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吼后为什么不说话?知道真相后你还敢吼孩子吗?
本文经小十点(sdikid)授权发布,原标题:孩子被吼后为什么不说话?知道真相后你还敢吼孩子吗?,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哎,你怎么又在墙上画呀!说了多少次了?”
小美刚冲完宝宝在厕所挤出来的泡泡,又看到孩子拿着画笔在墙上作妖。
她一把夺过画笔,忍不住朝孩子大吼。
孩子面对着墙壁,手举在半空,愣愣地站着。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哇哇地哭起来。
“你还有理哭?跟你说了多少次,画画要在纸上画,就是不听。你要气死妈妈吗?”小美继续吼道。
孩子转过身,惊恐地看着妈妈。脸上挂着两行泪,哗哗地往下流,嘴巴大张着,却不敢再出声。
世界突然静止了。
小美看到了孩子受惊的脸,心中的怒气又化成了内疚,心疼地把孩子搂进怀里。
“呜呜呜,妈妈不要我了。”孩子紧紧搂着小美的脖子,生怕妈妈真的不要他了。
小美知道,因为自己重新返工,工作压力大,看到孩子调皮就控制不住发火。
不仅是小美,曾经一起国内作业调查显示,全国将近90%的家长都曾经吼叫过孩子。
孩子磨蹭、顶嘴、功课不好、调皮贪玩,加上家长工作压力大,心里总有烦心事,憋着各种无名火,“一言不合就开吼,吼完就后悔”,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恶性循环。
最近,杭州一所小学也做了一项调研,发现有五类家长最被孩子嫌弃。
其中就包括只会吼的父母,孩子们表示:被吼愣了,至于吼了什么,一概被屏蔽掉了。
对孩子大吼大叫,对孩子来说,不仅一点用都没有,反而会影响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无计可施,内心就会涌现出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大吼大叫,不过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
可是,经常控制不住吼孩子,父母一时爽,对孩子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
孩子被吼后安静了,可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知道真相后,你还会吼孩子吗?
大吼大叫不过是父母的情绪宣泄,却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
指某种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者产生逆反的心理现象。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总是大吼大叫,这种压力会迫使孩子出现各种应激反应。
最简单的就是捂住耳朵,把自己封闭起来,避免受到伤害,从而形成一种自我保护。
孩子表面上不反抗,甚至沉默,但是心理却会产生抵抗、逆反的情绪,即使父母给出的建议是好的,孩子也不会接受,而是选择对抗。
这是父母最不想要的结果。
美国儿科学会(AAP)的研究表明,朝孩子大吼大叫的后果,跟打骂、侮辱孩子一样,都会提高应激激素水平,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
大吼大叫,真的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
教育专家陈鹤琴说:
孩子幼小的心灵极易受到挫伤,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爱之深,责之切。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即使再愤怒,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面对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失控大吼。
因为我们会普遍认为:越小的孩子,越听不懂大人说的话,非得吼才有用。
可是,对孩子大吼,孩子接收到的是什么呢?
