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历史与虚构的边界,BBC神剧的原版小说原来更神!

书名:《狼厅》
作者:希拉里·曼特尔 译者:刘国枝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历史与虚构的界限在哪里?
历史家写出来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吗?
小说家写出来的就一定是虚构的吗?
这是我读这本书时一直在脑海中出现的问题。

看书之前,我看完了BBC制作的同名电视剧(豆瓣评分8.7分),被Mark Rylance塑造的克伦威尔所折服,他的演技实在太好了,以至于我看书的时候克伦威尔就直接固定在Mark塑造的形象上了,他的微表情,他的小动作,他的眼神,处处都说服我——他,就是克伦威尔本尊,历史上的克伦威尔,就是他。
这本书自2009年出版,就拿下了童年英国布克奖和美国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并且是布克奖史上最畅销的历史小说。2010年的续作《提堂》同样获得了布克奖。
当时的颁奖词是:希拉里·曼特尔的想象力既宏大又细致。她通过研究创造了一个细节丰富、令人信服的世界,并塑造了既具有普遍人性又符合历史背景的角色。

是的,“令人信服“太精准了,因为当我投入到故事中的时候,我分不清哪些是历史,哪些是虚构。作者有意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十六世纪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统治时期,他对阿拉贡的凯瑟琳王后心生厌倦,看上了博林家的女儿安妮·博林。
但是作为天主教徒的他受制于教义,无法解除与凯瑟琳的婚姻,于是他以近亲乱伦为由,想要教皇批准他的婚姻无效(因为凯瑟琳最初是他哥哥的妻子,哥哥死后他就娶了她),从而可以娶安妮·博林。

故事就从亨利想要跟凯瑟琳离婚铺开。
此时的克伦威尔还是沃尔西大主教身边的律师,臭名昭著。沃尔西主教没能让罗马教廷批准亨利的离婚申请而倒台,众叛亲离的时候,只有克伦威尔在到处奔走,为大主教的重新崛起而努力。
也是这份忠诚,让亨利注意到了他。

他善于聆听,沉着冷静,不疾不徐,察言观色,一步步登堂入室,闯入英格兰的权力中心,成为亨利最得力的秘书官和首席顾问。
一个底层出身的人,曾经做过士兵、仆人、商人、律师的人,虽然被贵族们瞧不起,却做到了秘书官的位置。他的府邸门庭若市,聚集着各种想要谋求职位、讨口饭吃的人。

最初看的时候很容易被人名绕晕,各种托马斯、玛丽、安妮等,就连作者也在书中戏谑了一番:“托马斯……这个名字会把府里一半的人从他们的睡前祈祷甚至从他们的床上叫出来。”英国人取名字真是缺乏想象力!但饶是如此,读者很快也能搞清楚谁是谁,作者用非常精准理性的语言将每个角色的职位、性格描述得非常清晰。
人称的指代非常有特色,“他”出现的次数几乎数不清,但是什么时候指代克伦威尔(虽然大部分指的是克伦威尔),什么时候指代克伦威尔以外的人,在进入故事情境之后读者很快就能分清。

指代词的变化也暗含了对不同身份的投射与期待。比如“他”,就是作者角度的克伦威尔,也是主角眼中的自己,这是具象的、主观的、社会性的,是充满了意识的、思绪的克伦威尔。而“先生”,则让克伦威尔成为别人眼中的他,包含着外界对他的期待,是带有对权力、地位的投射。时而还会在叙事中出现“我们”,指代的是当时的大环境,旁观者或者舆论,一下子就呈现出十六世纪上半叶的整个社会风貌以及克伦威尔所处的环境,作者用那个时代的视角包裹住克伦威尔,让他身处诡谲多变的政坛,读者就更能理解“人对人是狼”的含义。

破折号的使用也是出神入化,最初我以为是翻译的问题——原句太长,所以利用破折号来加以补充,但后面才发现原著中就是这么使用的,或强调,或补充,或转折,或停顿,或犹豫,都被一个简单的破折号传达出来了,营造了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增强了文本的张力。
现在与过去交织,构建出更为复杂更有深度的角色质感。书中很多地方将克伦威尔正在经历的与他的过去联系在一起,就像是旋转式的文字游戏,现在的叙述还没结束,就已经进入到过去的回忆,几乎不留痕迹地切换,过渡十分自然,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引人入胜的克伦威尔——学会生存技巧的过去才能塑造出沉稳冷静的现在,而现在又无时无刻不牵扯出过去——一个从不避讳自己的出身,坦然面对一切的人物形象就这样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书的后面部分有一段宫廷画师汉斯为克伦威尔画画像,画中的他微微握紧拳头,“那合拢手指的动作,却像屠夫拿起屠刀时一样坚定。”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握紧拳头。而这个动作,在他小时候被父亲殴打时就时常见到。父亲那石头般砸下来的拳头给他留下了阴影,也磨炼了他的意志。悲惨的过去教会他生存的法则,也赋予他坚定的信念。

大段的对白运用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对历史重新解构的小说如果利用大段叙事方式,很容易冗长沉闷,而对白就很好地避免了这点。本书的对白直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展现了不同角色的人物性格,暴躁的诺福克公爵、跋扈多变的亨利、步步为营的安妮、不卑不亢的凯瑟琳、绝不屈服的托马斯·莫尔等,形象生动,非常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内心活动融入到对白和举止动作描写中,悄无声息又十分生动,这种交织写法能够让读者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与思绪变化。这种多层次的叙事结构,让阅读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本书到托马斯·莫尔被处死,克伦威尔安排国王的狼厅之行时结束。
将莫尔送上断头台,有违克伦威尔的意志,但是国王的意志高于一切。这个在他7岁时就注意到的学者,这个写出《乌托邦》作品的学者,因为反对亨利的宗教改革,拒绝妥协,成为了殉道者。克伦威尔历经此事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席顾问,只手遮天。

他还是那个克伦威尔,但是他又变了。从他自主安排狼厅之行起,他就真正站在了权力之巅。但高处不胜寒,他又能站立多久呢?
续作《提堂》会有答案。

夏奈的风
校验提示文案
夏奈的风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