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2024-12-15 22:02:19 0点赞 0收藏 0评论

2024年11月19日,据日媒报道,日本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谷川俊太郎于11月13日下午去世,享年92岁。

21岁时,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在诗中,他写道:“宇宙正在倾斜,所以大家渴望相识,宇宙渐渐膨胀,所以大家感到不安,向着二十亿光年的孤独,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谷川俊太郎。(图源:Play Museum)

谷川俊太郎为儿童创作了大量童诗与绘本,并为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哈尔移动城堡》的主题歌《世界的约定》填词。而童心从未离开这位日本国民诗人,他从青年时期就用诗意探寻自己的童年,让生命的河流源源不绝地流向诗歌的大海。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哈尔的移动城堡》剧照。

他认为:“诗除了表现诗人自我的内心世界,也应该追求与读者这一他者共享感动。”

‍‍

下面刊发关于谷川俊太郎的旧文,以作纪念。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撰文 | 闫超华

童诗是探寻,而非抵达‍

‍‍

如何在自己所写的海里游泳,让自己像海草一样流动起来?手套珊瑚,袜子水草,我们的帽子变成了水母,一点点上浮,并通过那些圆圆的泡沫观看这个世界。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曾说:“梦想也会长大,但是朝着童年的方向。”童诗是最初语言的再现,是精灵般的语言,儿童的心灵是童诗唯一的生命指南,当我们倒空童诗中的词语,最后发现只有童年的纯真如此明亮。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洞》,[日]谷川俊太郎 著,[日]和田诚 绘,彭懿 译,爱心树童书出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2月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洞》内文。故事讲了一个小男孩想挖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洞的故事。

进入一首优秀的童诗就是在进入一种生命,它们开始在语言中说话,诉说着心灵无法诉说的事情。为儿童写诗的梦想让视觉从眼睛里解放出来,不是因为你看见了什么,而是这一过程是否触动了你内心的情感。诗人最终都要走上安徒生所说的“光荣的荆棘路”:“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像环绕着的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作为日本伟大的诗人,谷川俊太郎不光在成人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儿童诗,他也拥有花朵般的神秘力量:花瓣作者:谷川俊太郎翻译:田原是音乐苦涩的回声

回忆濡湿

记忆

干涸

撒野的

百合

花瓣

虚空里

也盛满

这首《花瓣》唤醒了我们的感官,每个事物都因自己独有的形态而变得璀璨。这里,声音——那音乐的回声在寻找心灵的归宿,诗人试图让我们看见什么,但是我们似乎什么也没看见。整首诗充满隐喻,诗人明明在写百合花瓣,为什么开头提到“音乐的回声”?这和花瓣有什么关系呢?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谷川的诗》,[日]谷川俊太郎 著,田原 编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5月

大家不妨这样想一下,花瓣像喇叭,这里面隐藏着无声的音乐,花香一样令人迷醉。第二句怎么理解呢?我认为诗人在写晨露下的百合,阳光闪现,露珠消逝,如同记忆。也许,谷川俊太郎会给我们解释:“我认为,与其说诗是需要理解的东西,莫若说它是需要品味的东西。”(《谷川俊太郎诗选:致中国读者》田原 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最精妙的是最后一句:“虚空里/也盛满/蜜。”内与外,虚与实,有形与无形,像蜂巢的小宫殿一样,一点一点盈满蜜。

这让我想起奥地利诗人汉斯·雅尼什那首《礼物》:

礼物‍‍‍

作者:汉斯·雅尼什

翻译:姚月

我要送你

一个核桃壳

里面可以有各种东西:

大海

一阵风

一朵云

葱绿的草

彩色的石

一块方巾

你的影像

寂静

我要送给你

一个核桃壳

里面是空的

也是满的

‍‍‍

一个小小的核桃壳可以装下大海、雪、石头还有寂静。童诗的圆窗开始敞开,无数个事物在窗外变成谜。“里面是空的/也是满的。”这与谷川俊太郎的“虚空和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世间的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你觉得有些东西是空的,在别人心中可能就是满的。就像阿多尼斯的有句诗:“什么是笼子?满满的空。”童诗唯一的国度是自由。这也是我在这几年童诗网课上一直跟孩子们强调的:童诗永远只是在探寻而非抵达,抵达意味着某种诗意奇旅的结束。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噗噗噗》,[日] 谷川俊太郎 著,[日]元永定正 绘,爱心树童书出品,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3月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噗噗噗》内文图。‍

诗人,在自己所写的海里游泳‍‍‍

谷川俊太郎以童真的心田描绘语言的图景,他的童诗语言像一件能弹奏音乐的乐器,节奏、音调和频率简洁而迷人,这种音乐性符合儿童的节拍和步伐,视觉与听觉在此完美结合,因此读起来充满灵动的色彩。在诗人笔下,童诗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它不是在“说明什么”,而是“呈现正在发生的什么”。用美国诗人简·赫斯菲尔德在《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里的话来说:“当一首好诗睁开眼睛,我们会感到有什么东西在搅动,在颤抖,在游向这个世界。”于是一条语言的河流出现了:

妈妈,为什么?

