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那帮“弃房玩车”的沙雕们如今可还在坚持?NBR车队两年小结
“这条赛道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最老牌的赛道之一,全长2.82公里,一共13处弯道,5处左弯,8处右弯。内场的最佳观赛点有三处,第一处是控制室2楼的露天平台,第二处是T8弯的集装箱,第三处是T12和T13之间的小天桥”。
我像个老鸟一样和新来的伙伴们介绍着赛道和赛事的各项知识,突然赛道上传来了轰鸣又急促的引擎声,大家迅速奔了过去,我不急不忙走在最后,因为这个声音太熟悉了,红头K20 VTEC打开了。
实际上我也确实成了一名“老鸟”,距离第一次来GIC参赛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门口的保安大叔,服务中心的工作“靓女”,赛事组织的圈内大佬,驻场维修的技师团队,还有隔壁PIT房的阿X阿X,见了面都能打个招呼,虽然对方可能根本不记得我是谁,但是大家友好融洽的气氛丝毫不会有半点尴尬。
赛车是一项在朋友圈看上去特别酷炫的运动,低趴的各式跑车,夸张的车身套件,靓丽的高挑车模,再拍上一两段引擎的嘶吼和轮胎抱死的烟幕,往往都能收获巨额的点赞数量。
如果为了发朋友圈来玩赛车,一次两次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超过三次我觉得是不太现实的。毕竟照片发多了朋友圈就有了“免疫”,装X的效果会大幅下降。更关键的是,当真正加入到这个圈子才会明白,玩赛车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这是一件体力活
比赛前一周,开始车辆整备,假如像我们一开始玩车那样,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白天上班,晚上干到十二点是正常的;
比赛前一天,维修工具、备用轮胎、宣传物料、拍摄装备要全部准备就位;
比赛第一天是练习赛:
06:30- 起床,安排拖车师傅把车拖往赛场;
08:30- 到达赛场接车,搬物料,撑刀旗,贴号码牌,准备PIT房工具;
09:00- 车手会;
09:30- 车辆点检,开始第一节赛道开放练习;
10:30- 来赛道体验的同事或是粉丝陆续到来,开始安排赛车讲解,副驾体验;
12:00- 在广州40度的高温下,盒饭到了,大家围在一起,坐着或是站着,有的时候没有PIT房,只能蹲在帐篷下头;
14:00- 分组练习开始,负责摄影的伙伴挂着相机穿梭在赛道的各个角落;
18:00- 各组别练习赛结束,把物料规整进PIT房,门锁好,准备返程回家。
以上这些流程仅仅完成了比赛第一天的练习赛,第二天的正式比赛大部分流程还要再来一遍,如果是报名1小时或1.5小时耐力赛,比赛结束通常要六七七点,将东西收拾好回到家一般就九点了,这个时候可能还没有吃晚饭。
这是一件烧钱的事
单场单车报名费1800,PIT房租金1000,车辆往返赛场拖车费用1800,每场赛前要换机油500元,102号汽油赛场15块钱一升,跑一分钟大概要费一升油,这是每场必须要支出的;一套热熔胎7400,一套前刹车皮2000,这些消耗品根据车辆状态隔几场就要换;每场比赛还经常会有一些“小惊喜”,断半轴,断车架,碎前档,爆刹车,每次小事故下来,几千块的整备费用是比较正常的。
以上只是参赛消耗的费用,还没有计算车辆改装所需的费用。拿目前改装圈最热的本田飞度GK5来说,虽然裸车价七万就能买到了,但是如果想让车辆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改装起码要再花上15-20万。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玩赛车又累,又烧钱,作为一帮日常加班且收入平平的工程师团队,我们玩赛车究竟为了什么?
热爱
热爱这个词说起来是挺容易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三分钟热度。
两年前刚开始玩车队,很多人并不看好,当时有位值友有一句很犀利的评论:
幸运的是我们团队并没有像评论中的那么脆弱不堪。两年下来,除了两名队员因为工作变动原因选择离开,其他的核心团队成员一直都保持稳定。
不过我也经常会质问自己,车队还能坚持多久?大家的热情还能持续多久?
