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消费AI赋能大赛# AI助力赋能,成功诉讼维权,大战老赖J商!

2025-04-06 14:14:32 3点赞 2收藏 2评论

#放心消费AI赋能大赛#

【第一次用AI成功打官司维权,我与上海某航空培训模拟舱公司的维权实录📄💪】

💡 事情的起因:

儿子是个高中生,去年迷上模拟飞行,体验了上海的几家模拟舱飞行公司,感觉虽然贵(每小时大概在700-1000元不等,但是总体体验还是不错的。2024年暑假,他之前经常去的一家波音官方授权的模拟舱商家关店了,恰巧他想换着体验空客的模拟舱飞行,就自己在DZDP网上搜到了一家套餐广告号称由“空客320现役飞行员,全程一对一专业指导”的飞行模拟舱,结果却被J商引入了一场让人失望甚至愤怒的消费陷阱。好在最后充分利用AI工具,没有花一分钱律师费,成功PK对方聘请的专业律师,打赢了这场诉讼。

AI给出的“现役飞行员”的定义AI给出的“现役飞行员”的定义

因为儿子想飞空客模拟舱,他自己在DZDP网上搜了一下上海的空客模拟舱商家,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截图的这家号称是A320现役飞行员的模拟舱飞行项目(以下简称“模拟舱”),宣传页面标题写特别强调是空客320现役飞行员全程一对一教学,价格2888元/200分钟。孩子比较没有线上购物经验,就打了页面的电话过去,对方说可以加微信,预约过来先体验,满意了再下单(此处出现第一个坑)。儿子没啥心机,当时又对空客机型特别感兴趣,一听又是专业现役的空客飞行员一对一指导,觉得这种沉浸式学习应该是很好的体验,就果断加了对方客服微信,约了下个周末去体验。

当时DZDP网上的团购广告和产品说明,商家特别标注“A320现役飞行员”当时DZDP网上的团购广告和产品说明,商家特别标注“A320现役飞行员”

🚨 事情的历程:

1️⃣⚖️ 2024年6月:初次飞行体验——梦想起航

儿子选了个周六下午的时间,自己坐地铁去了模拟舱,商家前台帮他安排了第一位“小胖教官”指导陪飞体验,坦白而言,小胖教官的指导感觉还是非常好的此处出现第二个坑)。儿子在课程菜单上选了一条浦东机场转场虹桥的最短的航线体验,全程小胖教官一刻不停的讲解驾驶舱的各个按钮和操作细节,一节50分钟的一对一课程下来,儿子感觉很满意。(可能有细心的值友要问:你说孩子是单独去的,细节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其实儿子喜欢拍VLOG记录生活的爱好,也帮助到了我们此次维权成功——他之前每次都会把飞行课的全程,用我帮他买的运动相机都拍了下来,打算回家编辑VLOG放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

上完小胖教官的体验课,儿子来到模拟舱前台,表示很满意,商家开始“要5星好评”,(这大概也是很多不诚信经营的商家惯用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招数,先用最好的给你体验,吸引你付款,将来?呵呵,就由不得你了!)儿子拿出手机准备购买DZDP上的那个2888元200分钟的套餐,前台说:“你扫我们这里微信二维码付款就可以了,更方便,不用再在DZDP上买了,价格一样的!”儿子遂扫码付款此处出现第三个坑)。付完款,前台说:你买的是200分钟套餐,你可以分四次使用,今天飞的体验课的50分钟,就直接从200分钟课时里扣除,就还剩150分钟。

DZDP上此套餐的年销售量仅1件,可见大多是商家诱导线下扫码付款DZDP上此套餐的年销售量仅1件,可见大多是商家诱导线下扫码付款

2️⃣ ⚖️ 2024年6月:第二次飞行模拟体验——疑点初现

第二次体验发生在初次模拟飞行的第二周。儿子又约了周末飞行模拟仓。这次去,前台说上次那个小胖教官正好在上课中,于是“只能”帮他安排另一个瘦高个的教官。儿子选了著名的香港赤腊角机场的飞行路线。回到家,他并不如第一次飞行那么激动和喜悦。晚上我翻看了他的VLOG,瞬间明白了原因:这位瘦高个教官根本没有如广告上写的“全程一对一指导”,顶多算坐在边上陪飞而已。教官几乎全程低头玩两部手机,时而查看社交媒体,时而浏览购物网站购物。

