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篇二:靠着这些装备,我在2℃的武功山帐篷营地住了一夜
跑鞋选购、跑步训练、跑步运动干货分享,关注#跑者#每一个热爱跑步的人都是跑者!
创作立场声明:真实体验,好物分享,欢迎交流,共同进步
前言:
近期家乡的武功山对赣西三市居民免门票,加上11月又比较容易遇到云海,七上武功山都无缘云海,正好有个朋友说想去,就决定一起去一趟。结果刚订好帐篷,突然降温,把小伙伴给吓退了,而我选择了赌一把,按原计划上山过夜,这是我第八次去武功山,也是和云海最近的一次,下面就回顾并盘点总结一下吧。
行程:
本月我和小伙伴都比较忙,直到22号才都有空,所以22号出发。这次主要目的是为云海,而云海观景最合适的地方在金顶-吊马桩这段以及观音宕观景平台,此前没有去过观音宕基地,所以住宿订在了观音宕帐篷营地。路线则是大巴到山下,乘坐一级索道到中庵,然后经好汉坡抵达吊马桩,再经过星空栈道抵达观音宕帐篷营地,休息,第二天再根据天气情况确定下山路线。
实际行程大致如下:22号下午3点半抵达山下游客中心,简单补充了点补给后上景区转运大巴抵达山门4点乘坐一级索道抵达中庵,然后沿山路经好汉坡、星空栈道后抵达观音宕营地并入住1号帐篷营地。23号早上离开观音宕,沿星空栈道离开准备往金顶而去,刚走完星空栈道的玻璃桥,下了一场急雨,到吊马桩简单休整后看雨势不减,改变计划按照来时路线返回下山。虽然这次行程不太美妙,日出、日落、星空、云海全都无缘,但也不算全无收获:这是我第一次到达观音宕营地,第一次在低温下露营,上山时还意外的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期间一度看到了云海前兆,相信我离云海不会太远了。
▲游客中心内部设有地质博物馆,时间充足或者天气不佳时可以去看看,丰富一下见识也不错。
▲雨中的山门,山上白茫茫的一片啥也看不见,不过山上山下经常两个世界,我回来的第二天听说就是山上云海山下大雨……
▲路上的指示牌还是很丰富的,不用担心迷路。
▲好汉坡这一段此前要么是下山要么是晚上经过,对这一段路的难度有些轻视,这一次感觉被小虐了,还是得多锻炼……
▲红框中便是白鹇,当时天色已晚,距离也比较远,拍得比较模糊,不过看到的时候还是有点惊奇,拖着长长的尾巴出现在我眼前时真吓了我一跳。
▲星空栈道大部分是木栈道,比较平稳。
▲中途还有一颗迎客松,虽不能和黄山那颗相比,但也确实是标准的迎客姿态。
▲远处带玻璃防护栏的是星空栈道的精华路段——玻璃栈道,一般步行5分钟左右即可走完,我上一次过来时心惊胆战,完全不敢低头看脚下,全程手持手机拍摄前方转移双眼注意力才过去。
▲第二次走这条玻璃栈道,雾蒙蒙的也有好处,过去时看不到脚下就不会提心吊胆了。
▲入住的帐篷是提前搭好的,前台办理入住手续,领完物资后进去就行。三个睡袋+一个充气防潮垫,帐篷分两层,目前98元一晚,价格也不算贵。上次我入住白鹤峰帐篷时吐槽过里面的手电很暗,结果这次的帐篷连手电都没有,还好我准备得比上次充分,营地灯正好派上用场,完美!
