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延续黑盘使命——西部数据SN770/SN850X上手
时间扑面而来,过去是否能释怀~~
Hello大家好我是尤娜,硬件数码爱好者一只。今天为大家带来两款旗舰级SSD固态硬盘——西部数据WD_BLACK SN770/SN850X的上手体验。
WD_BLACK即西数黑盘系列早在HDD时代就出名了,乃为顶级游戏/创意设计而生的高性能存储设备。随着家用电脑全面进入PCIe 4.0时代,黑盘家族也更新到了今天的SN770/SN850X,面向DIY发烧友、硬核玩家和游戏爱好者们。
它们会有怎样的性能表现,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今天让我们来近距离体验一番。
外观
尤娜这次拿到的是SN770的1TB版本+SN850的2TB版本,因为同属黑盘家族,SN770(左)和SN850X(右)的包装风格完全一致。须注意京东自营、天猫旗舰店等店铺零售的SSD一般是不送螺丝刀/螺丝/散热设备的,同学们需要另行购买。

两块SSD均采用单面颗粒设计,这意味着它们不仅可用于台式机和PS5,也可用于笔记本。游戏本视空间设计可能支持双面颗粒SSD,轻薄本基本只支持单面,考虑到散热压力,尤娜一般都只推荐笔记本用户购买单面。

测试平台为尤娜个人自用台式机,配置如下——

其中主板基于AMD X670E芯片组,因此尤娜自用的两块硬盘和两位参测选手都运行在PCIe 4.0*4下,可彻底消除传输带宽带来的瓶颈。
PCIe 4.0硬盘的发热非常大,尤娜这块主板配备全套散热马甲,倘若你的主板没有或效果不佳(其实尤娜这块散热效果也一般),一定要记得额外加装散热马甲。如果是笔记本用户,须购买一块导热贴填满硬盘和D壳之间缝隙,且要对加装后D壳的温度有心理准备。

信息
查看磁盘信息这个看上去有点二次元的工具叫Crystal Disk Info(简称DiskInfo),后面的跑分工具其实也是它的孪生姐妹Crystal Disk Mark(简称DiskMark),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百度搜索(建议去官网)下载,或者“图吧工具箱”一类的整合包里也有集成。
SN770和SN850X这类零售硬盘,DiskInfo通常都可识别出各自的正式称呼来。截图可见二者都是运行在PCIe 4.0*4下的。


上手体验
由于系统盘尤娜已经用了超过2年,容量也已经超过半载,所有测试用数据均从尚比较空闲的应用盘拷出。
空盘跑分
使用前面提到的DiskMark进行空盘跑分。许多同学估计都有疑问:厂商宣传时候的速度都是几百上千MB/s,怎么我实际拷贝剪贴文件没那么快呢?这里就简单讲讲每项数据的意义——
SEQ1M代表顺序读写,大致对应拷贝单个大文件的速度。Q8T1代表是“1线程,8队列深度”下的性能,Q1T1聪明的同学应该都会举一反三——基本上SEQ1M QNT1也就是DiskMark里第一行,代表这个硬盘的读写上限。
RND4K代表随机读写,大致对应拷贝多个小文件的速度。Q32T1/Q1T1同样可以举一反三——基本上RND4L Q1T1也就是最后一行,代表这个硬盘的读写下限。
显然厂商宣传时肯定用第一行的数据,因为最好看;但实际使用中最能左右体验的,则是最后一行的数据——毕竟我们拷贝的文件往往并非单个大文件;操作系统启动、开关应用、游戏加载这些场景,也往往是很多零碎的小文件。
空盘跑分数据量是尤娜个人测笔记本时一贯的16GiB,并加入了三星PM9A1 1TB(零售版名:三星980Pro)和镁光3400 1TB(零售版名:英睿达P5Plus)作为对比参照。惯例汇总放最前面,截图说明靠后,太长不看的同学可以快进。

SN770在“上限”一块似乎不是强项,多线程连续读取只有5200MB/s级别,但连续写入还是非常可观,已经不输PM9A1远胜3400;来到单线程它就扬眉吐气了,连续读取直追PM9A1,连续写入则直接把PM9A1也干掉了。这意味着用它复制粘贴超清视频一类的表现,会明显在两位对手之上;大型游戏文件夹则和PM9A1大致相当,胜过3400。
来到更影响实际使用体验,包括开关软件、游戏加载速度的随机读写,SN770在单线程随机读取一块稍落下风,写入占据上风;多线程相关则全面胜出。这意味着在优化特别差的“祖传单核”应用里,它可能会稍微慢一点,而优化正常的应用开关/加载速度都会只快不慢。