被告代理律师说,教练这是在购买阅读飞行指导专业资料被告代理律师说,教练这是在购买阅读飞行指导专业资料

最令人吃惊的是,在孩子飞行和降落操作过程中,因为教练一声不吭在专注玩手机没有指导,儿子自己飞,导致两次降落失败复飞,最后一次降落飞机着陆时竟然未指导正确操作起落架……(韩国济州航空事故的预言吗?#放心消费AI赋能大赛# AI助力赋能,成功诉讼维权,大战老赖J商!)降落后儿子自己发现了起落架指示灯未亮起,失望的说:“啊,起落架未放,降落失败坠机了……” 而教官反而一头雾水的说:“啊?是吗?算了时间到了,我对320不熟,以前没飞过……”此处出现第四个坑)。这一切让我感到非常不安——我们明明支付的是DZDP套餐广告上宣传的“空客A320飞行员一对一专业飞行指导”,为何教官说没飞过A320?💢

降落时,仪表盘起落架指示灯未亮起,起落架未放降落时,仪表盘起落架指示灯未亮起,起落架未放

3️⃣ ⚖️ 2024年6月:与商家沟通——无果

当晚,我立即致电联系了商家反映问题,希望商家重视。商家接电话的客服人员(其实就是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当下并未有任何道歉,也未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只是说是不能听一面之词,明天再去问问教官情况。之后第二天,我再次电话他沟通,负责人称他了解过了,“教练使用手机是为了查找与飞行相关的信息,用购物平台购物是购买教材”,并且表示“飞行体验服务与教学服务不同,教练带手机进入模拟舱使用没有问题。” 这一回应显然无法接受,我坚持要求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后面商家就把我的手机拉黑了,拒接我的电话,只用微信文字沟通,在微信里还威胁我说我打电话沟通是骚扰他们正常经营,我再打电话过去他就报警……。📞

4️⃣ ⚖️ 2024年7月:发现更多问题——决定采取法律行动

在我自己翻看DZDP的消费点评过程中,我再次注意到类似的问题:之前也有差评显示教练比较敷衍、提供的飞行服装很脏、负责人态度差等问题。最可笑的是,很多差评下面的商家回复,居然不是表示歉意而是反唇相讥甚至骂客户是“专业差评师、故意来找茬、换账号差评的二狗子,甚至电话威胁……”。

商家对差评的顾客谩骂威胁商家对差评的顾客谩骂威胁

再和商家负责人通过微信文字多次沟通时,他态度非常嚣张恶劣,说你不满意有本事去告我好了……还威胁说你孩子未经教练同意拍的视频侵犯了教官的肖像权和知识产权,要反告我们云云……(其实当时孩子的摄像设备的便携三脚架位置还是他们教练放的,教练还在开始拍摄时帮着确认了画面,看是否把操作台拍进去了……)多次沟通未果后,我决定采取法律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保留证据,我保存了整个飞行过程的未经编辑的完整源视频,清晰展示了教官在使用手机的行为,和儿子和教官的全部完整对话和过程。🎥

5️⃣ ⚖️ 2024年7月:起诉商家——一审开始

气不过J商嚣张的气焰,我决定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的权益。2024年7月中旬,我正式通过互联网法院,向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家退还费用并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损失。由于这是第一次打消费维权官司,完全没有任何经验,最初连起诉状都不知道怎么写……3000元不到的案子,请个律师也很不值得,突然灵机一动:是否可以请当下很火的AI帮我?于是我开始把之前的一些细节写下来,“喂”给某AI大模型,让它帮我写一份起诉状。在这个阶段,AI强大的逻辑性和对于关键细节点的把控优势就已经体现出来了。我告诉AI,你是我的律师,请帮我拟定一份专业的起诉状。AI很快生成了起诉书,我花了半小时左右稍作修改,就最终生成了一份专业的起诉状。起诉状中明确指出:商家在DZDP网商的广告宣传的“全程一对一专业指导”与实际服务不符,且被告没有证据证明其教练员确实是其广告宣传的“空客320现役飞行员”,教练更是未能提供符合预期的专业指导,违反了合同约定。我要求商家依法对这类不当行为作出解释和赔偿。📝

上海市互联网法院,可以办理的事项很多上海市互联网法院,可以办理的事项很多在线提交网上立案申请成功在线提交网上立案申请成功

6️⃣ ⚖️ 2024年10月:一审判决——原告胜诉

10月,我收到了互联网法院发来的开庭通知书。于是我开始做开庭的准备,我继续借助AI工具,让其互换角色,问其作为被告身份,如何应诉?然后再换回来,作为我方律师,你如何反驳对方的辩解和回应……几轮法庭模拟下来,我已经对于相关的法律和条款,有了非常多的了解,AI又一次展示了它对信息的整理和逻辑的整列,基本上把我自己考虑到的或没考虑到的论点都列了几遍,甚至提醒到了我一些我未知的法律条款。(比如:此案实际上属于“预付费卡服务”,上海市2024年1月出台了一个“预付费卡管理办法”,对本案适用:对方未按照管理办法签订预付费服务合同,违反了办法的规定。还有儿子还是未成年人,出于对于未成年人的消费保护,商家应尽到的责任或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当中也有规定……)

