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手艺人,重现快手江湖
大家好,我是猪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名为《百鸟朝凤》的电影,所谓“百鸟朝凤”,指的是一首由民间乐器唢呐吹奏的乐曲。
这部电影中里,唢呐班游动演奏,哪家有红白之事,唢呐班就会替他们演奏一场,但多数以白事为主。
替往生者演奏,往生者的身份越高贵,吹奏的阵势便越高级。所谓《百鸟朝凤》,便是最高级别最具荣耀的曲子,只为德高望重的逝者准备,就算唢呐班有人病重,也要为他奏完此曲。
剧中的村长,尽管任职40年,但因排挤过他人,最终唢呐班拒绝演奏,只因一曲唢呐,是一场对信念的坚持。
时间一年年过,渐渐的,村里的红白事再也不请那些唢呐班子,改成了西乐演奏。唢呐开始被人嘲笑为“老土”的存在,而唢呐班子也被人像打发乞丐一样驱赶,极为讽刺。
比故事更讽刺的是,当年电影上映时,同期上映的国外电影票房十几亿,制片人甚至为《百鸟朝凤》下跪求排片,然而最终票房只有区区几千万。
跟猪鞭一起看片的朋友,他父亲就是一名唢呐艺人,从他口中得知,一些非遗技艺人的处境,比影片更惨:
2017年,国家公布了殡葬改革实施方案,其中第一条就是“取消吹鼓手、唱大戏,提倡现场播放哀乐”。
唢呐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朋友老家有四五百人因这一禁令而失业,不得不外出打工。除了出殡,他们的唢呐手艺并没有其他舞台可以展示了。
有人曾翻山越岭去浏阳寻访手工夏布;在湘西的吊脚楼下探求手工蓝布印染技术;甚至沿着崎岖的山间公路,驱车深入中缅边境的傣寨,找寻象脚鼓传承人......
中国14亿人,想找个手工艺人,比登天还难。曾经猪鞭也认为,或许不久之后,我们也只能在课本中看到一些传统手艺人了。
直到在快手看到这么一个视频,才发现原来手艺人已经重现在新的江湖。他们不仅在坚守着手艺,坚守着传统,更将传统演绎出了新的光芒。
这个视频由146个段快手非遗手艺人剪辑而成:从山东的秧歌到大潮汕的英歌,从苗族的蜡染到金陵的织锦,从新疆的藤纸到四川的生宣等等,展示了全国各地146个中国民间手艺人真正的生存现状。
看完这段视频,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说“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视频”了,这里面每个技艺,都无不让人惊叹。
戴望舒的一首《雨巷》,油纸伞成为在我们心目中烟雨江南的特定文化符号。但你可能没想过,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异常繁琐,均依靠手工完成:号竹削骨架,加以水浸日晒,伞面修边定型,绘花上油,五色细线穿插加柄收尾。
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未必能在半个月内完成。
在上世纪40年代,泸州境内还有大小油纸伞生产厂家1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至90年代,便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进行生产。
锔瓷,是民间绝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技艺文化艺术,已历经多个朝代,距今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锔瓷这项技术,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话就出自锔瓷这个行当。对手艺人来而言,没点本事,哪里都混不下去。
比起古人修瓷,我们现在修最多的应该是手机电脑了。只可惜这种标准化的维修流程,只有技术更迭,没有所谓的文化传承。
没有专业的拍摄仪器,可能只是一台你看不起的千元机,随手搭个架子就开始了表演;没有精致的布景打光,田野里街头上大马路边,随处都是自己的舞台;更没有姣好的妆容和色彩滤镜,真实的精神面貌和即兴发挥的状态,生活于他们而言,本该如此。
曾经有个拍纪录片的人,想拍下中国这些传统手艺,拍到最后才发现:靠自己千里迢迢跑去拍纪录片并没有多大价值,能拯救传统手艺和传统手艺人的,正是快手。
在上海有个唱秦腔的,本来快唱不下去了,自从有了快手,他就天天在炕头上唱。
一群老戏迷,无意间看到了这些短视频,连连慨叹:太多年没有听过这么正宗的秦腔了。
有了老行家们的积极反馈,老先生感动到不行,唱地更起劲儿了。戏迷们听得也开心,甚至开始给老先生打赏。
老先生万万没想到,居然能在快手上找到知音,自己也还能在晚年继续发挥余热,为家里补贴点家用。
年轻人一看:卧槽,坐家里唱戏也能赚钱,还去什么工厂打工。于是,有人投入老先生门下,学起了秦腔。
就这么着,一门老手艺开始了新的传承。
这一次,互联网改变了手艺传承的路径。
正如快手在知乎《互联网对「靠手艺吃饭」的人有哪些影响?》这个问题下的回答:
“是的,我们已经见过太多高清镜头下精致的摆拍,也见过太多百鸟朝凤式的文化悲剧。
民间手艺人的到底如何生存,手艺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比起在聚光灯下接受短暂的瞩目,如何让手艺人能够持续的获得关注,长期有效的获得扶持,如何能让他们从被动的“观看”,到主动的传承,这才是比单纯的美学欣赏,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而这些问题,我想在快手上也许能找到一点答案。”
如果没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谁能想到自己能接触到那么多有趣的非遗继承人和他们的技艺呢?散落在天南海北的他们,一个个孤点,就这么连结了起来,就这么相遇了起来。
一边是充满精神小伙的鬼畜土味洗脑舞蹈,一边也可以是非遗继承人的精湛演绎,两种看似完全不同境界的事物,出现了在同一个平台,好玩,真实,有意思,却又让人带着一丝震撼。
那些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非遗文化,换了一种方式,又回到了大众眼前,回到了属于他们的江湖。
时代淘汰得了一门技术,但抹不去那份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