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起,粤菜不再是广州年轻人的聚餐首选?
「食在广州」之名几乎人人皆知
可粤菜却反而变得越来越没存在感
它不再是广州年轻人聚餐的首选
红油火锅、寿司刺身、烧烤炸串
哪个不比粤菜受广州年轻人欢迎?
只要打开外卖软件稍加注意,便能明白「粤菜正在消亡」绝对没有在危言耸听。
粤菜甚至不配在上面拥有一个单独的类别。以美团外卖为例,美食共有22个类别。
其中川菜占了4个:川湘菜、麻辣烫冒菜、香锅干锅、火锅串串;外国菜占了5个:能量西餐、汉堡薯条、意面披萨、日料寿司、东南亚菜。
这些类别自然是基于大数据设置的,而外卖又是当代年轻人吃饭的「主战场」。这多少可看出,粤菜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确实不甚理想。
走上街头,会发现川渝菜已经占领了广州餐饮的半壁江山。串串火锅,几乎随处可见,麻辣烫水煮鱼,遍地开花。
剩下的另外半壁江山,粤菜还得和西餐日料韩料共享——而且如果不是在越秀、荔湾和海珠这三个老区,粤菜馆所占的比例更加小得可怜。
即便是养生的广东人,能吃辣的也越来越多了,隔三差五搓上一顿火锅。
对吃火锅要涮什么如数家珍,但被问到粤菜有什么经典名菜,也许只能想到白切鸡烧鹅和云吞面。
*一到饭点就大排长龙的火锅店
试着在百度搜索关键词「粤菜连锁」,可以找到约525万个相关结果;但如果搜「川菜连锁」,找到的相关结果数为1080万个,几乎是粤菜的2倍,称得上压倒性胜利。
在商家对粤菜和川菜开店热情的差异,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粤菜正在面临川菜的严重威胁。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从消费者看,还是从商家看,粤菜情况似乎都不容乐观。
怪不得常听到「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但却从未听过「没有一条肠粉解决不了的事」,或者「没有一只白切鸡解决不了的事」。
广义上,粤菜包括广府菜,潮汕菜和东江菜,而现在当我们谈到粤菜时,一般特指广府菜。
粤菜是八大菜系之一,也是中国在国外的代表菜系。如果你有在国外影视作品中看到中餐馆,那它很大概率就是粤菜馆。
拥有如此辉煌过往的粤菜,为什么会逐步走下坡路?主要有这三个说法:
粤菜的食材成本很高,相应的,环境装潢自然就比较不尽人意。也因此,「环境一般」在广州是美食的必要条件之一。
将成本都投入在食材和人工之后,当然就没有太多的钱去推广宣传。而大部分广东人都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也没太当回事。
想着把菜做好了,食客吃完便会口口相传,而有了口碑,自然不愁客源。但实际上,口碑的积累需要时间,这肯定不如在互联网中传播迅速。
于是,在这个年轻人吃饭都靠App指路的时代,很多粤菜馆可能还没积累到足够口碑,就已经倒闭了。
*老城区某家大受欢迎的烧腊店
粤菜的做法繁复,选材也十分依赖大厨的经验,可以说是以大厨为核心的菜系,因此很难实现标准化操作。即便一家店大受好评之后,也没办法很快进行扩张。
每一家老字号都与它的主厨甚至周边环境有着极强的联系,以致于很多时候开了分店之后,很多老广仍会将其与总店独立开来,视为两家店。
反之,麻辣火锅店是以秘制配方为中心的,锅底可按照配方大量煮制,涮的食材也可大批采购,再分发到各个门店。扩张起来十分流畅,门店一多,知名度自然水涨船高。
*火锅店的后厨十分忙碌
粤菜最显著特点有三:
第一,要求食材务必鲜嫩质优。从产地、品种、节令都有讲究,如白切鸡,一定要选用本地1公斤左右的健康鸡只(如清远麻鸡、龙门胡须鸡等),而且要求即宰即烹。