作者:(日)谷川俊太郎

翻译:彭懿

妈妈,小河为什么笑个不停?因为太阳在给小河挠痒痒啊。妈妈,小河为什么唱个不停?因为云雀夸小河的声音好听。妈妈,小河为什么凉凉的?因为小河想起了冬天对它的爱。妈妈,小河几岁了?小河永远和年轻的春天同岁。妈妈,小河为什么不休息?那呀,是因为大海妈妈在等着小河回家

这首诗歌非常经典,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河流的走向,前面不断联想河流的声音、温度和年龄,并为每一滴水注入情感的力量,仿佛我们跟河水一样在流淌、变化、渗透。在诗的最后一节河水开始汇入我们心灵的大海。诗人看似在写河流,其实在写孩子与妈妈的情感。“不是人看海/而是海看人/用亘古不变的炯炯眼神。”(《海的比喻》田原译),谷川曾在文章里提到自己生命的年轮里住着一位少年的自己,在河流与大海的交叉地带,就是诗歌赖以生存的源泉。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妈妈,为什么?》,[日]谷川俊太郎 著,[日]中村悦子 绘,彭懿 译,蒲蒲兰绘本馆 出品,连环画出版社,2014年

你是一条河流,就要流淌,就要容纳生命,这也是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何为诗,也许只有诗歌自身能回答。在谷川俊太郎这里,河流的意义已经超越语言,换句话说,河流就是孩子写在水上的文字,充满瞬间的波动和永恒的回声:

小河

作者:(日)谷川俊太郎

翻译:田原

你从哪儿来的呀,小河

从树叶上来的

从岩石间来的

从天空来的

你跟谁一起玩呀,小河

我跟鳟鱼和鹡鸰一起玩儿

滚着小石子儿玩儿

跟竹叶小船玩儿

你去哪儿呀,小河

越过山沟去村落

穿过桥去城镇

然后,变宽变大

长大了去海边

和《妈妈,为什么?》一样,这首童诗也是以问答的形式向前游动,不同的是,这首童诗里隐藏了潜在的提问者,童诗的“我”也许是诗人的童年,或者说是想象中的那个自己,结局都是小河汇入大海,回到母亲的怀抱。当生命之水润泽万物,诗句本身不也是词语之河吗?那些水草、云影、星辰、鱼群……灯塔一样照亮我们的宇宙。万川归海,“天光云影共徘徊”,在译者田原的一次访谈中,诗人这样说道:“努力去发现心灵深处的他者。”一切融入水,又无法真正弥合,生命在推动我们探入微妙的波浪:

水呀你到哪儿去?

作者:(西)加西亚·洛尔迦

翻译:戴望舒

水呀你到哪儿去?

我顺着河流,

一路笑到海边去。

海呀你到哪里去?

我向上面的河流

找个地方歇脚去。

赤杨啊,你呢,你做甚么?

我对你甚么话也没有,

我呀……我颤抖!

我要甚么,我不要甚么,

问河去还是问海去?

(四只没有方向的鸟儿,

在高高的赤杨树上。)

雪莱说:“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谷川俊太郎的“河流”似乎是对这首诗歌的回应,但是呈现的气息完全不同。我们知道谷川俊太郎的“河流”是层层推进的,而洛尔迦逆流而上,构建了一个无序的乐园:水入河流——大海——树——我——鸟儿。尤其是后面“赤杨”这一意象的出现,如同切换中的电影镜头,让整首诗变得神秘起来。它为何颤抖?是风的吹拂还是水的悸动?还是因为自己无法行走的悲伤?“四只没有方向的鸟儿”加剧了这种痛苦。用谷川俊太郎的话解释:“诗是一种深层语言,处在前语言和语言的分界线上,通过对语言的捕捉来产生新的意义。”河流如同一只盛满生命的迷宫,语言在此重获新生。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活着》,[日]谷川俊太郎,[日]冈本义朗 绘,刘洋 郑京华 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7月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活着》内文图。

在童诗的世界里,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河流?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诗人丁尼生说:“光阴在子夜流逝。”他们都指出了时间像河流一样的流动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无可奈何地说过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直到我们自身也变成了一条河流,无限流动:

河里的心事

作者:牙佳涵(9岁)

很多人喜欢把心事

扔进河里

就变成了石头

去大海——小河早早

作者:(日)工藤直子

翻译:吴菲

我啊

总有一天 一定要

给大海

挠一挠痒痒

路程3

作者:(日)寺山修司

翻译:彭永坚

你说

什么样的诗人

才能在自己所写的海里游泳?

