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岁半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需冷静分析,科学引导
这题我有经验。
养娃几年,我经历过好多次孩子拒绝上学的时刻。面对这个问题我是先找原因,然后再做具体安排。
据我观察,几乎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最开始因为刚去到一个新环境,所以内心多少有点惧生(社牛除外),所以有点放不开。但适应快的孩子,很快就能融入新环境,并对新环境产生浓厚兴趣,于是每天都盼望着上学。
内心是盼望的,但却要面对与妈妈和熟悉环境割裂的状态,很多孩子就会产生分离焦虑。这种分离焦虑可与当年断奶时那种痛苦相近。
而且在我看来,孩子踏入学校开始,就是在经历人生中的第二次断奶。如果断奶成功,孩子就能独立起来。如果断奶失败,就要经历更长时间、更加痛苦的拉锯战。
长痛不如短痛。为了避免出现拉锯战,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在送孩子上学之前就给孩子做心理建设。
我们可以带孩子读绘本、给孩子描述学校生活中的美好、带孩子去学校里参观和体验等让孩子对学校有个基础认知,让他们对学校熟悉起来。
当孩子对学校有所了解和期待,就更容易接受和更快适应新环境,痛苦也会减少一大半。
在我娃上幼儿园前,我给他们准备的是《我爱幼儿园》《幼儿园里我最棒》《幼儿园的一天》等三本绘本。
这绘本讲述的是与幼儿园有关的内容。通过读这三本书,孩子对幼儿园环境、幼儿园规则、幼儿园要干什么等有了深入了解。算是做了比较好的心理建设工作。
但这些工作都属于理论知识,真正实践的时候还是会出现问题。
我娃最开始去幼儿园是特别兴奋的。但过了一周左右,兴奋感消失,开始转为拒绝。他们的拒绝不是大哭大闹,而是每天按部就班上学,但一到学校门口就找理由不进校门。
然后我就观察和询问他们,判断他们是在学校遇到挫折而不愿意上学,还是自己不想去。结果发现,大部分时候纯粹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愿意上学。
他们不愿意上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分离焦虑症;
2.熟悉环境以后,觉得上学没意思;
3.上学要遵守各种规矩,这些规矩太累、太烦,不如在家懒散着舒服;
4.老师批评几句或与同学之间闹了点小摩擦,心里不舒服,所以不愿意去;
5.身体不舒服(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面对前四种情况,除了加强基础安慰和沟通以外,最重要的是坚定一个信念:必须上学,没得商量。哪怕他们哭闹也不要心软。这种哭闹厉害的孩子中大部分会在家长消失在他们面前后,很快活灵活现。可如果家长在他们面前,他们则会无休无止地闹腾,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必须上学,然后送下孩子,转身离开。
但也有的孩子属于脾气特别“拧”的那种。他们不想去学校就会用尽全身力气反抗。家长拉着他们上学也没用,他们会撒泼打滚,但就是不进校门,就算进了校门也会一直哭泣。
面对这种孩子,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疏导和引导孩子的同时,坚持送他们入学,并耐心等待他们自己接纳上学这件事,一切就了了。这个过程可能是几个星期,也可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总之可能漫长且痛苦,家长们一定要挺住。
除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因为年纪太小实在适应不了学校环境。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不要强求,而是把孩子接回家,给他们一段时间去适应和成长,并与孩子做好约定期限,期限一到就践行诺言。
践行诺言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解决上学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可参照上边的步骤一一排查和寻求答案即可。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