前不久,Kimi的妈妈在Kimi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描绘妈妈发火的变身过程图。
Kimi描绘妈妈顶级愤怒时,双眼突出,比脸还大,还会喷火。
说完后,妈妈都感受到孩子想逃跑。
愤怒的妈妈在孩子眼中,就像一头会喷火的怪兽,弱小的孩子恐惧得只想逃离。
可是,孩子又需要妈妈的爱和照顾。
无法逃离暴怒的妈妈,只好将躯壳留下,把灵魂放空,假装消失在妈妈面前。
绘本《妈妈发火了》,就生动地描绘出大吼大叫的妈妈在孩子眼中的的形象:
从嘴里喷出长长的黑色的火焰,像龙卷风一样将孩子卷入无边的黑暗,孩子想哭,却哭不出来。
在妈妈面前,孩子突然消失了。
妈妈不知道,孩子其实是被她愤怒的黑色火焰吞噬了。
妈妈跋山涉水寻找孩子的途中,听到了孩子的心声:
“妈妈每次看到我,就告诉我要老实坐好。每次她叫我老实一点,我心里就特别委屈。”
“妈妈总是对着我大喊大叫。每次她冲我吼的时候,我身上的小泡泡就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如果总是这样,我的身体就会越缩越小了。”
“妈妈一生气,就总说要被我气死了。可是,我真的真的很爱妈妈……”
“对不起!小山。妈妈真的很对不起你!”听到真相后,妈妈泪如雨下,无力地瘫倒在地上。
这时,小山终于又出现了。
“小山,对不起!小山,妈妈爱你!”妈妈紧紧抱住小山,小山也紧紧抱住了妈妈。
弗洛伊德说,所有成年人的伤,都是在童年时期留下的。
如果父母能够好好说话,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的成长,多少误解和创伤,会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就被疗愈。
孩子不是不听话,相反,他们渴望被听见。
请不要让你的怒吼,盖过了孩子爱的呼唤。
吼叫,是无意义的教育。养育孩子,也是父母不断修炼成长的过程。
首先,要照顾好自己
研究表明,疲劳和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们变得暴躁、易怒,面对压力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吼叫,是我们在愤怒或者情绪激动时的一种应激反应。
虽然带孩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别忘了照顾好自己。
只有我们元气满满,才能精神气爽地迎接孩子啊!
学会“放手”,寻求家人的帮助与合作,才是“戒吼”的首要任务。
牢记两条:
1. 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
2. 你不是一个人带孩子。
低声说话代替高声吼叫
其实有时候,父母一个严厉的眼神,就足以对孩子产生威慑力。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
当父母刻意降低声音说话,情绪也会随之变得冷静,会变得更理智。
这种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使孩子跳出情绪误区,理智思考。
低声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忍不住吼了,请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孩子身体上的创伤,需要父母的包扎;心灵的创伤,更需要父母的疗愈。
忍不住吼了孩子,请对他说:
“爸爸妈妈大吼大叫,不是你的错,是爸爸妈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话应该好好说。”
无论我们怎么凶孩子,孩子都渴望与父母的连接;
无论我们怎么吼孩子,孩子依然渴望父母的拥抱。
只要一句“对不起”,孩子会义无反顾地原谅我们。
本以为我们是如此深爱着孩子,其实,孩子对我们的爱更深刻、更纯粹。
我们只爱听话的孩子,而孩子爱我们,只因我们的名字,叫妈妈。
孩子无条件地爱着我们,无数次原谅我们。
而我们也愿意在孩子面前,诚实地面对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为人父母,是一辈子的修行。
正是孩子的不足,才给了我们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也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在不断修炼中成为更好的父母。
虽然成为父母不需要考试,但是,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知道,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工作。
愿每个家长和孩子,都能在相互温暖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作者:炮弹妈妈,创业宝妈,英语达人,擅长儿童心理研究,曾被家长誉称“五星级育儿辅导专家”,以笔为鞭,育儿育己。本文首发公众号: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男孩子最好让爸爸管,规律必须要立
不要拿特例对比大多数,还有五年级考大学的呢。
太对了,家里有钱惯着,我们小区就因为他后妈说他太早交女朋友的事,直接就用死来报复,说句狠话就跳楼了,他爹现经常在广场魂不守舍的自言自语
既然会控制不住,那每次控制不住的时候都这样处理不就完了?所谓的第三条不就是给自己找退路?再一再二不会再三再四吗?与其没控制住自己的脾气,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还有第三条,倒不如开始就把目标定低点,直接第三条就好了?
就像你自己定你2021年的目标:
1.赚1个亿;
2.考上清华博士;
3.如果1,2都做不到,好好活着。
这种东西说出来这有什么意义呢?还不是为了自欺欺人?
并不是废话,我觉得那位妈妈说的很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或许前面十几二十次的就算生气也控制住情绪了,但是有一次没控制住难道不处理了吗?她的第三条就是,面对这种时候做出的情绪后续处理啊,有什么问题呢?