开庭当天我请了半天假,开车去了在滴水湖的浦东新区法院开庭。原本以为可以在庭上见下这位气焰嚣张的法人,没想到对方并未出庭,而是请了一位律师,全权代理被告进行庭审诉讼。我有AI帮我整理的庭审辩论模拟,和对被告答辩状的质证分析,基本上心里还是有谱的。法官做了简单的庭前调解问询,问了被告是否同意调解?被告代理律师说:被告同意退还170元的费用,除此以外没有任何赔偿。法官也很无语,问:2888元的套餐,你的这170元的退款是如何算出来的?律师支支吾吾也解释不上来。法官遂木槌一敲:庭前调解失败,开始庭审。

庭上,我提交了一式两份的原始未经任何修改的源视频作为证据。法官对被告的经营资质、培训内容、教官的“空客320现役飞行员”身份逐一询问。被告律师提供微信收款证明称“原告是在线下购买的套餐”,故DZDP的广告内容不适用。并展示了一张打印的没有任何章的“线下套餐表”,说我儿子购买的是“没有A320现役飞行员一对一专业指导”的“飞行模拟舱体验时间”而已。且被告律师提供了一张那个瘦高个教官的“737副驾驶”飞行员的电子证书的截图作为证据,并针对我的质疑,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的对法官说:“我方认为,只要有这个飞行驾照,可以开波音737的,也就可以开空客320……”把我给整笑了,问被告律师:“请你告诉我,只要有驾驶证C照,是否也就能开大巴、大卡车?反正都是汽车驾照啊?”,被告律师居然在庭上失态翻起了白眼,说:“(ˉ▽ ̄~) 切~~懒得跟你说,对你无语了……”。随后的庭审辩论环节,之前我让AI模拟法庭的内容,基本都用到了,所以我从容应对,PK专业律师,打的她毫无招架之力,最后被告律师已经是逻辑混乱,开始胡言乱语了。

AI对于737的飞行驾照是否可以飞A320的答复AI对于737的飞行驾照是否可以飞A320的答复

法官最后要求对方补充一系列证据后休庭。然后经过几个月的庭后双方反复补充资料、质证,基本上的流程就是:被告花一周多的时间补充证据并提交到互联网法院——我把被告的回复辩解“喂”给AI然后花半小时左右生成修改质证辩论文档,然后第二天提交互联网法院——对方再花一周多的时间反驳……这样经过几轮的相当于律师和AI的反复较量,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10月底最终作出了判决,支持了我的主要诉求,判定商家未提供符合广告宣传的服务,解除合同,商家须退还我全部合同费用2888元。虽然当时法院的判决认为商家没有故意欺诈销售的行为,不支持我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一赔三的诉求,但这一判决让我看到了用AI维权诉讼的胜利成果。⚖️

7️⃣ ⚖️ 2024年11月:被告上诉——案件进入二审

商家在一审判决后拖到15天判决生效的最后一天,提交了上诉状。随后我收到了上海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寄来的EMS,里面有法院的送达回证和一审被告的上诉书(二审我的身份已经从一审的原告方,变成了二审的被上诉方)。对方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不公,在上诉状中申请撤销原判,要求上海市中院二审改判。商家炒冷饭地重复了一审的狡辩,认为其提供的服务并无问题,且主张教练使用手机是为了“飞行教学需要”,且狡辩他们的DZDP套餐的标题上重点标注的【A320现役飞行员】需要分开解读,指的是他们的设备是A320模拟舱、由现役飞行员提供指导……但其对我一直要求他们提供实际证据证明其教官授课时玩手机购买的是啥的诉求始终避而不谈。这些狡辩让我感觉可笑之极。而且被告在上诉书中并没有任何一审之外新的证据补充。我于是又把被告的上诉书又“喂”给了AI,并让AI分析判定一下被告二审的胜率。AI回答:因为上诉方并没有提交任何新证据,且上诉书的内容与一审的被告应诉和答辩材料的重合度很高,认为上诉方会有八成的概率被二审法院驳回而维持原判。📂

