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原厂笔记本电脑?!Intel NUC M15笔记本套件评测
Intel NUC作为迷你主机系列已经是老字号了,这几年也推出了不少不那么Mini的NUC,比如能换显卡的幽灵峡谷,还有即将到来的野兽峡谷,基本都是秀设计水平秀工艺的存在,同时给下游厂商提供一套便捷的量产套件。在笔记本市场,Intel曾经在2019年推出过NUC 9 Extreme 笔记本套件,最高搭配到9750H和RTX2070MQ!但是这个并没有大量出货,毕竟RTX2070游戏本在当时已经是高端产品了,需求量并不大,第一代NUC笔记本也就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2020年底,Intel调整了NUC Laptop产品规划,重新推出了NUC M15笔记本套件,从游戏本定位调整到了.......15.6英寸触屏全金属外壳高端轻薄本——这是Intel原厂版Surface Laptop还是Macbook Pro?一起来看看!
产品规格
NUC M15一共有两个型号,分别是LAPBC510和710,对应Core i5 1135G7和i7 1165G7款,除了CPU不同之外,内存一个是8G一个是16G,不过都是高速的LPDDR4X 4266,可惜是板载不能更换,其余的配置完全相同,2个雷电4接口,AX201 WIFI6网卡,2个USB 3.1接口,唯一具有NUC风格的就是1个PCIE 4.0 X4 M2接口,没有预装SSD——那是,预装了就不是NUC套件而是整机了......对比之下,由于i5版本内存仅为8G且不可更换,显然还是i7版本的更有购买意义。
外观展示
作为给OEM厂商提供模板的NUC笔记本套件,M15的外壳非常纯粹,就是整块的金属外壳,看起来颇有当年PowerBook G5的感觉,做工也不错,差不多有万元级的水平,第一观感非常棒!
接口方面,一共提供了两个雷电4(兼充电)、2个USB 3.1 Type-A、1个HDMI 2.0b、1个耳麦口,从轻薄本的角度来说还算可以,起码USB-A给足了。请无视原厂保护膜的气泡......
整机没有像大多数轻薄本一样做个切面体现薄,就是方方正正的造型,有点移动工作站的风格。
D面也是一整块金属,上下各有一条垫脚,中间有一片进气孔,两边是扬声器,效果不错。
由于方方正正的外观设计,使得M15并不显得那么轻薄,实际上M15的厚度只有15mm左右,算是相当薄了,重量也还可以,1700g,考虑到全金属机身和触摸屏,这个成绩不算差。
仔细看看M15的细节处理,还是相当不错的,绝对比同价位的笔记本做工要强。
M15的另一个特色:素质很棒的触摸屏,这个价位能给触摸屏的机器不多,并且这块屏幕还是400nit高亮度的,支持电容10点触摸,可惜不支持压感笔,就是为手指触摸设计的——本来我还觉得这个设计有点鸡肋,可是前几天看了Windows 11的发布之后,我明白了:原来是早有预谋的啊!随着Win11支持安卓的程序,以后的笔记本大概要标配触摸屏了,M15就是Intel在告诉那些OEM厂商:照着我的样子设计!
另外,M15的触摸屏也是少有的四边窄边框触摸屏设计,四边边框都很窄,大约只有5mm左右,这在触摸屏里已经几乎是极限了,毕竟触摸屏对屏幕强度的要求要高得多,表面也得覆盖钢化玻璃,这也是M15重量没有看起来轻的原因之一。即便如此,这个窄边框下依然塞进去了一个支持Windows Hello的摄像头,底下还有麦克风阵列,相比之下微软的航母边框简直是.......PS:能180度打开好评!
这块屏幕是16:9比例的,四边窄边框显得机身很瘦长,和同为15.4英寸的Surface Laptop4对比一下,就能显出M15的“瘦长”了,长度上要比3:2的Surface长一点,但是窄了一些,对角线长度要略长一些,接口上......那是完全吊打啊!