前阵子车队内部开了个电话会,大家商讨车队的参赛计划以及下一步规划。这个会开了足足两个半小时。
能让一帮工作多年的“社会人”,为了一件不赚钱的事,满腹热情的讨论这么久,我觉得这就是热爱吧。
飞驰人生上映那会我去影院刷了两遍,每次当片尾曲《奉献》响起,画面略过这一帧时,我都会热泪盈眶。
传播
车队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传播赛车文化的愿景。赛车一直是个相对封闭的圈子,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玩车的经历,让更多喜欢汽车的人了解甚至加入到这个圈子中。
实际上我们也确实在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们写了大量的文章,技术类的、科普类的、赛事类的等等;
两年来我们成功吸引累计接近100人次的粉丝团队到比赛现场,深入了解赛车文化;
我们在业内首创了“免费赛道体验”的活动,让更多人亲身感受到了赛车的魅力;
今年我们开始组织卡丁车赛事,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活动,卡丁也是赛车入门最好的工具。
虽然我们的力量十分有限,但是当看到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愿意为了我们做的这些事一起努力,我觉得就是对我们的坚持最好的肯定。
突破极限
赛车的最大的魅力,一个是在突破车辆的极限,另一个是在突破车手自己的极限。把每一个刹车点拼到极致,把每一个弯道过到极致,当双手握紧方向盘驶入赛道的那一刻,才会明白,最大的对手其实是自己。
人生也是如此。
上天总会眷顾努力的人
2017年,从一台四万块的思域,车队踏上了平民赛车的旅程。自己动手建PIT房,自己动手改装车辆,我们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
今年,幸运降临了车队。广州威尔森,一家专注汽车行业的信息科技咨询公司,对车队进行了冠名赞助。
曾经遥不可及的专业赛车,如今成为了我们新的武器。
我想车队打动威尔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与威尔森的价值观高度一致;第二点,车队持续的传播使得我们在行业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我经常和车队的成员说,两年前,谁能想到我们可以手握着序列式变速箱在赛道上享受“啪啪啪”的换挡快感;十年后,说不定我们就在墨尔本的阿尔伯特公园准备着即将开战的F1比赛呢?
梦还是要做的。
车队下一步计划
备战SEC超级耐力锦标赛
SEC是由国内赛事巨头力盛赛车举办的耐力赛,在中汽联正式注册,每年有6小时和12小时的系列赛事。相比圈速赛,耐力赛不仅考验车辆本身的素质,更考验团队整体的协作能力。同时因为是中汽联认证赛事,各项要求更加规范,参赛队伍的水平更高,传播力度也更大。在参加过多场赛道节活动之后,车队需要一个更高的目标来帮助自己进步,SEC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持续组织卡丁车赛事
车队目前一共组织了两场卡丁赛事,每场报名人数都是爆满,而且活动后大家的反馈都很积极。卡丁车是体验车辆极限最直接也是最经济划算的途径,并且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是赛车入门最佳的方式,我们打算把活动长期做下去。
组建第二梯队
车队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我们这些“老家伙”逐渐步入中年,加班、小孩剥夺了我们业余时间的大部分,有的时候想组织一些活动,真的是力不从心。
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非常热爱赛车的小伙伴,我希望能够让这些人加入进来,圆了自己小时候的赛车梦,同时再把赛车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车队打算把原来的八代思域拿出来进行第二梯队的训练,具体的细则后续会进行公布。
玩车队比炒房更划算?
当年我们把“炒房”的钱拿出来玩了赛车。
回过头来一看,除了没赚到钱,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
每位队员都积累了赛道的实战经验,驾驶技能持续提升;通过改车和修车,对车辆的原理、构造、性能有了更深的理解;车队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队员基本都成为了公司内部的“驾驶精英”,比如我们的首席车手大水,前阵着刚登上CCTV 5,拿了冠军奖杯;通过写文章录视频,增强了思考的逻辑性和表达能力;通过各项活动的经历,增强了组织能力以及自身的执行力;等等等等。
这些收获,都是用钱买不到的。
最后
感谢一直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值友们,一起加油

模拟赛车游戏车手向您们致敬!
必须打赏一下,稍微回回血吧!
有钱有闲有兴趣才能玩的玩意,看看就好了
我们这几台都没怎么改动力 如果压榨的太狠,稳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
赛道节OK的 要是中汽联比赛需要考赛照
有梦想才有未来
致敬有梦想的人!
我的车原来是AE86的传人
拉屎不溅水花~~
我们都有病!!!!穷病
不与病态社会逐流坚持真我活的自在
为什么赛车都是这么花。。
买车的时候我坚持选了斯巴鲁,因为我记得韩寒就是开这车,而且每次我开车的时候,最喜欢听的就是平凡之路,后来,后来我开斯巴鲁上高速从不超120…楼主我儿子是狂热车迷,你们在哪里什么时候比赛我可以去当观众吗?求日程
有钱才能实现梦想。真像飞驰人生那样,不管过成啥样,都要实现梦想,真的太难了
哈哈哈,此乃真传人也
我膨胀了,敢进来看赛车了。
家里没矿这东西能玩?小改改排气得了
不好意思 我们经厉一样 我买广汽雷凌
房住不炒,谢谢
有原厂动力的组别的。再说原厂发动机也是经过测试的。不慌
广州玩车氛围确实很好,羡慕。。。
牛*人车队!👍
看了一年的之家,买了吉利远景
因为家里长辈还有个雷凌1.6
估计受动画影响太深,留下了雷凌=AE85的印象
为什么是卡罗拉1.2t,不是雷凌1.2t呢?
羡慕我也想
废话,钱都不一样有什么可比性
年可支配收入大概多少能玩的起这个
1.2t还不如买油电混合
卧槽卡罗拉1.2原来还有这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