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W标压处理器 机械革命Code 01轻薄本上手试用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激励计划,新人发文前三篇文章,篇篇额外奖励50金币。参加超级新人计划活动,新人发文即可瓜分10万金币,周边好礼达标就有,邀新任务奖励无上限,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购买理由
近些年轻薄本的流行意味着人们对办公需求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办公趋势已经从固定地点办公变为了更具效率的移动办公。但是轻薄本并不完美,因为其追求的轻薄便携往往会以牺牲计算性能为代价。因此轻薄本只能胜任日常办公中的文档编辑处理表格和收发邮件。要让轻薄本实现传统PC的高负载运算就会因为处理器的性能不济以及高发热成为一件tan90°的事情。直到前几天,机械革命推出了一台采用锐龙标压处理器的Code01轻薄本。因为其采用了7nm制程的工艺,即使是标准电压的八核心十六线程的暴力规格也能冷静的运行,自此轻薄本也可以胜任高负载的工作需求,即使是复杂的程序编译也不在话下。这也就不难理解机械革命将其定位为程序员本的用意。
外观展示
Code01轻薄本采用了机械革命这两年饱受好评的全镁合金机身结构,15.6英寸的大屏的轻薄本,实测重量仅为1.52kg,标称厚度为16.8mm,很难想象这个重量和厚度的机身下居然藏着一颗八核心十六线程的R7-4800H处理器。
众所周知,镁合金相较于传统的铝合金而言,最大的优点就是更轻,这也是其常用于航空器的主要原因。但是,镁合金会有加工难,成本高,表面处理难度大等问题。虽然机械革命不是最早的镁合金品牌,但是其处理镁合金的工艺水平还是值得称赞的。机身表面的处理非常到位,在灯光下会闪烁出明显金属的光泽,同时边角锐利但又不割手,手感摸上去有种细腻顺滑的磨砂质感,并不输于阳极氧化铝合金的表面效果。
整个机身上只有一个螺母型的机械革命LOGO,位于A面的左上角,采用了镍材质,非常闪亮。
机械革命Code01使用了一块100%sRGB色域覆盖的屏幕,色准ΔE<2,并且这次机械革命听取了用户的建议,采用了DC调光模式的屏幕,相比PWM而言对眼睛更加友好。15.6英寸的大尺寸,配合3mm的三面窄边框设计,让屏占比达到了87%,这种设计让15.6英寸的产品从外观上看与传统14英寸笔记本的尺寸相仿。这对于需要大屏同时又对便携性有需求的用户而言就是刚需。
屏幕的上方还有一颗高清摄像头和立体声麦克风,方便上班族进行远程的视频会议以及多人语音聊天。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摄像头位于屏幕上部,但上不得边框依旧能保持一个很窄的宽度,不像其他产品上置摄像头的大额头。
Code01的屏幕开合角度大概时140度左右,属于一个正常的范围。
机身的背面充满了大量的散热开孔,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散热风道,冷空气通过散热孔进入,可以对内部元件进行更有效率的散热。背部突起处粘有两条防滑硅胶,手感柔软,防滑性能优秀。背后两个红色的AMD锐龙7和Vega显卡LOGO显示出了这台Code01轻薄本注定拥有不凡的性能。
为了能将R7-4800H压制在一个合理的温度范围内,机械革命为Code01配备了双风扇双出风口的散热。出风口位于机身后部的两侧。
虽然Code01是一台15.6英寸的大屏轻薄本,但其键盘并没有使用全尺寸设计。正得益于此,其键帽尺寸和间距要比一般的产品大一些,在打字的时可以获得更加舒适准确的使用感受。三档可调的羽白色背光,在低照度的环境下也能轻松使用。
机械革命Code01轻薄本的接口集中在机身两侧,一个HDMI,两个USB3.0,一个USB2.0,一个USB-C,一个RJ45千兆有线网,一个3.5mm音频和一个TF卡读卡器。值得一提的是,Code01上的USB-C还支持90W的PD快充,随身携带个PD充电宝就可以随时随地为笔记本进行充电。
Code01因为其标压处理器高达54W的功耗,因此提供了一个90W的电源适配器,以便可以充分发挥其高性能的优势。不过90W的适配器在体积和重量上有些稍大,有条件的用户建议购买type-C接口的氮化镓PD充电器,可以有更好的携带体验。
性能测试
R7-4800H的性能在游戏本上的表现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但是在轻薄本上还是首次出现。因此性能表现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R7-4800H是一颗八核心十六线程的7nm ZEN2架构处理器,基础频率2.9GHz,最大睿频4.3GHz。经测试,其在CPUZ的Benchmark项目中甚至超过了同规格同架构的桌面3700X,足以说明其性能的强大。
在CineBench R20中,机械革命Code01单核心464分,多核心4230分,该成绩已经快两倍于当年的神U 7700K了。
Fritz国际象棋测试,每秒可以走出30309千步,性能较奔腾三1.0GHz有63.14倍。