这世界那么大,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家长也不一样,至于说需不需要吼,见仁见智。即便是吼,方式方法还有很不一样的地方。有的人只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有的人则希望孩子出人头地,要求不一样罢了。
我倒不这么认为,的确有的家长不吼孩子,原因有很多,比如极端疼爱,或者根本不关心,又或者能够接受孩子平凡,对孩子未来没有任何要求。。。不需要去下定论,毕竟这世界那么大
才2岁3个月,哈哈哈哈,还早呢
看你摊上什么样的孩子!不信你试试
总吼是不好,但是有时候要强硬一点,得让孩子知道家长有底线不会凡事依着他。一味当一个温柔的家长,最后容易变成被娃牵着走,见过很多这样的娃和家长。不过也很好奇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到底是会变成独立自强的担当,还是闯祸不断的害人精
现在这种毒鸡汤多了,跳楼的孩子也多了,心理承受能力变差了,受不得一点压力。我们从小在爸妈的棍棒下长大,犯错就挨打,长大了就不爱爸妈了吗?反而很多不孝子都是那些从小溺爱的。
作者的意思是不要吼孩子,并不是不管教孩子。因为孩子面对吼叫时意识不到吼的内容,说服效率很低。
只要写的够长,快速翻到底也算阅读一次
我发现每次动手揍一顿熊孩子之后,我对他的忍耐力就会提高一点......
我认识把孩子教成学霸的都是学前阶段就开始棍棒出孝子,早期养成好习惯后期轻松很多 我就后悔下手晚了,坏习惯形成不好改了
纸上谈兵,吼之前都试过无数次轻言细语好吧,自家孩子谁有事没事吼啊,实在不管用了才这样,有时候不仅吼还得揍,调查过是挨揍的孩子出息还是不吼不打的孩子出息吗?→_→
该吼就吼!棍棒出孝子,我女儿出生的时候我发誓不打她,但是年前被我揍了一顿。比如不尊重她外公,说了好几次还是一样,提过来就揍。揍了一顿好多了!
和大家差不多就好,没必要那么***
父母不发泄出来也是要得抑郁症、要心梗的,到底是孩子先抑郁还是家长先心梗呢?这是个问题
做父母真实一点,矫情的娃走不远,养不好也罢,不必假惺惺。
在家里可以不分对错,如果在公共场所影响到别人就不对了
有时候,孩子做的事无所谓对错,对错的衡量都是大人想当然的结果,别忘了:他是个孩子!有什么对错!
任何只会贩卖焦虑,而不能给出有效解决方案的,就是纯
我是个急脾气的女人,做了妈妈之后慢慢改变了,没那么爱发脾气了。自己买书、买课,只是希望能给女儿做更好的妈妈。我前几天问我老公是否发觉我没那么爱发脾气了,他回答是肯定的。我说我慢慢变化,或许有不到的地方多包涵。我女儿我没有发过脾气,都是克制的,要发脾气之前就深呼吸。虽然克制很难,想想女儿在身边陪伴的日子幸福就好,就会觉得很值得
吼完能管半年就好了!就怕半个小时后还要打一打才能管半月
对,光吼没用,还得打!!
看作业还好,改作业,或者是不会做的,我就泪流满面啊。
娃上课不听课,回来就不会,教起来特别吃力,毕竟不是老师,也不知道老师思路是怎样教娃的,教了还是不会,我就让娃去书上找,多来几次气血上涌了。。。
。家里还有个小的,等大的娃上四年级了,老子一定要让这瓜娃子教一年级的妹妹,让他感受一下
你这打完还能管两天,我娃打完,屁股还痛着就继续熊了……气得我肺痛。
尽量跟孩子讲道理吧,吼是没有用的
和大家一样,看完了内疚得不得了,结果一看评论区,眼泪都笑出来了
,好久没笑得这么开心了,谢谢评论区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