SN850X则基本是SN770的全方位加强版,后者稍微慢一点的多线程连续读/单线程随机写,它都补足上了,而其它强项优势更加突出。这一点大家从后面的测试也能看出来。

实际使用测试
首先使用HD Tune进行200GB随机数据的读写测试。和前面DiskMark最多只跑了16GiB不同,这个数据量分外大,导致SSD即便有独立缓存,也很容易被吃满,更能体现它们各自的真实水平。
SN770花了大约50秒时间写完全部内容,写到第150GB时发生过一瞬间的轻微掉速(但仍有大约4250MB/s)但又很快恢复,读阶段则全程不掉速。PM9A1会在写到约110~120GB时掉速到约1200MB/s,需要换成2TB版本才能实现类似效果;3400更是会在50GB左右就掉速到1000MB/s以下,2TB版本仍无法做到全程不掉速。

SN850X则花了不到40秒钟就写完了,由于2TB版本拥有更大空间可模拟SLC缓存,读/写阶段都是全程不掉速。1TB版本正常而言,下限也不会低于上面SN770。

之后转存上面写入的文件,然后往SSD里直接拷贝入体积约165GB的《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文件夹。这个场景是现实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的,而且游戏程序的数据相比跑分应用更加多样,有大有小,因此更能体现硬盘的综合读写性能。
SN770花了约1分半时间完成这个过程,峰值速度约2.7GB/s,比理论跑分里单线程连续读写仍然慢上不少,毕竟游戏文件夹结构相对零碎。

SN850X的速度曲线则和SN770非常像,上限高出忽略不计的一点点,最终用时依然是1分半左右。PM9A1完成这个过程需要近3分钟;3400尤娜没实测过,但从前面理论跑分部分来看,大概率还会更慢。

紧接着再往SSD里复制粘贴体积约60GB的《巫师3:狂猎》游戏文件夹。
巫师3的文件分布相对地平线5要更整齐一些,因此拷贝效率一般要更高一点。SN770花了约40秒完成全过程,峰值速度2.6GB/s,一算效率反而比地平线5还慢了一点,可能是尤娜连续测试没有冷却缓冲,温度有些过高了;PM9A1的表现则与SN770大致相当。

SN850X则大发神威,只花了约25秒就完成了,效率高于地平线5同时,也远远甩开了SN770/PM9A1,而尤娜给它安排的散热条件并没有优于SN770。按西数官方文档,这要得益于SN850X独占的“预加载技术”——通过优化算法,对连续工作负载进行预测与提前缓存。这种技术不仅有利于连续拷贝大文件,还可实现预先加载游戏内容,从而缩短游戏加载时间。

再往里面复制粘贴一些东西,让两块硬盘的占用率都过半。重新运行一开始的DiskMark跑分,SN570的四项写入成绩相比空盘时候都有一定下降,读取成绩则依旧维持本色。


最后简单放一些实际应用与游戏的测试成绩(3400没有数据,用应用盘GM7000代替了),看过尤娜之前文章的同学应该有印象,其实真正比较能体现SSD性能差距的只有PR,而且需要PCIe 3.0*2 VS 4.0*4这种大差才可以。不过开关软件以及游戏加载这两个过程,高性能SSD的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可以减少很多无谓的等待时间。

总结
SN770和SN850X果然都不负众望,延续了黑盘“为顶级游戏体验而生”的使命!推荐购买了它们的同学去西数官网下载Dashboard仪表盘软件(不光黑盘,其它西数产品也可免费使用),可通过图形化界面方便掌控你的SSD性能状态,升级固件等;黑盘家族还可一键开启游戏模式(SN850X是更先进的2.0版本)以提升体验。

尤娜个人的建议——
SN770适合一般游戏爱好者(包括PS5玩家)和创意设计者购买,SN850X则适合追求极限性能的“发烧友”入手。
就实用角度而言,SN770和SN850X都更适合做应用盘,系统盘则可考虑SN570一类比较有性价比的;如果你的系统盘实在不给力,才考虑用它们当系统盘。
SN770可选容量范围是250GB~2TB,建议大家购买1TB及以上容量;SN850X则是1TB~4TB,建议大家购买2TB及以上容量。
当下各档硬盘的价格(非促销) 已经稳定很久了,而据小道消息,未来不排除会发生大幅涨价的可能。刚需的同学尤其要抓住购买机会哦。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