▲观音宕这边同样有个驴友塑像,旁边是观景平台,想来看日出、日落、云海都不错,可惜我只能看个寂寞……
▲观音宕的帐篷相比白鹤峰种类和数量都更多些,右上可以看到武功山帐篷节的主舞台,隐没在云雾中,有机会还是得来体验一下帐篷节。
▲一度看到了云海的前兆,云雾在山中翻滚,太阳也出来露了下脸。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刚过完玻璃栈道,雨势变急,即使我已披上了雨衣也觉得有点压力……出了星空栈道在吊马桩休息了会,喝了几口姜汤下好汉坡,经中庵索道下山。本次行程存在诸多遗憾,下次再战吧,不过还好这次的装备准备较为充分,即使天气恶劣,依然全身而退,下面就来盘点总结一下。
装备清单及个人的一些经验心得:
这一次我的装备较前次要变化较大,其中一部分是必备,一部分是针对此次天气的可选装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吧。
营地灯——OLIGHT傲雷Olantern【森林绿】:
上次露营时感觉无论手电还是头灯都不如营地灯来得方便,在帐篷内,手电/头灯照射范围不是很均匀,出帐篷后回来时在营地中寻找自己帐篷也不是很方便,所以这次先解决营地灯的问题。我选择的是OLIGHT傲雷Olantern,为什么是它呢?此前关注的站内户外大佬 风亲羊 刚好在十月底发文晒了这款灯,感觉很合我心意,就入了。
▲这盏Olantern营地灯结构上分为提手、风罩、底座三部分,三挡照明亮度可调,照亮脚下周围方圆10米范围不成问题,还能悬挂在帐篷挂钩上,非常方便。磁吸充电的设计我也非常喜欢,这个烛形灯泡亮起后非常有电影中帐篷、营地、篝火、旅人的感觉。
▲操控很简单,短按开关,长按调节亮度。
▲有了它,离开帐篷洗澡回来的路上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那顶,再也不用担心找错帐篷了。从此以后,它将是我露营必带装备之一了。
充气枕头——INTEX 植绒充气枕头:
之前几次帐篷露营都睡得不怎么舒服,缺乏枕头是个重要原因,当然,户外出行嘛常规枕头是没法带的,好在有充气枕头可以顶上。我的选择是INTEX 充气枕头,原因是它采用只进不出进气孔+挤捏式放气设计,充气快速;一面采用PVC植绒面料,柔软亲肤,触感细腻耐摩擦。
▲平时几乎不占空间,我趁着自热米饭还在加热的功夫,吹了几分钟就好了,等饭熟的功夫吹它5个应该没问题。
手电筒——OLIGHT傲雷武士Warrior Mini钛版-夏:
现在天黑的比较早,夜里赶路或者是从帐篷出来溜达时同样需要照明工具。此前我带过头灯和手电,但头灯相对手电来说调节角度、亮度没那么方便,二来现在是冬天,戴头上有点冷,所以这次舍弃了头灯只保留手电。上次我带的是一只XTAR的户外手电,但那只手电有些沉重,按键手感也有点硬,不是很满意,所以就决定换一款。我的选择是OLIGHT傲雷武士Warrior Mini四季永恒系列中的夏款,这只手电筒小巧轻便,提供6种输出模式,光通量达1500流明,射程可达190米,紧凑机身搭配双向抱夹,适合随身携带。采用3500mAh大容量锂电池供电,以及磁吸充电,一根充电线通吃营地灯和手电,再也不用担心出门前手电筒忘记充电了,就它了!
▲小巧是真的小巧,只有半个巴掌长,按键手感也很舒适。这只是武士Mini四季永恒武士中的夏款,寓意为勇气,这也是户外爱好者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
▲离开帐篷去营地洗浴室洗澡中途,被我照亮的就是帐篷节主舞台。
▲轻松照亮前方。
▲它还有个我很喜欢的设计是头部侧按键的电量指示灯,上图中的电量指示灯为黄色,意味着当前电量在10%-60%之间,60%以上是绿色,5%-10%之间为红色,5%以下则是红色闪烁。这样一来何时应该充电心里就有谱了,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中途断电的尴尬。
充电宝——京造10000mah充电宝:
既然是帐篷露营,那就不像住宾馆有插座可以充电,为了避免路上手机/相机等设备电量不足,充电宝也是必须的,不过武功山现在后勤做的不错,山脚/山腰小卖部以及帐篷营地都有共享充电宝可以使用,所以充电宝倒是可以选择相对轻量一些的。我这次带的是京造10000mah充电宝,这玩意接口丰富,双USB-A口+micro USB+USB-C口,手机、手电、营地灯、相机、真无线耳机都能用它充电,价格也不贵,挺实用的。
▲支持18W PD快充,接口又齐全,也不重,基本每次差旅都带着。
▲观音宕基地有共享充电宝柜,万一充电宝没电了或者没带也不用太慌。
保温杯——膳魔师JN501:
水是必不可少的补给,武功山上瓶装水并不便宜(景区你懂的),不过路上有好几个营地可以随时补充热水(还是免费的),所以带个保温杯是非常实用的。我带的膳魔师JN501已经用了三年了,保温性能真的没得说,密封性也棒,支持单手开合,500ml的容量也非常实用,是我差旅必带的。
▲其实夏天的话我更建议带水袋,但现在是冬天,所以中途补水的重任依然交给了它。
耳机——OPPO Enco X:
休息时听听歌放松一下也是不错的,考虑到帐篷的隔音性能很差,于是我带上了目前手里最满意的真无线降噪耳机,OPPO Enco X。这耳机之前我有文章详细讲过使用体验,这里就不重复了,有兴趣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入住帐篷后,我就在营地灯的灯光和耳边的歌声中小睡了一个多小时,差点连洗澡都给忘记了。
相机——索尼a6000+适马16镜头:
手机拍照如今很强大了没错,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用相机记录美景。不过这一次,相机基本上全程都没机会露脸,心痛啊……只在星空栈道上,太阳短暂露脸时给自己来了两张自拍,唉,太对不起它了。这次我非常后悔带它了,白白多了700+克负重,不过下次我大概率还是会带的,万一有云海、星空拍呢?