由于M15需要自行安装硬盘,因此官方提供了很详细的拆机说明书,其实也不复杂,看到的螺丝拧掉就可以撬开D壳了,不过由于做工很好D壳严丝合缝,卡扣又挺多,还是得用塑料撬棍好一顿折腾才能打开。
里面一眼望去最显眼的就是这个巨大的电池,足有72Wh,占了一多半空间,看到倒装的主板相信有的小伙伴已经猜出来代工厂了吧?显然是微星作品,不过这样倒装显得机器里十分整洁,也很有Macbook的风格。
双风扇散热来压制一颗28W TDP的集显CPU显得非常奢侈,不过这也使得M15的噪音水平相当不错。
唯一一个M2接口就在正中央,支持2280 PCIE 4.0 X4规格,这里自然要插个支持PCIE 4.0的SSD试试性能了,SN850 1T安排上!对应的SSD上面有导热垫,可以依靠D壳大面积的金属来散热。
和机身外观一样,主板里也没有明显的厂商标识,只有角落里有个低调的Intel LOGO和型号条形码,无线网卡是CNVI的AX201,同支持更换。
性能测试
性能方面,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个标准的28W i7 1165G7既没有更高的功耗墙也没有降频,标标准准的28W,即便如此性能也超过了当年桌面上95W的7700K,当然这是在LPDDR4 4266Mhz内存的加持下,性能表现要比DDR4 3200的笔记本强不少,尤其是集成显卡性能,差不多有台式机GTX950、笔记本GTX1050MQ的水平,作为集成显卡来说是相当大的进步了,甚至从跑分上看比锐龙APU里集成的Vega8还要强,真不容易!
SSD的性能发挥的也很到位,完全跑出了PCIE 4.0的性能水平。
由于有72Wh的大电池,因此在PCMark10现代办公中直接跑出了15小时11分钟的成绩,足以支持一天的工作了。
温度测试上,由于CPU只有28W,用双风扇压制绰绰有余,因此在AIDA64 CPU Stress中只有75度,噪音很小,FPU和双拷测试中温度会上升到80多度,但是声音依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毕竟15.6英寸机身塞低压CPU的操作出了Surface就是Intel M15了,剩下的厂商恨不得把45W的CPU塞进13英寸里,真没必要,没必要......笔记本电脑的体验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再说说这块屏幕,素质相当优秀,实测亮度高达450nit,完全可以评得上HDR400标准了,估计想要冲HDR600也不难,大概是加了滤蓝光,因此测出来白点偏绿,不过问题不大,色温偏差也不大。色域上由于触摸屏的玻璃会反光,多少会影响到仪器的读数导致偏低一些,不过依然有95.3%的sRGB容积,90%左右的sRGB覆盖,完全可以支撑sRGB色域的专业应用,高亮度的屏幕用来看电影娱乐什么的也非常爽,唯一的不足就是1080P 60Hz在目前的轻薄本届已经只能算是底配了。
另外,M15作为样板机,配置是直接拉满的,还搭配一般这个价位的机器绝对不会配置的一堆传感器,支持无人自动锁定、接近唤醒等等万元机才会有的功能,这些功能吧好不好用另说,起码逼格绝对是拉满的!
发文之前恰逢Windows 11发布,尝试在M15上安装Windows 11预览版,轻松搞定,毕竟是有“预谋”的样板机,各种驱动都支持的很好,触摸也非常灵敏,就等安卓支持正式启用感受一下Windows上的安卓啦!
总结
Intel NUC M15和其他的NUC不太一样,更像是Intel给各路OEM厂商出的一台“样板机”,外观风格上比较像Macbook Pro,设计思路上又有点像Surface,不以性能堆砌为目的,而是以用户体验和机身设计为核心,毕竟对于轻薄笔记本来说其实性能不是最重要的,用户的综合体验才是最难提升的,也是最吃成本的,不然怎么很多人对狂堆配置的低价笔记本嗤之以鼻?一分钱一分货嘛!不过M15的价格相对其配置来说并不算太高,机身本身是个万元机的模子,当然现在轻薄本届竞争也日趋激烈,屏幕规格可能稍显低了,那姑且算是个8000元档次高端本的水平吧,现在M15不含SSD的价格在6000元左右,相对其拉满的配置还是有一些性价比的,尤其是对Win11的完美支持,等着Win11对安卓的支持完善了,安装了Win11+安卓的NUC M15,或许还有更多的玩法?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ipxzerg
校验提示文案
墨蘭
校验提示文案
遠航的船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731699778
校验提示文案
巨炮kiday612
校验提示文案
seven丶徒留
校验提示文案
巨炮kiday612
校验提示文案
遠航的船
校验提示文案
ipxzerg
校验提示文案
墨蘭
校验提示文案
seven丶徒留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731699778
校验提示文案