《声音们:致约翰·凯治》节选

作者:(日)谷川俊太郎

翻译:田原

声音们流淌着

却不想变成河流

不知不觉间声音们就没有了踪影

只有河在流淌

看吧,每个诗人都渴望在自己所写的海里嬉戏,水的城堡透明的耸起,像是海市蜃楼。那些水母照看着月亮,墨鱼用黑汁书写的诗意在纸上扬起波浪,一瞬间就吞没了一切。因此,童诗中的无序想象,有时恰恰构成了一种新的语言秩序,风吹过去,声音之河飞旋着它们的线条,童诗就是那些呼吸的光点。

就算我不在,

也一定有彩虹架在天空

谷川俊太郎1931年出生在日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谷川俊太郎经历过1945年东京大空袭,在烧毁的废墟里,他看到过那些烧焦的尸体。战争的残酷让诗人看清了人类的悲苦,或许这是他的诗歌带着哀矜与怜悯的原因吧。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朋友》,[日]谷川俊太郎 著,[日]和田诚 绘,八才 译,蒲蒲兰绘本馆出品,江西教育出版社,2024年10月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朋友》内文图。

即便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谷川俊太郎依然在“用笔挖掘”,时间是他最大的敌人。据说,自1952年诗人出版了首部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以来,他已经发表八十多部诗集、十多部随笔集、三百多部绘本、十多本儿童诗集、二百多首歌词、一百多册译著、几十册随笔、剧本和编著……他还为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和手冢治虫《铁臂阿童木》主题曲作词;为荒木经惟的摄影集和佐野洋子的画配诗,与诗人寺山修司共同制作《影像书简》影像带,与觉和歌子合作拍过电影《我是海鸥》等等……诗人的一生几乎都在时间的花朵中摇动,那些生命的光溢成河,流向大海,即使我们闭上眼睛,依然可以看见睫毛上的小彩虹:

彩虹

作者:(日)谷川俊太郎‍‍‍‍‍

翻译:田原

我闭上眼睛

可仍听得见雨声

我堵上耳朵

可仍闻得到花香

我屏住呼吸

可时间还在流逝

我一动不动

可地球还在旋转

就算我不在

也有另一个孩子嬉戏玩耍

就算我不在

也一定有彩虹架在天空

这首童诗呈现出自我与他者、时间以及世界之间的关联,无论“我”在或者不在,时间仍在流逝,地球还在运转,彩虹依然挂在天空。那么,诗人金子美铃会如何表达她“睫毛上的彩虹”呢?

睫毛上的彩虹

作者:(日)金子美铃

翻译:田原‍‍‍

怎么擦、怎么擦

都会涌出

我一边流泪

一边想

——我肯定是

抱来的孩子——

看着睫毛上

美丽的

彩虹

我想

——今天的零食

是什么呢——

很明显,金子美铃降低了诗歌的语调,她完全将童年的自己融入其中。谷川俊太郎则不同,他创造了一个孩子代替自己说话:“诗除了表现诗人自我的内心世界,也应该追求与读者这一他者共享感动。有人曾问我写诗时设想的读者年龄段,我当时回答‘从0岁到100岁’。”这或许也是河流最后的秘密:“孩子仍是一个孩子/哪怕在石头的臂弯里。”(《孩子是……》田原译)。

谷川俊太郎先生逝世,享年92岁!

本文为新京报小童书独家原创内容。

撰文:闫超华;编辑:王铭博;校对:卢茜。

展开 收起

《不被大风吹倒》(莫言)

《不被大风吹倒》(莫言)

35元起

《2001:太空漫游》(精装)

《2001:太空漫游》(精装)

27.06元起

《从灶间到舌尖》

《从灶间到舌尖》

40.8元起

《三体》(套装共3册)

《三体》(套装共3册)

15.5元起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24.9元起

奇怪的外星人-科幻硬阅读.牧星人 刘慈欣 等 集中于外星文明与第三类接触的中短篇科幻小说集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籍 正货

奇怪的外星人-科幻硬阅读.牧星人 刘慈欣 等 集中于外星文明与第三类接触的中短篇科幻小说集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籍 正货

23.4元起

《活着》(25周年典藏纪念版、精装)

《活着》(25周年典藏纪念版、精装)

9.9元起

《百年孤独》(50周年纪念版、精装)

《百年孤独》(50周年纪念版、精装)

17.25元起

《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5.9元起

《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礼盒装

《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礼盒装

38元起

《伟大的沙丘》(套装共6册)

《伟大的沙丘》(套装共6册)

160元起

《素食者》

《素食者》

21.5元起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额尔古纳河右岸》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额尔古纳河右岸》

10.6元起

《平凡的世界》(套装共3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平凡的世界》(套装共3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79.8元起

《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

21元起

血与蜜之地 专享明信片 刘子超 巴尔干旅行文学 失落的卫星后重磅作品 李健 许知远 梁文道力

血与蜜之地 专享明信片 刘子超 巴尔干旅行文学 失落的卫星后重磅作品 李健 许知远 梁文道力

49元起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