24GM和FE551.8这个组合怎样?广角用24,人像用55,想拍人文和人像半身照就调成APSC模式,等效35和85两个焦段,虽然画质只有1800万,不过再怎样都比手机强吧?就是残副模式光圈也会调整,景深差距还是比不了全幅,多少还是有一点点遗憾,但这是一机两镜四个焦段相当有性价比的选择吧?
拍的真好啊
拍的大片太好看了~想要一些原图不知您是否愿意给予
看出lz的水平一直在线
感谢打赏支持
非常好,碎银子走起
我会推荐xt4
Z7和XT4怎么选
网上很多教程的,可以去看一下,不想深入学,就套滤镜好了,效果也不错滴,等我以后经验丰富一些再写教程。
出么
紫薯布丁
不是应该点测光最亮点么...
握爪,富士真的是我用过的残幅中画质和便携度最佳的。另外大法的画质的确没得说,拿来工作绝对是出片的保障。
哈哈,缘分啊,我是d5000+1.8军团,后面入em5-3双修,然后灭门入大法a7+55/1.8,后来买了xe3+35/2,和理光的gr2。佳能用过70d很快就卖了。个人觉得,单说画质索尼很强,但拍照的愉悦感富士更到位,出街更喜欢富士。说实惠吧,尼康的1.8系列是真的划算。只可惜现在已经没有背单反的动力了
作者写文章辛苦啦!很喜欢调的这种色调~评论看到微博了,去关注一个!
扫街利器,但是我不会买,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