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耳机 篇三:HS1300SS:SE535过来陪衬下,我要搞点颜色
那个玩金属着魔的Acoustune开始攻占2K市场了,采用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技术下方,双金属腔体,外部铝合金,内部不锈钢,双重金属很好抑制震动产生的影响,Myrinx也是最新的3.5代,并没有因为定位低端而用老技术,导管也比1697,1677那些要长一些,佩戴更加稳定,只不过1300ss的外壳形状跟1697它们有些不同,从三颗裸露的螺丝变成两颗,有一个明显的尖角,腔体体积也缩小一圈。
Acoustune也为1300SS重新研发了一条线,简单来说就是拿1697的标配线进行低频加强调整,并且声称降低阻抗,实际却比1697的阻抗要高,但是在我换上1697的原线后却9发现在同音量下,1300SS在原配的线上声响要大很多,在这里要吐槽下1300SS这条标配线的颜色问题,既然你耳机腔体外壳都开始用艳丽的颜色,却给我搭配一条灰黑色的线,格格不入,一点都不懂色彩搭配,且1300SS只要红蓝单色可选,不学学兴戈的铜雀?搞个红蓝CP?
1300SS并没有像前辈那样标配一个铝合金盒子,而是给一个皮质小盒子,毕竟价格在那里,那就原谅它,包装里还有一个细心的线扣这个得给好评,原配线那么粗壮,是得有个线扣。插针还是原来那个孤儿插针,换线什么的就别想了,除非原厂升级线或者订做。
鉴于1300SS2299元的定价,我拉来常青藤舒尔SE535作为对比,为了防止某些杠精以“推力”为借口,我从左口袋掏出乐图的小墨菊,且都是用原装耳套,毕竟“耳套改变耳机的音质”,对了,我用的是闪迪的高速卡。
啥也别说了,先来首《不要说话》,1300SS还是Acoustune家族风格,只是1300SS的生活环境多了许多摇滚元素,丰沛的低频是第一印象,比它大哥大大哥的低频要多很多,反观SE535,这低频,打铁皮呢?点到即止,这点在《Back In Black》更为明显。中频人声部分两者都有缺点,但1300SS是可接受的,1300SS的人声因为受低频影响,位置稍稍靠后,而SE535则相反,人声突出,低频表现一般,且人声的结象是扁平,不圆润,在音色的还原上,1300SS也是优于SE535。《十年》的前奏更是能体现两条塞子的差别,钢琴的泛音还有背景的纯净度,1300SS完全碾压SE535,声场范围也是如此,1300SS声场虽然大,但是因为低频量多的问题,分离度上面并没有做得很好。
高频一直都不是Acoustune的强项,但1300SS的表现却让人有些例外,不是说它高频有多厉害,而是它对高频的控制极强,很少出现压制不住的情况,高频表现属于及格线上,但是控制力则是一流水准。而SE535的高频确实是比1300SS优秀,但是会出来乱窜的现象,有时会过亮导致刺耳,且没有低频包纳,显得很是突兀。
正如标题所说,SE535是陪衬,无论从用料,外观还是音质,已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有人会说SE535是好几年前的设计,跟不上时代情有可原,那AONIC系列呢?说到底是因为没有创新,舒尔一直在原地踏步。
记得之前说过威士顿和Final的B系列,厂商的出发点是为了做出低频好的耳塞,然而最终产物却是辣鸡,而Acoustune的1300SS的声音才是低音爱好者的真正想要的,量多而不轰头,带劲且有质感,饱满不是闷糊。1300SS在2K价位几乎是没有对手的存在,低频的表现,在4K价位也是属于能打的,但细节还是这个价位的水平,越级打怪只是某一方面,一分钱一分货是资本社会的永恒条例。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