而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对食材的高要求,也已经成为其他菜系的基本要求,所以自然显得平平无奇。
*生猛的鲜鱼
第二,选材广博奇杂。除了常见的家养禽畜和水泽鱼虾之外,蛇虫鼠蚁鲎螺鳖也可以做成佳肴端上餐桌。
可这点不符合当下大多数人「环保」和「卫生」的理念。尤其由于今年的新冠疫情,「不吃野味」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再退一万步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即便想要吃到野味也不是易事。
*大排档门口的海鲜池
第三,做法精细讲究。单是烹制热菜的常用技法,就有煎炸炒炆煀焗焯扒烩滚煨炖蒸烤……处理同一种食材的不同部分,也分不同技法,十分繁复。
但在互联网的普及下,大家也见识到了「人外有人」。如近些年十分火热的分子料理,每一道菜都是一个复杂至极的实验。
仅仅是器具就已经让人不明觉厉——液氮、丁烷喷枪、真空器以及恒温水浴锅等等。
奇怪的是,在2019年公布的大众点评黑珍珠榜,粤菜排名第一。
上榜的餐馆中,有39家是粤菜馆,占了19%,上榜最多;分布得也很广泛,近半上榜城市的名单中都包含粤菜馆;获得三钻荣誉的餐馆中,粤菜馆也不遑多让,占了七席中的其中之二。
为什么我们的感受和榜单相差那么大?
一方面,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和人口的迁移,各种菜系也在进行融合,边界其实十分模糊。所以在广州的川菜馆里,看到菜单上有白切鸡也并不必惊讶(一般会配辣蘸水)。
另外,川菜看似随着麻辣火锅的急速发展得到扩展,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没落。在这样的繁荣背后,是其他经典菜式在火锅和串串的宏大声势下无法发声。
而粤菜或许正好相反,因为其经典菜式的繁复多样,看似没有如川菜的「辣」一样的标识词,但是却更具备悠久的生命力。
毕竟仅仅是一条鱼,粤菜便有太多做法可以让人印象深刻:清蒸、刺身、清蒸、香煎、油炸、盐焗、避风塘炒……
你会经常去粤菜馆吃饭吗?有觉得粤菜在走下坡路吗?有什么宝藏粤菜馆要推荐?
欢迎来留言区一起讨论。

多吃青菜 清淡少油盐的养生才是王道
请问是哪家,避避雷
广州便宜好吃的粤菜馆也没几个年轻人光顾,入眼的都是上年纪的人,说到底就是口味的融合改变而不是粤菜本身的定位。不少本地家庭连粤语都能抛弃,何况口味。
本四川人表示大爱粤菜,一周吃两次都不解馋
主要外面好吃一点的店,一个破包都要卖二三十,这种茶餐厅也太会赚了8,而且自家父母也能做给你吃 为啥跑出去?
因为从小吃到大,因为好吃的少
去过两回粤菜馆,又贵又难吃,可能厨子不行
别
瞎带节奏了,吃粤菜的年轻人多了去了
贵啊,而且现在这也不给吃那也不给吃,老广都精明得很了
还不是因为穷
因为粤菜贵,不论堂食或外卖,脑海中出现的最便宜粤菜应是白斩鸡/shaofan
总体来说不符合个人胃口
因为贵啊,走高端路线没什么不好,过年过节还是粤菜。
说到底就是粤菜贵,经常吃钱包受伤,还是串串来得实惠。
酒席必须是粤菜
粤菜一直是最爱,当然也很多粤菜小吃上榜
和长辈吃饭必须是粤菜!
其实粤菜现今少人捧场会不会也因为珠三角地区日益膨胀的外来人口(包括但不限于外国人),从而因口味差异造成的因果关系
@Livin生活
作为一个不爱吃辣的北佬,感觉粤菜很高大上,原料的要求高,制作的方法复杂,成品也很健康。很少吃粤菜的主要原因是粤菜又贵又不好吃,花同样的钱出去吃的话,更愿意吃鲁菜或淮扬菜。
酒席必须是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