娱乐大师总分378082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主流游戏本的分数。其中CPU分数更是超过了18万分。
AS SSD比较著名的一款SSD性能测试软件,在该项目中,Code01获得了2882分的总分,性能属于该级别机型的顶尖水平。
R7-4800H继承了Vega架构的核心显卡,1.6GHz频率,7组CU计算单元,共计448个流处理器。通过PCIE 4.0 x16通道和CPU进行通信。
代表当今主流DX11游戏性能的3DMark Fire Strike项目中,Code01取得了3322分的总分,其中图形分数为3632分,物理分数高达21165分,不仅可以看出Code01其CPU性能的强大,还可以用它在工作之余玩些不那么吃显卡的游戏进行休闲娱乐。
散热部分
说到标压处理器装进轻薄本内的第二个问题恐怕就是散热了。因为机械革命Code01没有搭载独立显卡,因此只进行了CPU的单烤,使用AIDA64的FPU进行烤机,通过CPUZ观察频率变化,以及通过HWinfo获取CPU的运行功耗值和温度。在烤机中,经过了22分钟的长时间测试,CPU频率在3.575GHz到3.7GHz之间波动,温度稳定82.5摄氏度,功耗同样也稳定在了其标称的54W上。这个表现甚至要比大部分动不动温度就上90度的轻薄本要好的多。可见,机械革命这款Code01轻薄本的散热性能确实非常强大。
全文总结
机械革命Code01应该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款锐龙轻薄本了,不得不佩服机械革命的大胆,将高性能的R7-4800H装进了轻薄本中。经过这个骚操作后,样机械革命就竞争激烈的轻薄本市场上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在性能上将对手远远甩开,并且还能提供不亚于(甚至更优)的重量表现,其4899元的售价说实话也不算贵。机械革命将Code01的目标人群定位为程序员用户,不过在我看来,不仅是程序员,只要想要提高工作效率的人都值得拥有这一款高性能的锐龙标压轻薄本Code01。

好的,谢谢,我这种情况不知道算不算翻车了,外接1080显示器可以正常显示,U3415W就不行了。
核显驱动用默认出厂的驱动发现玩极品飞车19进游戏黑屏,百度查了是显卡驱动的原因,去amd官网下了核显驱动,自动更新后玩极品飞车19就正常了。线材用的好像是绿联的,也没注意是1.4还是2.0的
握手,同样屏幕,好奇怪啊,我的连接不没反应,你的核显驱动是厂家的还是官方的?线材方面呢?
我后来买了机械革命s2 air,也是4800h的,连接戴尔的U3415W,分辨率是3440x1440的,没有问题
你的机器是4800H么?链接带鱼屏能正常显示么?我的系统能识别屏幕但屏幕不能正常显示,屏幕是好的,分辨率是3440*1440,好奇怪。
这款规格书写的HDMI1.4啊哥,现在都用miniDP了,HDMI2.0都快淘汰了
现在是2.0了
同样不喜欢带小键盘的笔记本,键帽增大确实好评
这块百维的盘就是个
,真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方为了控制成本一直选这个牌子。
独立的home end必须有,超高频率用。 小键盘也就输密码用。。
程序员大多是用公司发的电脑,自己买电脑不让用吧。
全功能c口呢?防滑条也能吹啊。。
硬盘是不是焊主板上的,能不能换掉
没有小键盘的15.6寸,有点
别的不说,54w的cpu性能释放,能稳定到3.6ghz左右真的很强。
所长评测这本外观、键盘手感都不错,键盘背光不行,硬盘渣。
如果换了硬盘加了内存是台好机器,但是成本又上去了。
这本1500g,还算轻,不过电源适配器是90W的偏重。
所以程序员对输入有要求的,根本就不会在电脑上长期输入,直接外接机械。
mac党除外,mac党只要摸摸摸就行了。
H系列核显表现比U好,1:低压U内存高于2666导致分频,分频导致内存性能损失10%。2:板载内存SDP封装损失10%核显性能。综合来说H系列比U系列核显强10-15,实际取决于散热。板载sdp内存的4800U核显甚至不如ddp内存的4600U。这也是为什么intel的本比amd贵一千多的原因,数据上看4800H的核显已经接近满血MX250,实际使用中连满血MX150都不如。
HDMI 1.4不支持2K,不过这个本量产是HDMI2.0,并不是HDMI1.4,产品经理上午还说是1.4,下午拿到量产本一测发现是2.0,你说清华同方操作骚不骚?
没有make -j16的表演这也叫码农本评测吗
码农觉得还是挺值的~~ 虽然没有买的欲望~
ssd是硬伤
hdmi1.4比较奇怪,直接全功能type-c估计就没那么多人吐槽了。
amd的材料介绍支持2路4k,所以4k60hz应该没问题。
USB-C阉割的意思应该是不支持视频输出,不是只能充电。1个m2接口这个可以接受,少一个口,散热规模更大了。hdmi1.4确实是败笔,但是4k60hz这个显卡能不能跑得动也是问题。我最担心的是目前几篇软文都不提续航到底能用多久。
神州数码本~
都说是软文,那还有其他这种用标亚4800的cpu,gpu就内置的用来开发的轻薄本么
。。。了解下原理吧
之前我有个本用胶带盖了,结果有天开zoom,一撕把镜头玻璃撕掉了
同写代码,但最讨厌小键盘,感觉整个键盘更拥挤了不说,感觉人也偏左,不在中间,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