其他顾客对于“现役飞行员”的质疑差评其他顾客对于“现役飞行员”的质疑差评

8️⃣ ⚖️ 2025年2月:二审裁定——撤回上诉

于是我签了送达回证,又花了半小时不到让AI帮我生成了一份二审应诉状,我稍作修改后,打印出来签字用EMS寄回去中级人民法院。经过过年假期的一段时间,年后二审法官审阅了资料后联系了我,表示这个案子没啥好二审的……我猜法官也跟被告说了大概率会驳回不立案。于是,2025年2月6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终审裁定:同意商家撤回上诉,法院裁定原审判决立即生效,此为终审。这个结果让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我期待已久的正义,终于得到了确认。🎉

9️⃣ ⚖️ 2025年2月:强制执行申请——保障我的胜利

虽然商家撤回了上诉,终审判决立即生效后,被告商家却依然未按照法院判决履行支付责任。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得到实现,我准备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我用某查查软件,查到被告原来还有另外一家注册公司,且他之前就已经两次作为合同纠纷案作为被告,因为拒不执行判决的欠款支付义务,被法院采取了查封和冻结措施,并列为限制高消费人群,原来被告J商已经是个资深“老赖”了……难怪这次3000元不到的退款他也要拖,是打算还要再次赖的意思?我于是又让AI帮我生成了一份“申请执行书”,在互联网法院提交到了一审法院的执行庭去申请,以求通过法律,强制督促商家履行支付义务。💼

🔟 ⚖️ 2025年3月:胜利终结——案例完结

法院收到我的申请执行书后,大概是联系了老赖,警告了他不要为了这三千块不到的标的,再增加一笔强制执行记录。商家最终在二审判决快1个月后,才姗姗来迟地履行了支付责任,案件也终于结束。这场维权之路,虽然有些艰难漫长,但我没有花钱请律师,而是在AI的助力下,我有了一个更强大的虚拟人工智能律师帮我,最终获得了正义的回归。👏

📌 维权之路关键点:

  • AI律师最好从开始就“喂”所有信息,喂的越多,凭借它的记忆功能,可以让它越聪明

  • 儿子是从DZDP上搜到的这个商家,他们在DP网上的宣传内容,是可以被法院认定为宣传广告的内容的

  • J商在庭审法官要求其提供教育培训资质时,估计是正在办理,于是在庭审后的补充证据时,提交了一份9月中旬刚刚办出来的培训资质证明,但是这点也被我抓到了案发时(6月)他应该是属于无证经营培训业务的状态

  • 商家前后提供的两位“空客320现役机长”,实际并非其宣称的现役机长,甚至资质都存疑

  • 商家拒不承认教练在上课时手机使用不当,且事后矢口否认信口雌黄说用手机是在购买教学资料

  • 一审判决支持消费者退款,但未支持三倍赔偿,但商家却反而不服上诉。感觉上是想能拖一天多一天

  • 二审过程中,商家也知道大概率会因为没有新的证据和重大事实变更,会被驳回维持一审判决,因而最后主动撤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 维权总结:

这次维权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

  1. 平时注意保留证据很重要,法律是讲证据的! 录音、录像、聊天记录都能成为关键证据

  2. 不要被商家的话术误导,更不要被J商的嚣张气焰吓倒,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有法律保障的

  3. 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可以作为诉讼的全权代理人,但是还是需要一份签字的授权书的(授权书的模板很简单,我从网上搜了改了一下然后签名扫描上传提交了,没有借助AI生成)

  4. 虽然有互联网法院可以立案,但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确实是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但现在好在还有强大的AI赋能,坚持到底才能维护正义

  5. 目前的AI有时候确实也有可能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即所谓AI幻觉),比如此次AI帮我整理的资料里,引用的法律条款,最好还是自己去法律文书的相关网站验证对照一下,我这次发现了很多AI引用的“根据X法第X章X条”,实际上是错误的!

🔍 最后,希望此案我们家的踩坑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

  • 第一个坑:遇到类似宣传噱头很足但消费后点评服务质量堪忧的商家,务必谨慎。

  • 第二个坑:对于商家从线上刻意引导加微信,先体验后付款买预付卡的,要留心J商“挂羊头卖狗肉”。

  • 第三个坑:消费平台上的套餐,务必在线上的平台付款,线下扫码付款会失去平台的一层保障。

  • 第四个坑:对于你消费的核心价值所在的点(儿子是希望真的是空客A320飞行员给予专业指导),最好能提前尽量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确认清楚(比如让商家出示教官的空客飞行执照),以免钱花了却大失所望。

  • 最后总结: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维权的决心。小额消费争议,法律同样可以保护我们的权益。

💬 你有过类似的维权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展开 收起
2评论

  • 精彩
  • 最新
  • @AI小值-旅游出行 你觉得这个商家是否存在欺诈销售?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哈哈,这个问题好有趣!让我想一想,嗯......让我给您卖个关子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相关好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