这台a6000在我手上已经4年多了,论拍照性能在现在也不算过时,不过我也不太建议新手购买,因为后续的a6100a6400性能和体验提升较多,更值得入手。
适马这个镜头我还是比较喜欢的,画质比手机直出明显强多了。
自热米饭——小荀自热米饭:
武功山上吃饭不便宜,所以我选择了自带。大冷天的,有什么比自热米饭更香的呢?这次我带了整整三盒自热米饭,是我之前双十一的剁手战绩之一,平均一盒仅需5块。
▲两盒红烧牛肉味,一盒咖喱鸡肉味,口感还是很不错的,就是重了点。没办法,谁让它是生米,必须多带一袋水呢……另外,由于它是生米煮熟,所以从加热到开饭耗时比较长,一般需要20分钟以上。
暖手宝:
考虑到天气寒冷,我怕帐篷内湿气重,所以带了一个暖手宝,放在睡袋中“暖床”,实测效果不错。
▲我的选择是这款奥睿科暖手宝。它同时也是个充电宝,体积小巧轻便,仅重150克单手握持很舒适。充好电后,长按电源按钮便可发热暖手暖被窝,这次也让我的睡袋变温暖不少。两档温控可选,绿色档位发热温度50℃,红色档位发热温度60℃。
抓绒薄睡袋:
虽然武功山的帐篷营地会提供睡袋,但是为了卫生和更加保暖,自己带个薄睡袋依然是很有必要的,假如是自己自带帐篷扎营那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我这次带的睡袋是多年前随便买的平价抓绒信封睡袋,平时也当毯子在用。
▲这睡袋就图它方便携带,保暖还可以,聊胜于无吧。
保温毯:
上山前看了下天气预报,不到10℃,山上会更冷,有点担心睡袋不够保暖,于是带了一条保温毯,不过这一次并没有用上。
▲这种又叫救生毯,一般是聚酯材料+镀银铝膜,具有高抗撕性,本身轻薄柔软,防水,保温效果非常好,可以防止体温过低,露营或野炊时也可以当防潮垫,下雨可以当雨衣,也是很值得携带的户外装备。这条保温毯是我参加某场马拉松赛事时领的完赛装备,一直没有用到。
冲锋衣—— Kroceus:
山上风大,加上现在又是冬季,下雨概率也大,所以防风防水的冲锋衣也是必备的。我的选择是 Kroceus保暖防风三合一冲锋衣,它采用湿法涂层工艺,防水指数5000mm H2O,透湿指数5000g/㎡/24h,采用耐磨尼龙空变丝,穿着舒适,内置抓绒内胆,保暖性能不错。
▲顺带说一句,22号晚上温度只有2℃,后来刮风下雨应该更冷,我的耳朵及面部都是冰凉的,就靠这件冲锋衣的抓绒内胆包住头部才睡着。
速干衣:
冬天气温冷,但爬山时身体又容易发热出汗,后背经常是湿的,被寒风一吹很容易感冒。我的选择是迪卡侬,平价好用,背包里放一两长袖速干T恤,到帐篷里就换上。
红糖姜茶:
冬天被雨淋的话感冒风险也很大,虽然我带了伞和雨衣,但也不能完全保证身上不被打湿,所以我带了几条红糖姜茶,配合路上的热水,驱寒保暖是不错的,而这次我也确实全身而退,生龙活虎的下山回到了家。
雨具:
雨具自然也不能少,我这次心存侥幸,只带了一件一次性雨衣及一把小伞,代价就是下山中途衣袖部分被淋湿(没有提前检查雨衣长短,最后上身时发现略微短了),下次要重视,不能再这么大意了。
洗漱用品:
虽然是糙汉子,但是个人卫生还是要注意的,好在我只需过一夜,所以携带一次性牙刷、旅游牙膏、湿巾、一次性毛巾等即可,这些没什么太多讲究,我也就不多说了。
背包——多特 福特拉26L双肩背包:
当然,要带这些东西,一款可靠的背包更是不可或缺的。我的选择是多特 福特拉26L双肩背包,它独特的空浮背负系统,采用通风式悬网设计,加强弹力网架结合新网棉,两面三侧快速通风,可减少约25%的汗水,对我这个爱出汗的人来说堪称绝配。回力式腰带,用锁扣固定后紧贴腰部,可有效分担负重,让旅途更轻松。腰带上还有拉链口袋,可以放一些零碎物品或者是需要频繁取出的小物品,比如汗巾、纸巾、充电宝、药品、小零食等。自带防雨罩,雨天出行也无压力。两侧的网兜放雨伞和水杯非常合适。这一次我出发时很轻松地赛完了清单中所提到的所有装备,甚至还有些剩余空间。
