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餐具怎么选?说说很多人担忧的釉上彩和釉下彩安全问题
在以往的餐具文章里,我发现很多人都非常关注一件事情。
那就是:“这餐具是釉上彩还是釉下彩?”
今天就来讲下,釉上彩安全吗?
其实,就我自己的观点来看,对釉上彩还是釉下彩的安全性问题,并不需要太在意。
釉上彩的餐具正常使用是没啥问题的,我想没有哪种被装到盘子里的食物,还保持着超过500度的高温吧,那不早就成碳了?
本人的餐具其实大多数都是釉上彩的,为啥?好看呀,色彩丰富,精致细腻。
相对而言,釉下彩瓷器的颜色比较单一,多是纯色,图案远观还行,近看就不够精致,这是由制作工艺决定的,因为很多颜料不能融入釉面或者被釉面覆盖。
所以呢,釉下彩只比较适合做一些看上去很“写意”的图案,在色彩和构图上,突出意境而不是细腻精致,尤其是家用瓷器,难以卖出高价,成本所限,
而釉下彩比较出名的釉下五彩,就属于陶瓷行业的“高科技产品”。
釉下五彩是湖南省醴陵市首创于清末的传统名瓷。初烧制十几年期间就多次获国际大奖,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釉下五彩的基础颜料是用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盐类为着色剂,与一定量的硅酸盐原料配制而成,材料本身就不含铅毒,这种颜料不需要釉上颜料那样采用含铅很高的熔剂辅助发色和降低焙烧温度,而是在1350—1400℃高温烧炼中,彩料中的熔融物与熔融状态的坯釉互相粘合着,覆盖的釉层能抵抗自然酸碱的侵蚀,耐磨损、永保花色清晰、鲜艳、明亮。所以,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陶瓷。色料品种繁多,其色泽极为丰富,几乎涵盖所有色系。色彩效果五彩缤纷、浓而不俗、淡而有神。画面光亮平滑,清雅明快,晶莹润泽,具有饱满的水份感。装饰纹样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而这种现在来说还属于尖端技术的瓷器,制造成本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多半用于大型的装饰品和工艺品,比如花瓶和摆件,而画面风格一般倾向于中国风的水墨山水画,工笔都比较少。
而绝大多数人购买餐具还是追求图案精细好看,家居整体风格搭配,另外价格上自然也不能太贵,一个盘子几百块毕竟不是绝大部分人的日常消费。
所以呢,釉下彩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便宜货吧,简单的一两种颜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买方需求,毕竟要和装修配,传统中式装修现在有几个能装的起的?不是不想装,实则太贵。
而做的好看的吧比如五色釉下彩,价格又不便宜,那么釉下彩要卖,怎么办?
制造舆论呗,只能竭力散播“釉上彩有毒”的言论。商业运作嘛,你们懂得。
如果是20世纪7、80年代,倒是不排除有无良商家为了利润,来使用劣质颜料烧制釉上彩瓷器,导致铅、镉超标。
但那都是老黄历了。
现在的情况呢?很悲哀的告诉大家,陶瓷颜料的市场已经被国外垄断了,为什么?其实说起来真的是很悲哀,作为以“CHINA”为名的瓷器发明、使用和生产大国,我国的陶瓷颜料已经被淘汰了。
原因很简单,即使是追溯到古代名窑如汝窑定窑,在颜料的调制上也是一贯的经验主义,和中餐一样,靠的是师徒相传,一脉相承,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化或者标准化,这就造成了原料没常型,颜料烧制之后,发色不稳定,所以呢,一些私家作品,出产量少数甚至只有一个孤品的,那还好说,看不出来到底是行啊还是不行,拿到也只能称赞一句:“大师,毒!”
而现代大工业的批量化生产之后,这个缺陷就暴露了,就好比现在市售黄酒都要添加焦糖色,很多人就不理解,说为啥要添加焦糖色?还不是为了让出品的颜色统一么?不然一个消费者上次买的颜色深,这次买的颜色浅,都是事。
颜料配方没标准,不稳定,所以被淘汰。
现在陶瓷界使用的颜料,都是靠进口(绝大部分有自己品牌的瓷器,小作坊我不敢说。至于我为什么知道,虽然自己不会做,但架不住家里三代景德镇陶院有人呀。)
颜料来自哪里?最好的来自德国,其余大部分来自日本。
而且国家还有政策。
从2017年开始国家大力控制环保,目前陶瓷行业,乃至整个轻工行业,都被整肃过一遍,标准非常严格,只要是被许可流通在市场上的商品,你放心买,基本买不到铅镉溶出超标的产品。
所以,怕什么釉上彩?
要知道国外很多大牌奢侈品也会出自己的瓷器,出名的比如爱马仕等,工艺都选择了釉上彩。
不说这些远的,就我们中国,最近几次的国宴使用的餐具,也是釉上彩的(如金砖、上合峰会),
釉上彩在图形的复杂程度,在笔触的细腻程度,在色彩的丰富程度和造型的表现力度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最大最大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啊!只有釉上图案才能很低的成本出新花样。
所以,你釉上彩又安全又好看,那让釉下彩怎么活?还卖不卖了?怎么养家糊口?
