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 篇二:男人三十|读皮囊、懂自己
一、
你早上准点起来,穿上特定的皮,去扮演上班族、学生、技术工、司机、程序员、老板。
晚上回到家,扮演着儿子女儿、父亲母亲、闺蜜兄弟。
再打开抖音微博,扮演着篮球评论家、长腿萝莉、情感管理大师、喜剧演员、键盘侠、爱国侠、侦探。
一层皮套着一层皮。
最后演出结束完毕,深夜时分。
你很疲惫,打开微信想找个人诉说,却发现好像别人都不懂你。
于是你问,为什么都没人能了解你啊?
你照了照镜子打算自言自语,但是镜子里的你问道,
“你是谁?”
————
这个时代需要一些能慢慢的、不说大道理的、用心去感悟你的玩意,这本书算是之一。
读了好几遍有点旧
二、
谁都希望变成璀璨烟火,冲天而起,做千万中的无一。
那些人在黑夜中生生撕开一道口子,炸裂开来,然后引领时代,照亮大地。
而大部分人,就好像那些余辉碎末,被时代默默炸开、飘散、坠落。
这本书说的就是这些人的故事,平常如你我。
作为一个闽南人、厦门人,书中的很多风俗、情节,对我来说很是熟悉,倍感亲切。
闽台这边的人看本书会有暴击哦。
比如:男孩青春期的性萌动,爱拜神丢圣杯的母亲,看不起渔民同乡的港归小孩,被看不起的女商人,甚至作者对自己也没有丝毫多余美化,更没有把自己北漂后功成名就的部分写的很多。
晋江东石的这位蔡先生,从头到尾没有批判教育什么,只是一刀一刀的刻出自己和那些他生命中的人。
我特别喜欢他说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到处拜神那段,特别是最后结尾的描写。
让你读着读着仿佛同步经历了他经历的一般,一会在晋江小镇,一会在繁华香港,一会笑的肚子疼,一会眼泪如住。
旁边的人总以为我可能傻了。
我倒是挺开心,原来我还有七情六欲。
这本书让我知道,就算是余辉碎火,一样可以认真生活,燃烧自己的心,点亮这个浑浊又透亮的皮囊,发自己的光,擦亮镜子上的灰尘,看到最真的自己。
————
三、
“在人生这条岁月长河里,我们总要与一些人不期而遇,或是恩赐,亦或是教训。”
“你认识的父母,只是他有了你以后的样子,你知道他们以前是什么样的吗”
“厦门是泉州的整容版”
等等等,
蔡先生作为一个北京一流文化类主编来说,他刻意让这些文字不文艺,但确实一笔一划用心在刻。
哪怕你经历了最真实又残酷的世界,这本书依然值得用心去看,用一颗即使伤痕累累但是依旧顽强透亮的心去看,去让它温暖你的心。
用心点亮皮囊,才能在黑暗中彼此看见。

白云上的鱼
校验提示文案
白云上的鱼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