▲这便是我最爱的空浮背负系统了,最近三次爬山都是背着它,确实比从前的背包舒服。
总结:
以上就是我的这次武功山露营之旅过程回顾总结,和我对于小白露营装备的一些经验心得,有很多不足,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些装备中,营地灯、充气枕头、手电筒、保温杯、充电宝、睡袋、冲锋衣、速干衣、洗漱用品、雨具、背包是必备,耳机、相机、自热米饭、暖手宝、保温毯、红糖姜茶等则是可选装备,其中本次露营过程中比较满意的装备有背包、营地灯、充气枕头、保温杯、手电筒、睡袋及冲锋衣,下次露营还会带上它们,其他装备根据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这些装备大部分也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用担心在手上吃灰。
最后再补一个别人发的武功山云海,就在我下山后的第二天出现的,希望我能早日与云海相遇,也祝去武功山游玩的朋友们都能见到云海。

武功山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但一般来说建议4-5月,那个时候的高山草甸比较好看。2月的话天冷,人会少一些,如果运气好的话能看到云海也不错。听说近期云海频率很高,可惜我脚伤了…
2月份有空想带女朋友去 不知道2月份这个季节合不合适
充气枕头,睡袋,防潮垫,衣服包头
装备齐全啊,,话说晚上睡觉怎么解决,睡袋吗
穿越线过不了星空栈道的,那边一定要门票
还是逃票路线,经发云界一路走过来景色比较美。
我是无缘云海的人,去年黄山55%概率云海,一度也是云海前兆看到太阳了,啪的一场雨浇了下来
菲尼克斯和奈特科尔?还没接触过,以后有机会试试。速干衣+冲锋衣应该够了,这边营地环境还是不错的。
手点国内品牌还是菲尼克斯 N家,其他不想看实践出真理,背包还是格里高利,鹰家,但是你去这地方爬山就靠速干T恤?容易失温,这估计真的是年轻,我上这些反正帐篷睡袋自己带,排汗保温都得上,冲锋衣不过自己都是单冲三合一偶尔玩下的人比较合适
连雨大雾这破天气,让我想起了爬峨眉想看金顶云海的心塞经历
大佬太客气了
好的,那我下次还是老老实实金顶吧
大佬好厉害
金顶吧,冬季云海概率还是很大的,晚上还可以拍银河。其他线路我觉得意义不大,武功山周边的所有徒步线路我都有过。
那这个季节你觉得哪条路线最有看头哇
那是一条下山路,这个季节走那没啥看头。
是,主要我之前没去过,听起来似乎夏天走那边好一点?
红岩谷不就是走观音宕那下山的路么,一个小瀑布小水潭。
提了,只是我自己的睡袋很低端,营地峰睡袋也比较一般
可以可以,金顶我都不想去了,有点想去红岩谷看看
羡慕你这运气
去两次都看到了,我还以为云海是一定能看到的呢
我也准备12月中旬去一趟,计划去金顶拍星空,云海就随缘了。
居然没提睡袋
哈哈哈,大佬12月有空不,我可能下个月会再去一趟
大佬谦虚,话说大佬很多户外文章都是干货,我学到不少呢
八次武功山0次云海,其中两次早一天晚一天都有云海偏偏我在的时候没有,气哭啊
我去了十来次,也就看到两次云海
不错,不错,学习了!
学习了,明年有机会喊上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