所以总结一下,如果生产过程烤制印花温度正常(没有过低温烤制),釉上彩餐具不会存在任何安全问题。
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环境卫生,釉上彩如果真有问题,市面上不会有的,国宴更不可能使用了。
当然,以上内容,仅仅是针对愿意理性分析问题,并且对陶瓷工艺有所了解的值友来说的。
如果你仍然对釉上彩的餐具安全性有所担忧,那么很简单,不买就是了。
去买釉下彩呀。
釉下彩也有很多简约大方,意境美,同时价格也不错的,为了支撑起一篇干货文,还得有个晒单环节:
日本原产AITO Botamical美浓烧陶瓷餐盘早午晚餐盘5件套
AITO这个牌子我还是蛮喜欢的,差不多整套能买的都买全了,今天给大家看的就是其中一套青花釉下彩的餐具,以花卉和植物为主题,清新素雅,很是美观。
有礼盒包装,表面是手绘的各种花朵。
侧面商品标签。
打开,这是一套五款盘子的套装。
盘子尺寸是Φ220×H45mm
类型是深盘。
简单的白底蓝花,蓝白两色,只用颜色的深浅来表达层次感。
表面光滑细腻,绘色入瓷三分,标准的釉下彩工艺。
底部有LOGO名,日本制造。
五种花色,款款不同,话说我就喜欢买这样的套装,会有很“超值”的感觉。
特定角度可以看出,盘子底部还是有日式标志性的螺旋纹。
侧面可以看到具有一定的深度。
总结
这篇文章其实很简单,希望能打消很多人不必要的忧虑。
安全问题每个人都重视,毕竟楼主也是怕死之人,然而莫须有的恐慌也是妨害身体健康的,对吧?
所以呢,关于日用餐具,买靠谱的牌子,买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款式就好。
目前淘宝有些杂牌或者没牌子的餐具很便宜,但很漂亮,对于这些我建议还是慎重购买,按照我的经验,德产和日产的餐具都非常靠谱,也是我购买的首选,国内一些实行德国和日本标准制作的品牌餐具也能让人放心。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赏。
如果觉得不错,还请点赞、收藏、打赏+评论来一套哈,谢谢支持!
小编注:本文作者 @silencesky 是什么值得买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微信公众号:厨神说,微信搜索“silenceskys”
我少吃一样是一样,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闲了我就把我用了多年的釉上彩餐具多拍点高清大图出来,比较有说服力。
到时候期待你继续来我的文章下面歇斯底里
你是多年来釉上彩吃多了,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东西
老兄,我不跟你吵,这个真的只有自己遇上了,才有体会的
她说的应该是宜家的玻璃盘子,玻璃碗系列,类似康宁玻璃。
你这么一说还确实有点毁刀,经常和康宁盘子用的锯齿刀,锯齿已经快磨没了。
总比辱骂和人身攻击的好得多了。
别和作者争了,没意义,什么叫做无可救药大致如此。釉上彩吃多了就这样
老人只认识地摊,微商,PDD,家门口小超市,我买的多少盘子都不用,我也很无奈啊
看样子我得把我用了5年的釉上彩拿出来高清大图拍拍照才有说服力了。。
试试德国货。唯宝之类
我想表达的是釉上彩都会脱落,不用就是最好的。还有,多的是厂还是用的本土颜料,概率问题,我不会拿健康冒险。
老家醴陵的,基本都是釉下彩啊?手绘,印花的都有。洗碗机洗不掉的。家里有个手绘的大缸,放阳台晒了7,8年了,都不退色。价格也比国外的便宜多的多了。
便宜的真的抗洗,我妈以前那种不是骨瓷的,洗完完全没痕迹,还有就是玻璃的抗洗,就是不好看,感觉越贵的越不抗洗
那种便宜的碗进洗碗机釉面没伤是吗?我之前两个骨瓷的牌子都伤了。目前隆达的用了4个月,红玫瑰用了2个月,都是每天用的频率,目前还好,继续观察中。应该是水的冲击力缘故吧。可还是离不开啊,那玻璃杯洗的蹭亮蹭亮的,我就只能继续看看哪个牌子的经洗了
盘子没事,可毁刀啊
,习惯问题,康宁挺好的
接触溶出我也觉得没事,但是我担心刮擦有溶出么?对于没碗架,摞着放磨损有点快啊,而且釉上彩的耐磨性差别很大啊。有的很容易磨花,有的就好很多
釉上彩危害的本质是颜料含铅造成。除了使用无铅颜料的土豪用品,市面上流通的都躲不过铅。正规渠道或大品牌能保证的是含铅量相对低,低于国家陶瓷类餐厨用具上限要求,这只是名义上相对安全,但你要明白,铅是重金属,只要摄入对人体伤害不可逆。日常家庭生活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则少用。
多谢,还是比较倾向于宜家的餐具,风格统一,不至于太乱
醉了,动不动就质疑这个质疑那个,你应该把中国的工厂都买了,然后全部自己生产自己用,这样最安全。厂家都是黑心商哈哈,为了赚钱谋财害命之徒。
话虽这么说,但我还是选择釉下彩!
文中讲了,不建议买杂牌的
宜家没啥安全问题,需要考虑的就是耐用问题
考虑下食物出锅装盘的温度有多高
文中讲了,国产颜料品质不稳定,所以尤其是17年以后,大部分瓷器品牌都改用德国和日本颜料了
个人拙见最影响餐具美观的还是器型和图案的样式,颜色倒是其次。吃饭喝汤的东西干干净净的就挺好看,没必要那么多颜色。
那淘宝的釉上彩能放心买吗
玛戈隆特,华光,国瓷永丰源,收藏一下,谢谢
作为一个瓷画从业者,从来不用釉上彩的餐具。因为不安全,粉彩不说了,温度太低,就说常见的新彩。景德镇大部分釉上彩来自山东厂家,我自己也多次在淄博厂家买过颜料。质量真的。。。同一家每一批都不一样。再说釉上彩时间久了都会慢慢脱落,很多民国的瓷上肖像脱成什么了,所以我觉得餐具最好别用釉上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