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持续崩盘,留给“伪豪华”林肯的时间不多了
老牌豪华车企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了。
随着自主品牌不断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像BBA这样的一线豪华品牌已经颓势尽显,从而进一步压缩了二三线豪华品牌的生存空间,导致一些本来产品力就不足的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持续低迷。比如我们今天所说的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美国豪华品牌——林肯。

进退两难的“总统座驾”,难救雪崩的销量
林肯虽然是美系豪华品牌,其品牌名称也是以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命名的。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相比于凯迪拉克的“总统座驾”的深厚历史沉淀,在豪华基因方面,林肯明显是先天不足,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远不及本就是二线豪华品牌的凯迪拉克。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林肯汽车就以进口的形式开始进入中国,但由于车型老旧、性价比不高等因素造成的销量不振,最终被迫退出中国市场。直到2014年4月,才宣布重返中国。依靠“林肯之道”与“静谧之旅”曾一度抓住了众多消费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林肯的销量攀升。在销量巅峰时期,中国甚至还超越了美国,成为林肯最大的全球单一市场。

但是出道即巅峰,林肯的销量逐年下降,2024年,林肯汽车累计国内零售5.67万辆,与2023年同期的国内零售量7.16万辆相比,同比下滑达20.8%。值得关注的是,林肯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趋势在一步步加大。2022年林肯在华销量7.93万辆,同比下滑13.4%;2023年林肯中国销量为7.16万辆,同比下滑11.7%。无论是销量数据还是销量下滑幅度,2024年林肯中国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尽管近两年,国内传统豪华品牌的日子都不好过,但纵向对比,凯迪拉克在2024年的销量为113847台,差不多是林肯的两倍。沃尔沃和雷克萨斯在2024年的总销量分别为约15万台和约16万台,差不多是林肯的三倍,林肯基本沦为二线豪华阵营中的边缘品牌。

具体车型来看,目前林肯的国产化车型有五款,分别为航海家、冒险家、林肯Z、飞行家四款车型,其中作为林肯在中国市场的头牌,航海家2024年的累计销量仅为24496台,远远落后于同级的奔驰GLC、奥迪Q5L、宝马X3,也仅为同属二线豪华品牌的沃尔沃XC60大约30%,销量在同级中排名倒数。
也就是说,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林肯已经彻底被边缘化。
降价会是林肯的“底牌”吗?
林肯的车型和产品配置早已跟不上时代。
林肯Z以及冒险家混动版,新车在外观上保持了林肯一贯的风格,并针对电动化时代做出针对性的设计变化。内饰方面,打开车门扑面而来的便是长达27英寸的贯穿屏,这一屏幕设计与两款车型的燃油版保持了一致,也是最能直观感受智能感的配置。

但在体验中,贯穿屏的一大作用是用来进行导航与车载交互,而并非智能驾驶等智能化体验的载体。
据悉,两款车型在芯片上进行了升级,由高通820A升级至高通骁龙8155芯片,可实现L2+智能辅助驾驶。但对比目前主流的车型,车内芯片已经进化至8295芯片,整整比8155芯片升级了一代,算力更不可同日而语。

一对比就可以看到,在新能源的浪潮下,林肯的电动化布局几乎停滞状态,在有电机和大电池且智能化程度更好的新能源车面前,林肯的油电混动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可以说毫无市场竞争力。
虽然两任总裁都提出了“卷价值不卷价格”策略,追求高质量销售,不以数字论成败,不参与价格战。但对于林肯销量持续下滑的现状来说,却显得苍白无力。
但为了挽救销量,终端的林肯已经将降价视作家常便饭。
林肯冒险家混动版上市一个多月,终端就已经开始优惠,目前终端优惠力度已经超过5万元;指导价50.08万元起的新款飞行家终端优惠也在6万元左右,部分老款清库存的车型优惠已经超过12万元。

航海家终端优惠幅度达5.5万元,入门价格跌破30万,冒险家优惠4万多,入门价跌破20万元,销量主力已经下探到25万元级别的市场,与丰田、大众等普通品牌形成价格重叠,彻底沦为边沿地带的“伪豪华”品牌,对比此前的林肯,这个优惠力度不可谓不大。
品控失控与口碑坍塌
除了价格体系崩 盘,销量跟不上市场节奏,产品阵营羸弱,在用户口碑和产品质量上,也揭露了林肯“伪豪华”的一面。

就在近期,部分航海家的用户反映,其品牌用户APP“林肯之道”弹出了新的服务协议,告知车主,车辆所配备的无线发动机启动、无线锁/解锁车门、查找车辆位置等功能未来可能需付费使用,且不同意该协议就无法使用APP的任何功能。
而这些功能在自主品牌上,甚至不到10万元的小车都是免费使用的。

不只是服务让人寒心,质量也难以让人安心,冒险家发动机异响、飞行家变速箱顿挫、林肯Z车机卡顿、360度影像延迟等问题遭大量用户吐槽或者投诉,不论是跟主流的BBA比,还是跟自主高端品牌相比,可以说林肯的全系列产品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品控短板。

由此来看,林肯的困境并非由单一因素导致。
进入2025年,车企已经开始全面卷智能驾驶,在这样的背景下,林肯汽车能否止住跌势?
总而言之,留给林肯汽车调整的时间可能已经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