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白糖就极好吃的“芋中王者”
近年我发现,每到冬季,各种饮品、甜品店又陆续推出与“芋头”有关的各色饮食,就好像芋头自带着“暖宝宝”的功能,可以给人增添温度一般。但只要一口,似乎还真的如此,在各种饮品或甜品里,无论是块状处理后软糯感,还是搅打成泥的绵密感,芋头还真的能在一瞬间安抚到我们,那种香甜滑糯的感觉真的很治愈。
又到了芋头抢占流量的季节
既然说到芋头,那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有“芋中之王”称谓的荔浦芋头。这种出产自广西桂林的芋头,个头大、口感香甜,并且拥有特别的花纹藏身肉里。每年这一季,便是它出头的时候,让不少人欲罢不能。
荔浦芋头
荔浦芋头的前半生
荔浦芋头的名字就自带产地符号,因此,不用多想就知道它是来自广西桂林荔浦的特产。不过,在很早前,荔浦当地并没有此物,听说是后期由福建人迁徙时带过去的,但是为什么这种芋头没能在福建“功成名就”,反而是到了荔浦后熠熠生辉呢?
这或许是因为物种与环境存在一定的适配性,或许福建的环境能养育它,但不一定能培育出优秀的它,而地处北回归线北侧的荔浦,因为夏长冬短、气候温热、水量充沛……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让这里坐拥一种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荔浦芋头便是在此一“种”成名,因为与当地环境的完美配搭,其出品质量和口感都远超“原乡”,因此,它成了荔浦的地方风物。
荔浦芋头的养成记
被栽种于荔浦的荔浦芋头,其生长过程并不简单或野生,能拥有如此特别粉糯的口感,除了地理环境的功劳外,还得感谢当地的芋农对它的悉心照料。
在中荔浦芋头的地方,被群山环绕,分布在水田中,集桂林山水的优点于一体,并且还能获得荔江的浇灌,仿佛就像是来自某自然风情区里的美物。
据说, 优质的荔浦芋头对土壤的要求很挑剔,芋农得使用菜枯、麦麸、动物粪便等天然肥料进行施肥,不能使用任何有毒的活人工的化学制品,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栽种芋头的土壤能够保持纯净。因为,养育荔浦芋头的土地一般5年只能采收两次,且之后3年就不能再动,同时还得小心呵护,只为给土地足够的休息时间。
一个荔浦芋头的成长期一般是半年。当地芋农会用经验告诉你,在采收的时候,一般会把母芋收走,然后把小芋头继续留在土里,为的是保留它原本的味道。可见,荔浦芋头只能产自荔浦,要是换地方或许味道就不同了。
厨房里的百搭型人才
荔浦芋头最直观的特点是个头大,比其他品种的芋头都大,一个平均重达一斤多。另外的特点则在内部,切开一个荔浦芋头,你会发现其白皙的面上散落分布着淡紫色的或点状或条状的纹路,和普通芋头一比对就显得与众不同。
精妙的纹路
作为“芋中之王”,除了在外表上的别具一格外,其口感的特别也让它独树一帜。有人说,辨别一个荔浦芋头的真伪或是不是出自原产地荔浦的标准便是加热后戳一下它和吃一口它,如果烹煮1小时后它仍然保持原状没有塌陷,且熟后口感粉糯、香甜、绵密,那一定是“真·荔浦芋头”。
更厉害的是,荔浦芋头可谓是厨房里的百搭型人才。你可以直接单独蒸熟尝鲜,一股淡淡的芋头香气随着热气散开,而粉嫩的感觉像是在讨好的嘴巴,咀嚼后香气再次释放,同时还有些微清甜相伴,口感友好。当然,你要是蘸着白糖共食,那简直是人间至味,难怪乾隆爷会爱不释口。
当然,香甜的口感让它自然能用于各式甜品中,同样,与肉同烹,制成各式咸口菜品,同样能博得人心,红烧、焖炖、煎炸……就没有与它不适配的吃饭和做法,而且随便怎么加热,它始终能顽强地守住自己气味和口感的底线,绝不妥协,也是因为这份“倔强”而让它能成为十分有个性且好吃的美味。
若想尝一尝它原本的味道,得抓紧时节买回来尝尝。当然,推荐你蘸白糖的吃饭,你一定会沦陷的。
Tips:
荔浦芋头是限季鲜品,如果一次吃不完需要在24小时内去皮切分后,放到冰箱冷冻保存。需要食用时无须解冻直接烹饪就好。

都讲刘罗锅哈哈
会吃!稍微煎一下也好吃~
我还是在宰相刘罗锅里看到,买了几斤吃,确实比较软糯。沾白糖吃的。很好吃。
讲荔浦芋头竟然没讲到刘罗锅
不推荐下哪里买?
这个确实味道特别,蒸排骨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