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人有多爱“木”吗?看这篇文章就对啦!
清晨被鸟儿啄得噔噔发响的木窗花,拂过奶奶满头银发的木梳子,妈妈在院子里摘菜时坐的矮木凳,爸爸高高的、装有奇思妙想大世界的木书架……
在我们大部分人童年记忆的剪影中,都可以看到木头形形色色的身影,它们承载着我们的乡情乡梦,是我们记忆源头的风景。
中华民族钟情于木。古代文人雅士常以草木之性情喻人之品格,以草木枯荣比人之成败。不仅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木头一直是先人们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不管是在房屋建筑、艺术雕刻,还是在家用器具,甚至是武器装备中,都能看到木材的广泛使用。
木构建筑
不管是民宅还是宫殿,园林还是寺庙,中国古代木建筑历史悠久且体系完整。
当你游走在目前流传下来的最大的木质建筑群故宫时,会发现木的气息无处不在。雕饰精巧的门窗、缜密精细的斗拱、雄伟挺拔的殿柱……一个个丰富的木质符号呈现了一个东方帝国的旧日情趣。
还有历经千余年仍然屹立不倒的“世界三大奇塔”之一应县木塔,虽然名气不如意大利比萨斜塔和巴黎埃菲尔铁塔,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这座无一钉一铆的木塔,见证了中国传统木建筑技艺的高超精巧,风雨飘摇千年,诉说着土木的故事和情怀,在中国木建筑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木雕
2008年,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认识木雕之前,先来看看中国木雕有哪些流派。因地域民俗、文化、取材和工艺的不同,中国木雕分成浙江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潮州金漆木雕和福建龙眼木雕为主的四大流派。
四大流派各有所长。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为主,被誉为“国之瑰宝”;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成为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制小型黄杨木雕人物陈列品闻名中外;潮州木雕特点是金碧辉煌、工艺秀美,自成一格;龙眼木雕因使用材料为龙眼木得名,龙眼木雕造型偏稳重,色泽古朴,有“古董”之美。
比起雕琢其他材质,形状粗拙的木头,因为纯粹而更有天然的张力,仿佛在静默中流淌着原始的生命力。
木器
孟浩然《凉州词》有云: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苏轼《鹧鸪天·佳人》: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
清人程秉剑《琼州杂事诗》:花黎龙骨与香楠,良贾工操术四三,争似海中求饮木,茶禅如向赵州参。
这些古诗词,都忠实地储存了先民们与木器相依的信息。
漫长的时间流逝,木器变成不断更新换代的珠算盘、碗筷、桌椅、梳妆盒、木屐、床榻,有时还变成木与空气的交响,藏身于琴弦之下,变成中国绘画,藏身于草木意境之中。
现代工艺的发展,人类可利用加工的材料已经越来越丰富,但一件好的木器,还是会因其最本质的简约设计和古朴格调,打动人心。
敦煌红木鹿隐勺
《诗经·小雅》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宁静质朴的木器,结合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时期的壁画《鹿王本生》,将象征希望美好的鹿角与勺柄进行结合,诞生了这个兼具观赏与实用性的产品。
软木杯垫
杯垫设计元素提取自孔府珍藏的衍圣公官服图案,仙鹤是明清时期一品文官官服绣有的文禽图案,“御赐一品”表达了才气一品、魅力一品、福气一品等美好寓意。
原木诗礼夫子套装
诗礼夫子的卡通形象是以官方发布孔子画像为蓝本,在贴合“历史造像”的基础上实现的形象升华,这么萌的孔夫子给讲传统儒家文化,是不是更可爱。
木质音箱
一个小巧便携的音箱,是居家旅行的良伴。这个音箱以原木为箱体,结合镂、雕、嵌等传统工艺,整木挖制,音质比较浑厚,值得拥有。
创意木质书签
木质书签纹理清晰可见,手感温润,散发着书墨花草之香,实用与美貌并存。
快来人民日报文创客户端get吧。
小编注:本文作者 @人民日报文创 看文创好文,买文创美物,就在人民日报文创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文创(rmrbwcapp),APP下载链接:https://rmrbwc.com/download
大阪友
校验提示文案
水漫了心田
校验提示文案
水漫了心田
校验提示文案
大阪友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